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6885600000028

第28章 带上我的恋歌,你迎风吟唱

“少年的爱恋,也许方式是错的,然而爱情的直觉永远是对的。”青春时代,人们看待爱情的眼睛清明如水,不含杂质。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纯粹得让人心疼。

如果要评出历史上被各种电影使用次数最多的乐曲的话,卡农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我的野蛮女友》、《爱有天意》、《凡夫俗子》……许多电影里最催泪的桥段,都伴随着卡农的悠扬婉转,如泣如诉。其实,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交织,缠绕,追逐……直到最后一个小结,最后一个和弦,它们才终于融合在一起,不再分离……这种缠绵婉转的音乐,就如同一个婉转唯美的爱情故事,两个人相偎相依,不离不弃……

而我们常说的卡农,其实是德国音乐家帕海贝尔以此技法创作的一首《D大调卡农》。只是由于这首乐曲实在太有名,所以人们就直接称它为卡农。说到这首让无数人蓦然安静,悄然沉醉的乐曲,就不得不提背后的一个同样令人心碎的故事。

1653年9月1日,帕海贝尔出生在德国纽伦堡,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里,帕海贝尔从小就四处流浪。十多岁时,他流浪到了英国的一个小村庄,村庄教堂的一个琴师看他可怜,便收养了他。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之下,帕海贝尔也学会了弹钢琴,时不时还能即兴创作一些动听的曲子,这让琴师十分惊叹。

那个小村庄隔壁有一个镇子,镇上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家族,但他们家族最令人称道的不是金钱和权势,而是家里的小公主——芭芭拉·盖布勒,她是镇上最漂亮的姑娘,追求者络绎不绝。但芭芭拉自从在教堂听了帕海贝尔弹的曲子,就没再看过其他追求者一眼,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默默无闻弹着琴的德国小子。但木讷的帕海贝尔心里只有音乐,压根就没注意到芭芭拉眼里的爱慕。害羞又“恨铁不成钢”的芭芭拉最后想了个妙招——学钢琴!她说服家人让她每周去教堂学钢琴,而帕海贝尔也乐意收下这个一脸诚恳地说热爱音乐的徒弟。

之后师徒二人的相处并不愉快,芭芭拉的音乐天分并不算高,加上她本来的目标就不是弹琴,所以琴技一直没有多大进步。这让对音乐孜孜以求的帕海贝尔大为恼火,每当他看见芭芭拉摆出一副大小姐模样,又是喊累又是喊无聊的时候,便忍不住一顿批评教育。委屈的芭芭拉虽然很不甘,但还是一直跟着帕海贝尔,希望他有一天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但是,帕海贝尔终于还是榆木疙瘩一个,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对芭芭拉说:“你走吧,我看得出来,你并不喜欢钢琴,还是去做你喜欢的事吧!”芭芭拉听后伤心不已,她还是不好意思向帕海贝尔表白,倔强的她最后认真地说道:“谁说我不喜欢?!我一定会好好弹琴。半年后,我要在镇上一年一度的钢琴比赛里拿第一!”

为了向心爱的人证明自己,芭芭拉在这半年里勤奋地练习着,饿了就让佣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在琴上睡一会儿。就这样,芭芭拉的琴技突飞猛进,半年后如愿以偿获得了钢琴比赛的冠军。芭芭拉兴奋地拿着奖杯去找帕海贝尔,她已经下定决心向帕海贝尔表白了。可等她到了教堂才发现,帕海贝尔已经被征兵。芭芭拉失落地拿着奖杯,喃喃地说:“帕海贝尔,我等你回来!”

转眼过去了三年,芭芭拉每天在忧郁的琴声中等待着心爱之人的归来,期间许多人上门求婚,都悻悻而归,芭芭拉的父母也拿她没办法。镇长的儿子也看上了芭芭拉,为了让她断了对帕海贝尔的念想,他便托人找了一具无法分辨容貌的尸体,告诉芭芭拉这就是战争中不幸身亡的帕海贝尔。望着“帕海贝尔”的尸体,芭芭拉仿佛被抽空了一般,她默默守着尸体三天三夜。就在第三天晚上,她跑到教堂里割腕自杀了。

当然,帕海贝尔并没有死,而且,在芭芭拉离开他的半年里,他发现自己已经有点离不开这个淘气的小公主了。自己当初只是因为对教琴过于认真,才让生气掩盖了自己对她的喜欢,也终于发觉芭芭拉也是喜欢自己的。不懂如何表达的帕海贝尔便打算写一首动人的情歌作为向芭芭拉求婚的礼物,只是,当乐曲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时候,他便被招去打仗了。在战火纷飞中,他愈发思念芭芭拉,便利用每次休整的闲暇,用浓浓的思念,完成了乐曲剩下的三分之二。

就在芭芭拉自杀后第二个月,战争结束,帕海贝尔回来了。当得知事情经过后,他忍不住号啕大哭。之后的一次礼拜,帕海贝尔召集了镇上的所有人,强忍着泪水,第一次弹出了完整的《D大调卡农》,在这交织着太多思念和不舍,却又美到极致的琴声里,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

青春正能量

每个用心听过这首乐曲的人都会知道,只有最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才能孕育出如此动人的旋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有人说,芭芭拉是死于瘟疫,有人则说死于难产……但不管真实的历史如何,只有满满的泪水,才能浇灌出醉人的音符。

青春是很多人生命中最美的旋律,而在激昂的主旋律下,那温柔婉转的爱恋之歌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许谁都会在青春的爱恋里受伤,但就像那句印度箴言所说:“热烈而深沉地爱吧!也许你会受伤,但这是使人生完整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