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6752900000033

第33章 但愿长醉不复醒(2)

最后T先生赔礼道歉,又是下跪,又是哭鼻子抹眼泪,强烈要求老婆原谅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以后胆敢再打老婆,就任凭几位兄弟处理。念在是初次犯错,老婆跟他回了家。原本以为T先生这次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但那只是在没喝酒的时候,一旦喝了酒,T先生就不是人,仍然保持着发脾气、砸东西和打老婆的传统。最厉害的时候,就算他没有喝酒,却仍然处于半人半兽之间的不清醒状态。

在多次上演喝酒,打老婆,到丈母娘家用苦肉计、苦情戏把老婆接回来,继续喝酒……的戏码之后,他老婆算是想通了,只要不戒酒,T先生的一切行动和承诺都是空头支票。戒酒成了T先生的唯一选择。

可让T先生戒酒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如果让他在外面混着,就是神仙也拦不住。他老婆和家里几个兄弟一商量,决定限制T先生的人身自由,吃喝穿用上要啥给啥,就是想喝酒,没门。

起初两天T先生在房间里面度日如年,大声嚷嚷着要酒喝,可是空旷的房间里啥都没有,T先生在房间里找来找去,实在找不到任何东西,恨不得挖地三尺。他老婆看着他这样也挺难受的,有好几次都心软,想给他点酒喝,但都被她兄弟劝阻了:“你现在给他酒喝,那就功亏一篑了。再坚持几天,他就能把酒给戒了!”

不过还没能坚持几天,仅到第三天的时候,T先生突然在房间里面大喊大叫,表情极为狰狞,好像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对着墙壁大声喊:“不要过来,不要过来。”还挥舞着自己的双拳,在空气中打来打去。

发现这情况后,大家马上进去看他,以为是把T先生给憋疯了。不过还没等大家详细询问情况,T先生的意识就有点不太清楚了,开始他的话大家还能分辨,后来就只剩下了一些嘟哝,四肢也有一些抖动。不管家里人怎么呼喊,他都没有任何反应,只能赶紧送医院抢救,也算是运气好,T先生没有告别这个世界。

医生对T先生的家人说:“这是喝酒成瘾的人,在突然戒酒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叫震颤谵妄,死亡率很高,以后千万别试着自己去戒酒,这是个专业活,还得到专业机构去治疗。”

这回之后,家人对T先生戒酒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多的是好言相劝。劝说实在不行的时候,一喝了酒,他家里人就直接把他送进医院。于是T先生就成了医院的常客。

第一次见T先生的时候,他和普通人没有任何不同,你完全不知道他是一个病人。因为他的语言、逻辑都很清晰。由于他以前做生意,所以口才比普通人还好,如果不是了解他的病情,很可能会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只有在求你办事情的时候,他才表现得有些反复无常。

“能帮我带瓶酒不?”T先生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说。

“不行,你一喝酒就犯病,我们这里也不允许,不然我的工作都会弄丢!”

“我就喝一点,不会发病的。这样,我给你钱,一百块钱的辛苦费!”T先生开始贿赂工作人员。

“我这是为你好,肯定不行的!”

“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识抬举?老子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想喝多少喝多少,像你这样的人,老子想打就打。”见软的不行,T先生开始用硬的了。

不过好在这是医院,软硬不吃,对待冲动想打人的病人,精神病院已经有了一套非常系统而流畅的标准操作规程。

但由于T先生在社会上朋友众多,他很多朋友都想方设法地给他弄点酒进来。有的时候是把酒装在矿泉水瓶子里蒙混进来,有的时候是装在自己的杯子里。不过T先生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一沾酒就发病的状态,跟喝多少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

在不知道多少次被送进医院之后,我问他:“以后还喝酒不?”

