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浓烈的情感,我走进了兴化,走进了兴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对于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我并不陌生,这个地方我神游过无数次,那是在朋友的文章里。
朋友是兴化人,他写有一篇美文《奇特的水上森林》,从文中,我知晓了水上森林的来龙去脉。想不到的是自己可以走进这个奇特的水上森林,并与之亲密接触。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位于兴化市李中镇,是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林。这片人工生态林面积一千五百亩,采用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水杉参天,树梢益鸟欢聚,沟内鱼儿跳跃,林内一片生机。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喜鹊等在此筑巢生息。林中鸟平时有三万多只,最多时有六万多只。黄昏时分,百鸟归巢,遮天蔽日,景象蔚为壮观。而我去的时候是十二月初,这里已是浓重的初冬色彩,不见了绿色,也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如果刚巧有一场雪飘至,则可领会浓妆淡抹中水杉的俏模样。此刻,秋色尚未走远。
记得有一首歌《梦里水乡》,歌中唱道:“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那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做一缕轻烟已消失在远方。”歌中的黄昏,水乡,杨柳,轻烟般的往事,在薄雾中飘荡的那件粉色的衣裳,构成令人神往的梦境。
或许,朦胧的梦般的感受,正是致命的诱惑?不得而知。
我们站在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的木桥码头准备登上木排的时候,岸上一位工作人员说:广西作家你好!这几个字不异于一声惊雷,他怎么知道我来自广西?几位一同前往的朋友也都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她来自广西?我们全都是兴化的。我忍不住乐了:因为我有名气啊!
其实,哪来的名气呢?只不过在大自然里心情放松,顽皮的本性暴露无遗。在一旁的兴化朋友早已忍俊不禁了。原来是他捣的鬼。公园的工作人员也笑了,说:是的,你很有名,很高兴你来到我们水上森林公园。在一番善意的调侃中,大家哈哈笑着登上木排。
撑木排的是一位将近七十岁的大叔,身体壮实硬朗,古铜色的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让人感到亲切。老人告诉我们,四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沼泽地,那时候生产队把树苗分到各家各户,这里就有我种的树呢。老人的说法,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这是一个水的世界,这是一个水杉的世界,这是一个水杉和水共同营造的世界。让这个世界诞生的不是上帝之手,而是由于一场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运动。
运动往往会产生许多事物。地壳的运动,产生了五大洋七大洲。这场叫“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运动,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候以粮为纲,备战备荒,产粮的田地是不能挪作它用的。有一批杉树苗就在这个年代,由于某种原因来到了李中。弃之可惜又无山无坡地种植。充满智慧的李中人民把这些水杉种植在一片沼泽地中,任其自生自灭。水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遇土而生,遇水而润,不知不觉地在岁月中悄然长大。
