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山西老宅院
6757900000009

第9章 单体建筑

厅堂

厅房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门的前后都有过厅,方便穿行之用;二是正厅,是在正房前面中轴线上的主房,专门用做客厅,也可以从中穿到后面的院落,厅堂的左右设有侧室或耳房;第三种是花厅或宅院中的厅房,是具有消遣性质的房屋。

山西宅院中专供穿行的厅房实例较少,大多数是做客厅用的,在厅房的旁边,通常开一条供人通行的甬道,所以厅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比较封闭的。但是也不排除家族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将正房前的客厅后门打开,方便主人客人出入,以示隆重,同时也增加了喜庆的气氛。襄汾丁村民居有不少这样的客厅,一排三间,中间客厅前后有门,不过平时厅堂的后门是紧闭的。厅堂是一个院落的主要建筑,造型和装饰上通常要尽可能地讲究一些,如前檐多加抱厦、卷棚廊,也有工字形平面布局的。厅房的装修比较考究,可以在门框、门匾、窗扇、窗棂等部分进行文字或花纹装饰。过厅在传统宅院建筑中是规格较高的建筑物,所以明清两代的过厅、厅堂是传统宅院建筑中规格、布局讲究的建筑物。厅堂内除了家族家庭议事外,宴请客人的酒席就摆在这里。外院搭台唱戏,坐在厅堂的客人便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堂屋代表着一院的伦理秩序:婚丧之礼,在堂屋举行,以示通天地之气;家长寿诞,在堂屋举行,以之传递尊长敬老的伦理;堂屋之中,既含有政治、社会、教育、文化之精神,又是族中人明确责任之地。明清两代,均明确规定了厅堂不同的结构适应不同等级的范围。太谷曹家三多堂的厅堂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足可以炫耀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曹家东西楼的过厅长达16米,宽13米,高8米。方砖墁地,大梁滚金。12根横梁中最粗的4根大梁,全部用金粉做底色,雕绘彩画,装饰华丽。可惜的是,这些彩绘在抗日战争时期遭日军劫掠,“三多堂”梁柱间的金粉全部被日军刮走。

正房

正房是一个家庭内聚的地方。以正房为家人的公共空间,这是一个家庭的外向性格所在,远接神祖、近待朋友、外嫁内娶和房族议事都在这个地方。正房建筑最能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品位,是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家族中实施权威的场所,然而也是外人不便进出的地方。正房也称上房或北房,是大院住宅群的主房,位于宅院中轴线上的靠北方位,象征着主人不可动摇的家长地位。正房的跨度,决定了庭院的宽度。古代建筑,都是以北房为正房,从开间、进深、高度,到用料、工艺、装修等等方面,正房是全院等级最高的屋舍,也是宅院精华所聚。正房高于侧房,一般为家长居中,体现其支配家族家庭的权力和地位。大家庭里,最高地位的人也只是居住在正房的侧室,而不居正开门的中间堂室。正房的间数都是奇数,这样既便于中轴线的使用,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奇数为大的原则,奇为阳数,偶为阴数,想来民间建筑中少有偶数便是阳宅用阳数的中国传统文化。山西宅院里,正房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居多。明代建筑几乎都是三间正房,而五间正房的建筑大多是清代的建筑。山西宅院里还有一种最通用的建筑方式,称为明三暗五式,就是在三间正房的左右两边,各建一间面积较小的耳房,类似人的头面两边各挂着一只耳朵,既增加了使用面积,扩大了庭院的宽度,又不太招人眼目。这种带有耳房的建筑,给人的视觉通常只有三间正房,耳房几乎全被东西厢房遮掩着。在晋中一带的深宅大院里,建筑了高大气派的统楼。作为正房,像曹家三多堂,为几代同堂的宅子,有老辈人居住的正房院,也有主人和儿孙辈居住的统楼。不过通常情况下,儿孙辈住厢房的情况较多,以便于上代人对后辈的言传身教。一院之中最好的建筑给主人使用,充分体现着尊卑等级的观念。看看各个宅院里的正房建筑,就会对等级、尊卑一类的纲常名教,产生深刻的认识。

