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奇方名药
6910000000006

第6章 儿科常见病症

咳嗽

“概述”

支气管炎多由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所致。常见的病毒有流感、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的细菌是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

中医认为,肌肤娇嫩,寒热不知自调,不论邪气从口鼻或从皮毛而入,肺必首当其冲,致使宣降失职,而发为咳嗽。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所伤,运化失调,酿为痰浊,上贮于肺,或外邪引发,壅塞气道而发咳嗽。素体虚弱,或外感咳嗽日久不愈,更易复感外邪,使咳嗽屡作。

“治疗”

1.风寒咳嗽证

“症状”咳嗽咽痒,痰少而稀白,喷嚏,鼻塞流涕,头痛身楚,恶寒无汗,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方一”杏苏散加减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9克,苏叶9克,半夏9克,茯苓9克,前胡9克,桔梗6克,枳壳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片。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苏叶解肌发表,开宣肺气;杏仁宣肺化痰化痰,前胡疏风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宣利肺气,半夏、茯苓理气化痰;甘草合桔梗宣肺利咽,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使表解、气畅、痰消。

“按语”恶寒无汗者,加麻黄;苔腻者,加陈皮;腹胀便秘者,加瓜蒌、枳壳;痰多者,加半夏、莱菔子;有化热之势者,加黄芩。

2.风热咳嗽证

“症状”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鼻流浊涕,口渴咽痛,伴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方一”桑菊饮加减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8.5克,菊花3克,杏仁6克,桔梗6克,芦根6克,连翘5克,生甘草2.5克,薄荷2.5克。

“功效”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桑叶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杏仁、桔梗宣利肺气而止咳;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散风热;芦根清热生津而止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咽部红肿者,加牛蒡子、射干;气粗口渴者,加石膏、天花粉;痰多者,加瓜蒌、葶苈子;咳甚作呕者,加枇杷叶、竹茹。

3.风燥咳嗽证

“症状”干咳或痰少黏着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鼻咽干燥,或恶风发热,咽喉疼痛,舌干少津,舌红苔薄,脉浮数,指纹浮紫。

“方一”桑杏汤加减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3克,川贝母3克,淡豆豉3克,栀子3克,梨皮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

“功效”疏风宣肺,润肺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淡豆豉助桑叶清宣解表;沙参、梨皮润肺生津;栀子清泄上焦肺热;象贝清化痰热止咳;诸药合用共奏轻宣温燥之功。

“按语”久咳不止者,加百部、款冬花;便秘者,加玄参;衄血咯血者,加茅根、茜草;声音嘶哑者,加桔梗、青果。

4.肺热咳嗽证

“症状”咳嗽痰黄稠难咯,发热,面赤唇红,气粗口臭,口渴喜饮,烦躁不安,甚则鼻衄,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一”麻杏石甘汤加减

“来源”《伤寒论》

“组成”炙麻黄9克,杏仁9克,生石膏18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热泻肺,化痰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杏仁苦降肺气而平喘咳;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能调和诸药。

“按语”痰多心烦者,加天竺黄;衄血者,加白茅根;便秘者,加生大黄;小便少者,加车前子;积食内停着,加莱菔子、神曲。

5.痰湿咳嗽证

“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痰随嗽出,胸闷纳呆,苔白厚或腻,脉濡或滑。

“方一”二陈汤加减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橘红15克,半夏15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乌梅1个、生姜7片(后二药煎加)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止呕;橘红、茯苓理气燥湿祛痰;生姜降逆化痰,降低半夏毒性;少许乌梅收敛肺气;甘草调和药性而兼润肺之用。

“按语”胸腔痞闷者,加厚朴、枳壳;腹胀便溏者,加苍术、白术、薏苡仁;食滞纳呆者,加莱菔子、神曲。

6.脾肺气虚证

“症状”咳嗽无力,痰白清稀,喉中痰声漉漉,面黄唇淡,胸闷纳呆,少气懒言,病程迁延不愈,或反复遇寒则发,自汗,舌淡,苔薄白,脉沉弱。阳虚者,面色白,肢冷。

“方一”六君子汤加减

“来源”《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半夏6克,橘皮6克,甘草各6克。

“功效”补益脾肺,温化痰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甘草益气并调和诸药。

“按语”久咳不愈者,加银杏、五味子;痰多者,加莱菔子;阳虚者,加干姜、附子;气阴两虚者,用生脉饮加黄精、玉竹、茯苓。

哮喘

“概述”

本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以哮鸣,咳嗽,气喘为主要症候的疾病。哮喘为过敏性疾病,其病因为吸入异常物质,或感染邪毒,以及气候、运动、精神、饮食和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导致支气管痉挛而致哮喘发作。

中医认为,小儿哮喘的病因比较复杂,但不离先天、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先天因素多与本病家族史的遗传相关,由于胎禀不足,以及后天失养,反复外感等影响,导致肺脾肾三脏不足,以致生痰,使小儿形成痰气内伏的特殊体质状态。这种体质状态与哮喘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后天因素中最多的致病之因是六淫之邪,其次是饮食、劳倦等。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病理是痰阻气逆和痰伤气虚;发病机理为外邪袭表和内伤之邪犯肺,累及脾、肾,进而触动伏邪。

“治疗”

1.发作期

发病急,持续时间久暂因人因病型而异。发作期若哮喘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期时,应该注意邪盛伤肺而引起肺气壅盛、肺气衰竭和肺心两衰等病变。哮喘发作期的辩证可以分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实行哮喘、虚性哮喘四种。

(1)寒性哮喘证

“症状”初起多有咳嗽,鼻流清涕,咽痒不适。继之急性发作,喉间哮鸣,气急喘促,痰少色白多沫,形寒无汗,口不渴,饮食乏味,睡眠欠安,大便尚调,有时溏薄,小便清短,神情紧张,面色白光白,或面色晦滞而青,口唇暗滞,舌淡,苔薄白或厚白,脉浮紧有力。

“方一”射干汤麻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射干9克,麻黄9克,细辛3克,紫苑6克,款冬花6克,大枣3枚、半夏9克,五味子3克,生姜9克。

“功效”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射干、麻黄开痰结,宣肺气;细辛、生姜温化寒饮;紫菀、款冬、半夏降气化痰;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安中并调和诸药。

“按语”哮吼重而持续者,加地龙、白前;气喘甚者,加紫苏子、马兜铃;咳嗽重而持续者,加杏仁、百部。

(2)热性哮喘证

“症状”起病之初,频咳,鼻流浊涕,咽红微肿,哮喘发作比较急,喉鸣不已,声高息涌,呼气延长,气喘胸闷,痰粘色黄,身热不宁,口渴汗出,乳食减少,睡眠不实,大便干,小便黄,神烦面赤,口唇干红,舌红,苔薄黄或厚黄,脉数有力。

“方一”定喘汤

“来源”《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9克,麻黄9克,半夏9克,款冬花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苏子6克,黄芩6克,甘草3克。

“功效”宣肺定喘,清热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麻黄宣肺解表平喘;白果敛肺祛痰定喘;以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症见高热者,加柴胡、黄芩;低热者,加青蒿、地骨皮;咽红肿甚者,加瓜蒌;夜卧不安者,加僵蚕、蝉蜕;大便干结者,加枳实、番泻叶。

(3)实性哮喘证

“症状”起病急骤,哮鸣气喘频作,或持续不解,呼出为快,胸满喘憋,气怯而慌,咳嗽多重,常有阵发,痰少难咯,身不热,不恶寒,食纳不甘,夜多烦燥,大小便自调,神情不安,面色青晦,口唇淡紫,舌暗红,苔厚白或粘腻,脉沉数有力。

“方一”小青龙加减汤

“来源”《裘沛然方》

“组成”麻黄12克,桂枝10克,细辛6克,干姜9克,甘草9克,龙胆草9克,黄芩12克,五味子9克,桃仁12克,杏仁9克,前胡12克,制半夏15克,紫菀15克,枳壳15克。

“功效”降逆平喘,豁痰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细辛温化水饮,辛散风寒;制半夏燥湿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龙胆草、黄芩清热除湿;桃杏仁止咳平喘;前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紫菀止咳化痰;枳壳行气除痰;甘草调和药性。

“按语”若病由食气触发,哮喘伴食滞者,加大前胡汤合保和丸;因运动过度、情绪失调等引起哮喘的,加服定喘汤;每因哮吼重或持续不解而并发他证,如肺气壅塞,胸满胁胀,气急短促者,选加桃仁、全蝎、地龙、沉香、枳实、代赭石、降香;若哮喘重笃,肺气大伤而致肺气虚衰,症见气促而弱,神萎,嗜睡,面色灰晦者,佐用救肺固脱汤,加服参附汤或生脉散,以及选用麝香、麻黄、桃仁、红花、益母草;肺气衰而不解,进而累及心脏,致使肺心两衰,症见哮吼不安,气短,心悸而弱,脉微者,选加枳实、葶苈子、万年青、五加皮、汉防己。

(4)虚性哮喘证

“症状”起病较缓,哮作有时,气喘无力,早晚咳嗽,痰壅喉间,动则汗出,乳食不振,夜卧不宁,大便稀溏或秘结,小便清长,神乏形虚,面色白光白,口唇干淡,舌淡,苔少,脉沉无力。

