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6747100000026

第26章 走进新生活(2)

遂川县做为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是省里确定的重点移民县,他们也和修水一样,专门组织队伍下乡摸底调查,共派遣了23个调查摸底指导小组和9个核查小组,深入到村、组、户进行核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核准移民迁出的户数,县里专门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了10多位地质专家前来核查认定。这样就使移民搬迁工作具有了高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他们在学习修水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形成所谓“六结合”。这六个结合是:一,坚持无土安置和有土安置相结合;二,坚持移民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三,坚持移民扶贫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四,坚持移民扶贫与建设小康示范村相结合;五,坚持移民扶贫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相结合;六,移民安置与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个私经济相结合。

这六个结合,有些是修水县移民经验中已经做了的,比如有土安置与无土安置的结合。但由于遂川县土地面积更少,县里依据调查摸底情况,拿出了一个更多地鼓励移民落户到乡镇所在地作无土安置的方案。但是,对谁进行有土安置,对谁进行无土安置,他们定出一个标准,就是年纪轻、家底略好,个人素质相对高、学习能力强些的,一律做无土安置。那些经济条件较差,学习能力弱的,才能做有土安置。

移民们对于土地看得更重,因为他们除了耕作而外,其他生产技能几乎不具备。绝大多数移民首选的方案,都希望能对自己做有土安置。县、乡镇工作人员对他们必须做好引导、说服工作。

一次,遂川县扶贫移民办的同志下到一个村里做搬迁动员,村民们在会上吵成了一锅粥,大部分村民提出,不给土地,他们将来没办法生存,与其这样,不如不搬。移民办的同志耐着性子做工作,从移民村今后的发展上,给他们描绘未来的远景。

移民办一名负责人说:“即使在城市周围的农民,在平原居住的农民,早都在政府引导和帮助下,实行了产业转移,大多数农民已经摆脱了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方式,打工经济、多种经营、自办企业……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获得了彻底的改变。光靠种水稻,除非能成为种粮大户,否则即使进行了有土安置,那一点点田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无法奔小康的。政府花这么大力气,动员你们搬迁,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脱贫,还有更进一步的考虑是要帮助你们致富。县里这次确立的移民安置点,之所以要把一部分移民安置到乡镇,主要是便于将移民新区作为小康示范村来建设,政府还可以统一对年轻人进行技术培训。有了一定的技能,既可安置到工业园区就业、也可以从事个体户职业,发展个私经济……

村民们却不大自信,他们狐疑地问:“多种经营呀,自办企业呀,对于我们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山里人,能行吗?”

“什么都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嘛。这个政府会给你们帮助的,你们放心好啦。”

干部们把迁入点的情况给村民们做了介绍详细,让他们知道,移民安置点事先都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按照设计科学,功能齐全,与集镇建设和三产发展互为联动的模式来建设,水、电、路、有线电视、电话网络等基础设施预先到位,就医和就学都很方便……

尽管作出了种种保证,在移民初期,却无法说动所有移民户的心。这些长年生活在山里,筚路蓝缕,胼手胝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曾经是那样淳朴和厚道,可是,不能不承认,一段时期以来,农民在中国的一场又一场变革中,成为被欺凌与被愚弄的角色,他们对于来自上面的话语渐渐变得冷漠和麻木,他们宁愿固守自身的贫穷与落后,也不敢轻易放弃仅剩的一点生活资源。山里的生活尽管苦,土地瘠薄,不是“斗笠坵”就是“挂壁田”,但他们只会在这样的土地上耕作,他们不敢再放弃,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寄托。他们变得固执甚至有些偏执,对于干部们的许诺,他们抱有一种本能的疑忌,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他们惧怕未来的一切不确定性。

好在年轻人对于未来有着尚未泯灭的憧憬,他们当中有些人去过外面,与山外的世界有过一定的体认,他们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更其强烈。见县、乡对于移民搬迁给予了如此周到的考虑和安排,他们动心了。从近年来各级政府给予农村的特殊眷顾上,他们已经感受到干部作风的深入转变,体验到上面政策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真正关怀和倾斜。他们中有人站出来,报名要求进入第一批移民名单。

有人站出来响应移民搬迁号召,这给县里工作人员以极大的振奋。宣传动员取得了成效,下面的具体操作,一定要严格做细、做好,取信于民,以取得典型示范效应。

过不久,人们在村部看见了一张大红色的纸,纸上写着一排一排村民们熟悉的名字,那都是报了名的搬迁户的名字。名字后面是每家的人口数,还有移民搬迁的资金补助金额。

这是一张公示榜。这张榜的张贴,是遂川县移民搬迁工作“阳光操作”的一部分。

在公示期满之后,获得通过的移民们便按照有关程序,携带自己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前往乡镇领取县财政拨付的搬迁经费。

