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悦读MOOK(第十四卷)
6759800000019

第19章 巴黎的明日之光

◎ 萧文泉

巴黎被称为“光明之城”,其光芒不只是出自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不朽的启蒙思想,辉煌的文学传统,永远前卫的艺术创作,巴黎城本身就是一个举世仰慕的珍品。有多少异国的城市以被叫做“东方的巴黎”、“非洲的巴黎”、“中东的巴黎”、“加勒比的巴黎”、“南美的巴黎”等而自豪,多少城市在规划建设时有意无意地以巴黎城为模范。巴黎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都城一直在以其城市建设的前瞻性而照耀着世界城市发展的道路。

巴黎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它那无与伦比的凯旋门主轴线,它那些美轮美奂的宫殿教堂,它的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广场喷泉雕塑,巴黎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更根本的是在巴黎的各个富有个性的街区里人们所能享受到的生活环境和资源。便利迅速的公共交通使你不必担心堵车,再远的展览会演讲会你也会乐意去参加;不管你住在哪里,步行的距离里总有设施良好藏书丰富的公共图书馆、游泳池和文化中心。对于生活在巴黎的人来说,这个城市像是一座理想的舞台,得心应手的道具色色齐全,灯光配角完备无缺,只要你有才华就可以充分显示你的能力,巴黎的文化也因此绚丽无比。

研究城市学的专家们认为,城市发展的活力来自于两个密切相关的源头,一个是内在的,来自于城市的内部空间的组织;一个是外部的,来自于城市在其所在的地区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两者相会合,就造成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巴黎能成为超群绝伦的世界名都,正是因为它在这两方面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优势。先说巴黎城发展的外部条件。从中世纪以来法兰西王国一直是西欧最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作为王国的首都,巴黎能够集中全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巴黎大部分的古建筑都是历代法王敕令建造的,近代以来巴黎仍然处于国家的中心,全法国的财力人力智力都凝聚在塞纳河两岸,当然会产出一个宏伟的大都市来。

但是中央集权的政制并不只有法国有,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首都都有吸纳地方资源的能力,为什么法国首都巴黎会与众不同呢?这还得看巴黎城市生活的内在条件。

法国人喜欢说,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从塞纳河中的小岛上的简陋城堡到拉·德芳斯区的摩天楼群,巴黎城历经二千年的建设,其间的起伏曲折难以尽述。但是不要以为建设了两千年的巴黎一定广阔无比。巴黎城有一个特点是世界上其他同类的都市都没有的:这个城市是按照人的尺度建设的。人们看到高耸入云的埃菲尔大铁塔和巨无霸似的凯旋门时会以为巴黎的一切都是庞大的,其实由巴黎市政府管理的真正的巴黎很小,由二十个区构成的巴黎城占地面积很有限。比起世界上别的首都来,巴黎只能算是一个小型城市。马德里比巴黎大六倍,纽约比巴黎大八倍,罗马比巴黎大十五倍。甚至法国的地方省城马赛也比巴黎大两倍。这当然不是因为巴黎人没有财力向外扩张,而是巴黎的建设一直是以合宜人的生活为准绳。

我们的城市规划者会说,在这么狭窄的地面上怎么能搞出个世界性大都市?我们这里一直在进行着县变区,区并区,市区面积不断扩大,行政领域也一直在膨胀,似乎不如此就显不出世界一流的水平。然而巴黎自从在十九世纪中期在梯也尔主持下建立了绕城的城墙以后,它的市区就一直保持在城墙内的地域里。现在它的城墙早就被拆除了,但是由取代了城墙的环城高速道路圈起来的巴黎仍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巴黎。这个被称为“城内巴黎”的地带传统上被划成二十个区,这么多年过去了,巴黎现在还是分成这二十个区治理着。巴黎人没觉得划分的区太小会影响他们经济发展或限制大项目的实施。区是民众参政的单位,是组织老百姓社区生活的地方,幅员小更合适。

和行政区划一样,巴黎城市建设也以人居为本。政府在规划道路时,首先考虑的是留下步行者的空间。拿破仑主政时下令在卢浮宫和丢勒里宫旁筑出一条里沃利大街,沿着大街建造了长达两公里的柱廊,为的是让步行者可以风雨无阻地在街上散步。这样的柱廊大街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创举。拿破仑之前的国王们也不落后,举世闻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原来是田野,也是开辟出来让人们散步的。后来的民选政府更不敢忘记步行者的需要,在市政建设时首先考虑步行者的要求,现在的巴黎到处都有绿荫浓浓的步行小道和供散步者休息的街心小花园。中国的游客们还会惊讶地发现,巴黎马路的人行道常常要比汽车道还宽。尽管是资本主义的政府在统治,市长们倒不总惦记着汽车的销量,并不为市民们不买车伤脑筋,他们不懈地为步行者创造空间,这几年则千方百计从汽车道里挖出自行车道来,大力鼓励人们弃四轮而骑双轮,尽管步行和骑自行车不会给市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

