书城医学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6973800000003

第3章 一代名医张学文

张学文教授,1935年出生,幼年时即得到其曾祖呈元公的偏爱。无论怀里背上,还是床前座后,呈元公每每给他诵之以经典、书之以方药。幼年的耳闻目染,熏陶了张学文教授对中医药无比的热爱和坚信。自11岁起,张学文教授在其祖父的严格要求下开始课外背诵中医经典,辨认药材。“鸡鸣而起,星高而息”,孜孜四年,未敢倦怠!这不但使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功底,也磨砺了张学文教授坚韧不拔的品行。期间,《内经》《伤寒》等经典论著一些篇段,张学文教授已能熟记于心,《本草歌诀》《濒湖脉学》等更是朗朗上口。张教授从15岁时开始跟随其父抄方侍诊,聆听医道。三年后,也就是张学文教授18岁时,开始了他独立应诊的医学生涯。张学文教授成长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当时国内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为了方便于民众,规范医疗管理,我国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渐撤销了个体医堂,将其中大多数医生邀进政府联合医院。父亲目睹了这一体制的转变过程,更被刚刚兴起的中医药科班教育所吸引,为了更加全面地学习和提高, 1956年,张学文教授在他21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汉中市中医进修班”学习;1958年再次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深造,1959毕业并留校工作。同年,被派往南京参加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师从孟澍江教授等温病名家,并于1960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四十余年,张学文教授一直在陕西中医学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先后担任中医内科教研组组长,医疗系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其间兼任多种社会和学术团体职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风病协作组组长,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陕西省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名誉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年鉴》《中医杂志》《中医教育》《中国中医急症》《现代中医》等多种学术杂志、报刊编委,还被聘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陕西省继续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孙思邈研究社顾问,咸阳心脑血管病医院名誉院长、脑病会诊中心中医主任等。此外,还担任日本国群马中医研究会、美国中医研究院顾问等职。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组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科协常委,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曾多次应邀赴亚洲、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中东近3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访问、讲学及诊病。他的事迹在1989年即被英国剑桥和美国的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分别收录,并先后被《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等多种典籍收录。1990年被国家两部一局确定为首批全国500名需配备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名老中医专家之一,199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张学文教授为人善良正直,性情豁达开朗,工作中谦和处人,学术上严谨而又推陈出新。50余年的医学生涯,张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心得,特别在温病学、急症学领域,以及中风、中医脑病、血瘀证及疑难杂症方面颇有造诣。张教授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国家、省、厅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1978年,他与郭谦亨教授共同招收温病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后又增加单独招收中医内科学中风、脑病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起招收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20余年来,张教授先后共培养两个专业70余名研究生,其中30余人已考取博士研究生,10余人进驻博士后流动站。他的这些学生和弟子,目前都已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其中部分还担任了行政领导职务,在国内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张学文教授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感悟中,通过对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有关温病学理论的理解和贯通,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对于温病学的病因理论阐释中,他除了赞同前贤的学术观点外,主张应该重视“毒”在温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除了六淫邪气炽盛可以成毒外,还有直接感受疫毒等的发病途径。卫分轻者一般不称毒,而高热病重者多挟毒;卫分重证及营血分证,多为毒邪炽盛所致。并据此概括性地提出了“毒瘀交结”这一中医病理学新概念,主张根据热性病发展的病理机制,灵活运用清卫化瘀、清热化瘀、清营化瘀、凉血化瘀、解毒化瘀、开窍化瘀、熄风化瘀、益气生津化瘀、滋阴透邪化瘀等法则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特别是温病重证之中的高热、神昏、抽搐、热厥、斑疹、出血等症,毒瘀交结证候更为明显。根据这一论点,他认为营分血瘀证有热灼营阴、瘀热不解;热毒壅盛,瘀滞发斑;热壅瘀阻,迫血妄行;瘀塞心窍,瘀阻气脱;瘀热在营,引动肝风;余邪留阴,瘀热不解;邪久入络,凝瘀胶固等病理概念,并用于指导乙脑、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肝昏迷等重危险症的临床救治。这些理论,即使在今天,对于SARS的治疗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对于我国2003年春季爆发的SARS而言,张学文教授虽然没能亲临一线救治患者,但他在不断关注疫情发展和信息收集过程中,通过认真的分析后指出:作为中医学瘟疫的一个病症,SARS在其病理改变的关键因素上,还是突出表现了“毒”“瘀”“虚”的特点。并多次在电话中,耐心地给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向他请教的弟子们进行理论讲述和可供选择的治法方药。在他得知自己被定为陕西省防“非典”专家组中医顾问时,张学文教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自向省中医局领导表达了亲临“非典”一线的愿望。这种出自于医者本能的品行医德,充分体现了张学文教授行医生涯的高风亮节。