耳房

在正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间比较窄小的房子,称做耳房。耳房是一种补充性的建筑物,用来储存粮食和杂物。因为位置在正房的两边,占地不多,左右对称,似人之两耳。耳房的台基有时比正房低,山墙腿子比正房的窄。在沁水柳氏宅院的十几处院落里,正房的台阶通常比耳房高出两级,如正房为七级台阶,耳房就是五级,正房五级的话,耳房就是三级,到耳房不必通过正房的台阶。修建耳房有几种用途,比如主人在修建四间房的基地上建房,为避免偶数的不吉利,通常修建成正三两耳的明三暗五格局,俗称“五破四”。两间的耳房占用的空间,仅仅相当于一间正室。也有少数人并不为节省地皮,只是刻意修建成明三暗五的样式,柳氏宅院里,这种带耳房的宅子最多,一个院落里,常常就有八间小耳房,东南西北四面各设两耳。在襄汾的丁村、临县碛口的陈家堡和方山张家塔的张家宅院里,许多耳房除兼做地窖还有暗室的功能。在暗室里,通常有外人不知晓的机关地道通向院外,躲避灾难,都是为了安全起见而设。这也是明清山西宅院一种常见的建筑方法。而在晋中一带的豪门大家,耳房建筑相对来说少一些。

厢房

厢房之制早已有之,厢房的主要功能就是住人。厢房是东西两排对称的相对而立的房子,位于正房前庭的左右两侧。位于东侧的叫东厢房,位于西侧的即西厢房。从建筑学的等级讲,东厢房的地位高于西厢房,这是因为中国人讲究左为上的约定俗成的规矩,正如宫殿建筑中东宫地位高于西宫一样。厢房的建筑规格、工料、装修比正房的等级低一些,通常是长辈在正房,晚辈在厢房。正房三间的话,厢房通常也是三间,偶尔也有厢房五间的布局。厢房室内分隔多是一明两暗,明间为堂屋,供家人起居;暗间为卧室,供睡眠休息,与正厅的布局功能大致相同。厢房的门框窗架上,也是进行雕刻装饰的主要部分。灵石王家宅院里,不仅装饰门窗,而且对墙基也进行了大量的文饰雕刻。在襄汾丁村,有一组别致的厢房,为三间排列的明代建筑典型。特别是这组明代厢房利用一个门框安装两个房间的房门,这样的建筑式样是非常别致的,充分利用了材质,节省了材料,也省了人力。不过使用方面,与两门两框比较会有一些不便,特别是相互的震动,对居室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明代的门窗比较清代来说,要简单一些,雕绘不是很多,像丁村这种一框两门的厢房窗格,都是竖直线条再配以一两根横条的规则几何形窗格,这也同时成为丁村宅院的简约风格。与正房相比,厢房都是比较简约的。

绣楼

绣楼当在宋代以后大规模出现,这与儒家纲常和宋明理学的发展完善有密切的关系。成于宋朝的《太平御览》一书中,关于居处占了一定的篇幅,其中有闺、阁、闱一类的建筑名称,却从未出现过绣楼两个字眼,而且闺阁里当时也有男子可以入住的记录。比如某人养病时,就可以待在阁中,人们认为空间紧凑一些,屋子人气旺盛,对病人多有好处。南朝宋鲍照鲍氏集八《拟行路难》诗中第三:“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绣房是妇女居住的华丽居室。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绣楼文化的内涵益加完备。宋人周邦彦《片玉集·风流子》词:“绣阁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王琚《美女篇》:“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沈佺期《三歌》称:“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明月光。”苏轼《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人随远雁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绣楼既让人向往,又让人恐惧。中国古代社会对未出阁少女的全封闭管束,让这些“十三上楼,十四盘头,十五出嫁”的年轻女子,在这里静修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或许在这里除了做些女红之类的活计,读读女儿经、烈女传,指引她们走上一生追求妇德妇道的不归之路。绣楼实质上对古代中国的年轻女性是一种极大的约束和摧残,试想被裹缠成三寸金莲的女孩子,没有独立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家靠父母,嫁人靠丈夫,夫死靠儿子,身心没有自由,经济上不能独立,她也就不是一个真正可以自己做主的独立人。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即是说女人当权,家业就会衰败,这当然是彻头彻尾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身心束缚和摧残。当然绣楼也不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儿可以享有的。