道路的建设重人轻车,房屋的建造也一样。中国的房产商和市政官员们来到巴黎,大概会暗暗叹息,这么的寸土寸金的地皮,居然不造它个四五十层的高楼,全世界有的是向往住在巴黎的富翁,能给市府财政作多大的贡献啊!可是巴黎城内就是不准造高楼,不仅楼层的高度,房屋建造的所有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法律规定,建筑业要遵守的规矩之多之严,恐怕世上少有,而且许多规定并不始于今天,早在旧法兰西王国时代就有了对房屋高度和街道宽度的法律规定。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城市的风貌,也是为了让城市的居民有一个温馨的比较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在这么严密的法制管理下的巴黎市政建设是不是就只能无所作为了呢?看惯了刹那间旧街道烟消云散的中国人常常嘲笑巴黎老面孔一成不变。实际上巴黎也在变化,只是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节律在变。历史上的巴黎几经蜕变,从高卢罗马时代到中世纪一大变,从中世纪到古典时代又一大变,十九世纪第二帝国时期,按照拿破仑三世的意愿,当时的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着手对巴黎进行大规模的重建,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巴黎面貌焕然一新。今天我们看到的巴黎,那些雅致的住宅,宏伟的公共建筑以及笔直的林荫大道,几乎都是奥斯曼和他的工程师们留下的。一个半世纪以来,巴黎在慢慢地演变,巴黎人生活的内涵完全不一样了,但是从外表来看,巴黎城的整体风貌还是奥斯曼时代塑成的。

奥斯曼以后的这一个多世纪中,特别是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历代法国总统都对巴黎的城建有过贡献。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似乎更关心如何保护巴黎已有的文化遗产,他没有下令建造什么新的地标性建筑,而是通过他的文化部长马尔罗,在巴黎实施了维护保养古建筑的大规模工程,“国家文化遗产”的观念也是从那时起深入人心,今天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巴黎看到那些古建筑都修缮得老而不衰雍容华贵,那全是马尔罗的功劳。戴高乐的继承者们则都喜欢在首都建造一些大建筑来为他们的统治留名,毕竟没有什么比在巴黎留下一砖一瓦更能使后人记住你了。

总统们的工程体现了总统的个性。戴高乐的继承人蓬皮杜建造了惊世骇俗的现代派建筑蓬皮杜中心,他的继承人德斯坦的艺术口味不那么超前,他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官僚,给巴黎留下了市中心独一无二的蒙巴那斯塔楼。密特郎总统的建设热情最高,从扩建卢浮宫到巴士底新歌剧院到国家图书馆新馆,巴黎到处都有他发起的工程。最近一个退任的希拉克总统则想要为他喜爱的非洲艺术做点事,建立了一个原始艺术博物馆。尽管各位总统任内建造的那些名闻遐迩的新建筑风格各异,他们的大工程基本上都是文化设施,大多是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中心,没人愿把自己的政绩名望与什么商业中心的建设联系在一起。

当然,那些大建筑常常也只是城市中的点缀,巴黎的整体进化还得有整体的规划。最近一年多来法国人讨论得相当热烈的是“大巴黎”计划,就是一个全面规划巴黎今后发展的宏伟设想。

从小巴黎到大巴黎,首先得打破行政划分的限制。巴黎是一个市,但在法国的行政序列中和周边的省具有平等的地位,也算一个省。而且,现在巴黎市的市长和周边的几个省的首脑不仅不属于同一个政党,还是对立政治阵营的。然而,大巴黎的规划是要让巴黎市和周围的三个省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市政建设,特别是交通。大巴黎计划的一个重头项目是建设一条一百四十多公里的环绕大巴黎地区的地铁,这条地铁将是全自动的,时速高达八十公里,并且实现单一票价,这样巴黎市和它的周边地区就能够融合成一个大都市。同时还计划建设一条高速铁路,把巴黎和大西洋港口勒阿弗尔连接起来,使勒阿弗尔港成为巴黎的出海口。在法国的法制体系下,行政区划不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限制,有了快捷交通作为纽带,大都市的成型是指日可待的。