“方一”①苏子降气汤合②补肺汤

“来源”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永类》。

“组成”紫苏子9克,半夏9克,当归6克,炙甘草6克,前胡6克,厚朴6克,肉桂3克,生姜2片、大枣1枚、苏叶2克,人参9克,黄芪9克,五味子9克,紫菀9克,熟地15克,桑白皮12克。

“功效”止哮平喘化痰、补肺益气。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半夏、厚朴、前胡降气平喘,宽胸祛痰;肉桂温补肾阳;当归养血润燥;生姜、苏叶宣肺散寒;大枣、甘草和中调药。人参、黄芪补益肺气;五味子收敛肺气;熟地滋肾;紫菀、桑白皮止咳平喘。

“按语”哮鸣者,加地龙、艾叶、白果、侧柏叶;咳嗽甚者,加川贝母、百部;痰多者,加白芥子、莱菔子;汗出多者,加黄芪、太子参;乳食减少者,加佛手、石斛;夜卧不宁者,加白芍、远志;大便秘结者,加枳实、莱菔子;大便稀薄者,加白术、苍术。

2.缓解期

此期哮喘发作休止,呈缓解状态,但其余症多有肺虚而咳、脾虚痰壅或肾虚气短等正虚余邪并存之候。

(1)脾虚咳嗽证

“症状”哮喘缓解,咳嗽以夜间较甚,有的早期咳嗽也重,自汗,形体虚弱,神情疲乏,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脉沉缓无力。

“论治”益气养肺,佐以止咳。

“方一”六君子汤加减

“来源”《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半夏6克,橘皮6克,甘草6克。

“功效”补益脾肺,温化痰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甘草益气并调和诸药。

“按语”久咳不愈者,加银杏、五味子;痰多者,加莱菔子;阳虚者,加干姜、附子;气阴两虚者,用生脉饮加黄精、玉竹、茯苓。

(2)脾虚痰滞证。

“症状”哮证遗留有痰滞,日久不尽,动则痰鸣漉漉,乳食减少,大便稀溏,形瘦体怠,面色白光白,活动乏力,口唇干淡,舌淡嫩,苔少,脉沉滑无力。

“方一”理中化痰丸

“来源”《名医杂著》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茯苓12克,姜半夏12克。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干姜温中祛寒;人参补脾益气;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渗湿健脾;姜半夏燥湿化痰;炙甘草补脾益气。

“按语”积痰难除者,加胆南星、海浮石;食少乏力者,加石斛、石菖蒲、佛手;大便稀溏者,加诃子、山药。

(3)肾虚气短证

“症状”哮喘痰咳之候均缓,以气短为主。常见年长儿,尤其于过度活动之后,如运动、登高、负重、大喊等,则气短更明显。日久不愈则形体渐渐虚弱,懒动少言,四肢乏力,腰膝酸软,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薄,脉虚无力。

“方一”①生脉地黄汤和②金水六君煎

“来源”①《医宗金鉴》②《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人参9克,麦冬9克,当归9克,茯苓9克,陈皮9克,丹皮9克,泽泻9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

“功效”固肾益气,祛痰滋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熟地、山萸肉、山药、当归补脾肾阴;泽泻利湿邪浊;丹皮清泄相火;茯苓淡渗脾湿;陈皮止咳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证病程较长,每遇诱因而引发起哮喘再次发作,所以在固肾益气法中应结合诱发之因素选加药物。若因寒诱发者,加椒目、白石英;因热者,加地骨皮、知母;因咸者,加木香、吴茱萸;因甘者,加瓜蒌、紫苏叶;因酸者,加白芍;因食者,加麦芽、莱菔子;因情志者,加乌药、沉香;因劳倦者,加木蝴蝶、核桃仁。

3、稳定期。

哮喘经过发作和缓解期治疗,一般症状消失,病情稳定。此期应继续治疗,进一步扶正、补肾,揭其伏痰,提高患儿对哮喘的抵抗能力,改善机体对哮喘病的反应性。

肺痈

“概述”

肺痈肿是由各种病原菌所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病变。大多数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各种败血症病程中,导致肺实质炎性病变,最后破溃到支气管,咳出大量脓痰。本病以发热咳嗽,咳吐脓腥臭痰,患侧胸痛为主症。如合并脓气胸则使病情加重。

肺脓肿属中医学肺痈范畴,病位在肺,由于邪热蕴肺,炼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成瘀,痰热与瘀血郁结不散,血败化脓,肺络受损。

肺痈的病机演变,分以下几个阶段:风热邪毒,内侵袭肺,郁结不散,敷肺成痈,相当于初期到成脓期。邪毒蓄结,热积血瘀,血败肉腐,化为脓血,相当于溃脓期。脓疡溃破后,邪毒渐泄,病情也日趋好转,但肺脏受损,气阴耗伤,故见驱邪正虚之象,相当于恢复期。若病情迁延不愈,可发展成慢性。

“治疗”

清肺解毒法多用于初期,化瘀解毒法多用于溃脓期,扶正解毒法多用于后期,解毒法应用于疾病全程。

1.风热袭肺证(初期)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痰少,患侧胸痛,呼吸受限,苔薄黄,脉浮数。

“方一”银翘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6克,薄荷6克,牛蒡子6克,竹叶4克,荆芥穗4克,淡豆豉5克,生甘草5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肺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散风清热利咽;荆芥穗、淡豆豉发散表邪;芦根、淡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化痰;甘草合桔梗清利咽喉并能调和诸药。

“按语”在早期重用解毒药。初期恶寒发热者,加薄荷、白芷;咳嗽胸痛者,加瓜蒌、枳壳;痰稠口干者,加浙贝、玄参。

2.肺热壅盛证(成脓期)

“症状”壮热振寒,咳嗽痰多,色黄粘稠,有腥味,咳声低沉,咳时胸痛,转侧不利,呼吸浅促,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一”千金苇茎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苇茎30~6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24克,桃仁9克。

“功效”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苇茎清泄肺热;薏苡仁、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桃仁活血化瘀,以泄热结。

“按语”壮热不已者,加生石膏、知母;胸痛明显者,加瓜蒌、薤白;食欲不振者,加山楂、莱菔子。

3.痈成脓溃证(溃脓期)

“症状”壮热多汗,咳吐脓血,量多腥臭,婴幼儿因咽痰而呕恶,胸痛烦满,转侧不利,气短喘促,渴喜凉饮,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数。

“方一”仙方活命饮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金银花25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炙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贝母6克,甘草节6克,陈皮9克。

“功效”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托里排脓。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理气化滞,消肿止痛;白芷、防风疏散风热;花粉、贝母清热散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消肿溃坚;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加酒煎服,是借其活血通络以助药效。

“按语”壮热不已者,加白虎汤;痰热黄稠者,加红藤、败酱草;咯血多者,加三七粉;便秘者,加大黄。

4.正虚邪盛证

“症状”发热减退,咳嗽渐减,脓血减少,食欲日渐好转,胸痛轻微,气短乏力,自汗盗汗,面色潮红,心烦口渴,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舌红,苔薄,脉细数无力。

“方一”养阴清肺汤

“来源”《重楼玉钥》

“组成”大生地12克,麦冬9克,玄参9克,贝母5克,丹皮5克,炒白芍5克,生甘草3克,薄荷3克。

“功效”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大生地甘寒入肾,养阴清热;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清热凉血消肿;炒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按语”舌红少苔者,加玉竹;阴虚潮热者,加青蒿、白薇、地骨皮;脾虚便溏者,加白术、山药;肺络损伤,咯血不止者,加阿胶、炒藕节、三七粉。

呕吐

“概述”

呕吐是指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吐出的一种证候。古人谓“有声有物谓之吐,有物无声谓之哕”。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呕吐。又有小儿在哺乳后乳汁自口角唇边流出,称为溢乳,多因乳哺过多过急所致,一般不视为病象。

小儿呕吐以婴幼儿较为常见。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凡乳食内伤,外感六淫,胃中蕴热或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气犯胃,暴受惊恐,或蛔虫内扰,以及其他脏腑疾病等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胃失和降,而引起呕吐。

“治疗”

呕吐的病因虽然各不相同,但病机总的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治则为驱除病邪,和胃降逆。

1.伤食证

“症状”呕吐酸腐,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吐后觉舒,大便结或泻下,苔厚腻,脉滑数有力。伤乳食者,用消乳丸;伤食者,用保和丸。

“方一”消乳丸

“组成”香附60克,神曲30克,麦芽30克,砂仁30克,陈皮15克,炙甘草15克。

“来源”《证治准绳》

“功效”消乳导滞,和胃降逆。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1~3月小儿,每次0.2~0.5克;4~6月小儿,每次0.5~0.8克;7~1岁小儿,每次0.8~1克。每日2~3次,食后用姜汤调服。

“方解”方中神曲、麦芽消乳化滞,健胃和中;陈皮芳香化浊,理气健脾;香附疏肝理气,以助运化;砂仁化湿行气,开胃理脾;炙甘草补中健脾,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主治小儿乳食停滞之证。以呕吐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腹部作胀,舌苔厚腻为辩证要点。呕吐较甚者,加姜半夏、竹茹;食积化热者,加连翘、山栀;腹泻者,加炒黄莲、鸡内金;腹痛者,加木香。脾虚而致积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二”保和丸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神曲60克,山楂180克,茯苓90克,半夏90克,陈皮30克,连翘30克,莱菔子30克。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其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并行瘀;神曲善消陈腐酒食之积且健脾;莱菔子善消谷面之积而豁痰下气,三药相须为用;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渗湿健脾,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按语”伴有表寒,流清涕,唇舌淡红,苔白者,去连翘,加紫苏、生姜;食滞化热,唇舌偏红,苔黄者,加黄连、竹茹;大便秘结,呕吐频繁,里实之证明显者,加大黄、枳实。