太谷的曹家绣楼和灵石的王家绣楼让人难以忘怀。即便是偏僻的临县陈家堡里,也有一座限制小姐出入的绣楼。在阳城的陈家相府中,人们常常会提到陈廷敬的孙女陈静渊,这是一位长期幽居的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她从小便受到家族家风的熏陶,聪慧好学,善书善诗。陈静渊成年后嫁与沧州卫封沛,不料年轻寡居,只得回到娘家,在皇城相府写下了一个年轻女子坐卧府第高楼间的愁苦和凄凉。陈渊静的父亲陈豫朋,为长女居住之处题写了“悟因楼”,取“悟却前因,万虑皆消”之意,宽慰爱女,然而陈静渊的忧愁悲苦依然难以排解。她在一首《夜坐》诗中写道:“空庭寂寂晚风寒,月色溶溶映画栏。无数扶疏花竹影,小窗红烛坐更残。”在《读书》一诗中描述:“郁郁愁萦万缕丝,遣排惟有读书宜。寒宵静拥挑灯候,永昼闲谈啜茗时。架上缥缃分甲乙,卷中人物别妍媸。寻章摘句非关好,画荻还将课稚儿。”一位寡居索处的年轻妇女,纵然有知识,有才华,也只能在这种深宅高院和黄花衰叶的伴随中,任凭生命在凄凉中走向寂灭。“尽日掩扉成独坐,一炉香篆一蒲团”。我们从陈静渊的父亲陈豫朋的一首《雨中题长女静渊家书后》的诗中,更可以理解这种深闺中的凄苦:“孤怀不觉海天宽,雨苦风衰雾缈漫。辍笔恐萦闺阁虑,强从纸尾署平安。”这种生活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情境,竟然是如此的相似相同。

书房

明清山西宅院中,书房是必有的建筑物,大些的宅院,还有专门辟出的书院。设立书房、书院的初衷也许不尽相同,但用途实则没有两样。有为成人专设的养心斋之类的建筑,也有为培养子孙后代的书院私塾。在这里,主人可以修身养性、读书研字,子孙可以学习经书、词章和算术。宅主人对后人的教育目的虽说有异,有的是为子孙后代步入仕途,光耀门楣,有的是为承继家业,广聚钱财,但教育子孙做人立业的基本道理却是共同的目标。

曹家的书房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而且每堂都有书房、书院。三多堂的书房,开始设在外院,而福、禄、寿三座院里,都有各自的书房。曹家发达后,专设书房院,延聘名儒,课读子孙。三多堂“多子院”的一个偏院,指定是子弟们进读的地方,门闩插上后,就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场所,这样更便于子弟静心诵读写文章,日后能够有所作为。

渠家的私塾院里,门额上刻写着“读书乐”三个字。虽说渠家不算是山西提倡教育力度最大的家族,然而渠氏当年自家开设的私塾里,就培养出了像渠本翘、乔雨亭、刘奋熙等在三晋大地咤叱一时的近代风云人物。

