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6973800000016

第16章 胃脘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素问》有“胃脘当心而痛”的论述,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的分类,其主要论述,皆指胃痛而言。李东垣首提“胃脘痛”一名,后人著作中遂多以胃脘痛立名。民间俗称的“心口痛”“心窝痛”实指胃痛。胃痛常伴有胀满、纳食不佳、嘈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胃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尤其是一些慢性胃痛(如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治疗上收效较慢,很难根治,故相当一部分胃痛属于中医疑难病范畴。

中医的胃痛包括西医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胃部的疾病,其中尤以慢性胃痛如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多属疑难病范畴。胃溃疡、胃下垂中久治不愈或疗效不佳者,也可按胃痛理论论冶。

一、病因病机

胃痛一证,轻重差异较大。轻者,胃中受寒一温可散,虚者按揉可解,食积者一吐而快,而重者则疼痛不止,发作无时,久治无功。属疑难病范畴者,大多为久痛之证,其成因甚为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

1.郁怒伤肝,肝胃不和由于忧思郁怒等情志刺激不能正确排解,致情志抑郁而不畅,犯脾克胃,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职,郁久横逆犯胃,引起肝胃不和,轻者胃胀胃部不适,呕吐恶心,重者胃痛不止。或肝郁日久化火,肝火犯胃,伤及胃阴,不仅胃痛乃作,并伴泛酸、嘈杂、烦躁易怒等症状。如《沈氏尊生书》所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最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2.久痛入络,血瘀痰滞胃痛日久,延治或误治,初病在经,久病入络,脉络为之枯涩,气机为之阻塞,升降为之失常,加之烟、酒、辛辣之物不断刺激,胃液失常而伤正,胃膜糜烂而变形,遂成血瘀气滞痰凝之难治之证。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

3.脾胃虚弱,阴阳两虚大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加之后天失养,饥饱劳逸过度,或治疗用药失误,或他脏有病累及脾胃所致。若素体阳虚,或用药过于苦寒,或寒邪客胃等,寒则收引凝滞而致胃部冷痛。若素体阴亏,加之气郁化火、寒邪化热、温药助燥、胃阴不足等因素,更伤其阴,则脉络失养而胃部灼痛。也可既有阳虚,又有阴亏,致成阴阳两虚之证。

4.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胃痛之病因病机,前人从虚、寒、气、血、食等分别论述者多,若于病机单纯者,固然不错,但属于疑难病范畴的胃痛,大多虚实交错,寒热混杂,气滞血瘀,升降失常。验之临床,寒热并存、上热下寒、升降失常等确为常见之证候类型。由于胃病日久,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接纳食物之寒热辛腻不同,故易酿成寒热并存之证。加之胃病既久,医者屡投苦寒或辛燥之药,也成为寒热错杂、升降失常之原因之一。

5.毒瘀交结,湿热熏蒸近年来在胃痛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观察中发现,不少胃痛病人具有毒瘀交结的病理特点。有人更提出胃脘痛与“胃脘痈”相似,发现对伴有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用解毒祛瘀、消痈祛腐生肌药疗效较好。由于胃痛日久,正气亏虚,邪毒内生,毒瘀交结,腐肉蚀络,酿成“胃痈”。或脾胃素有湿热,加之酒酪烟辣过度,湿热熏蒸煎熬,日久形成湿热瘀毒之证。对此种理论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二、辨治思路

对于较为单纯的胃痛,辨证并不难,若抓住四虚(气虚、阳虚、阴虚、阴阳两虚)和六郁(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火郁)进行辨证,大多可以审证求因,指导治疗。比较难辨的是寒热错杂、虚实交作、气血同病及毒瘀互结等。对此等难辨之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辨部位胃痛固然为胃腑病变所致,但验之临床,由肝气犯胃者较多见。若见胃脘胀痛,胸胁引痛,精神抑郁,善太息,有明显情志刺激病史,及嗳气频作,吞酸嘈杂,性急易怒,怒则胃痛加剧,脉象沉弦者,多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病虽在胃,但要从肝胃两处着眼进行辨证。

2.辨气血胃痛应分辨在气在血,病位不同,浅深有异。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入血。在气以胀为主,或胀痛并作,或痛无固定之处,时痛时止,聚散无形。若久痛入血伤络,则痛有定处,多呈刺痛,舌质紫暗,脉象沉弦,临床不但要辨其在气分、血分,还要辨其主次。因疑难病中久病为主,所以更多见的是血瘀络阻为主,兼有气滞症状。分清了主次轻重,便于决定用药主次和侧重。

3.辨寒痛、热痛及寒热错杂痛寒邪直中胃腑,胃痛多暴作,疼痛拒按,喜暖畏寒,口不渴,喜热饮,脉象沉弦,苔白。热痛多胃痛兼见口干口苦,嘈杂反酸,舌红苔黄。属疑难病范畴者多数为寒热错杂证候。临床常有:①上热下寒:既有胃脘痞满,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又见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②上寒下热:既有不思凉饮,泛吐清水,痰涎较多,苔薄白或薄白湿润,又有大便粘腻不爽,或时干时稀,小便短赤等。症状中寒热并见,脉舌中不相符合者,多属寒热错杂证。当然还应仔细分辨寒热孰轻孰重,以及兼湿、兼食、兼虚、兼气滞等情况。