农民都是讲现实的。见移民搬迁费及时兑现,村民们又有动心的,就这样,很快,大部分村民都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移民搬迁的“队伍”当中。

罗先华的动员“妙招”

遂川县戴家铺,离井冈山只有几十里路程,当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过这里,这个人数不多的小村庄以它的朴素和真诚迎接了红军。以后,毛泽东回忆这一段经历,因不记得这个村庄的名字,只记得村里有一家铁匠铺,铁匠姓戴,于是随口把它称为戴家铺。从此,这里就有了一个叫戴家铺的小村。

小村安谧,宁静,四周是环绕的大山,山上长满葱绿的树木,白云从山顶上飘来飘去,一派世外桃源风光。由于偏僻,这里人迹罕至,只有红军闹革命的时候,才来过大股的人马。这些人马有红军,也有白狗子,两支不同信念的军队反复拉锯般地搏斗,给这里的山川和百姓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至今,那段历史已经过去整整70年了,戴家铺周围的风光依旧,除了村口的古樟树腰身粗壮了一些,山头的形貌、田野的风光,与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没有多少区别,这里百姓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古人相比也没有多少区别。

春天来临的时候,一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农民,把裤脚挽到腿根部,赤着脚,扬着鞭,吆喝着一头老牛在冷浆田里耕耘。妇女们头上戴着蓝色的头巾,在看不见身影的地方忙碌,偶尔有一曲山歌响起,很快又沉寂下去。山歌的声音喑哑,旋律单调,似乎象征着山里生活的日常情景。

走进村里,外人看见的是清一色的土砖房,用黄泥糊的墙壁,上面挂着红红的辣椒串,还有黄澄澄的苞粟和南瓜干。

屋外阳光明媚,屋内却显得阴暗。因为没用玻璃,怕冬天的寒风刮进屋里,农家的窗户也和早年一样,狭小而低矮,有的还用纸糊着,透出几分寒酸。

村民们很少有机会去镇上,镇上的人,包括干部们也很少来。但是,这次移民搬迁,镇里甚至县里的干部都来了,有的来了几次。镇党委书记罗先华,跟村民们熟悉得就像家里人一样了。

开始动员村民搬迁的时候,村民中的反对意见占了上风。大家对于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感情上的不舍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对于山下眼花缭乱的世界的不相适应,更是他们畏难不前的原因。罗先华想,这些百姓,心里的畏难情绪不是没有道理,关键在于我们的说服工作要细致、要耐心。他一不做二不休,跟镇里干部交代,自己就在村里住下了,什么时候说服了村民,什么时候下山。

他挨家挨户地走,详细了解每户人家的生活细节,跟户主谈,也跟老人们谈,还跟孩子们聊。山里孩子眼睛里特有的那份清澈让他感动。他把山下的新鲜事聊给孩子们听,问他们想不想学英语,想不想学电脑?孩子们齐声回答:“想!”

孩子们对这位罗书记有好感,他们知道他是来劝家长们搬家的。孩子们回家跟家长说:“罗书记讲,要是搬了家,以后我们上学就不用爬山了。每天上完学,中午都可以回家,用不着自己带饭吃。”他们又说:“罗书记讲了,镇上的小学现在就开了电脑课,还开了英语课。我们想学英语,想学电脑。”他们还说:“罗书记给我们保证,我们要是搬了家,学校里肯定会给我们班上配电脑的。镇上有一所希望小学,我们都会安排在希望小学上学。希望小学的房子是新盖的,那里有操场,有篮球,有乒乓球桌……”

村里的小学只有一个老师,教着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根本没办法执行。外面小学里已经开设的英语和计算机课程,根本连影子都没有,大人们尽管知道存在这个问题,但生计的劳碌常让他们忘记或者忽略它,但孩子们却没有忽略,一经罗书记提起,他们的愿望被强烈地激起。

孩子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有着热切的渴望,这对父母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有孩子的父母开始犹豫:自己过一辈子山里的生活也就罢了,再让孩子们也这样过下去,终是于心不忍呀。孩子们喜欢新鲜、热闹,喜欢感受新的生活,让他们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这正是抚育孩子的目的,即使为了孩子搬出山去,也是值得的呀!