灵石王家私塾所在的西院小偏院是私塾,院门的门框用4块青石雕成,上面刻着松、竹、梅和寿石、喜鹊,既表现岁寒三友的清气,又体现喜上眉梢的喜气。在这个封闭的地方,子弟们“探酉”、“映奎”,苦磨意志,苦练本领,蟾宫折桂,翘首在望。而且在静升,还有一座文庙,一般县一级的政府才可以修建文庙。康熙十四年(1675)静升王氏12世王大纪这位生员出资重修文庙,在庙碑上记载:“庙学之设,自汉始,盖明夫子之道,集前贤之大成……历代相沿,国家而外,亦止于郡邑,而乡村无闻焉。惟静升里中有庙,准县学制,不陋不华,盖创于先元至元二年,先民南塘辈倡之。”静升文庙不大,但大成殿、状元桥、献台、廊庑一应俱全。南塘是静升文庙的始创者,被人称道的庙前午壁,壁心为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对后人的期冀尽寄寓其中。在静升文庙中读书的人,清代中后期有两人考中进士,其中一人是王家子弟;考中举人的有10人,王家有7人。

故宫有养心殿,民居有养心斋。顾名思义,养心斋就是修炼身心、研求学问、探讨知识之处所,同时也是主人读书、思考、秘谈的地方。养心斋通常兼有书房的功用。斋不必高大豪华,位置必取僻静,务须在少干扰的通幽之地,不过也有人将书房设在显眼的地方。渠家的养心斋就设在五进院的最高处,养心斋是一间不大的单体屋子,与周围建筑几乎隔绝,而在养心斋的门额,刻着“慎言语”三个字,当地人称此为过道牌楼,实际上是有意修建的一处静思之地。主人来到这里,无疑能够暂时避开繁杂的人事和商务,即便有人通过这里,也会被门上的“慎言语”所提醒,不得高声喧哗,脚步放慢放轻。这样,不仅对主人在繁杂的事务中理清思绪、平和心气是十分有益的,对规范身边的仆人佣人的举止也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宋人姚成一《雪坡集·养斋记》载:“养之义大矣哉。养则弘,不养则隘。养则充,不养则馁。德以养纯,才以养裕,学问以养涵深,器识以养广大……养之善,莫若养气。心者气之主,莫若养心。心之不能养,忿与欲败之也……忿必惩,欲必窒,然后可以持志而养气。气善养,则充且弘矣。充且弘则所养正而圣功寓矣。”这就是养心、养气的功用。修身养性,务正其心,外以应物,内而辩思。

精舍

精舍取自佛家打禅坐定的地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是唐代诗人常建为江苏常熟虞山的兴福寺所作,作者隐退山水之间,自得游冶之乐,是一位心性空明、淡泊名利的诗人。在静升王家凝瑞宅高墙峻宇建筑群的西北角上,有一处小小的院落,一间低矮的屋室以其地僻幽静取胜,以其质朴简洁取胜,这便是导游小姐告诉我们的一处精舍。精舍宽不过十笏,高不过一仞,三人便可将这小小的屋子塞满。在精舍中立定,透过小小的窗轩,能够近取其质,远取其势,给人一幅空间层次错落的景观:近观瞻月亭,远赏文笔宝塔、霍山峰巅;仰观绵山奇峰,层峦叠嶂;平视深山古刹,薄雾环绕其间。在这个客人无法打搅、家人不常进出的天地,盘踞仰偃,尽随心性,可挥笔作字,可瀹茗置饮,大有心远地偏的逃世之感。王家建此精舍,可谓是匠心独具,别有他用。精舍事实上也就是最初道教的静室,取其安静之意,以摒除干扰,诚心修道。王家之所以将精舍修建得如此精巧绝妙,与王家供奉的先人王子乔羽化登仙的神话传说有很大关系。这种别有洞天的小院舍,传承着道学修身、佛学修心的说教,成为传统庭院文化中的一道特别风景。

