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比较经济学
6778900000026

第26章 经济模式的比较研究(5)

(4)鼓励职工拥有财产。例如,国家对长期储蓄额支付储蓄奖,奖金数额将根据家庭收入不同情况分成若干等级,对住宅建筑储蓄给予特别的优惠,并提倡职工购买股票,使职工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资本收入,增强对资本利益的关心。

(5)促进结构调整。某些经济领域由于需求变化,技术改变,与外国竞争条件恶化而陷入结构上的困境。这时必须缩减生产能力、使企业改产或停产,重新安排劳动力和就业,支持和补贴这类企业,但不能改变由市场力量显示出来的必然的调整过程,应当支持削减一部分生产能力、改产、企业搬迁、培训职工,并介绍到另一些部门就业。

(6)保护环境。如规定税法和缴款,以限制环境污染,并发放某种环境污染程度的许可证,并公开出售这种许可证,以导致市场经济中的均衡价格。这可以同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持一致。

4.建立社会保障系统,作为市场控制系统的补充,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是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经济效率为社会保障系统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市场的社会效果的校正本身创造了推行社会保障,建立社会平衡的前提。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社会保障系统只是市场控制系统的补充,这具体地表现为自助为主,社会帮助为辅的原则,即凡是通过自助和集体互助能解决的事尽量自己解决,而国家和社会将有能力解决经济地位低的人的困难,以维持社会平衡。其具体办法是:

(1)通过劳资双方代表协商工资率来解决工资条件和劳动条件的问题。国家按照自助原则通过工会和雇主联合会协商来调整工资条件和劳动条件。劳资利益矛盾应该找到一种平衡的解决办法,既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率,又要考虑到工人收入随着效率提高而增加,在经济情况正常、富有效率的企业中有可能达到最优的工资条件和劳动条件。

(2)让职工参与决策,首先,优先规定职工参与本职岗位的决策权,其次,规定职工对企业的决策有参与权,如对投资和资金的筹集,对领导人员的任命有参与权,但企业决策最终得由经理负责。

(3)对家庭的帮助,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家庭受到国家的保护,在确认税率时,夫妇双方的收入是分开计算的,以限制高额累进税。对家庭的帮助是多方面的,特别注意对住宅和购置自有的房屋给予优惠贷款,还建立母亲康复所、家庭休养所和度假村等等。

(4)发展安全和保健事业。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社会安全和保健事业实行两种办法,一是保险办法,二是供给办法。保险事业是同自助原则相一致的,供给办法是同社会帮助原则相一致的,按照保险办法,谁向医疗保险、退休金保险和失业救济保险的社会机构缴款愈多,在需要保险时就可以得到相对较多的付款,按照供给办法,每一个人原则上得到相等的东西,资金来自税收。保险原则应占支配地位。

(5)实行开放的多层次的教育制度。社会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实行多层次的不同类型的教育制度和奖学金制度,使具有不同才能的人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以克服参与竞争机会的差别。

(6)制定住宅建筑和城市建设规划。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尊重土地和住房所有权,以鼓励建筑住房的经营积极性,解决住宅供应的短缺,同时规定在利用土地时必须接受的社会义务所要求的界限。这些界限是由城市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把土地划分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娱乐区和交通道路,并确定相应的征税办法。

以上我们对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四个特征作了概括的介绍。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确定国家干预市场的准则和界限。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通常规定了三条界限:

(1)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界限。国家规定的社会费用过高,税额和缴款额过高,市场经济就会作出反应,通货膨胀或生产停滞。这样,就会从根本上损害市场控制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与市场作用一致的原则。国家对价格和投资进行直接干预,就会造成价格过高或过低,从而引起生产过度或供应短缺,把生产要素引致错误方向,造成结构失衡,资源配置失当,使企业家自己对决策和风险作出判断的原则就会遭到破坏,而国家引路人对此却不承担责任。同样,社会福利金过高,会导致对福利金的非经济使用,社会救济机构负担过重或被拖垮。

(3)政策的稳定原则。国家的干预变动太多,必然包含彼此矛盾的战略,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就会失去稳定的基础。

(第六节)比较的启示

经济模式比较研究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通过同资本主义简单对比得出抽象规律体系的做法,而对各种经济理论假设系统地加以研究,对经济系统的各方面有比较完整的理解。

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经济模式比较中得出了以下重要启示:

1.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某种经济模式的转换,是从计划体制同市场体制的转换。这对我国从改革起始阶段起,就明确了改革是市场导向的改革,其目标是建立发达的市场体系。

2.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包括发达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土地市场。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涉及价格、银行、金融、财政、税收、企业产权、社会保障系统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有关市场的立法和司法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的划分等等。因此,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3.在经济模式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在控制市场的无政府状态中长期所作的探索,有的经济学家(兰格)企图用经济计算来代替价格,或者用模拟市场价格来进行计算,这种尝试并没有成功。其次,企图用国家计划确定投资,在长期投资确定的经济框架内让价格波动(如布鲁斯),这种想法被抛弃了。再次,有的经济学家企图用国家确定国民收入的分配,如利润和工资的比例,在这个框架内让市场价格有更大的活动范围,这种想法无疑前进了,但是,它依然排斥资本和劳动市场,不能由市场来确定利润率和工资率。而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人们发现防止市场导致无政府状态的扭曲作用的最好手段是维持货币秩序,惟一需要集中管理的是货币,只要维持好了货币秩序,就可以极大地减少市场价格的导致资源浪费的无政府状态,这是控制分散的组织的最好的工具。商品和货币这对孪生兄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把货币供应量集中控制好,就能使分散的市场决策优化,这既符合系统论,又符合现代经济科学。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当然,要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好,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4.在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到,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中的最大困难是国家行政机制的改革。在计划体制下,无论是国有制,还是工人集体所有制,其实质都是各级行政机构的所有制,而计划调控造成从上到下的等级制结构,其行为规则是命令和服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财产所有权决不能隶属于行政管理机构,企业也不再受行政命令的控制,而服从市场调控,承担市场风险。在改革中的危险,是各级行政领导人对产权的争夺,并且希望同时保留行政命令和谋取市场利润的双重好处。这样,必然会造成官僚经济和私人影子经济互相矛盾,扼杀了企业家精神,助长社会腐败。

5.在模式转换中的最大误区是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其实,无论等级制的结构或者市场交换结构本身,都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人类的公共道德,在等级制结构中,容易产生弄虚作假、吹牛拍马、互相顷轧,追求官职的弊病,而在市场交换结构中,容易增长利己心。因此,提倡自助、互助、助人的道德风尚,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把尊重人,发挥人的才能放在中心地位,把人的教育和文化看作是比发展经济本身更重要的事情,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这也许是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的核心。

6.在经济模式研究中偏重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但是,实际上,经济体制转换的最大困难和误区是涉及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问题,从经济模式的研究中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对这些问题仍然显得研究不够。

总之,从经济模式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系统理论思维和假设,有助于我们看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即某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但是,决不是停留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上,去等待某种规律的实现,而要人们在改革的实践中去探索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