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夫妻一边行驶,一边说着话,无非是工地上的一些家长里短,也有物价的行情等,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儿子身上。最近老师找家长去学校里谈话,可两夫妻总是没时间,他们问儿子学校有什么事?儿子却不肯说。他们从儿子同学嘴里听到一鳞半爪,说是学校马上要分快慢班了,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在可上可下之间,老师希望家长给这些孩子一方面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一方面还要施加更多的压力,让他们增强紧迫感,以免在分班考试的时候被拉下。可两夫妻觉得他们对儿子的帮助,除了尽量满足他的生活需求、交够学费之外,实在想不出更多的办法来给儿子助力了。家里家外,打工种田,照顾老父和儿子,他们的精力已经不够用。他们俩都只读过初小,高中的课本根本一窍不通。儿子有时候一个人坐在桌前,半天不见他动笔写字,他们想问,催他早点写完作业好休息,但儿子脾气倔,说他在思考问题,几点睡觉用不着你们管。两夫妻知道儿子心理压力已经够大,又不知怎么劝说儿子,只好闭嘴。这样下去,儿子能考上快班吗?他们都为这事发愁。那边老父亲的瘫痪毛病,有人说要请中医做针灸,效果可能会好些,又说省城有这方面的针灸医生,最好能去省城看病。可是一来夫妻俩没有时间,二来至少需要再挣点钱才能谈去省城的事……
夫妻俩聊得正热火,彭佛桃一时没注意到前方路口有一辆载重汽车突然转弯,横在了摩托车的前方。妻子先看见这一幕,尖叫一声:“老公!”可是,已经晚了。彭佛桃来不及刹车,一头撞了上去。
那辆货车一个急刹车,车身猛地跳了起来。刹车的声音就像一道划过夜空的巨大闪电,瞬间把整个世界刺痛了。
天旋地转,天昏地暗。世界消失了,陷入黑暗中。
彭佛桃和妻子双双倒在血泊里,货车虽然停下了,但后轮从夫妻俩的双腿碾过,他们的双腿同时被压断。
两人当场被抬进医院抢救。儿子从学校得知消息后,立即奔往医院,守候在病床边。考试的事情、分班的事情乃至整个上学的事情,都被抛在了脑后,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将父母的伤治好。
但是,彭家的家底就在那里,夫妻俩躺在医院,心急如焚,却一筹莫展,只能垂泪叹息。
村民理事会的互助救助站知晓了彭佛桃夫妻遭遇的不幸,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在全村展开募捐活动,一天之内就募集了4000多元现金。理事会把募集的钱送到医院,彭佛桃,这位饱尝了生活磨难,一直坚忍不屈的汉子,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
尽管村民理事会在彭佛桃遭遇不幸时给予了重大帮助,但理事会工作人员仍然反省了自身,认为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帮助每一个村民。他们在村里建立了劳动力档案,详细登记了每个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和特长,又根据当地市场和用工需求,分类组建了采果队、汽车运输队、建筑工程队,组织闲散劳力到超市、扎花厂、玩具厂就业,这样,村里农民用不着去外面打工,只要有这个念头,到劳务输出服务站登记一下,很快就能获得答复,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求职者的愿望。
劳务输出服务站越办越有经验,越办越贴近村民需要。他们见村里部分年轻人由于缺乏必要技能,介绍出去后只能干一些繁重的体力活,既吃苦,又吃亏,觉得有必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适应今后的生活。而提高素质的首要措施是要让他们能接受必要的培训。
彭佛桃的儿子已经辍学一段时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不肯再去上学,坚决要去打工,服务站将他介绍到县职业学校进行培训,那儿有电脑、电动缝纫等多种技能培训班,培训时间3—6个月不等。参加了培训的彭佛桃儿子以及村里的青年男女再出去打工,可以直接进入到技术岗位,收入比体力活要高出1到2倍。当小彭拿到自己的第一份工资时心情异常激动,他将那十几张攥在手心里太久,因而有些发潮的纸币一分不少地捧到爷爷面前,抚摸着老人松树皮一般苍虬的双手,含泪说道:
“爷爷,爷爷,您不用担心,以后您的生活,我会尽力赡养的,一定要让您老人家安度晚年。”
爷爷紧紧拉住孙子的手,老泪纵横地说:
“多亏了村里的帮助,我们家才走出了绝境。现在,你有了技术,以后本领比爷爷和你爸爸都强的,这就让我放心了!”