名士隐逸现象贯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精舍是静思养性之所,历来为士人学子所看重。晚清大学士祁寯藻,咸丰年间(1851—1861)在政坛失意,回到老家寿阳,借方山僧院疗养心病,寿阳地高早凉,山中更无暑气,松翠弥谷,飞泉满山。大学士的心情很快转好,遂著《入山记》一册。不久,祁寯藻回到村里,在村北空隙的二亩地上,建构土屋三间,绕以短垣,杂植果树花竹,命名息园。地取其偏,舍取其简。精舍是闲情逸致的产物,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事实上,精舍也就是学舍,东汉刘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魏武帝曹操建安十五年(210)“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把僧人、道士修炼之所称为精舍。三国时吴国道士琅琊人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书以治病”。这是讲读之所,是修身养性之地,“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辟一方偏僻净土,建一间精巧屋舍,独居幽处,躲避尘嚣,读书静思,怡养性情,后来也成为追求功名、附庸风雅者的一种时尚。

精舍内陈设简单,用具能省则省,在一种独处的环境中,让人洗涤尘世间的烦恼,纯洁心性,返璞归真。与天地沟通、享受宁静的同时,如果不时还有三两知己畅叙,也不乏生命中的和谐美妙。道经中明确规定,静室“不连他屋”,“不余杂物”,“惟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四物”。精舍起初是道家之物,后来佛家也立精舍,《晋书·孝武帝纪》载:“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世说新语·栖逸》载:“康僧渊在豫章,却郭数十里立精舍,旁连岭,带山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这是一种精神追求,后人也有以心即精之所舍来代称心。

厨房

衣食丰足的高门大户人家,厨房是另外一个隐蔽的地方,是主人不常去的地方,因此与主人的宅院分院而建,大都建在下院、偏院。衣食住行,生活必备,有人类就会有住宅,有庭院就要设厨房。《礼记·玉藻》曰:“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又田猎之礼,一为千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两千多年以前,就将有社会地位的主人与附属佣仆类的厨子分别看待,实际上也就将正房、厢房与厨房的地位明确进行了规定。君子不杀生,虽说是迂腐之偏见,在古代却也很有市场。《汉书·贾谊传》载:“其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司马相如在他的《上林赋》中谈及:“庖厨不徙,后宫不移。”这些都是当时劳心者对劳力者的一种鄙视,将庖厨一类的匠人视做下人、粗人,也是迎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制度的需要。

在山西这几十座宅院中,厨房的位置、构造并不显眼,然而却无不体现出“君子远庖厨”的说教和偏见。在每一处宅院里,厨房都与主人居处隔离,而且大都有高墙分开,一是为了避免主仆频繁见面,二是为了主人免受厨房不洁之视觉污染。祁县城里的渠家甚至用高高的风火墙将厨房院与其他院落隔开,只是到用餐的时候,仆人通过固定的夹道甬巷将饭菜送与主人用餐。灵石王家的厨房院里,规矩则更加繁琐,分成上中下几等,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等级的门,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等级的餐厅用餐。绣楼上的小姐用餐,则可以从自己的居室侧门直接步入用餐地方,避免与外人相撞,培养大家闺秀贞静贤淑的气质。

门和门楼

古人云:“宅以门户为冠带”,道出了大门具有显示家人形象风格的作用。《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制,公侯“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员,“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这种制度明清时期基本沿袭下来,三品以下的人家大门都得用黑色,所以今天看到的山西老宅院,门面黑色为多。门是建筑的脸面,人们通常说的门脸就是这个意思。在山西宅院建筑群中,门有多种造型,有多种用途,如正门、侧门、大门、二门、门楼、屏门、隔扇门、垂花门,等等。虽说都是门,却各有各的功用,各有各的说道。清代风水书《阳宅撮要》讲,“大门者,合舍之外大门也,最为紧要,宜开本宅之上吉方”。所以山西宅院院落朝南时,大门有意稍稍偏向东方,通常开在东南角上,民间称此为“抢阳”,阳光尽早照上门窗,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主动性。

