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6938100000004

第4章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是一个懂得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如果是一个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竭尽爱敬侍奉父母,施展教化于万民百姓之中,因此他在普天之下就成为四海效法的榜样,这就是天子应尽的孝道。《尚书·甫刑》上说:‘如果天子热爱亲人,孝敬亲人,能够施行德政,那么天下的亿万百姓就都仰赖他。’”

“提示”

孔子将“孝”分成了五个等级,第一等便是:“天子之孝”。

什么是“天子之孝”?

“天子之孝”就是敬奉自己的父母,也敬奉天下的父母;言传身教,将德行和教化施行到广大的民众中去。天子之孝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天子必需具备广敬博爱的心,第二天子必需承担撒播爱心的责任。

上行而下效,孔子深深懂得如果一国的天子行了“孝道”,那么他的臣民就会受到感化,就会以天子为榜样,这样推行孝道就容易得多。同时,一国的天子的品德如何关系到天下黎民百姓的命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旺,所以“天子之孝”至关重要。

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教育家,他建立的孝道面对的是每一个人,可以说是:“孝道面前人人平等,孝道面前人人有责。”行孝不分尊卑贵贱,只不过是不同的人行孝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以后的章节里,孔子还要逐一谈到“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人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