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壮族的性别平等
6881400000004

第4章 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1)

性别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哲学视角。从历史整体上说,性别不是一种简单的分类,而是一个差异概念乃至等级概念。按照女性主义(feminism)及其社会性别理论的观点,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其中,在每一个社会里,社会性别都是最具社会文化的特征,它与其他文化结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美国学者汉克斯指出:“纵观整个历史发展而不仅仅是那些涉及妇女或家庭的历史,性别(gender)才是一个合适的分析范畴。每一个政治的、学术的、宗教的、经济的、社会的,甚至军事的变化对男性及妇女的行为与角色作用都有影响;反过来,一个文化的性别结构也影响了其他任何一种结构及其发展演变。”[1]壮族是一个自古就生息繁衍于岭南珠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璀璨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浓厚的女性文化特质或性别平等倾向,在男性话语盛行的传统社会中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一节)性别文化及其基本内容

性别文化作为“性别”和“文化”构成的复合词,是指以文化形态存在的两性生存方式,以及体现男女平等与差异的那一部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生理性别是性别文化形成的、不可忽视的自然基础,而社会性别则是性别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主要体现。

一、文化与性别文化

什么是文化?这是多年来哲学家、人类学家、文化学者、社会学家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着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mettTylor)曾这样给文化下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2]泰勒是第一个从整体上对文化进行界定的人,因此开了现代文化学的先河。就目前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并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说,文化是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类似泰勒的“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作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文化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它能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当然,这种行为方式是后天习得的,并非源于生物的本能,因而仅为社会成员所共有。在汉语中,文化概念最早的意思是“文治和教化”,即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而达到“发乎情止于礼”的境界。可以说,这种含义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说”似乎有较多共同性。近现代以来,我国的很多学者更是较多地认同这一点,比如蔡元培认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梁簌溟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胡适认为文化“是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等。[3]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着作

章中,也强调文化就是人化,即人的对象化或对象的人化。文化就是人类生活方式,而人类生活方式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其所涉及的有物质和精神两种财富,由此可见,把文化定义成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有充分理由的。

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也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还使生物人变成社会人。文化有着各种具体的形式和划分,比如,文化有表现的层次性,即一个民族展示和显现文化的结构性特征。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这种层次性首先可以分成优雅文化与俗文化。从文化客体的角度看,文化的表现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层次特征。形而上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如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历史、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教育、宗教等;形而下的文化主要是指缺乏精神表现的文化,如一些流行文化形式、科技文化成果、公众文化活动等。又如,文化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这是由于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道德、政治、军事、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活动,都是典型和重大的文化表现形式。需要作一点说明的是,在本书的大多数章节中,我们都是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意义上来使用文化概念的,但在第六章中,我们则从比较狭窄意义上来讨论问题。

在我国,性别文化是近年来才被广泛采用的一个概念。1995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此会的前后,国际通行的性别研究理论和方法被引入中国,并迅速推广开来,其视角在立法、公共政策设计和发展项目实施等过程中,逐渐得到体现。尤其是,国际发展机构推行的所谓WID(妇女参与发展)计划,使性别文化建设与女性发展的理论空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一点对我国性别文化概念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如前所述,性别文化是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着的男女两性生存方式,以及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从这样角度来说,性别文化包括迄今为止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性别意识、道德观念、理想追求、价值标准、审美情趣、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等。性别文化与人类历史同时产生,在历史进程中有过和谐的时期,也出现过失衡现象,并在当前出现复归的趋势。即在历史上,女性文化有过光彩照人的时期,作为世界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宰者,女性与男性一起以其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女性文化也有过衰落失衡的时期,女性作为男性的被统治者,以自我意识的丧失和社会地位的沦落而疏离“主流”,走入边缘;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不断兴起,加上人们思想进步和法制健全,性别文化出现了“向出发点回复”的倾向。就是说,当代性别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的共同发展。它不局限于单独的女性解放与发展,而是立足于在整个人类文化之中发展性别文化;它不致力于男女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而是寻求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上确立女性的独立自主地位,促进两性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平等受益、共同前进。当然,目前强调性别文化概念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总结以往两性和谐发展的成功努力和性别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是针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尚存的两性不平等情况,总而言之,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进步观念,使人们包括妇女本身提高对女性社会价值的认识,促进男女两性健康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性别文化的基本内容

性别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及其关系上。生理性别即“生为男女”,也就是自然男女或两性,在英语中是sex。社会性别即“身为男女”,也就是社会身份或社会角色,在英语中是gender。或者说,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它强调影响性别发展的非生物因素,尤其强调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过程。