正门,俗称大门,是主人下工夫最多的一道门,当然也是最关键的建筑物。山西宅院里,最常见的门有窑洞式门、石券拱门、楼式门庭三种。阳城砥洎城、沁水柳氏堡、碛口陈家堡、官沟张家梅花院、介休张壁古堡等等,都是石块石条砌筑券拱的大门,风格古朴,气派非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汾西县僧念镇师家大院的一道石门洞,长达10米,宽则可并行马车,如果黑漆漆的夜晚一人通过此门,洞内发出清晰的回声,让人毛骨悚然。窑洞式与楼式门楼,通常结合在一起,如乔家堡、曹家院、皇城相府中道庄大门楼,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建筑物。这类门楼高大森严,可供眺望,可供护院,门房有人把守,厚重的黑漆门板,稠密的铁门钉,大门边石狮把守或石鼓相对,都在表明此院主人非同小可。高大的门楼上通常还有权贵或名流题写的门匾,带着几分威严,透着几分神气。与庞大的宅院群落相比,宅院的大门通常显得比较幽深,在厚重、结实、高峻的墙背衬托下,大门通常注重古朴和庄重。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把乔家大院那气势不凡的黑漆大门已经深深地映在了观众的脑海中,虽说是有艺术渲染的力量,却也并不背离实际情况。大门的饰物通常是门簪、门匾、铺首、门钉、门槛、门柱,门前配套设施有石狮、石鼓、上马石、拴马桩、影壁、泰山石敢当等,这类配角地位的附属建筑或饰物,对装点门面、深化宅院文化都有独特的功用。

屏门也称仪门,民间俗称二门。屏门平时紧闭,家人出入时从侧面经过,遇有家庭家族的重大礼仪活动,方才开启屏门,而大多数的屏门也就是隔扇门。正门高大,屏门较小,屏门有影壁的作用,也有装饰作用。屏门与院门相距几米,相对而立,出于礼仪的需要,也是地位的象征。开启仪门时,不是迎接尊贵的客人,就是家里操办喜事。如果是衙署打开仪门,十有八九是升堂审案。这类的门式建筑在明清山西宅院里随处可以见到。古代中国要求女性毫无条件地遵守妇道,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就是仪门。在偏远的晋西北临县碛口的陈家堡,就将屏门与照壁的功用合二为一,每进一个院子,都设一扇屏门,大门、二门上都题写了教育子孙、警示当代的名言佳句。荒寂的山沟里,一座座清代屏门耸立院中,为黄河土地上的窑洞院落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垂花门是宅院里的又一景观。垂花门有只起装饰作用的虚门,但大多数的则有实用价值。在垂花门的造型、用料设计上,宅主人通常愿意下一些功夫,这也符合人们喜好装点门面的传统做法。明清山西民居中,凡属二进的院落,都建有垂花门楼,有四柱屏门式,有二柱垂花门,也有挂廊式的垂花。比较考究一些的正房或客厅的门上,特别是晋中的统楼,常常修筑一个垂花门,渲染大家族的尊贵气氛。垂花门的檐部雕饰大多是最讲究的地方,选用吉祥花草和吉祥禽鸟装饰,也有用琴棋诗书装点的,门楣上刻匾额,记录名言家训一类的警言格句,垂花门成为宅院里最亮的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山西宅院中最常见的是一殿一卷式的垂花门,朝外一面做脊,后半部做卷棚顶,简单的垂花门也就是一个小屋顶。垂花门有建在院子中间的,也有嵌入左右墙壁间的,有的只起装饰作用。为了讲究建筑视觉的美感,装饰性的垂花门是不能开启的,建在院中间的垂花门,集装饰与实用功能于一体。榆次车辋常家一条街上,每隔一段距离,也就是两院相隔的距离,便有一个与院门相对应的装饰垂花门楼。通过一排上几个规模风格大体相当的垂花门,可以对外界显示主人的财力,也显示家族的势力。就是在偏远的碛口陈家堡里,也随处可见装饰精美的垂花门楼,建造垂花门是当时的一种建筑时尚。

