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红
6902300000034

第34章 小城里的吆喝声

曾经一曲悲伤而荡气回肠的《酒干倘卖无》,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五彩斑斓的世界生存着匆忙的人类,各形各色的求存方式使我们别无选择。

在我生活的小城里,有一类艰难生活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动感画,那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听到的忙于生计的吆喝声,常常感动着我。

最开始时我们听得最多的是:“电视报啊,电视报。”一个干瘦的老头,微驼背,右肩背个褪了色的帆布包,左手臂弯上搂着一卷电视报,夏天脚底一双塑料拖鞋,冬天是一双老式解放鞋,操一口咸宁腔,来往于大街小巷,不停的叫唤着:电视报啊,电视报……

记得有几年的冬天,总是有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自行车,车后座有一竹制的方筐,筐上盖着一层厚纱布,当他从你身边过的时候,总能听到一声悠扬而动听的河南腔:“热馍子,热馍子……”使你忍不住要买一个大大白白、热乎乎的馍子吃上一口。

最让我心动和联想得最多的是:一个干瘦腿略残的老头子,佝偻着背,手提一杆稱,由于腿不方便,常蜷缩在某个街头或角落,操着通山慈口一带的方言,凄凄地叫唤着:“川……芎啊,川……芎啊,买点川芎蒸蛋能治头痛啊,川……芎啊……”

每每看到这个叫唤着川芎的老人,他那叫唤声就像三十年代热闹的上海洗却铅华后的夜半,街头里那种凄婉无奈,悠扬而悲凉的叫卖声。

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城里的叫卖声似乎也有了改变。只听见卖电视报的声音愈来愈洪亮了,原来卖报的老人己把自己的声音录进了小型录音机里,沿街播放他自己的吆喝声。

而且街头徒然增了各式的叫卖声,并且都是录音方式的。当一首人人熟悉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曲子飘过你窗前,一定是一个推着满是缸缸的米酒车。还有一些骑着三轮车的沿街叫唤“卖袋呀”“灌煤气呀”等等。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小城吆喝声的进步,小城的吆喝声己是小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忙于生计的人们,体会着一份劳动所带来的艰辛和快乐!

2000年夏于凤池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