社会像一条河流不断地往前走,有多少磨难,有多少曲折,都能沿着河流而来沿着河流而去,并具抗污染的自洁能力。社会充满了水的可塑性和包容性,不论走得多远多离谱,总能找到回归的坦途。人依赖自然而生存,自然因有了人类而显得生动。人又是一种贪婪的动物,他们有无穷的欲望。好在人也善于遗忘,就是这遗忘,让一片水杉得以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这才有了今天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或许水乡人都熟稔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老人看着我们惊呆的神色,憨厚地笑了,他古铜色的笑容,融化进水杉枣红色的身影中。
木排无声地划破如镜的水面,载着几个寻找自然慰藉心灵的人,进入树影、云影的天光水色之中。
撑木排的老人说,夏天的时候才美,满世界都是绿色,漫天满树都是飞鸟。你得戴着帽子才能进来。笑问为何?老者言说:飞鸟施肥!我等乐之。想那漫天肥料自天而降,一不小心把你的头顶当成一片荒野,想要把这方荒野点染成一方沃土,或者把你的花衣当成了花园。这是鸟儿的乐园,是水杉的天堂,人如能像鸟儿一样单纯,如水一样纯净,如树一样无私,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人要走进自然,首先应去掉的便是贪婪的心性。福泽福泽,一定与水有关。可惜只有一个郑板桥悟出“吃亏是福”,更多的人不肯吃一点点亏。
这是一个有太阳高挂天边的冬天的下午,太阳很努力想要像夏天一样释放自己的热气,无奈它的热情似乎被春、夏、秋贪婪地采尽了似的。此刻,照射在身上的阳光少了常在热天被形容成的毒辣辣的滋味,有一种慵懒的味道而显得温厚,暖融融的,让这个季节披上一层暖系列的色调。
水在冬阳下也如一只慵懒的猫,静静地躺在阳光里,任岸上的景物尽情地对镜梳妆,要在往日它可是会顽皮地偷偷笑,笑容荡起波浪一层一层,一圈一圈,让树木、小草、蓝天、白云在它的笑中,全都成了哈哈镜里的模样。现在,水不想捣蛋了,它是真心实意想做一面镜子,好让穿上彩衣的植物们好好看看自己的俏模样,或许是水被岸上的景物多彩的模样惊呆了也说不定,一时凝神静观惊讶得把笑容凝固。
要说见多识广莫过于水了,它们流淌着循环往复在天地间。触摸大地触摸蓝天。再高的天,再深的海,再隐秘的角落,再缜密严实的大地深处,无不有水的身影。水是浸透一切的,无处不在的。水汇集在一起成了溪,成了河,成了湖,成了大海。水在兴化这个地方汇集成了一个水乡泽国。水让兴化有了“楚水”的美名。水乡兴化是流淌的、线条状的、融和状的。这种状态,在李中水上森林公园表露得淋漓尽致。
我居住的南方城市,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满目皆是热热闹闹的绿,从没见过如此绚烂的初冬景色。蠢蠢欲动的心,因展现在眼前浓重的色彩撩拨得燃烧了起来。那一排排水杉身姿亭亭玉立,身着橘红的橙黄的淡黄的棕红的铁锈红的彩衣依次排开。绿的浮萍绿的草,在水杉的身旁围绕。让你感叹:大地是画布,蓝天是背景,自然四季是调色板,自然的神奇之手把所有水杉树都染成了沉甸甸的、厚实的色泽。就连河道水影中掩藏着不曾走远的秋色,全都成了浓墨重彩的油画。这是一曲水天酿成的歌,这是一首自然天成的诗。这等美景,与一首古老的歌是那样相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个下午,整个一千五百亩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只有我们四五个游人。老者把我们送到景区便撑着木排返回码头了。在偌大的水和水杉的世界里,有一条人工修筑的木桥在其间曲曲直直蜿蜒着。不知是谁学着野鸭叫,引来远方一阵阵的和鸣。愈是显得林深水旷了。
我们在林间木桥上穿行着。逆着阳光而去,阳光穿透树林,光斑迷离跳跃。树林空旷,水无声,只闻野鸭声,不见其踪影。
迎着阳光而行,树木全都浴在金色的光中,燃烧的火焰般,一株株,一排排,一片片被水包围。在木排上看,是水包围着树林;在树林里看,是一方方阵容整齐的水杉包围了水;树在水中生,水在树间流。水连天,树影连天。水上有一个红彤彤的森林,水中有一个红彤彤的森林,天地相连,宛如秋水共长天一色。
顺流、逆流,顺光、逆光,美丽的景色总在水天相连处,总在你目光能穿透的远方,却只能遥望无法抵达。心里不由怅然那伊人啊,在水一方。
走在这水杉世界,水的世界,有一种滋味我无法表述出来,景色太精致,笔力无法抵达,内心也无法抵达。何时,我能再来水乡泽国一游,一睹这在水一方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夏日的风采?在告别这片世外桃源般的净土时,我萌生了另一个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