2.外感证

“症状”猝然呕吐,伴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头身不适,苔白,脉浮。

“方一”藿香正气散

“来源”《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90克,白芷30克,紫苏30克,大腹皮30克,茯苓30克,陈皮60克,厚朴30克,半夏曲30克,白术30克,桔梗60克,炙甘草75克,生姜、大枣(后二药煎加)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法”前一味研末为散,每次6~9克,用生姜9克,大枣3枚水煎送服。若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解”方中重用藿香,芳香化湿,解表和中,辟秽止呕,善治吐泻;半夏曲、厚朴燥湿降逆,行气消胀;紫苏、白芷解表散寒;陈皮、大腹皮理气化湿;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桔梗宣肺利膈;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调和诸药。

“按语”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加香薷;兼食滞胸闷腹胀,去甘草、大枣,加神曲、莱菔子、鸡内金;腹泻甚者,加扁豆、薏苡仁;小便短少者,加泽泻、车前子。

“方二”新加香薷饮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厚朴6克,香薷6克,银花10克,鲜扁豆花12克,连翘9克。

“功效”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香薷善解表祛暑化湿;厚朴行气除满,内化湿滞;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按语”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因秽浊阻膈而致呕吐者,先服玉枢丹,每次1锭,用开水磨服,起到降逆止呕的作用。

3.胃热证

“症状”呕吐频繁,食入即吐,吐物酸臭,口渴多饮,面红目赤,烦躁少寐,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一”藿连汤

“来源”《幼幼集成》

“组成”藿香叶3克,黄连3克,厚朴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效”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藿香芳香化湿,解表和中,辟秽止呕,善治吐泻;厚朴行气除满,内化湿滞;黄连清热和胃;生姜、大枣和胃止呕。

“按语”大便秘结,伴身热,口渴,苔黄,脉数者,用大黄甘草汤;虚热扰胃,气逆不降而呕哕者,用竹叶石膏汤或济生橘皮竹茹汤。

4.胃寒证

“症状”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出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残渣,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食少不化,腹痛便溏,唇舌淡白,脉细少力。

“方一”丁蔲理中汤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丁香12克,白蔲12克。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丁香、白蔲和胃止呕;干姜温中散寒,扶阳抑阴;人参补脾益气;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补气健脾。

“按语”虚寒偏盛,腹痛便溏,四肢欠温者,加附子、肉桂;脾虚夹食呕吐而乳食不化者,用香砂六君汤。

5.胃阴不足证

“症状”呕吐反复发作,常呈干呕,饥而不欲进食,口燥,咽干,唇红,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一”麦门冬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麦冬70克,半夏10克,人参6克,粳米6克,甘草6克,大枣4枚。

“功效”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麦冬养阴生津,滋液润燥,以清虚热;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益胃气,养胃阴;半夏下气降逆,开通胃气,化其痰涎,且与麦冬相制为用,使全方滋而不腻;甘草兼调和诸药。

“按语”阴伤较甚者,加生地黄、沙参、石斛;大便干结者,加郁李仁、火麻仁。

6.肝气犯胃证

“症状”呕吐酸苦,或嗳气频频,胸胁胀痛,精神郁闷,易怒易哭,舌边红,苔薄腻,脉弦。

“方一”解肝煎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白芍12克,荷叶6克,清半夏6克,茯苓6克,陈皮6克,川朴6克,砂仁3克,甘草3克。

“功效”化滞和中,益阴疏肝。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白芍益阴养肝;荷叶芳香疏郁,兼和脾胃;半夏、茯苓、陈皮、砂仁、川朴化湿行滞,调理脾胃;甘草调和主药。

“按语”腹胀者,加山楂、麦芽;大便滞涩者,加槟榔、木香;夹虫积者,加使君子;烦渴寝汗者,去川朴、砂仁,加乌梅、银柴胡。

“方二”①左金丸和②四逆散

“来源”①《丹溪心法》②《伤寒论》

“组成”黄连9克,吴茱萸1.5克,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各6克。

“功效”清肝泻火,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敛阴养血,柔肝缓急;枳实理气解郁,泻热破结;炙甘草益脾和中并调和诸药。黄连既泻肝火,又清胃火;吴茱萸既开肝气之郁结,又制黄连之苦寒。

“按语”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泄利下重者,加薤白;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7.惊恐呕吐证

“症状”跌仆惊恐后,呕吐清涎,面色忽青忽白,心神烦乱,睡卧不安或惊惕哭闹。

“方一”全蝎观音散

“来源”《普济方》

“组成”全蝎1条、茯神10克,陈皮3克,莲子12克,扁豆12克,法半夏6克,木香5克,丁香3克,代赭石15克,生姜2片、大枣3枚。

“功效”安神镇静,抑肝扶脾,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全蝎熄风止痉,通络;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茯神宁心安神;丁香、木香温中降逆,行气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化痰止呕;莲子、扁豆淡渗利湿而和胃;生姜、大枣和胃且缓药性,减药毒。

“按语”手足抽搐者,加钩藤、蝉蜕;唇红舌赤,偏红者,加黄连、竹茹;痰热上涌,呕吐痰涎为主者,用黄连温胆汤。

泄泻

“概述”

泄泻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消化道病证,以大便稀薄或水样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特征。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而产生。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居多。轻者泄泻预后良好,治疗及时常很快痊愈。迁延日久,可以形成疳积。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脾胃的失调,脾胃主运化,脾健则水湿自去,无湿则不成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脾与胃互为表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若脾胃功能失调,则清浊不分,而成泻泄。久泻后可由脾伤及肾,肾阳虚可出现面色白光白,神疲肢冷,完谷不化等脾肾阳虚证候。脾虚,可以导致肝木犯脾,从而出现情绪不宁,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肝气横逆,胃火通降等证。

“治疗”

治法则应重点把握“无湿不成泻”的基本规律。治法为“风盛兼以解表,寒盛兼以温中,滑脱宜涩,虚宜补益,有积消导,湿须淡渗,陷必升举”。

1.伤食泻证

“症状”大便稀溏,杂有残渣和乳块,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部作胀,嗳气纳呆,常伴恶心呕吐,乳幼儿的腹痛信号为便前啼哭或在睡中惊醒,苔多白腻或垢腻。

“方一”保和丸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神曲60克,山楂180克,茯苓90克,半夏90克,陈皮30克,连翘30克,莱菔子30克。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其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并行瘀;神曲善消陈腐酒食之积且健脾;莱菔子善消谷面之积而豁痰下气,三药相须为用;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渗湿健脾,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按语”伴有表寒,流清涕,唇舌淡红,苔白者,去连翘,加紫苏、生姜;食滞化热,唇舌偏红,苔黄者,加黄连、竹茹;大便秘结,呕吐频繁,里实之证明显者,加大黄、枳实。

2.湿热泻证

“症状”泄利如注,粪色深黄,臭味异常,便次多,有日行十余次至十次者,小便短少,食欲不振,常伴有呕吐恶心,精神烦躁或萎倦,口渴不多饮,苔多白腻或黄腻,最易引起失火和伤神阴、伤阳兼证。热重于湿者,选用葛根芩连汤;湿重于热者,选用藿香正气散。

“方一”葛根芩连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15克,黄芩9克,黄连9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水煎服,葛根先煎,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葛根解表且止利;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利;炙甘草和中并调和诸药。

“按语”腹痛者,加白芍柔肝止痛;兼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行气除后重;下利脓血者,加白头翁清热凉血解毒。

“方二”藿香正气散

“来源”《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90克,白芷30克,紫苏30克,大腹皮30克,茯苓30克,陈皮60克,厚朴60克,半夏曲60克,白术60克,桔梗60克,炙甘草75克,生姜、大枣(后二药煎加)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法”前一味研末为散,每次6~9克,用生姜9克,大枣3枚水煎送服。若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解”方中重用藿香,芳香化湿,解表和中,辟秽止呕,善治吐泻;半夏曲、厚朴燥湿降逆,行气消胀;紫苏、白芷解表散寒;陈皮、大腹皮理气化湿;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桔梗宣肺利膈;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调和诸药。

“按语”此证必须严格区分湿热之偏盛,若热重于湿者,治宜苦寒清肠,佐以分利湿邪;湿重于热者,治宜芳香利湿,重在分利水湿。烦躁作呕者,酌用红灵丹、玉枢丹;伴有高热,烦躁引饮,舌红,苔老黄者,加生石膏、寒水石;胸闷泛恶,嗳气不畅者,加郁金、半夏,也可用辟瘟丹或多次给服纯阳正气丸,辟秽和中;兼暑秽郁表,身热无汗者,加香薷、大豆黄卷、薄荷。

3.脾虚泻证

“症状”病程较长,常有反复腹泻发作史。大便多溏薄,食后即泻,多吃多泻,若进不消化或生冷油腻食物,则泻次明显增多,常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睡时出汗及露睛,或泻下色青,腹痛多啼,睡中惊叫等症,舌淡红,苔薄白或花剥。

