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6747100000019

第19章 艰难的进程(3)

由于祠堂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所以它的建筑一般都是村庄里最高大宏伟的屋宇。在江西农村,至今仍有许多保护完好的祠堂,它那高大的门厅、精致的雕饰、粗硕的房梁和楹柱、写有家族荣耀的堂号和传统的牌匾与对联……让每个后辈在慎终追远的同时感觉到了几分来自历史深处的肃穆与沉重。

修水县上奉镇,这里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荣家大屋场。屋场,当地话就是村庄的意思。300多年的光阴足以传承十几代人,即便当初只有一户人家,在讲求多子多福的岁月里,其后代也早已枝叶繁茂了。

上奉镇接受了151户、1175口人的移民安置任务,上奉镇依照县里整体安置的原则,把这151户移民统一安置在石街这个地方,叫做石街安置小区。

石街小区是修水县最大的一个移民安置点。这个安置点除了利用石街原本的空地之外,还需拆除67户村民的老房子和一座老祠堂,只有把这些旧的建筑拆掉,才能按照规划将移民新区建起来。

村民的旧房屋好拆,动员动员,加上按照政策帮助他们建新房,没花太多的精力,工作就做通了。但是,当听说要拆掉村里的老祠堂,村民们,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心里就有了深深的抵触,他们对拆祠堂想不通。

那段时间里,不时有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跨过祠堂那条高高的门槛,进入到祠堂里去。

祠堂已经老旧了,一副衰败的情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它建成的年代,据说在咸丰甚至是道光年以前,它的年岁比村里老人的爷爷的爷爷还要大。

过去,这座祠堂供奉着村民们的祖先排位,每逢重要的节庆日子,大家都要在族长的安排下,来这里给祖宗磕头敬供。村里决定重大事情,也是在祠堂的大厅里举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中叶起,祠堂的作用已经发生了蜕变和衰退。起初,这里成为村民们搞土改、分田地的会场,后来村里办了小学,祠堂门前又挂上了小学校的牌子。文革期间,这里还一度住过前来破“四旧”的红卫兵,以前神龛上摆着的祖宗牌位和门厅上悬挂的匾额都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村民们自己也在祠堂里召开过大批判会,批斗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包产到户后,各家各户忙于自家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村里的小学也重新选了新址,祠堂里往日的热闹或喧嚣便渐渐冷寂下来,只剩下不同年代的标语在陈旧的壁上雄视着流逝的岁月。

年久失修的荣家大屋场的祠堂,越来越被人遗忘了,它那高高的马头墙上布满苔藓,鱼鳞般的屋瓦透着天光,因为不少屋瓦被风掀开,或者碎裂。大厅里的楹柱油漆完全剥落,有些地方已经遭了虫蛀。原先精心雕镂的花窗,已经没有一扇完好。粗壮的大梁成为了蛛网和灰尘盘踞的地方……

连老人们都很少进祠堂里来了。

非诚即扰的惠民工程

可一旦听说祠堂要拆除,一些村民心头还是受到震动,他们认为,自己的根、家族的根、村落的根,和这祠堂息息相关,拆掉祠堂,会不会使自家生命的根系受到影响?

镇领导们多数都是当地人,知道祠堂承载的历史涵义,他们没有轻率动作,而是通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反复细致地做村民的工作,让村民们懂得,300年前,他们的家族从外地迁来时,也是因为宽厚的当地人接纳了才得以扎下根来的。祖先的祠堂是用来纪念先祖的,可是,纪念先祖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中国农村中睦邻友好的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何况,祭祖的仪式已经多年没有进行,祠堂的破败也预示了传统的追忆祖先的方式需要更新。而移民尽管姓氏不同,毕竟也是乡里乡亲。而且,即使不为移民拆除祠堂,正在方兴未艾的新农村建设,也需重新整治各个屋场的村容村貌,何不趁现在这个机会,就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推行到位?

村民们都是通情达理的。这些道理跟他们讲透了,他们心头的疙瘩也就解开了,心头舒展了,不良情绪也跟着消解了,他们不再对拆除祠堂抱抵触态度。当一大片拆迁后的空地经过平整后,施工队进驻统一修建移民新区时,石街的村民们还主动前来帮忙,他们知道,以后,这些移民也是石街的村民,他们将和自己一起生活,同甘苦,共命运。而且,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只要共同生活一段日子,很快会通过姻缘结成亲戚的,那么,大家不就变成真正的一家人了吗?

其实,调田工作在修水进行得基本顺利,与县委县政府事先的调查摸底工作有密切关系。县长李晨峰后来总结说,尽管土地是农民的第一资源,但是,他们通过对农村和农民的细致考察走访,发现农村出现了大量新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对于进行移民有土安置是有利的。

比如说,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不少农民已经从土地中转移出来,这些农民中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离土挣钱,从事二、三产业,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剩下“三八六0”部队(即妇女和老人),已经无法承担传统的农田耕作了。

另外,农民们对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大收入增长愿望迫切。现在上级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很多的支持,如果将项目分配与移民安置和调田工作结合起来考虑,将更容易做通农民的工作。