“不喝了,这玩意是穿肠毒药,害人不浅。以后别跟哥提酒,谁要是提酒,谁就不是我兄弟,别怪我翻脸!”说这话的时候,他态度诚恳,就差来个歃血为盟了。

不过一旦出院,自己那帮喝酒的朋友一叫他,他马上就跑出去喝酒。当然,只要一喝酒,后面同样是还是骂人、砸东西这套。他老婆都对他失去信心了。

严重的酒精成瘾,其实跟毒品成瘾一样,很难戒掉。T先生一直在戒酒的道路上徘徊,多次的反复沾染让他的家人已经对他失去了耐心,便把他送到更便宜的医院去治疗。说是治疗,其实只是找个好归宿罢了。

【科普时间】瘾

喝酒能让人发酒疯,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其实喝成精神病的也不少,只是很少有人认为这是精神疾病。酒精这类容易成瘾的物质属于精神活性物质。精神活性物质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各类毒品,比如海洛因、冰毒等;其他的还包括烟、酒、咖啡、茶叶等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东西;还有就是感冒药,因为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麻黄碱,这是制造冰毒的重要原料,因此也有人吃感冒药上瘾。国外对感冒药的管制比较严格,而在我们国家,只要去药店基本上都可以买到。

精神活性物质最大的危害在于能够让人成瘾,这比其本身的毒性作用危害更甚。一旦成瘾,就会造成依赖,会让人想尽办法弄到,在禁毒题材的影视剧中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直观的感受。且停用后,会有戒断反应,最严重的戒断反应可造成死亡。

至于人用了这类物质后为什么会成瘾,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这些物质能够直接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会让人有欣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别人表扬你,或者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是一样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实验,给小鼠的大脑奖赏系统连上电极片,只要小鼠用脚踩下开关,就能让电流刺激这个系统。结果小鼠一尝到甜头,就不停地踩开关,然后一直这么下去,不吃不喝(因为吃喝产生的快感比这个刺激产生的快感要小得多),直到死亡。

一旦成瘾,也不是无药可治。成瘾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对于躯体依赖,根据成瘾的物质不同,都有对应的药物。比如对于毒品,可以采取替代治疗,即用与毒品有类似作用,但成瘾性和毒性较小的药物来替代毒品,目前常用的有美沙酮。在戒毒所治疗时,这种药品几乎可以免费使用。而对于酒精,也可以使用戒酒硫来进行脱瘾治疗。

行为疗法对脱瘾,特别是心理上的依赖有很好的疗效。比如常用的厌恶疗法,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临床上常让酒精成瘾的患者,服用催吐的药物,让患者在喝酒和呕吐之间建立一种条件反射,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再次郑重提醒,脱瘾是个技术活。无论是毒品、酒精还是烟草之类的成瘾物质,停用后都可能出现戒断反应。严重的戒断反应可以导致死亡,而且死亡率还不低。所以万不可让你的家人或朋友自己随便脱瘾,一定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或者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所以沾啥也别沾毒,哪怕是酒也少喝,不然人们也不会说酒是穿肠毒药了。

【拓展阅读】人为什么会抽烟、喝酒?

关于成瘾性物质毒品、酒精和烟草的危害,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了解不少。如果说古时候的人不小心对这类东西成瘾了,那是出于无知,但作为接受过基本知识普及的现代人还继续乐此不疲,似乎就有点犯二了。

先说那些因为遗传基因成瘾的人,对他们我们就不过于苛责了,他们的基因决定了他们对于这类物质易于上瘾,我们也就只好原谅他们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了。

个人的人格是成瘾的一个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容易成瘾的人内心都比较敏感,多少都有点小自卑,而对现实的期望又很高,因此一旦遭遇到“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时候,就容易寻求这类物质的帮助。有多少男孩子第一次抽烟喝酒,并不是因为内心喜欢,仅仅是觉得这些东西让自己看起来很牛,很拉风的?记得我有一同学,读书的时候为了吸引心上人的注意,开始了抽烟这种“行为艺术”。结果换来心上人的一句:“我最讨厌抽烟的人了!”可惜那个时候我那同学已经抽上瘾了。

最让人觉得郁闷的原因就是社会文化因素,令人有一种不骂不快的冲动。很多人不得不沾染成瘾类物质,都是源于社交压力。别人都在尝试这些东西,你一个人玩特立独行,以后怎么和别人混一个圈子?没办法,为了和自己身边的人保持一致,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直到后来自己也成为一名给别人施加压力的人。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无酒不成宴”一说,很多事情都要在酒桌上才好处理。很多病人在医院把酒瘾戒得差不多了,可就是逃不过这可怕的酒文化,无奈一次又一次地被送进医院,直到家人对他彻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