“方一”七味白术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决》

“组成”人参8.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藿香叶15克,葛根15克,木香6克,甘草3克。

“功效”健脾止泻。

“用法”上药为末,每次9克,水煎。

“方解”方中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白茯苓健脾渗湿;木香、藿香芳香行气化湿;葛根升阳止泻,并能升津止渴;甘草益气并调和诸药。

“按语”纳差者,加麦芽、谷芽;渴甚者,重用葛根,加山药。

“方二”益黄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决》

“组成”陈皮30克,丁香6克,炮诃子15克,青皮15克,炙甘草15克。

“功效”温中理气,健脾止泻。

“用法”上药为末,三岁儿服4.5克,用水80毫升,煎至24毫升,空腹时服。

“方解”丁香温中降逆,散寒之痛;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陈皮理气健脾;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此病不在邪多而在正虚,所以有“健脾不在补贵在运”之说。脾虚肝旺,惊泻者,治以平肝补脾,镇惊安神。泄泻反复发作,大便色淡黄,或伴有腹痛者,加炮姜;脾虚久泻者,加白芍、炙甘草;久泻脱肛,中气下陷者,加黄芪、升麻;脾虚及肾,肾阳亏虚者,加煨益智、补骨脂或加减四神丸。

厌食

“概述”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不思摄食的病症。厌食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在城市儿童中发病率尤其高,各年龄组的儿童都可以罹患,多见于1~6岁小儿。

中医认为,本病病变脏腑在脾胃,发病机理在于脾运胃纳功能的失常。由于病因、病程、体质的差异,证候又有脾运化功能失调和偏于脾胃气阴虚弱的区别。脾运功能失健者,常因饮食喂养不当,或湿浊困遏脾气,脾阳不展,运化失职,胃纳因而不佳;偏虚者病程较长,素体不足,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或胃阴亏损濡润失职,以致不思进食。夏季暑湿当令,容易困遏脾胃,发病率较高。本病预后良好,但若长期不愈,也会使气血失充,体质下降,易于感受外邪,合并贫血,重者转为疳证。

“治疗”

1.脾失健运证

“症状”厌恶进食,食不知味,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畅,若迫食或偶然多食则脘腹胀满,舌苔多白腻或微黄。

“方一”不换金正气散

“来源”《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15克,厚朴9克,陈皮9克,炒甘草4克,生姜15克,大枣(后二药加减)藿香15克,半夏9克。

“功效”行气化湿,和胃止呕。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6~9克,用生姜9克,大枣2枚煎汤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苍术、藿香、半夏燥湿运脾;厚朴芳香化湿,行气消肿;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炒甘草甘缓和中。

“按语”若时在夏至以后,暑湿困阻者,酌加青蒿、大豆黄卷、荷叶;热象明显者,加黄芩、生薏苡仁、六一散;脘腹胀满者,加莱菔子、木香、槟榔;苔厚腻者,加厚朴、草豆寇。

“方二”曲麦枳术丸

“来源”《医学正传》

“组成”神曲、麦芽各30克,枳实30克,白术60克,荷叶适量。

“功效”健脾消食,和胃除脾。

“用法”上药共为末,荷叶烧饭为丸。每次6~9克,日2次。或作汤剂,药量酌减,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枳实行气化滞,消痞除满;神曲、麦芽消食健胃;荷叶能利湿升阳,用其烧饭为丸或煎汤服用,可升发脾胃清阳,助白术健脾之力。

“按语”乳积者,加麦芽、砂仁;食积化热者,加连翘、胡黄连。偶然多食引起脘腹胀满时,应暂时控制进食。

2.脾胃气虚证

“症状”不思进食,形体偏瘦。常伴面色少华,精神不振,食少便多,大便入水易散,夹未消化物,舌体胖嫩质淡,苔薄白等。部分患儿易于出汗,易患外感。

“方一”异功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决》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

“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用法”上为细末,每次6克,以水加生姜6克,大枣2枚同煎,食前同服。

“方解”人参益气健脾;白术、陈皮理气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益气,并调和诸药。

“按语”苔腻,大便稀者,白术易苍术,加薏苡仁;大便稀溏者,加煨姜、益智仁;汗多易外感者,加牡蛎、黄芪、防风、浮小麦;情志不畅者,加柴胡、郁金、川芎。本证病程较久,需要坚持较长时间服药,并配合饮食调理,才能见效。

3.胃阴不足证

“症状”纳谷呆钝,食少饮多。伴面色萎黄,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黄短,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

“方一”益胃汤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9克,麦冬15克,细生地15克,冰糖3克,玉竹4.5克。

“功效”养阴益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地、麦冬养阴生津润燥;沙参、玉竹共助养阴生津;冰糖濡养肺胃,调和诸药。

“按语”此证不宜过用温燥药物,以免劫灼阴津。伴脾气不足者,加太子参、茯苓、扁豆;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口渴烦躁者,加天花粉、胡黄连、芦根;手足心热,夜寐不宁者,加丹皮、酸枣仁、地骨皮。

水肿

“概述”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表,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引起胸水、腹水等。水肿先见于颜面、全身。亦有的水肿从下肢开始,然后波及全身。

凡因风邪外袭,雨湿浸淫,犯肺困脾,导致水肿者,多发为阳水;而先天不足,脾肾内伤,引起水肿者,多为阴水。两者可以互相转化。若阴水复感外邪,肿势加剧,可见阳水症状;阳水迁延日久,导致脾肾内虚,可转化为阴水。

水肿的形成,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三焦不利。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三脏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制水。治疗有发汗、利尿、逐水、健脾、补肾、温阳、化浊等法,当今又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则,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数法并用。

“治疗”

1.阳水

(1)风寒外束证

“症状”恶寒无汗,关节酸痛,咳嗽流涕,鼻塞咽红,先有眼睑浮肿,继及全身,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方一”越婢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9克,石膏18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5枚。

“功效”发汗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之热以生津;生姜温肺化饮;甘草、大枣益气温中并能调和诸药。

“按语”服宣肺解表药后,有时有微汗,有时无汗,但小便明显增加,从而消肿,但不要求大汗淋漓而消肿。小便短少者,加车前子、茯苓皮;尿红赤者,加生地炭、大蓟、小蓟、白茅根;咽痛者,加玄参、西青果;头痛头晕者,加汉防己、益母草、羚羊角。风寒表实轻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表虚证用防己黄芪汤,阳虚脉迟者用越婢加术汤。

(2)风热入侵证

“症状”发热微恶寒,口渴心烦,乳蛾肿大,或咳嗽咽痛,眼睑先肿,波及全身,小便短赤,脉浮数。

“方一”银翘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6克,薄荷6克,牛蒡子6克,竹叶4克,荆芥穗4克,淡豆豉5克,生甘草5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肺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散风清热利咽;荆芥穗、淡豆豉发散表邪;芦根、淡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化痰;甘草合桔梗清利咽喉并能调和诸药。

“按语”尿血者,加生地炭、大蓟、小蓟;头痛者,加羚羊角、钩藤、干地龙;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便秘者,加瓜蒌仁。若表证已无而热毒入里者,用清热解表法。

(3)热毒内归证

“症状”反复生疮,此起彼伏,已有数月,疮愈复肿,颜面、全身浮肿,小便短赤,苔薄黄。

“方一”五味消毒饮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性血脉以助药效。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为辩证要点。

(4)寒热蕴郁证

“症状”颜面及全身浮肿,胸闷浮肿口腻,肢乏,小便短少,苔白腻,脉沉缓。

“方一”①五苓散②五皮饮

“来源”①《伤寒论》②《华氏中藏经》。

“组成”泽泻15克,猪苓9克,白术9克,桂枝6克,桑白皮9克,陈橘皮9克,茯苓皮9克,生姜皮9克,大腹皮9克。

“功效”通阳利水消肿。

“用法”共研粗末,每次9克,日3次。

“方解”泽泻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淡渗利湿,增强利水之力;白术健脾燥湿,培土制水;桂枝既解太阳表邪又内助膀胱气化。大腹皮下气行水,消胀除满;陈橘皮理气和胃,醒脾化湿;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以利水消肿;生姜皮辛散水气,走表化湿以消肿。

“按语”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苔白厚,口淡,神疲腹胀,下肢身重难行者,加厚朴、椒目、汉防己;畏寒肢冷者,加制附片。

(5)湿热壅滞证

“症状”头痛而重,如裹如蒙,胸中烦热,口苦口腻,颜面、全身浮肿,舌红,苔黄腻,脉细濡或缓滑。

“方一”疏凿饮子

“来源”《济生方》

“组成”泽泻、赤小豆、商陆、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槟榔、茯苓皮各等份。

“功效”清利湿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商陆泻下逐水,通利二便;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水;茯苓皮、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利水祛湿。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表,使在表之水从肌肤而泄。

“按语”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白茅根、射干、玄参、蚤休、蒲公英、赤芍、地肤子。

2.阴水

(1)脾虚湿盛证

“症状”全身水肿,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大便溏,小便少,舌胖,苔白腻,脉沉缓。