高标准建设的樟木移民新村和它的蜡芯产业合作社
寻乌县金桥村并不是单独的典型,在赣州,有些移民村甚至有更独到的创造。
离赣州市最近的一个县,叫做赣县,从赣州市驱车出城,几十分钟就可抵达赣县县城。赣县虽然离市区这么近,但它的乡村地带,同样是山脉绵延。这里的最高峰名叫水鸡岽,海拔超过1000米,整个山区林木茂盛,溪流众多,住在山里的百姓要出一次山,很不容易。该县依照县里实际,也将移民搬迁列入扶贫战略之中。
恰逢赣州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移民搬迁自然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移民新村建设标准各地没有统一规定,完全依照地方实际操作。赣县在确定建设标准时,基于当地传统,不敢丝毫马虎。为什么呢?原来,当地有个著名的古文化村落,它的名气传扬全国,这等于给出了新农村建设一个古老的参照。
话要回到2006年。那一年,由中国旅游报社和中国民俗民居旅游节组委会共同举办了一场中国十大古村结盟活动,将江西赣县的白鹭村评选为中国十大古村之首(其余古村分别为:广东雷州市邦塘村、山西襄汾县丁村、贵州平坝县屯堡文化村、江西婺源县古村落、广西灵山县大芦村、陕西韩城县党家村、安徽黟县西递宏村、湖南桂阳县阳山村、浙江兰溪市诸葛八卦村等),白鹭村的荣耀正式载入中国村落文化的史册。
白鹭村迄今已有860多年历史,号称江南保存最完好、古建筑最集中的村落,村里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69座,这些古建筑异常讲究,它们沿着清澈澄碧的鹭溪呈月牙形布局,村里四条主要街道,俯看极像一个大大的“丰”字。白鹭村的主要建筑分为“十景”:一天池、二义仓、三元官、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大部分建筑群都是由精美的雕花门楼和建筑实体围绕中突的天井构成“四水归堂”式格局。村里一座名叫“恢烈公祠”的祠堂,被称为“山沟里的大观园”。其艺术气派、精巧构思和精工巧作,让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和民俗学家都叹为观止。
古老的村落尚具有如此久远的时空魅力,现代的新村当然不能草率为之。赣县移民搬迁工作人员对新村建设给予的重视不亚于古人,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科学规划,完善配套,高标准建造新村”!而赣县江口樟木移民新村正是按照这样一个目标建设的新村典型。
这个新村原址在江口镇的深山区里,原名就叫樟木村。
樟木村,这个名字的意义是一目了然的。樟木,即樟树,又名木樟、乌樟、芳樟树、香蕊、樟木子、香樟、小叶樟……樟树是一种高大的常绿性乔木,树龄很长。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南方大地几乎无处不有,所以它被好几座城市定为市树,如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
、景德镇市、樟树市;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江苏省无锡市;安徽省马鞍山、安庆市;湖南省长沙市;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绵阳市、自贡市;贵州省贵阳市等。赣县最早属豫章郡,豫章得名,即与樟树有直接关系。江南深山之中,这种树木寿可千年,多生长为参天古木。江西乡村几乎处处可见樟树,但以樟木或樟树命名的村落却不多,可想而知,樟木村的命名,当然是因其坐落在樟树成林、古木蔽天、云深不知处的偏远地方。
这个村比较分散,几个村小组离圩镇近的有20多公里,远的30多公里,村民生活一直存在“五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购物难。村里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比起外面相差太远。县里决定将樟木村外迁,选择安置点的时候,先后考虑了3个地方,最后,在征得移民们同意的情况下,确定在一个名叫六十里店村的地方。
这个地方,紧靠圩镇,交通便利,一贯以种植灯心草和生产蜡芯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百姓生活较为富裕。在房基地分配和调田工作完成之后,县里从省城聘请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新村做总体设计。112亩的村落范围,共安置218户移民,所有的房屋采用统一建筑风格,一律为独栋两层楼房,屋后附有院落,为便于移民从事蜡芯产业,楼房按照上居下店、前店后坊的格式兴建,即楼上住家,楼下开店,院子里可以从事手工作坊式的蜡芯生产。
正所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新的樟木村,输电线路采用地埋方式,全部安装于地下,进村主干道安装了40盏路灯;村里集中安装无塔自动供水装置,每家每户均使用自来水;村里硬化路面1.2公里,铺设排水沟1.3公里,人行道上铺设彩色吸水砖9000平方米。路旁种植行道树300余棵,建花池3座,花圃600平方米。各家房屋建好后,统一敷靓化外墙砖达16000平方米……
300多棵行道树,自然以樟树为主。这些刚栽下的樟树,亭亭玉立,风韵十足。褐色的树干刚及手臂粗。这种树木在潮湿多雨的南方,生长速度很快。只要七八年,它们就能长得高过房顶,将整个村庄笼罩在青葱的枝叶当中。樟树一年四季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那香味沁人脾肺,又有驱除蚊蝇的作用。那个时候,到樟木村来的人,将会明瞭为什么南方会有那么多城市喜欢用樟树作为市树了,同时他们的双眸也将被一片浓绿染成两颗翠玉珠子。
