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6832700000037

第37章 借助贵人成大事(2)

何谓“贵人”?简单的说,就是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而大部份人认为“贵人”是能提拔自己的人,能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解决困境的人。依据一位常在报章杂志写文章的专家说法,这种贵人是属于“显性的贵人”,他说还有一种“隐性的贵人”,也就是并不能对你有实际的帮助,但却在适当时机点破你、鼓舞你,让你彻悟而再生勇气的人。

那么“贵人”在那里呢?

有人说“贵人”都是命中注定,换句话说,有的人一辈子事事顺遂,有人扶着上高楼,连摔跤都有人用海棉替你垫着;这种人的确是有,而这也只能用“命”来解释。按专家的说法,这就是“命中带贵人”;此外还有“出外遇贵人”、逢凶遇贵人”的说法。

若撇开“命”不谈,“贵人”其实并不是无条件存在的,“逢凶遇贵人”确实要有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机遇,但平常生活里的“贵人”却是由互动关系所形成的,具体言之则是:

你若待人谦恭有礼,别人自然乐章帮助你,这人就是你的贵人。

你若努力上进,上司自然乐意栽培你提拔你,这上司就是你的贵人。

你若忠诚值得信赖,别人自然敢托以重任,这人就是你的贵人。

你若事事为人着想,不伤害他人,别人自然愿意助你一臂之力,这人就是你贵人。

当然也有因“臭味相投”,不论其它而出现的“贵人”,但基本上,大部分是的“贵人”都是因为自己的特质和对人对事的态度而被你的“吸引”出来的。试想,如果一个人懒惰不上进,为人粗暴傲慢,反复无常,无情无义,他怎么会有“贵人”?因为别人会认为帮助他不值得。

“贵人”不是自己来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平时就要努力朝“创造贵人”的方向改变自己,相信当你行经生命的幽谷时,必能“逢凶化吉”,而不致孤立无援。

4.老马带路,通向成功的捷径

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有了贵人,不仅能缩短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成功的概率。

除非你的运气差到极点,否则,在你的一生中,总会碰到几个贵人。例如,你在工作中一直不是很顺利,表现不佳,心灰意冷之余,你开始想打退堂鼓。你的一位上司却在这时候推了你一把,设法帮助你跨过了门槛,重燃你的斗志。有句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运”。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人是拼了也不见得赢,关键在于缺少贵人相助。

现代社会所认为的“贵人”,并不仅仅是指那些名门望族,皇亲国戚,权重势强的权贵之人,而在内涵上加以扩大发展。有时你得费心地分辨准具有这种能力。你或许以为,你的晋升几率取决于顶头上司对你的评语好坏,这观念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更高的管理阶层可能觉得你的顶头上司已到达不胜任阶层,因而可能不在乎他的推荐和好恶。所以,不要太肤浅,仔细深入观察,你将会找到能帮助你晋升的贵人。

有了贵人相助,的确对个人的事业有助益。有一份调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的主管,有90%的都受过栽培,至于做到总经理的,有80%遇过贵人,自当创业老板的,竟然100%都曾被不同等级,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贵人提携与扶助。

不论在何种行业,“老马带路”向来是传统。目的不外乎是想栽培后进,储备接棒人才。这些例子在运动界、艺术表演界、政治界颇多。

有人说,官场上是讲究人脉、关系现象最盛的,各路人马结党结派并不少见。谁是受准提拔的,准和谁相互帮忙,谁跟谁彼此利益输送……。若论起每个人的背景来头,几乎都有不同“能量”的靠山撑腰。

话虽如此,没有贵人比较难成气候,但若要被贵人“相中”,首要条件还在于找到贵人门上想要办事的人究竟有没有能力。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你一无所长,却侥幸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保证后面一堆人等着想看你的笑话。毕竟,千里马的表现好坏与否,代表伯乐的识人之力。找到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对贵人的荐人能力,也是一大讽刺。一个人最大的靠山就是自己!