照壁和影壁

照壁也称萧墙,萧在古代与“肃”相通,有“肃敬”的意思。萧墙的功能是遮挡外人的视线,避免外人向大门内窥视,也可以说是庭院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极具装饰功能。影壁是塑有各种图纹形象的墙壁,与房子一壁或大门连为一体。

春秋时期,对于住所照壁、屋顶形状和廊柱颜色都有严格规定,如天子宫室照壁可以建在门外,诸侯宫室的影壁只能建在门内,大夫、士人只能用帘帷遮挡,不能建造影壁。儒家经典《论语》中,记载了一则关于修建照壁的故事。有人问孔夫子,齐国宰相管仲是否识礼?孔子答复说:齐桓公在宫殿门前立了一个塞门(形同照壁一类阻隔内外视线的建筑),管氏门前也立塞门;齐桓公为了国家之间的友好,设宴招待来访君主,堂上筑成放置器物的反坫(两楹之间用土垒成的放置酒杯类器物的土堆),管氏堂上也设了类似的东西。结论是:管仲越礼。孔子道:假若管仲懂得礼节,还有谁不懂礼呢?可见照壁是礼制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产物。当然,对于照壁的建筑规格、建筑地点,历来是有严格规定的,照壁也是等级制度的体现。曲阜阙里的孔府照壁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贪”字,告诫子孙后代“为官莫贪”。孔府后人大多按照先人的家训,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为学,而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出了多少追逐钱财的贪官污吏,又有谁能够说得清,道得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普通人家的居室院落也都可以修建照壁,取避邪之通俗说法,所以今天看到的山西古宅老院里,大都有一两堵比较考究的照壁进行装点。据民间传说,魑魅魍魉类的东西只能直行,不会转弯,一堵照壁,足可以抵挡妖邪的侵入。到封建社会后期,官至一品的人甚至可以隔河修建照壁,以示其赫赫声名。明清山西宅院的照壁丰富多彩:立在大门外的照壁,与大门连为一体的八字影壁,庭院里与门对应的照壁,嵌入花墙的影壁,等等。照壁、影壁的装饰图案也有种种,有仙鹤照壁(清代文官官服补子,一品官为仙鹤),有仙鹿照壁(鹿与禄同音,时刻提醒后人对功名利禄不得轻视),有象征富贵、高洁、坚贞品质的花卉照壁,有追求隐逸文化的渔樵耕读照壁、影壁,有将圣人言语、家训家规雕刻其间的照壁、影壁。不过最简单的也是最常见的是规则的龟背纹和孔方兄钱纹壁墙,看似简单,然而还是将主人追求长寿、追求财富的夙愿,砌筑其中,长久展示。

山西大院里有许多极具观赏价值的照壁和影壁,砖瓦垒砌,图案复杂,构思巧妙,做工精细。如乔家大院门前的百寿大照壁,一号院里正对倒座门的一座有福禄寿三星浮雕的砖砌照壁,照壁上鹤舞松间,主题突出。灵石王家的红门堡正门前,高家崖的凝瑞宅、敦厚宅门前,都建有阔大的照壁,与宏伟的庭院建筑物相匹配;而进到每一个院落里,又有大大小小、风格多样的照壁、影壁,赋予凝重的建筑物以生动的文化美感。建在屋顶上的风水墙、风水楼、风水影壁,也是山西古宅旧院里几乎家家都有的建筑附加物,目的不外是消灾祈福,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曹家三多堂主人,为了校正风水,特别将屋舍最深处砌筑了照壁,提高建筑物的高度,达到“前低后高,子孙英豪”的风水要求。碛口陈氏堡、沁水柳氏堡、灵石的高家崖和红门堡、阳城境内的砥洎城、祁县的乔家院、太谷的曹家院等等,都有许多精美的影壁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