环境是大巴黎规划中的另一个重点。在绿色植被方面巴黎本已经是得天独厚的了。巴黎市区被一东一西两座森林卫护着,一座是占地六百多公顷的万森纳森林,一座是占地八百多公顷的布洛涅森林,仿佛是巴黎的两个绿肺。大巴黎的规划中有计划在巴黎北边戴高乐机场旁的罗瓦西地区再种植一座占地广达二千五百公顷的森林,植成后每年能够吸收十三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巴黎年排放量的百分之一。这还是计划中的绿化的一个项目,按照大巴黎规划整个巴黎大区的绿化面积要再增加百分之三十。

社区的发展当然也是大巴黎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大巴黎规划注重的并不是什么“打造国际性高档住宅区”或什么世界级商业中心,而是整个巴黎的平衡发展,也就是说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和纠正巴黎的各个区域间的社会生活水平的差异,防止区域间的分化。一个做法是大力建造“社会性住宅”,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廉租房”。早在上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巴黎市就开始有“社会性住宅”了,为社会的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市政规划,有不少巴黎的“社会性住房”是分布在地价昂贵的高档住宅区里,目的就是要形成各种社会阶层的混合居住,避免城市的空间分割成富人区和穷人区,这将铲除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源。另一个做法是在进行城建大工程的选址时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平衡布局。巴黎东边的发展水平一般低于西边,因此近年来国家投资的许多大建筑都安排在巴黎的东半部,如国家图书馆新馆,正在建设中的巴黎大学新址,以及大巴黎规划中的国家法律中心等等。

在当代西方城市发展研究中有一个新的学派,称为“新城市规划派”。这个学派的兴起正在改变许多国家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显然是世界城市建设的新方向。自从二十世纪私人汽车大泛滥以来,许多大城市向四边无序蔓延,城市的各种功能分离而间隔。居民们的工作、居住、娱乐、保健等被分散在许多距离很远的地区,城市由许多高度专门化的单一的地带组成,例如大批的面貌雷同的住宅组成的住宅区,大超市为中心的购物区,剧场电影院聚集的文化区等。这样的空间组织使居民们不得不依赖汽车,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市民们互相之间也没有社区从属感。“新城市规划派”反对这样的城市空间安排,认为城市规划应该从汽车时代以前的传统街区组织那里获得灵感。一个适宜人居的城市应该让市民在步行距离里找到生活必须的一切。因此,居民生活其中的社区应该是多样化的,有各种不同的类型的住宅以使不同阶层的居民可以居住在同一个社区里,有着各种不同的商业办公楼以向本地区的人提供各种工作机会,有各式文化生活服务设施让本区人民使用,有一个社区的政治中心让居民从事社区的民主政治。一个理想的社区应该让社区的居民在步行距离里生活、工作、消费和参与政治。同时,社区还应拥有多样化的道路系统,既有步行道、自行车道,也有方便地通向外界的公共交通枢纽站。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现在的巴黎城就是一个这样的社区,生活在巴黎常常只需要步行就能得到必要的一切,最多是步行加上几站快捷方便的地铁。这就是巴黎生活的魅力所在,也是为什么人们如此依恋城内巴黎而不愿意搬迁到郊外的原因。巴黎人当然期待着大巴黎的建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里提供这样的合宜人居的生活空间。

美好的大巴黎规划将怎样来实施呢?大巴黎规划设计的是巴黎的明天,它的建设涉及到全体巴黎人的利益,甚至关联到法国整个国家的进步。这样的大事将是按照民主和法制的精神和程序来实施的,并不是几个专家和一两个在任的领导人关起门来拍板决定的。一方面,法国政府组织了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政界人物参加的圆桌会议,让巴黎地区各方面的公共事务负责人发表意见。同时,政府还要组织由建筑界人士参加的“大巴黎国际建筑师工作会议”,邀请各国有关人士参加的“国际城市论坛”和巴黎社会各界人士都参加的“大巴黎代表会议”,目的是充分听取意见。这些论坛和会议并不是做做样子的,像“大巴黎国际建筑师工作会议”就将是一个常设机构,大巴黎预期建十年,这个工作会议也将工作十年。目前,法国政府已经请了国际上最好的十家建筑事务所各做了一个大巴黎的建筑规划,这十个规划都陈列在巴黎的一个展览会里,一直到今年的十一月份,公众可以观看,了解和评判这些规划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大巴黎的建设要在法律的框架里进行,今年秋季召开的法国国会上,法国政府将提出建设大巴黎的法案,让议员们投票决定,只有在法案被通过的情况下,总统和政府设想的大巴黎才有可能付之实施。

可以想象,正如经奥斯曼改造的巴黎成了全欧洲的样板城市一样,大巴黎的建设肯定也会给世界城市建设贡献一个新的典范。 ■

海 外 书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