古今中外,在名人的成功历程中,总有一些至关重要的人物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施展出自己不负栽培的好手段、真本事,这才是他们把握历史性际遇的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他们最终成名的要素之一。这其中的道理是不难理解的。一个人要想取得某种成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客观方面却往往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接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就像一颗优良的种子不拒绝一块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势必会加速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和著名篮球运动员郑海霞的成长经历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单田芳是一位深受广大听众喜欢的评书艺术家。调查统计表明,他在海内外的听众已达6亿之众,这确实令人惊叹。

然而单田芳走上评书事业的道路却是与他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分不开的。单田芳出生在一个评书世家。在旧社会,这是一个卑贱的职业。为此,单田芳的父母痛下决心,决定改换门庭,以读书续世。

1953年,单田芳顺利地考入了大学。这时,风华正茂的他却患上了严重的痔疮,先后动了三次手术,耽误了许多功课,怎么办?单田芳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懊恼之中。

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四个年头,新国家的诞生也产生了人的观念和地位的巨大转变。曲艺演员在当时不仅收入丰厚,而且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单田芳的母亲王香桂就曾相继受到周恩来等高层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于是,单田芳的父母重又萌动了栽培他学艺的念头,并动员了评书界的几位前辈,每日以理晓之,以情动之。

虽然单田芳当时并未料到他将会有辉煌的未来,但鉴于形势,他还是明智地听从了劝告,改弦易辙,并于1954年正式拜著名评书艺人李庆海为师,走上了从艺之路。不久,便声名远扬。

文革开始后,率真耿直的单田芳因口吐真言而受到批斗,造反派的毒打打碎了他的满嘴牙,窝火带憋气毁坏了他的嗓音,以至于文革结束时,单田芳已不得不面临再次改行的问题。

然而,命运又给了他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女评书演员刘兰芳的一炮走红使得鞍山曲艺团的领导想到了单田芳。在他们的帮助下,单田芳很快被送进医院,经过手术终于又发出了现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沙哑的声音。

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郑海霞,她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她一生中所遇到的三个“慧眼识珠”的伯乐。

第一位伯乐,便是郑海霞的哥哥,他写信给河南省体委,从而引起了上级对郑海霞的重视;第二个伯乐,则是商丘体校的方炳银教练,他初步培养了郑海霞的运动素质;第三个伯乐,就是武汉部队文化部训练处的王新华教练,他把郑海霞带入了篮球运动的殿堂。

郑海霞的表现的确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因为她懂得把握机遇。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教练,您说我该怎么做?”然后,她便用行动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把握机遇,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是郑海霞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女变成一名世界级篮球明星的奥秘之一。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一定要找到可以相助自己驰骋千里的“贵人”。

5.背靠大树好乘凉

背靠大树好乘凉,贵人的能量远远超过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成为新巨人的最快捷方式,但必须是贵人主动献出肩膀给你站。知道什么样的人是贵人垂青的对象是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在你与贵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烈日当头,为自己找到一棵乘凉之树,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挫折与烦恼。

不过,要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而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虽然你,看上了某个靠山,对方可能却不一定愿意提拔你、照顾你。你必须在和他往来之间,让他了解你的能力、上进心、人格、家世和忠诚,也就是说,要他能够信赖你!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半年、一年,也有可能更漫长,而你不仅要好好表现,还要在难熬的岁月中等待机会,应付“大树”对你的考验!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有一日你和你的贵人分开了,这时你要和他保持联系,如果他一时境遇不佳,你也应及时关心相助,否则你和他的关系就会中断。如果你漠不关心,那他一定会感慨当时错看了你。这样,当他“复出”时,有好的机会也不一定会想到你!

不过,你在选定贵人之前,要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靠山,这可是最重要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有家世背景的人

不过这种人中平常就有很多喜欢自愿助人,你的表现也许他不一定看得上,除非你在某些方面令他特别喜欢你。不过,家世背景不一定保证他一辈子风光,如果他品行不正、能力不行,那么跟这种。人相处也不长远!

2.功成名就之人

这种人和前者一样,除非你有特别的表现,或者你的某些长处正好被人看中,否则你再怎么“跟”,他还是看不见你!

3.有能力有潜力之人

这种人可能是最好跟随之人,他们是一种“潜力股”,一时看不出效益,如果长期做下去必有收获。但有能力有潜力的人也不—定最终飞黄腾达,人的机遇是很难说的,所以你要无怨无悔地跟!

从今天开始,好好寻找一位靠山,找到一棵树乘乘凉。不过你们之间最好能从利益相关的层次逐步提升到情感和道义的层次,这样你们的关系才能长久。

最后要提醒你的是,当你找到自己的“靠山”与“乘凉之树”后,不能完全倚仗他人来生活,你还得更加努力,只是利用一下他人给你提供的条件罢了。

6.小人物借助大人物的技巧

人人都想得到贵人相助,但小人物和大人物之间相隔何止十万八千里。在无数小人物心中,也许对求大人物相助多半是想想而已,因为大人物实在难求呀。但也有小人物中的另类,凭着聪明智能,找到了大人物,打通了关系。

清政府的官场中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然而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顿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手中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

黄兰阶不几年就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