“方一”实脾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厚朴6克,白术6克,木瓜6克,木香6克,草果仁6克,大腹皮6克,制附子(先煎)6克,炮姜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3枚。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行阴水之停滞;干姜温脾阳以助运化,散寒水之凝结,二药温养脾肾,扶阳抑阴;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行。木瓜、厚朴、木香、大腹子、草果下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化则湿化,气顺则满消。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按语”临床以胀为主者治气,以肿为主者治其水。肺失通调者,加桂枝、桔梗;下焦气滞者,加茴香、乌药。

(2)脾肾阳虚证

“症状”一身尽肿,腹大如鼓,按之凹陷,形寒肢冷,神疲肢倦,面色苍黄,饮食呆滞,阴囊肿大,舌淡而浮肿,苔白润,脉沉细弱。

“方一”真武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炮附片(先煎)9克,茯苓9克,生姜9克,白芍9克,白术6克。

“功效”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使水气从小便而出。以生姜之辛散水气以助茯苓利水,助附子温阳祛寒。白芍一药三用:①利小便以行水气②敛阴养阴以止筋惕,并防术、附辛燥伤阴③柔肝缓急以止腹痛。诸药合用,温阳而不亢,护阴不敛邪,体现温阳利水法,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按语”若阳气未复,又见阴虚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倦,头晕耳鸣,牙龈出血,为阳虚及阴,阴虚不能及阳,阳虚扰动所致,治宜补肾阳,利小便,用济生肾气丸合大补元煎治之。

(3)心阳虚衰证

“症状”下肢或全身浮肿,心悸怔忡,形寒肢冷,气短而咳,脘腹胀,胁下痞块,舌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数或结代。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心气虚者,施以归脾汤;心阳不振者,真武汤;心血瘀阻者,施以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一”归脾汤

“来源”《济生方》

“组成”白术30克,茯神30克,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人参15克,木香15克,炙甘草8克,当归3克,炙远志3克,生姜6克,大枣1枚。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黄芪补脾益气;龙眼肉补气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助君药补气;当归助君药养血,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皆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中,并调和诸药而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或失血,面色萎黄,色淡、苔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便血者,加阿胶、地榆等养血止血。

“方二”真武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炮附片(先煎)9克,茯苓9克,生姜9克,白芍9克,白术6克。

“功效”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使水气从小便而出。以生姜之辛散水气以助茯苓利水,助附子温阳祛寒。白芍一药三用:①利小便以行水气②敛阴养阴以止筋惕,并防术、附辛燥伤阴③柔肝缓急以止腹痛。诸药合用,温阳而不亢,护阴不敛邪,体现温阳利水法,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按语”若阳气未复,又见阴虚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倦,头晕耳鸣,牙龈出血,为阳虚及阴,阴虚不能及阳,阳虚扰动所致,治宜补肾阳,利小便,用济生肾气丸合大补元煎治之。(4)脾胃虚弱证

“症状”头面及四肢水肿,时肿时消,倦怠乏力,纳少便溏,或脘腹胀闷,面黄肢冷,舌淡,苔少,脉细缓。脾胃气虚者,宜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胃阳虚者,宜实脾散加减。

“方一”参苓白术散

“来源”《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50克,薏苡仁50克,砂仁50克,炒桔梗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100克,人参100克,炒甘草100克,白术100克,山药100克。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莲子肉、山药助参益气,兼能止泻;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桔梗宣利肺气,又载药上行;甘草健脾和中并调和诸药。

“按语”上为细末,每次6克,枣汤送服。小儿量按岁数加减服用。若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方二”实脾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厚朴6克,白术6克,木瓜6克,木香6克,草果仁6克,大腹皮6克,制附子(先煎)6克,炮姜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3枚。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行阴水之停滞;干姜温脾阳以助运化,散寒水之凝结,二药温养脾肾,扶阳抑阴;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行。木瓜、厚朴、木香、大腹子、草果下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化则湿化,气顺则满消。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按语”临床以胀为主者治气,以肿为主者治其水。肺失通调者,加桂枝、桔梗;下焦气滞者,加茴香、乌药。

(5)气滞血瘀证

“症状”形体消瘦,单腹胀,两胁胀痛、嗳气不舒,食后尤甚,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腹壁青筋暴露,苔薄,舌边有紫斑,脉弦。

“方一”柴胡疏肝散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5克,香附5克,枳壳5克,芍药5克,炙甘草2克。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舒肝止痛,川芎行气活血止痛;陈皮、枳壳理气行滞,醒脾和中;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腹水初期,正气尚实,可以攻伐,用甘遂、甘草共研细末,每次1~2克,吞服,每周1次。腹水晚期,正虚而实,在辩证治疗的同时,用蟋蟀粉2克,每日2次,吞服。

腹痛

“概述”

腹痛是指以腹部疼痛为主的病证。腹部有大腹痛、脐腹痛、小腹痛和少腹痛。大腹痛指胃脘以下脐部以上的腹部疼痛;脐腹部痛指脐周的腹部疼痛;小腹痛指脐下腹部正中的疼痛;少腹痛指小腹部的两侧或一侧疼痛。

外感内伤影响脏腑、经脉的正常功能,都可以导致脏腑经脉气机郁滞不通;或气血不足,失于温阳,发生腹痛。

辩证要领大抵以腹痛的部位而言,若大腹痛者,多属脾胃、大小肠之病;肝胆疾患,多在右上腹;小腹与少腹痛者,其病多在大肠,或厥阴肝经病变。以腹痛的性质而言,痛而有形者,常为食积、虫积、瘀血痛;痛而无形者,常为寒、热、虚痛。

腹痛所涉及的脏腑以六腑居多,治疗以调理气机,疏通经脉,即以通法为主。具体根据腹痛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温散、邪热、攻下、消导、行气、活血、运脾、补虚缓急等方法,使脏腑气机宣通,经脉气血流畅,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

“治疗”

1.寒积腹痛证

“症状”腹部疼痛,阵阵发作,痛处喜暖,得温则舒,遇寒痛甚,肠鸣漉漉,或吐泻。痛甚者,额冷汗出,面色苍白,唇色紫暗,手足发凉,舌淡红,苔多白腻,脉沉弦紧,指纹青红。寒凝气滞腹痛者,用正气天香散;少腹拘急冷痛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一”正气天香散

“来源”《医学纲目》

“组成”乌药6克,香附12克,干姜3克,苏叶3克,陈皮3克。

“功效”行气温中,调经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乌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陈皮、紫苏理气健脾,行气宽中;干姜温中散寒。

“按语”兼血瘀者,加蒲黄、五灵脂;兼寒者,加吴茱萸、小茴香。

“方二”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3克,吴茱萸10克,生姜15克,大枣8枚、通草6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温经散寒,降逆止呕。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吴茱萸温胃止呕;重用升降温胃散寒,桂枝、细辛、通草温经通脉,温散寒邪;当归、白芍补血和血,养血和营;人参补脾益气;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并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主治血虚寒凝,内有久寒之证。湿热痹痛者禁用本方。

2.食积腹痛证

“症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不思乳食,嗳腐吞酸,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时有呕吐,吐物酸腐,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苔多厚腻,脉沉滑,指纹紫滞。宿食停滞,无化热者,用香砂平胃散;宿食积聚化热,大便秘结,腑实不通之症,用枳实导滞丸;

“方一”香砂平胃散

“来源”《疫疹一得》

“组成”苍术15克,木香9克,砂仁9克,厚朴9克,陈皮9克,炒甘草4克,生姜、大枣(后二药煎加)

“功效”健脾燥湿,行气止呕。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6~9克,用生姜9克,大枣2枚煎汤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

“方解”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苍术苦温性燥,最善燥湿运脾;厚朴芳香化湿,行气消胀;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炒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按语”舌苔黄腻,口苦咽干但不甚渴引,证属湿热俱盛,加黄连、黄芩;湿盛泄泻,加茯苓、泽泻;兼食滞之腹胀便结者,加莱菔子、大腹皮、枳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二”枳实导滞丸

“来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30克,枳实15克,神曲15克,茯苓9克,黄连9克,白术9克,黄芩9克,泽泻6克。

“功效”清热通腑,导下积滞。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枳实破气导滞,消积除胀;大黄功积导滞,清热泻火;神曲消食健脾;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茯苓、泽泻渗湿止泻;白术健脾燥湿,既能祛除湿邪,又使全方功而不伤正。

“按语”本方以脘腹胀痛,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腹胀满较重,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热毒较重者,加银花、白头翁;兼呕吐者,加竹茹。

3.虫积腹痛证

“症状”脐周腹痛,时作时止,痛喜揉按,按之痛减,疼痛时泛吐清涎,饮食不思,精神疲倦,不痛时饮食嬉戏如常;或为突然上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恶心吐蛔,肢冷汗出,脉沉伏。

“方一”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组成”乌梅、黄连各480克,干姜300克,细辛180克,炮附子18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人参180克,当归120克,蜀椒120克。

“功效”安神镇痛,驱蛔。

“用法”乌梅用醋浸泡一宿,去核打烂,与余药和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日1~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解”方中重用乌梅味酸安蛔止痛;细辛、川椒辛以伏蛔、温脏祛寒;黄连、黄柏苦以下蛔,且清胃热;干姜、附子、桂枝既可助其温脏祛寒,又可辛以制蛔;人参、当归补益气血,扶助正气,且合桂枝养血通脉,调和阴阳以解四肢厥逆;蜜甘缓和中,诸药合用,寒热同治,邪正兼顾,共奏温脏清热,安蛔止痛之功。