对内科急症的研究和探索,是充分体现了多年来潜心涉足的又一个领域。他始终认为中医急症水平的提高,是进一步发展中医事业,充实中医学术内涵,加强中医队伍建设,解决乏人乏术的一个重大工程。为此,三十余年来,他身体力行,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在中风、高热、昏迷、中毒等病证的机理探讨和治法方药研究中,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能够付诸临床需要的经验。如关于中风的病理机制,他认为:气血逆乱、瘀阻脑络为中风病发病的根本,并进一步解释道:其虚在肝肾,损及精气血,精气不聚,血行不畅而生瘀,瘀阻脑络,中风乃作,并认为瘀血证作为一个重要的病理贯穿病变始终。根据他的经验,将中风病分为四期(先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六证(肝热血瘀、痰瘀闭窍、气虚血虚、颅脑水瘀、肾虚血瘀),并总结出相应的治法方药,研制出通脉舒络液(主要用于各期属于气虚血瘀的脑梗塞及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后遗症期等)、脑窍通(中风肢体不遂、语言不利及早期康复和脑外伤、脑积水、脑肿瘤等属于颅脑水瘀证等)。针对中风病“发于一旦而源于久远”这一典型特征,反复强调中风病“防重于治”的观点。经多年潜心研究,于上世纪80年代末首次提出中风先兆证的病证特点、诊断标准、辨别要点,并以此研制出“清脑通络片”治疗中风先兆证,经临床大样本观察评定,其有效率达86%。

张学文教授对急症研究的学术思想可以用四个结合来概括:其一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如治疗中风,他以王清任名方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的治法为基础,灵活化裁,融自身用药经验于其中,在70年代末就研制出中药复方静脉注射液—通脉舒络液(获1986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该药自成型起至今,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先后用于数万病人,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如今,已被当地扩展到脑血管病之外的冠心病、肾病、肝硬化、高脂血症等领域应用。其二,他主张医疗和护理相结合。对于急症而言,他认为准确用药固然重要,但精心护理亦不可忽视,应该发挥中医辨证施护的个体化优势,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为合理的生命支持。其三,他特别强调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以便充分发挥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药浴等综合疗法在多层次、多途径治疗中的优势,体现优势互补的价值。其四,防病与治病相结合,重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意义。临证之中,他对每例患者都是探查细微,尽可能对疾病的进一步演变作出判断,从而达到开源截流,寓防于治的目的。他经多年经验研制的治疗中风先兆的新药“清脑通络片”就是防治结合的典型范例。

瘀血证作为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病理现象和重要的致病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中医界的广泛认可。张学文教授从温病中的瘀证着手,之后逐渐拓展到内科各种疑难杂症。他发现内伤出血、外感高热、外伤、痰湿、气郁、久病等原因,都可造成机体瘀血形成,由此提出“久病顽疾,多有瘀血阻滞之势”的观点,总结归纳出“理气祛瘀法”“温经化瘀法”“清热化瘀法”“祛风化瘀法”“祛瘀止血法”等十法,用于指导瘀血病证的治疗。为此,他撰写了《瘀血证治》并修订《瘀血证治》一书。针对常见的疑难病,运用和兼用活血化瘀法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赤芍、川芎、山楂、绛香、元胡、三棱、莪术、水蛭、地龙、郁金等药,也有独特的心得,这些体会在他的专著《张学文医学求索集》中有更加翔实的记载。

内科疑难杂症是临床遇到的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张学文教授在长期临证经验的基础上,为启迪后学而撰写出《疑难病证治》一书,分别从疑难病的概念、疑难病辨证思路与方法、方药运用体会等方面,阐述了他的证治思想和临证经验。在他的研究生们协助下,重点对中风、解颅、眩晕、癫痫、老年性痴呆等中医脑病范畴的病证进行了逐一的总结和探讨。在《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基础上,提出“颅脑水瘀”证这一重要的病理机制,并认为是众多脑病之病机关键,进而指出“水血同源并行,相互渗透,为脑主神明的物质基础。血病及水,水病亦可及血,常相互交结为患”等较新的学术观点,这对于脑病证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除以上所述外,张学文教授在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肺结核、肺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小板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乙型肝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证的诊治和多种食物、药物中毒的中医药救治方面,均具有较为丰富和独特的经验,可参阅本书中有关内容。

在张氏中医世家的第三代传人中,尚有张学文教授之弟张学义,弟媳黄素琴,也是岐黄中人。

张学义,中共党员,汉中地区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现已退休。幼年随祖父张致东先生学习中医,17岁考入汉中卫生学校学习,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基础和临床技能,毕业后一直在汉中地区医院工作,1978年获得医学大专学历,曾任中医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院医务科科长,院专家管理办公室主任等职。善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其妻黄素琴,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曾任汉中地区医院儿科护士长、门诊办公室护士长等职。

夫妇携手,医护璧合,在继承发扬张氏家学方面多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