罗先华抓住这些家长的心理,一遍又一遍地上门做动员。他说:“这几天我观察了,你们的孩子一点不比山下孩子差,要是能有好一点的环境读书学习,他们将来走出农村,去城里上大学,希望大着呢。你们看,我这几天教他们的几句英语,你们家孩子讲得比我还顺溜了呢。”

孩子得到罗书记的表扬,很想就此表现一下,果然就把跟罗书记学的几句English背了出来。家长们也不知孩子念得到底正确不正确,但看见自家的孩子这么有灵性,终于意识到,让他们跟自己一样,一辈子困在大山里面,是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祖先的。如今,即便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搬出山去,吃再多的苦也不该计较,孩子嘛,他们才是家族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

和戴家铺的村民一起住了几天,罗先华下山了。他下山的时候,身上带着全村百姓诚恳的承诺。他很兴奋。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戴家铺从此要迈向新生了。”

万安妇女许才香的决心

万安县,位于江西中南部,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它的建县历史可追溯到东汉。公元943年,是南唐保大元年,当地百姓修建房屋,从地下掘得一石块,石块上有一行字:万民以安。按照封建社会流行的说法,这叫祥瑞,于是,便将原先的县名改为“万安”。

江西大地的母亲河赣江,从南至北穿越了整个万安县境。古代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长途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赣江则是一条著名的黄金水道。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长江的支流众多,但唯有赣江能够将长江至中国南方的交通贯通。事实确实如此。赣江,是长江第七大支流,从江西与两广交界的山脉发源,其干流长度达700多公里。赣江与广东珠江的直线距离仅数十公里,自从唐代名臣张九龄开通大庾岭以后,长江流域的水运始得经鄱阳湖溯赣江而上,抵达珠江流域,并直入海路。

中国古代除陆地丝绸之路而外,另有所谓“水上丝绸之路”。水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从东南海港起航,经马六甲海峡去往印度洋沿线,最远处抵达非洲东海岸甚至欧洲。水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货物为香料、瓷器等等,恰恰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世界闻名,瓷器经赣江运往岭南,再从岭南转运欧洲,故而这条丝绸之路又被命名为“陶瓷之路”或“香(料)瓷(器)之路。

赣江自鄱阳湖上溯,起初一路平川坦荡,但进入中游,则峡谷渐多,尤其万安境内,有一段水路,号称十八滩,最为险阻。十八滩中,有一滩名叫“惶恐滩”,文天祥在抗元失利被俘,从水路押送北京时途经此地。他曾写下《过零丁洋》的著名诗歌,其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之“惶恐滩”,就是指的这段水路。

解放后,出于蓄水发电和灌溉需要,万安赣江段被截流筑坝,形成江西最大的发电型水库万安水电站,库区成为泽国,当年的十八滩被淹入水底,而不少百姓也因此后靠搬迁至深山当中。

在全省移民搬迁工程中,万安也是重点移民县。根据摸底调查,万安的库区民众中仍有24187人处于“饱而时饥,暖而还寒”的境况之中,尤其是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现象十分严重。

库区百姓是经历过一次“移民”的,所以,比起修水、遂川等地,万安百姓对于移民动员的响应十分积极。他们早已打破了安土重迁的观念,对于搬家的疑虑也少得多。他们唯一的“埋怨”是,这项政策为什么没有早日到来?

初步动员阶段,20000多民众中,申请搬迁的就超过半数,大家搬迁的渴望十分踊跃,于是这里出现了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的“争票上车”现象。

但是,搬迁必须量力而行,按照步骤进行,不能一下子满足全体库区百姓的要求,只能一步一步走。于是,县里定出了“三先三后”的搬迁方案,一是先库区后山区;二是先整体后个别;三是先上乡后下乡。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之所以确定这三个方案,是因为库区百姓因为水库修建时放弃了原先的居住地,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起原先更加艰苦,比如本书“引子”当中提及的张国庆一家就是这种情况。而整座村落搬迁,可以避免搬一批留一批,也有利于移民点的建设和发展。万安对于本地的乡镇按照所处位置不同,分为上乡片和下乡片。片上乡所处的位置更高,这些乡多年来基础设施投入少,发展慢,民众生活改善也很缓慢;而下乡片的乡镇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这就叫先急后缓。

60岁的许才香,是经过个人申请、群众评议、乡里审核、张榜公示等好几道程序被确定为首批搬迁对象的。这对于她,是一件期盼已久的好事。这天,她早早就起床,走了2个小时的山路,赶到乡里去。这次,她不是去赶集,也不是去走亲戚,她是按照乡里统一的安排,乘车去五丰镇棠溪安置点。

她没有想到,乡里会把搬迁工作做得这么细,不仅给了他们重新开始创造生活的机会,在搬迁之前还组织移民代表去安置点现场参观。

十几里的山路,对于长期在山里生活的她来说,算不了什么,何况今天的目的又不同,去安置点参观,当然是让移民们对未来的新家有个直观印象,好落落心心、高高兴兴地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