“按语”本方以蛔虫病,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热重者,去附子、干姜、桂枝;寒重者,减黄连、黄柏;腹痛甚者,加木香、川楝子以行气止痛;正气未虚者,可去人参、当归。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之力较弱,可酌加使君子、槟榔等以增强驱虫作用。

“方二”下虫丸加减

“来源”《证治准绳》

“组成”苦楝根皮150克,白芜夷150克,使君子150克,鹤虱150克,槟榔150克,当归120克,大黄90克。

“功效”驱虫安蛔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苦楝根皮、白芜夷、使君子、鹤虱、槟榔具有杀虫之效;当归补益气血,扶助正气;大黄泄下功积;蜜甘缓和中。

“按语”腹痛剧烈伴呕吐,应先安蛔镇痛,蛔虫静伏,呕吐停止,腹痛缓解后,再驱虫。蛔虫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所以安蛔止痛的方法宜辛苦酸并用。驱虫之方,除用大剂杀虫药物外,宜轻下,以利排便驱虫。

4.实热腹痛证

“症状”腹痛胀痛,疼痛拒按,潮热、大便秘结,烦躁口渴,手足心热,唇红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指纹紫滞。

“方一”大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芒硝9克,枳实12克,厚朴15克。

“功效”通腑泻热,行气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助大黄泄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四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按语”本方以痞、满、燥、实及苔黄、脉实为依据;兼气虚者,加人参;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地;用治急性坏死性肠炎,加黄芩、山栀、地榆、槐花、白头翁;治急性胰腺炎,去厚朴,加生山楂、红藤、败酱草。

“方二”增液承气汤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大黄9克,玄参30克,麦冬24克,生地黄24克,芒硝5克。

“功效”生津养液,通腑泻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玄参、麦冬、生地能滋阴增液,润燥滑肠;芒硝、大黄软坚软燥,泻热通便;两组药合用,能使阴液得复,热结得下,正邪合治,收滋阴攻下之功。

“按语”因肝胆失于疏泄而出现实热腹痛,用大柴胡汤。

5.气滞腹痛证

“症状”脘腹胀满,走窜攻冲,痛引两胁,或痛引小腹,嗳气或矢气则痛缓,舌淡,苔薄,脉弦,指纹淡。肝气不疏者,宜导气散;小肠气滞者,宜五磨饮子。

“方一”五磨饮子

“来源”《医方集解》

“组成”槟榔10克,乌药10克,枳壳6克,木香6克,沉香6克。

“功效”宽肠下气,理气止痛。

“用法”以上五味,用少量白酒浓磨,再兑开水适量调服。

“方解”方中槟榔行气破滞,化湿消积;乌药疏肝行气解郁;木香、沉香和中止痛,降逆下气平喘;枳壳行气宽中除胀。

“按语”大便秘结,嗳气,腹满或胀痛者,加枳实、大黄;支气管哮喘而见本方见症者,加紫苏、前胡、肉桂、当归。

“方二”导气汤

“来源”《沈氏尊生书》

“组成”吴茱萸3克,川楝子12克,木香9克,小茴香6克。

“功效”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木香、小茴香辛温芳香之品,能行气疏肝;川楝子行气散结止痛之力。

“按语”寒甚者,加肉桂;兼瘀血者,加桃仁、红花。

6.血瘀腹痛证

“症状”腹痛持续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腹部积块拒按,肚腹胀硬,青筋显露,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多涩。

“方一”少腹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川芎、官桂、没药各3克,当归、蒲黄(包煎)各9克,炒五灵脂(包煎)、赤芍各6克。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止痛;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理祛寒止痛;蒲黄、五灵脂、没药活血散瘀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

“按语”兼气虚者,加白术、党参、黄芪;血热者;加丹皮、侧柏叶、生地;肾虚者,加熟地、川断、菟丝子;气滞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

7.虚寒腹痛证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按,面色白光白,精神倦怠,手足清冷,饮食较少,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脉沉细,指纹淡红。

“方一”①小建中汤合②理中汤

“来源”①《伤寒论》②《伤寒论》

“组成”桂枝9克,白芍18克,甘草6克,饴糖30克,生姜9克,大枣4枚、人参9克,白术9克,干姜9克。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干姜、桂枝温中祛寒;人参、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气;饴糖甘温质润,温中缓急;芍药养阴缓急;炙甘草补脾益气,并调和诸药;生姜、大枣温胃补脾。

“按语”气血不足明显者,加附子、肉桂;痛而呕吐清涎者,加丁香、吴茱萸;脾虚兼气滞之腹痛者,用香砂六君汤加厚朴、谷芽、山楂、鸡内金。

解颅(脑积水)

“概述”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容量增加,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一种疾病。若在颅骨缝融合之前发生此病,常因头颅增大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若颅骨缝已经融合,则头颅不一定明显增大,但颅内压明显增高。多见于6个月到7岁的小儿。脑积水为脑脊液循环障碍和吸收障碍及脉络丛分泌过多,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肿痛等。

本病中医学称为解颅,意指小儿头骨解开不合,系小儿弱症之一,常并见五迟、五软、囟填、囟陷等证候。中医学认为此病多系先天不足,胎禀怯弱,肾气不充,或生后久病虚损所致;也有后天失调,脾虚湿泛;肝火上炎、髓热毒壅以及水积脑络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脑,常波及心、肝、脾等。

“治疗”

1.肾气亏虚证

“症状”主症伴面色白光白,囟门平或凹陷,自汗,肢冷,畏寒,唇淡,舌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或微弱,指纹淡。

“方一”补肾地黄丸加减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黄45克,山茱萸30克,茯苓24克,山药24克,牛膝24克,泽泻15克,丹皮鹿茸15克。

“功效”补肾益髓,温壮元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山药补肝脾,益精血;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泄浊,丹皮清肝泻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使邪去而补乃得力,并能制滋阴药腻滞之弊;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鹿茸补肾益精。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精之功。

“按语”若头颅日益增大,囱门胀突明显,为肾虚不能化水,水液下聚于颅脑所致,合五苓散温阳利水以治其标,标本同治,则疗效较好;头大颈软,不能支持,为肝不主筋,加杜仲、续断、五味子;伴眼球震颤,斜视或视力模糊,为肝肾俱虚,加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菊花;四肢拘急痉挛,为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加生牡蛎、白芍、天麻、钩藤;日久不愈,阳气损耗者,加紫河车、鹿茸。

2.阴虚髓热证

“症状”主症伴面色萎黄,午后潮红,盗汗,怕热,烦躁,口干舌燥,手足心热,便秘,舌暗红,苔微黄少津,脉细数,指纹紫暗或青。

“方一”六味地黄丸加减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1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功效”养阴清热,补益肝肾。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空腹温水送下。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山萸肉补肝肾;山药益脾阴,两者皆能固精;泽泻利湿泄浊;丹皮清泄相火;茯苓淡渗脾湿。

“按语”伴有发热者,加栀子、黄芩、黄连、大黄;惊悸者,加琥珀粉、珍珠母;便秘者,加当归、制首乌、麦冬;脑室梗阻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若阴虚火旺而肾阳匮乏者,宜阳中求阴,用河车大造丸。

3.脾虚水泛证

“症状”主病兼面色萎黄或苍白,睡时露睛,纳呆,腹胀。大便稀塘,小便不利,舌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缓而无力,指纹色淡。

“方一”①附子理中丸合②五苓散加减

“来源”①《陷氏小儿方论》②《伤寒论》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炮附子9克,猪苓9克,茯苓9克,泽泻15克,桂枝6克。

“功效”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泽泻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淡渗利湿,增强利水之力;白术健脾燥湿,培土治水;桂枝既解太阳表邪又内助膀胱气化。炮附子、干姜文中散寒;人参、炙甘草补益脾气。

“按语”脾虚易致食滞,加生山楂、焦麦芽、焦神曲;便溏者,加车前子、山药、菟丝子;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鲜生姜;脑室梗阻者,加丹参、桃仁、川芎、地龙。

4.热毒壅结证

“症状”主症兼囟门高凸,头颅日渐长大,发热无汗,面赤唇红,大便干,小便黄,甚则惊厥神昏,两目斜视,舌绛苔黄,脉滑数或疾,指纹紫滞。

“方一”犀地清络饮加减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水牛角12克,生地黄4.5克,连翘4.5克,赤芍4.5克,灯心草6克,丹皮6克,桃仁9克,白茅根汁姜汁适量。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通络。

“用法”用鲜茅根30克,灯心1.5克,煎汤代水以煎上药,另加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服。

“方解”水牛角清解热毒,直入血分而凉血;生地、赤芍、丹皮、桃仁清热凉血活血,养阴生津;连翘清热解毒;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姜汁解毒和缓药性。

“按语”胸闷欲吐,舌红,苔黄者,加瓜蒌皮、黄连、川贝母(即小陷胸汤);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肝经热盛,惊跳目青者,用泻青丸;脑室梗阻者,加水蛭、冰片;抽搐者,加全蝎、钩藤、白芍。

夜啼

“概述”

婴儿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能安静入睡者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

新生儿乃至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同时也是婴幼儿时期一种极好的呼吸运动,适量的啼哭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只有长时间反复啼哭不止方属病态。

