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初夏,自6月至7月上半月这段时期内,在湖北宜昌以东的26°~34°N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向东可伸至日本南部),常常出现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故称“梅雨”。又因这时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受潮霉烂,故亦俗称为“霉雨”。
梅雨期的长短及降水量的多少,对该地区的影响很大。例如梅雨期短,降水量少,可给这一地区带来干旱;相反,梅雨期长,降水量大,则又可给这一地区带来洪水灾害。因此,做好梅雨天气的预报,对国计民生、工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梅雨天气和气候概况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点是:长江中下游多阴雨天气,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很大,日照时间短,降水一般为连续性,但常间有阵雨和雷雨,有时可达暴雨程度。悔雨结束以后,主要雨带北跃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雨量显著减少,相对湿度降低,晴天增多,温度升高,天气酷热,进入盛夏季节。
梅雨是中国东部季节性雨带从南往北跳跃停滞的结果,是大型的降水过程,它的年际变化很大。一般把梅雨期开始称为“入梅”,梅雨期的结束则称为“出梅”。梅雨有两种,—种为“正常”梅雨,平均开始于6月中旬左右。在正常梅雨之前,5月中旬与5月底出现的梅雨称之为“早梅雨”。对于梅雨期,各地的统计标准不完全一致,统计结果也有差异。
据江苏省气象台统计,平均入梅在6月20日,出梅在7月10日,梅雨期长20天。入梅最早是5月30日(1957年),最迟是6月30日(1969年),两者相差一个月。出梅最早是6月17日(1961年),最迟是7月30日(1954年),两者相差近一个半月。一般来说,梅雨期愈长,降水量愈多。如1954年、1991年为大涝年。相反,梅雨期愈短,降水量愈少,如1958、1978两年,梅雨期不到5天,总降水量不超过60mm算为空梅年,即为旱年。
二、梅雨暴雨
江淮流域的梅雨期人们受历史或古人的描述或受个别典型的梅雨天气气候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某地一入梅,就必然是阴雨连绵的天气,某些缺乏实际预报经验的预报员也有这种错觉。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对历史上的梅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天气气候特征的分析,这里作者借助于江苏省近40年梅雨期区域性降水资料,将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划分为:苏南地区(长江以南)、沿江地区、江淮地区(长江和苏北灌溉总渠之间)、沿淮地区四片。针对梅雨期的雨日(日降水量0.1mm)、暴雨日(日降水量≥50mm)、连续暴雨过程(5天中有3个暴雨日)、梅期集中性降水时段,结合120°E副高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梅期雨日
36年中有16年的梅期雨日古梅长的80%或以上,尚有20年即56%的年份,其梅期雨日只古梅长的50%~79%,所以,梅雨期未必都是连续的连阴雨天气。
2,梅雨期与暴雨
(1)梅期第一个暴雨日与入梅日间隔的天数:
①入梅日即为暴雨日古15/36。
②入梅日后一天有暴雨的古6/36。
③入梅日后2~5天有暴雨的古8/36。
④1977、1992年的梅期暴雨日出现在入梅后的14~15天。
以上统计说明·:在入梅日或入梅后一天有暴雨的年份古21/36,36年中几乎有近1/3的年份,入梅日只是区域性降水的开始,而未出现暴雨过程,所以,把出现暴雨作为入梅的标志是不妥的。
(2)入梅后,雨量陡增,暴雨频繁,这是梅雨期的主要气候特点,尤其是连续暴雨过程的出现是梅雨期暴雨的特色。据江苏省降水资料统计,只有1963、1974年入梅前各出现过一次连续性暴雨,而在梅期中连续暴雨过程则频频出现。40年梅期中只有7年没有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出现概率最大时段在6月5候至7月4候。在此期间出现的连续暴雨过程古梅期暴雨日总数的80%~90%,所以,可以认为连续暴雨过程是梅雨期显著的天气特点。
3.梅期总雨量和连续暴南过程
梅期总雨量的多少,除了与梅长有关外,还决定于梅期中暴雨过程的多寡。
丰梅年梅期暴雨过程总雨量所古梅雨总量的百分比,平均为75%,最多年份古87%,最少年份古65%。但暴雨日总数所古梅长的比例平均为18%,最少年份1982年暴雨日只古梅长的6%,但其暴雨日降水总量却古梅雨总量的65%。
从梅期连续暴雨过程所累计的总雨量分析,往往决定着整个梅雨期的总雨量和梅量的丰、歉。1962年梅长24天,江苏省沿江、苏南地区出现连续暴雨,7月4~8日,5天过程总雨量达到200~250mm,古该区域梅雨总量的70%~80%。1975年梅长32天,6月20~27日江苏沿江地区暴雨总雨量300~500mm,古区域梅雨总量的67%~83%。1980年梅长43天,6月24~28日江苏江淮间暴雨总雨量达200mm,局部250~300mm,以上几年梅长度在24~43天之间,均只出现一次连续暴雨过程持续5~8天,只古梅长的1/5,但其区域性总雨量,却是整个梅期总雨量的70%~80%,
总之,梅雨期中的阴雨和暴雨,都是环流季节性调整过程中冷暖空气交绥产生的不同形式的天气现象,同属环流调整时的产物。在一定环流条件配置下,入梅寸可以是暴雨或连续暴雨过程的开始。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往往是一般性降水的开始,尤其当西风带急流入梅前位置偏北,在副热带高压北移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往往先受静止锋雨区北侧边缘的影响,先进入梅雨期。在天气反映上只是阴雨连绵,到入梅后,由于副高的稳定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副高输送的强盛的暖湿气流之下,西风带一旦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就能出现盛梅期的集中性降水时段——暴雨和连续暴雨过程。例如,1962年6月16日入梅,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受28°~30°N附近的静止锋影响,先出现一般阴雨天气,降水不大,到梅雨后期副高再次增强北移时,于7月4~8日产生了区域性的连续暴雨过程,7月6日南京日降水量为124mm,武汉7月4日日降水量为19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