一个富有魅力的村庄,当然不仅仅在它的环境,更主要的还在于它的内涵。一个是自我生长的内涵,这个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一个是自我完善的内涵,这个则须风俗民情作为底蕴。樟木村的整体迁移,是把这二者都融合到其中了。
前面讲了,六十里店村这个地方,一直以生产蜡芯为传统,樟木村搬来之后,紧紧依托当地传统产业,组建蜡芯产业合作社,着力培育蜡芯专业市场。合作社采取“统一进购原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收购、统一销售定价、统一拓展市场、分户安排生产”的“五统一分”模式,村民们一入住新村,稍加培训,就有了自食其力的渠道。而且坐在家里加工蜡芯,足不出户,不用春耕夏种,日晒雨淋,相比以往的日子,轻松得多,收入又高出许多,大家那份高兴和感激,溢于言表。
从2004年搬迁出来,樟木村的变化之快,连移民扶贫办的人员也出乎预料。他们说:“原本以为给他们创造一定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就是成功,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这200多户移民里,蜡芯加工和经营大户就出现了20多户,20多户人家买了轿车,每家每户都买了摩托车,村里人均收入比搬迁以前翻了3倍还多。
樟木村在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之下,组建了村民理事会,成立了社区活动中心,兼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活动,形成了一个“一室两网八小四有”(党员服务活动室、互联网、富联网、小黑板、小网吧、小书屋、小课堂、小广播、小剧团、小商店、小诊所;定期有体育比赛、有科普活动、有文艺演出、有技能培训)的常态模式,在人们眼里,这个从深山里迁来的古村,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文明新村、和谐新村、小康新村了。
源自温氏山西太原堂的太源村新貌
在石城县的深山里,有一个叫太源村的古村,古村的来历有些久远了。这个村以温姓为主,据村里的族谱记载,他们的先祖是从山西迁来的,是山西温姓太原堂的后裔,与笔者是同宗。当我看到他们新居里供着的“太原堂”牌匾时,心内一阵呼啸,眼前仿佛掠过晋朝的风云。在那遥远的年代里,温姓始祖随着晋室东渡,定居建康,而后由建康出洪州,再由洪州到湖广、闽汀,而后返迁到赣南石城、信丰等地,成了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客家这个名称,它的真正来由也许已经淹没在久远的历史烟尘中,不可详考,或者详考后得到的答案也未必真实。关于它的来历,有关的专家学者有多种说法,一说它源自秦代。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曾派遣50万大军南下,扫平南粤之地,后这50万大军多半留在南方。战事结束后,他们又被派往南方的深山里伐木,以供秦王朝修建奢华的宫殿之用。这帮原先的士兵、后来的伐木工,被当地土著人称为“木客”,意谓“砍伐木头的客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真正的客家出自中原地区人口的五次大迁徙。这数次大迁徙自西晋永嘉之乱开始,由于北方遭受战乱,迫使大量人口避往相对安定的南方,故而每次人口大迁徙都是自北向南,所谓"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
北方人士避居南方,主要以粤赣闽三地交界处的“四州”(梅州、赣州、汀州、惠州)为栖息地。而“客家”之称,一说出于清代一次大规模的土著与客籍百姓之间的族群械斗,当时,
广东西部江门地区的“广府民系”以当地原住民身份自居,他们自称“地主”,将千百年来的历代北方移民冠予“客家”之称,以后,逐渐为北方移民所接受。
当然也有说这本来就是客家人对自己的自称,“客而家焉”、“家而客焉”,他们以此来表达对地方原住民的敬重和对故乡的忆恋,以及对自身血统、来历的强调和记忆,由此口口相传,遂约定俗成,于是有了汉族中赫赫有名的“客家”民系。
太原堂温家先祖来到石城,大约仍是由于避乱原因,所以选择了深山作为栖息之地。但迁居不忘本源,第一代移民先祖乃将自己立足的地方命名为“太源村”。同音不同字,但也能从中窥见后辈对于祖宗堂号与地望的缅怀之情。
太源村到县城不通公路,只有一条古驿道,狭窄而陡峭,沿着这条驿道步行要走3个小时。后来有了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但仍是不够方便。且摩托车进山危险性很大,当地曾经就发生过骑摩托进山遭遇意外车毁人亡的惨剧。
当太源村作为整村迁移的村落即将迁出时,太源村所属的琴江镇决定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全新标准,立足于文化视野,将太源村打造成一个具有特色风俗的村落。
移民新村的选址定在从县城出来,下公路、进山的那条古驿道旁。用青石条和鹅卵石将古驿道修复,移民的新居便挨着驿道两旁修建。新居一律按照客家建筑形制设计,村民们把各家各户保留下来的具有文化记忆的匾额擦净灰尘,高悬在崭新的堂屋中央,以显示家传渊源,那些古色古香的匾额就像族谱一样,是太源村村民心中的骄傲。
不光新房和村落的设计、布局经过整体考虑,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也统一采用新型的低碳环保方式,如家家都安装太阳能和沼气池,伸手有热水,烧饭有沼气,果然是既方便又环保,让移民们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