初生小儿初离母体,由胎内环境转变为胎外自然环境,又因其脏腑娇嫩,环境适应能力低下,不论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乳食,都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只能用啼哭来表达痛苦。本病多因脾寒、心热、惊骇、脾虚肝旺所引起。此外,不良习惯也可导致夜啼。

辨证重在辨别轻重缓急,寒热虚实。若哭声无力,时作惊叫尖锐之声,哭声持久而嘶哑,分娩时有损伤者,多属严重病变的早期反应。虚实寒热的鉴别可从哭声强弱、持续时间、兼症辨别。调节脏腑的虚实寒热,使腋脏安和,血脉调和是治疗夜啼的要点。五脏元真通畅,气血循环有度,就会安然入睡。

“治疗”

1.脾虚中寒证

“症状”入夜啼哭,时哭时止,哭声低弱,兼面色苍白,恶寒蜷卧,四肢不温,纳少便溏,肠鸣,腹部胀气,喜温熨抚摩,口唇淡白,舌淡红,苔薄白,肢端不温,指纹沉。

“方一”匀气散加减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干姜30克,沉香30克,丁香30克,檀香30克,木香30克,藿香120克,炙甘草120克,砂仁60克。

“功效”温脾散寒,理气止痛。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沸汤调下,或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干姜温中祛寒;丁香、木香、沉香、檀香散寒行气,温中止痛;砂仁、藿香温中止呕;炙甘草温中补虚,调和诸药。

“按语”寒甚者,加艾叶、当归;虚甚者,加太子参;时有惊惕者,加蝉蜕、钩藤;蜷卧,面色苍白,大便溏者,用小建中汤加减。

2.心热内扰证

“症状”入夜而啼,哭声洪亮,见灯尤甚,面躁不宁,面红唇赤,大便干结,小便混浊,舌尖红,苔薄黄,指纹紫滞。

“方剂”导赤散加减。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10克,竹叶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梢10克。

“功效”清心泄热,导赤除烦。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木通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地清心养阴;竹叶甘淡,清心除烦,引热下行;甘草梢止淋痛并调和诸药。

“按语”热盛者,加黄连;湿胜者,加茯苓、滑石;烦躁者,加栀子仁;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乳食不化者,加麦芽、生山楂。

3.暴受惊恐证

“症状”入夜而啼,啼声较尖,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质正常,指纹青。

“方一”人参远志丸

“组成”人参3克,远志12克,白茯苓12克,黄芪15克,枣仁12克,桔梗12克,天门冬15克,石菖蒲12克,朱砂15克,官桂10克。

“功效”补气养心,定惊安神。

“用法”上10味,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0~30丸,日2次,米汤服下。亦可煎成汤剂饮服。取饮片,以清水400毫升,煎取150毫升,过滤,药渣再用清水300毫升,煎得约100毫升,将两次煎液混合,匀分两次温服。

“方解”方中首用人参、黄芪补养心气,官桂鼓舞心阳,天门冬养阴生津,协调心之阴阳气血。另用远志、茯苓、枣仁、朱砂养心镇静安神,使本方具较强的安神定志作用。更以菖蒲开窍益智,桔梗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效。

“按语”时时惊惕者,加钩藤、蝉蜕、菊花。也可用琥珀抱龙丸安神化痰。

4.脾虚肝旺证

“症状”入夜而啼,哭声无力。烦躁叫扰,辗转不安,纳少,肚腹膨大,面黄发稀,寐中盗汗,大便色青,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或淡。

“方一”逍遥散

“来源”《内科摘要》

“组成”甘草4.5克,当归9克,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9克,柴胡9克。

“功效”健脾柔肝,消积安神。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清热疏肝解郁,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按语”积著者,去太子参,加谷芽、麦芽、生山植;惊惕不安者,加钩藤、蝉蜕、浮小麦。

婴儿湿疮

“概述”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形态各异,易反复发作,伴有剧烈疹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过敏体质者为多。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可泛发或局限。婴儿湿疹多发生在出生后1~6个月左右,皮损常对称发于面颊、额头及头皮,少数累及胸背及上臂等处,一般在2岁以内可愈。

本病因素体内热,或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导致脾运失健,水湿停滞,湿热内蕴;外因风湿热邪搏结肌肤,以致血行不畅,营卫失和而发。婴儿湿疹多因母食五辛炙博,移热于胎儿,生后复感风热,或饮食不节,内蕴湿热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慢性者则多病久邪深,耗伤律血,以致血虚生风化燥,肤失濡养而成。

“治疗”

1.湿热俱盛证

“症状”皮损见红斑、水疱、滋水淋漓,味腥而黏,或有糜烂、结痂痒难忍,皮疹泛发四肢及躯干,以屈侧为主,伴口苦而腻,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或滑数。相当于急性期及湿疹发作期。

“方一”程氏萆薢分清饮

“来源”程钟龄《医学心悟》

“组成”萆薜9克,丹参9克,车前子9克,茯苓6克,白术6克,莲子心4克,石菖蒲9克,炒黄柏9克。

“功效”清热化湿,分清化浊。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萆薜、车前子利水渗湿;茯苓、白术健脾利湿;莲子心清热固涩;丹参、石菖蒲、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按语”口苦而腻者,加龙胆草、栀子;瘙痒剧烈者,加白鲜皮、苦参;如起脓疱,有感染之象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

2.脾虚湿盛证

“症状”病程较长,皮损色暗红不鲜,表面有水疱、渗液,部分干燥结痂,患儿体质差,消瘦,胸闷纳少,大便溏稀,或夜间哭闹不安,腹泻,吐乳等,苔白腻,脉濡缓。相当于亚急性期及婴儿湿疹。

“方一”除湿胃苓汤加减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炒白术8克,炒厚朴8克,陈皮8克,猪苓8克,泽泻8克,赤茯苓8克,炒白术8克,滑石8克,防风8克,栀子8克,木通8克,肉桂3克,甘草3克,灯心草2克。

“功效”健脾除湿,理气和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白术健脾除湿,理气和中;猪苓、泽泻、赤茯苓、滑石、木通、栀子利水渗湿;防风祛风胜湿;肉桂温中健脾;甘草解毒和中;灯心草利尿通淋。

“按语”消化不良者,加服保和丸;夜间哭闹不安者,加珍珠粉、灵磁石。

3.血虚风操证

“症状”皮损反复发作,皮肤浸润肥厚,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或苔藓样变,分布同限或以四肢弯曲部位为主,瘙痒剧烈,抓破少量渗水,伴口渴咽干,夜寐不安,大便干结,或有哮喘、鼻炎等病史,舌淡,苔薄或少苔,脉细数。相当于慢性期及异位性湿疹反复发作者。

“方一”养血熄风汤加减

“组成”黄芪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红花9克,元参9克,荆芥9克,白蒺藜9克,川芎6克,甘草6克。

“功效”养血滋阴,祛风润燥。

“用法”水煎服,每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润燥;元参滋阴润燥;黄芪补气;红花、川芎活血行气;荆芥、白蒺藜消风止痒;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按语”痒剧者,加蜈蚣、乌梢蛇;口渴咽干者,加玄参、麦冬;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酸枣仁;大便干结者,加制大黄、天花粉。

遗尿

“概述”

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方称遗尿症。本病发病男孩高于女孩,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

遗尿是由于膀胱不能约束所致。《诸病源候论》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现代医学通过X线诊断,发现某些顽固性遗尿的患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这类患儿治疗困难。

本病治疗,虚证以温肾固涩,健脾补肺为主;实证以泻肝清热利湿为主,配合针灸、激光、外治等法治疗。

“治疗”

1.肾气不固证

“症状”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软,智力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方一”菟丝子散加减

“来源”《医宗必读》

“组成”菟丝子12克,肉苁蓉9克,附子1克,五味子9克,牡蛎9克,鸡内金9克。

“功效”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菟丝子、肉苁蓉、附子温补肾阳,五味子、牡蛎益肾固涩缩小便,鸡内金消食助运以利发挥温肾固涩止遗之效。可合缩泉丸协同发挥其效。

“按语”神疲乏力,纳差便溏,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益气健脾和中助运;智力较差者,加人参、菖蒲、远志补心气,开心窍。

2.脾肺气虚证

“症状”睡中遗尿,少气懒言,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常自汗出,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少力。

“方一”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来源”《脾胃论》

“组成”黄芪9克,党参9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柴胡9克,当归6克,陈皮6克,益智仁9克,山药9克,乌药1克。

“功效”益气健脾,培元固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之气,当归配黄芪调补气血,陈皮理气调中,益智仁、山药、乌药温肾健脾固涩。

“按语”常自汗出,加煅牡蛎、五味子潜阳敛阴止汗;食欲不振,便溏,加砂仁、焦神曲运脾开胃,消食止泻;痰盛身肥,加苍术、山楂、半夏燥湿化痰;困寐不醒,加石菖蒲、麻黄醒神开窍。

3.肝经湿热证

“症状”睡中遗尿,尿黄量少,尿味臊臭,性情急躁易怒,或夜间梦语磨牙,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龙胆草9克,黄芩9克,栀子6克,泽泻9克,木通3克,车前子9克,当归9克,生地9克。