其一,男女在生理性别上的差异,可以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两性的生理差异来看。一般而言,两性的自然差别在胎儿长到八个星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而这一分化过程,则是由遗传带来的性染色体的差别决定的。比如说,正常的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最后一对即第23对与性别有关,因此称为性别染色体。男性的染色体是由一条大的X型染色体和一条翻转的、小的Y型染色体组成,而女性的性染色体则由两条x型染色体组成。不言而喻,当婴儿离开母体,仅从外形就可以察看到他们的差异。当然,此后两性还要发生进一步的分化,并且是在性激素的不断作用下实现的,其结果就是两性在身体结构、功能甚至在特定行为上有所不同。性激素的不同还导致女性比男性成熟的速度要更快一些,即女性的青春期要比男性提早两年,在这两年期间,女性的身高、体重往往会超过同龄男性。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女性的新陈代谢率较男性为低,消耗热量较少,同时女性血液中较高的雌性激素含量也对血液循环起着促进作用,从而使女性具有更强的耐受性,或寿命更长。特殊的生理结构和性激素的作用还使女性具有独特的生理机能和生理反应,如月经周期、怀孕和哺乳等,这是男女两性之间仅有的绝对差异。总之,人体生理机能的两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任何文化因素都无法消除的,但这种分化对性别差异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许多两性差异往往是由社会文化造成或增强的。

其次从两性的心理差异来看。两性的心理机能差异首先表现在言语、数学和空间定向能力上。有关研究表明,女性在诸如言语流畅性、语法应用方面占有一些优势,而男性则在如言语理解方面有优势;两性在13岁以后开始出现数学能力上的差异,即男性在数量能力上占优势;女性在涉及知觉速度的任务(迅速地辩论、匹配项目的能力)上成绩更好、手工准确性更高,而男性在完成空间特性的任务上包括迷宫作业、心理表象旋转、机械技能等方面会做得更好。除此之外,两性在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记忆、创造性、音乐能力、非言语交流的能力等,都不存在普遍统一的性别差异。对于两性自然和心理机能的差异,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越来越多的工作表明,男性在数学(量)能力上逐渐表现出来的优势,不一定是先天能力的优势,而是与他们学习数学的经历、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其次,男女两性在心理机能上都有大量重叠的部分,而且确实也有某些女性具有比多数男性更好的空间能力,而某些男性也具有比多数女性更好的言语技能。所以,任何只用性别来作进行职业选择、决定教育机会的做法,都是武断和不公平的。总之,当代性别研究成果表明,女性与男性既有差异方面又有平等方面;男女的确是不同的性别,但女性不是“第二性”。

其二,男女在社会性别上的差异可以从观念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来看。

首先是观念领域的社会性别差异。社会性别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对两性在观念、价值方面的根本看法。在观念领域里,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社会已经建构起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这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表现在群体上,就是性别定型观念或性别刻板印象,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性别自我概念。它们对性别角色的形成都起到一种特殊的框架和模板的作用。可以说,世界各个国家或民族在观念上,或早或晚都建立起这样相似乃至相同的性别关系模式,即把女性视为从属于家庭和男人的次要社会角色,因而都形成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自我概念。这些观念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因此成为不利于妇女的劳动分工的先导,并为父权制的长期存在提供思想观念基础。

其次是公共领域的社会性别差异。一是在观念形态上,多数社会把男性划归为公共领域。虽然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妇女的劳动都没有仅局限在家务劳动上,甚至在工业革命的早期,女性对工业化进程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如在非洲的很多热带地区,至今还常常出现男人们游手好闲、妇女们终日劳作(在一些壮族地区也不少见)的情景,但是因生理周期的原因,她们的社会角色被有意识地划归为非公共领域,她们只能在公共领域中居于次要地位。当然,女性生育对社会有巨大贡献,但是在父权制度的“观照”下,其生育行为只具有私人性。二是社会劳动领域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隔离。其主要表现是:男性的优势和女性的弱势产生了所谓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男优女劣”造成了一些工作比另一些工作更有价值的等级划分,劳动等级划分又导致了两性收入的悬殊差距。三是在政治参与和权力关系中的性别结构失衡。从历史的角度说,世界的政治发展历程几乎与妇女没有多少关系,应该说,这是观念中和劳动分工妇女处于公共领域弱势地位的一种延续。

再次是私人领域的社会性别差异。这是两性在家庭内部的分工和差异。众所周知,世界大部分国家和民族的女性都把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家庭生活上,但是她们在家庭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尊重,这是因为,家务劳动与公共劳动相比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没有报酬的劳动,也是一种性别化的劳动,它不仅显示了两性劳动的差异,还显示了两性权力的差异。即使到现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妇女从事的家务劳动都很少得到社会承认,没有成为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一部分,即妇女家务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都被制度性地弱化了。当然,现代社会妇女就业率是增加不少,但却没有改变两性在家庭中的位置,妇女日益承受有酬工作和无酬工作的双重负担。总之,由于父权制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妇女在家庭内外都从属于男性,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三、性别文化与性别平等

性别文化无论是其核心价值还是发展目标,都是指向性别平等,因此简而言之,性别文化就是文化中涉及性别平等的内容。但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说,性别平等却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在远古的社会里,妇女曾获得等于或高于男子的权利和地位,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尽管被诸如波伏娃等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是“一个神话”,但是作为妇女“黄金时代”的母权制却被越来越多的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所证明,因而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但是,自从父系氏族代替了母系氏族,妇女就经历了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性的大失败”,并且至今尚未获得根本性的翻身。所以,汉克斯指出:“世界上大部分文化所具有的还是两性对立结构。作为男人的意义和作为女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两性对立结构经常被人与其他的二分对立结构联系在一起,如肉体/精神、公共/私人、自然/文化、明亮/黑暗、上/下、外/内、阴/阳、右/左、太阳/月亮”。[4]所以说,性别平等问题是性别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