4.辨虚实及兼夹胃实痛者多胀满而痛,大便干燥,腹满痛拒按,或按之疼痛加剧,或食后疼痛加重,脉象多沉实有力。胃虚痛多胃痛绵绵,痛而不胀,大便不闭结,喜温喜按,饥则易痛,脉象虚软,舌少苔垢,伴气短乏力懒言等。疑难病中多虚实夹杂证。辨别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症状与脉舌相左:症状方面绵绵而痛,喜按喜揉,食少乏力,而脉却沉实有力或有滑象,舌苔多浊腻或黄浊。②症状与素体不一:饥饿时进食稍缓解,痛而不甚喜揉按,脉虚弱等,属虚,而病人一般状况较壮实,精神无疲惫之感;或精神萎靡,脉象无力,气短舌淡却便秘,泛酸嘈杂,胃痛拒按。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邪气多易从口而入。胃虚痛再与烟、酒、辛辣、酸硬、冷腻之品互相交结,则往往证情表现错综复杂,朱丹溪有“六郁”之说,张介宾有“七痛”之论,都说明胃痛兼证甚为复杂,不可轻视。如果医者用药燥腻过度,也可使病情进一步复杂,辨证时宜细心,用药时宜谨慎。

三、治疗方法

在胃痛证的治疗方面,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理论之丰富,方药之众多,各有所长,难以尽述。兹将其临床最常见及较难治的证型,分述如下:

1.肝胃不和证此证型临床常见,多见胃脘胀重痛轻,或胀痛连及胁肋,或攻撑作痛,嗳气,大便不畅,或呕恶,有明显情志刺激史,苔薄白,脉沉弦。治法:疏肝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此方我们临床常用,只要辨证准确,加减得宜,疗效甚佳;如气滞较重者可加郁金、绛香、佛手;疼痛较重者可加川楝子、元胡、三棱;呕恶者可加沉香、旋覆花等。其他如偏寒、偏热、挟食、挟痰等随证加一二味即可。

2.瘀阻胃络证胃痛日久,久痛入络:痛必有瘀血阻滞之病机,这是自叶天士以后古今医家已有的共识。其症见胃痛日久,呈刺痛或隐痛,痛处固定,以夜晚为甚,揉按不减,或有呕血及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或怒张,色紫,脉涩。治法:化瘀通络止痛。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此两方药味较少,但大法已备,常需根据瘀阻的程度及兼证加减。若痛兼胀,要辨虚胀实胀,虚胀加白术、白豆蔻、陈皮、苏梗,实胀加青皮、木香、枳实。瘀阻重者加元胡、赤芍、三棱、三七等;痰瘀交阻加半夏、陈皮、郁金等;兼便结者加少量大黄,化瘀止痛而导滞。此证血瘀为主,但兼证甚杂,不可只重化瘀而有耗血伤血之弊。

3.脾胃虚弱证胃痛日久,纳运失司,脾胃未有不虚者,临床所见,虚实挟杂,阴阳两虚尤多,只不过偏虚、偏实、偏阴虚、偏阳虚不同而已。脾胃气虚为主者,常有胃痛绵绵伴纳差、疲乏无力、脉弱舌淡等;偏阴虚者胃痛以下午及夜间较重,其痛隐隐,伴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象细数;偏阳虚者有胃痛喜温喜揉按、泛吐清水、空腹痛甚、得食稍减、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迟缓等;阴阳两虚者,则兼见阴虚阳虚症状。治法:健脾益气,助阳养阴。方药:偏脾胃气虚者,一般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偏阴虚者一般用一贯煎加减;偏阳虚者,可用黄芪建中汤化裁;阴阳两虚者用强胃汤(自拟方)加减。

上述诸方,只是示人以大法,临床应用时必须认真辨清兼证,合理加减化裁。临床体会,胃痛久治不愈者,用药应处理好刚柔、升降、气血、阴阳等相互关系。药力不可过猛、过燥、过偏,要克服求速效、急功近利心理,处方应以平稳中正为好。如偏阳虚者,固然以助阳为主,但切勿忽视阴亏的一面,偏阴亏者也勿忘记阳不足的一面。只要辨证准确,用药恰到好处,久服必然见功。

4.寒热错杂证胃痛一证,寒热错杂者尤其多见。常见症状为既有口苦、舌红苔黄、喜冷饮,或泛酸等热证表现,又有便溏、完谷不化、小便清长、肢冷、脉数而虚等表现。以上症状不一定全俱,有一二症状寒热矛盾即可考虑为寒热错杂证。升降失常者既有呕恶、纳差、脘胀等表现,又有便溏、下坠等症状。此即叶天士所说:“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治法:辛开苦降,升清泄浊。方药:半夏泻心汤和左金丸加减。半夏泻心汤本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现用治胃痛属寒热错杂大法可依,但热不重者可去黄芩,人参改作太子参较好,大枣可不用。方中关键是黄连配干姜,要处理好二者的比例,一般可等量同用,热重者黄连剂量大于干姜,寒重者干姜剂量大于黄连。呕恶者加吴茱萸,泛酸者加煅瓦楞子,有郁热者加竹茹,苔腻者加草果仁、白蔻仁、砂仁、焦三仙等;阴亏者加玉竹、石斛;气滞者加枳壳、佛手;欲升清者可加葛根、苏叶、藿香,少佐柴胡或升麻;胃痛者加丹参、玄胡、川楝子等。并随着寒热的变化适时变更寒热性质的药物。

5.毒瘀成痈证近代研究证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临床也发现部分顽固的胃痛治疗甚为棘手。其症状虽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如胃痛日久,舌红苔黄,食少纳差,或无食欲,身体消瘦,疲乏无力,精神不佳,迭进各种辨证处方,常疗效不佳,有报道用胃炎冲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苏梗、白芍、香附、甘草)治疗获效。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炎中一部分病例属于此类。治法:健脾和胃,解毒化瘀。方药:六君子汤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乳香、没药、丹参、三七、元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