“功效”泻肝清热利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膀胱湿热。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配柴胡疏调肝气以柔肝。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夜寐不宁加黄连、竹叶、连翘清心除烦;尿味臊臭重,舌苔黄腻,加黄柏、滑石清利湿热。若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星、半夏、菖蒲、远志清化痰湿,开窍醒神。若久病不愈,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虽有郁热但肾阴已伤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滋肾阴,清虚火。

“方二”沈氏□泉丸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

“组成”益智仁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白蔹9克,栀子6克,白芍9克。

“功效”清肝泄热,固涩止遗。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白芍柔肝舒肝;黑山栀清热泻火;白术调中健脾;白蔹、益智仁固涩小便。

“按语”舌苔黄腻者,加黄柏、滑石清热利湿。久病不愈,肾阴耗损,舌质红者,可加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苔少或舌苔花剥者,加石斛、山药养阴生津。

五迟、五软

“概述”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

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亦有属后天失于调养者。先天因素父精不足,母血气虚,禀赋不足;或母孕时患病、药物受害等不利因素遗患胎儿,以致早产、难产,生子多弱,先天精气未充,髓脑未满,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成。后天因素小儿生后,护理不当,或平素乳食不足,哺养失调,或体弱多病,或大病之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所致。

“治疗”

1.肝肾亏损证

“症状”筋骨萎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头项萎软,天柱骨倒,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方一”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减;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9克,山茱萸9克,鹿茸3克,五加皮6克,山药9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6克,麝香1.5克。

“功效”补肾养肝。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山茱萸滋养肝肾,鹿茸温肾益精,五加皮强筋壮骨,山药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健脾渗湿,丹皮凉血活血,麝香活血开窍。

“按语”齿迟者,加紫河车、何首乌、龙骨、牡蛎补肾生齿;立迟、行迟者,加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肾强筋壮骨;头项软者,加枸杞子、菟丝子;巴戟天补养肝肾。

2.心脾两虚证

“症状”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四肢萎软,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咀嚼吮吸无力,或见弄舌,纳食欠佳,大便多秘结,舌淡苔少,脉细。

“方一”调元散加减

“来源”《活幼心书》

“组成”人参6克,黄芪9克,白术9克,山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当归6克,熟地6克,白芍6克,川芎6克,石菖蒲3克。

“功效”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补血养心,石菖蒲开窍益智。

“按语”语迟失聪加远志、郁金化痰解郁开窍;发迟难长加何首乌、肉苁蓉养血益肾生发;四肢萎软加桂枝温通经络;口角流涎加益智仁温脾益肾固摄;纳食不佳加砂仁、鸡内金醒脾助运。

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病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

本病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高热惊厥、各种严重感染。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癫痫外,还有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脑外伤、脑瘤等。

(一)急惊风

“概述”

急惊风病因以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主要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本病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治疗原则。痰盛者必须豁痰,惊盛者必须镇惊,风盛者必须熄风,然热盛者皆必先解热。豁痰有芳香开窍,清火化痰,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的不同;治风有疏风、熄风的类别,镇惊有清心定惊,养心平惊的差异。

“治疗”

1.风热动风证

“症状”发热骤起,头痛身痛,咳嗽流涕,烦躁不宁,四肢拘急,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舌红苔白,脉浮数或弦数。

“方一”银翘散加减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12克,连翘9克,薄菏3克,防风9克,蝉蜕3克,菊花9克,僵蚕3克,钩藤6克。

“功效”疏风清热,熄风止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金银花、连翘、薄菏疏风清热,防风、蝉蜕、菊花祛风解痉,僵蚕、钩藤熄风定惊。另加服小儿回春丹以清热定惊。

“按语”喉间痰鸣者,加竹黄、瓜蒌皮清化痰热;高热,便秘、乳蛾红肿者,加大黄或凉膈散釜底抽薪。以往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感冒发热初起,宜加服紫雪散以防惊厥发作。

2.气营两燔证

“症状”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欲饮,神昏惊厥,舌苔黄糙,舌质深红或绛,脉数有力。

“方一”清瘟败毒饮加减

“来源”《疫疹一得》

“组成”连翘12克,石膏9克,黄连9克,黄芩9克,栀子6克,知母6克,生地9克,赤芍9克,玄参6克,丹皮9克,石决明9克,钩藤9克。

“功效”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连翘、石膏、黄连、黄芩、栀子、知母清气透热,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参、丹皮清营凉血,羚羊角、石决明、钩藤熄风平肝。

“按语”神志昏迷加石菖蒲、郁金,或用至宝丹、紫雪丹熄风开窍;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呕吐加半夏、玉枢丹降逆止吐。

3.邪陷心肝证

“症状”高热烦躁,手足躁动,反复抽搐,项背强直,四肢拘急,口眼相引,神识昏迷,舌质红绛,脉弦滑。

“方一”羚角钩藤汤加减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羊角1.5克,钩藤9克,僵蚕3克,菊花9克,石菖蒲3克,川贝母6克,广郁金1.5克,龙骨9克,竹茹9克,黄连9克。

“功效”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羚羊角、钩藤、僵蚕、菊花平肝熄风,石菖蒲、川贝母、广郁金、龙骨豁痰清心,竹茹、黄连清化痰热。同时,另服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按语”热盛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便干加生大黄、玄明粉泻热通便;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养阴生津。

4.湿热疫毒证

“症状”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烦躁谵妄,神志昏迷,反复惊厥,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一”黄连解毒汤加味

“来源”《肘后方》

“组成”黄芩9克,黄连9克,黄柏6克,山栀6克,白头翁6克,秦皮6克,钩藤6克,石决明9克。

“功效”清化湿热,解毒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四药合用,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白头翁、秦皮清肠化湿,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

“按语”舌苔厚腻,大便不爽加生大黄、厚朴清肠导滞,泻热化湿;窍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频繁抽风加紫雪丹平肝熄风;呕吐加玉枢丹辟秽解毒止吐。

5.惊恐惊风证

“症状”暴受惊恐后突然抽搐,惊跳惊叫,神志不清,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乱不齐。

“方一”琥珀抱龙丸加减

“来源”《活幼新书》

“组成”琥珀1克,朱砂1克,金箔少量、胆南星6克,天竺黄3克,人参6克,茯苓6克,淮山药9克,甘草6克,菖蒲3克,钩藤9克,石决明9克。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琥珀、朱砂、金箔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人参、茯苓、淮山药、甘草益气扶正;菖蒲、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开窍。

“按语”抽搐频作加止痉散熄风止痉;气虚血少者加黄芪、当归,白芍、酸枣仁益气养血安神。

(二)慢惊风

“概述”

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两虚,筋脉失养,风邪人络。

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病理性质以虚为主。多系脾胃受损,土虚木旺化风;或脾肾阳虚,虚极生风;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生风。

本病的治疗,以补虚治本为主。土虚木旺,治以健脾平肝;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阴虚风动,治以育阴潜阳。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治疗”

1.土虚木亢证

“症状”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浮肿,神志不清,阵阵抽搐,大便稀薄,色带青绿,时有肠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一”缓肝理脾汤加减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党参6克,茯苓6克,白术9克,山药6克,扁豆9克,炙甘草6克,煨姜3克,桂枝6克,白芍9克,钩藤6克。

“功效”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健脾益气,煨姜、桂枝温运脾阳,白芍、钩藤平肝熄风。

“按语”阳虚寒盛去桂枝,加附子、肉桂温补脾肾;腹泻不已加诃子、肉豆蔻、乌梅炭敛肠止泻;方颅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平肝潜阳。

2.脾肾阳虚证

“症状”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冷,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方一”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来源”《证治准绳》

“组成”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6克,炮附子1.5克,肉桂2克,川椒3克,炮姜3克,灶心土3克。

“功效”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脾气,炮附子、肉桂、川椒、炮姜、灶心土温阳救逆。

“按语”抽搐频频加龙齿、钩藤平肝熄风;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

3.阴虚风动证

“症状”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震颤瘛疚,或肢体拘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质绛少津,脉细数。

“方一”大定风珠加减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鸡子黄6克,阿胶6克,地黄9克,石斛6克,麦冬9克,龟板5克,鳖甲3克,牡蛎9克。

“功效”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麦冬滋阴养血,龟板、鳖甲、牡蛎潜阳熄风。

“按语”阴虚潮热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以清虚热;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熄风止痉;强直瘫痪者,加全蝎、蕲蛇、乌梢蛇、地龙、白僵蚕搜风剔邪,但风药多燥,故宜佐养血润燥之品。

4.肾精亏损证

“症状”由解颅、佝偻病等病导致,并伴有肢体抽搐,斜视凝视,一时性失言失聪或局部颤动,抽出过后,恢复常态,舌淡嫩,脉沉弱。

“方一”地黄饮子加减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熟地9克,山萸肉6克,巴戟天6克,肉苁蓉6克,炮附子1.5克,五味子3克,麦冬6克,石斛6克,石菖蒲3克,远志3克。

“功效”固本培元,益阴潜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山萸肉滋养肾阴;巴戟天、肉苁蓉、炮附子温补元阳;五味子、麦冬、石斛滋养肺阴;石菖蒲、远志宁神开窍化痰。

“按语”抽搐频繁者,去附子,加全蝎、地龙、天麻、龙齿、钩藤平肝熄风止痉;肢体强直瘫痪者,加当归、红花、鸡血藤养血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