当然,在选择安置点的时候,也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迁入点的干部群众思想觉悟较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生产发展有后劲;二是乡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支部书记和主任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强;三是具有宅基地和承包耕地的调剂余地;四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具备公共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条件。移民安置是政府的一项战略举措,在实行这项举措中,不能光叫农民做贡献,同时必须认真细致地考虑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只有把这一点考虑在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还有一条,就是安置点的人数要适中,既要能把移民全部妥善安置到位,又不能形成过度压力,因此,修水县从调查摸底中排出的86个点中,进行筛选,最后敲定了67个安置点,每个点安置人数大致在300——500人。

修水县在安置移民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能源、退耕还林、村组公路、人畜饮水、学校改造等项目推进,在不长的时间里,共修建公路24条,打水井18只,修建饮水池11座,扩(改)建教室1280平方米,建沼气池1360只,新修、改善灌溉渠道65公里,建电排站2座以及桥、涵洞、水闸和水堰35处,拦河坝9座,中低产田改造2.6万亩……

那些安置点的村民很有感慨地说:“接收移民是一件明去暗来的好事。”

移民工程,最终没有变成扰民工程,反而成了惠民工程,这是这项工程在设计中具有统筹性、兼顾性和前瞻性的结果。

我们是好客的主人

移民搬迁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与迁入村的村干部和村民积极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点,笔者在采访吉安县安塘乡的过程中有着深切的体会。

吉安县安塘乡新居移民村,一幢幢简约别致的小洋房整齐地排列着,一行行绿化树给小村庄画上了优美的风景线,村前的休闲小广场上儿童正在嬉戏玩耍,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走进农家小院,更是一番别样的景致:拧开水龙头,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点燃沼气灶,蓝色的火苗滋滋地燃烧;摁下遥控器,30多个台的有线电视让村民喜笑颜开。然而,移民们还记得,当初他们搬迁来的时候,当地村党支部书记王财贵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新居移民村原来住的老村叫新屋场,村民47户203人。老村子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村里的孩子上小学都要走4、5里的山地,村民就医就学十分困难。这些年深日久的问题,村民们早已习惯乃至麻木了,可是,不久前村民们又遇到新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起上学不便、就医困难等等更加让他们担心,问题的起因在村子附近的安塘煤矿。

煤炭,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当煤炭的市场价格逐步攀升,一些煤老板开始加快对煤炭的开采。安塘煤矿矿区采煤作业力度不断加大,煤矿巷道深度掘进,引起了周边的地质变化,新屋场部分村民发现,他们居住的房子出现地基下沉、开裂等险情,毫无疑问,这是煤矿开采引起的。这种状况,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但是,村民们一家一户又无力与煤矿协商。

当移民搬迁的动员在新屋场进行的时候,村民们个个踊跃报名,他们希望早日摆脱穷困,更希望尽快摆脱煤矿造成的威胁。

乡里给他们选定的迁入地是赤陂村,这个村位于公路旁,交通便利,视野宽阔,新屋场的村民去看过后都非常满意。但是,正所谓“好事多磨”,就在乡里正式宣布赤陂为移民安置点的时候,却有人对乡里的决定表示反对。

反对者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赤陂村的几户百姓。

选定作为移民安置点的地方,属于赤陂村的荒坡地,但是,尽管是荒坡,却有村民在这儿开了荒,种下了农作物;王财丰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储藏间,还有胡金清、王定远等两户人家盖了圈养牲畜的栏舍。他们听说这里的土地要让给移民户,乡里又给予了征地补偿,想借此机会从中获得一些个人利益。

做过农村工作的都知道,中国农民总体上质朴、淳厚、老实、单纯,但他们也有着落后的一面,比如说自私、斤斤计较、看重眼前利益,尤其有少数农民不愿意讲规则讲法制,贪图小便宜——这样的农民在许多地方都有,赤陂村也一样。

这几户农民大约私下里商量好了,他们统一口径,不论乡、村干部怎么做工作,都不松口,一定要上面对他们的“损失”予以补偿。有一户人家说:“既然上面给了钱,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多闹一点?你们多数人觉悟高,不肯要,我们觉悟低,只认钱。给了补偿,我们就拆,不给钱,你干部总不能把我们的牲畜牵走,不能把我种的芝麻、红薯耕掉。”

听了这话,王财贵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找到这些人集体协商,说道:“你们拆迁征地要点补偿也无可厚非,但是移民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上级补偿的基础设施经费只够用来平整地基,没有资金来补偿拆迁。这样吧,拆了栏舍的村民,如果需要圈养牲畜的就用我家的,占用地就用我家的粮田来补偿。我就不相信这件利国利民的移民工程会被同宗亲的兄弟姐妹们难倒!”

老王的话使很多的村民猛醒:同宗一脉,血浓于水,本来就应该相互帮助,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拉一把,什么你的我的,不都是祖宗先辈留下来的么?很快,大家都纷纷表示同意无偿拆迁和征地。柳暗花明,安置点征地拆迁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新居村的移民工程很快的破土动工了。老王天天会去工地上看看,瞧着一栋栋的新房像芝麻开花一样,一天一天往上冒,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说:“感谢政府的帮助,也感谢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采访中,我接触了不少移民扶贫干部和各地的县、乡、村干部。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对他们却有直观的认识,他们当中少有满脑肥肠的胖人。这大概不完全是基因的原因,多少与他们的辛苦有关联。他们大都皮肤黝黑,透着山里人的纯朴。他们并没有干出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却一心扑在工作上,把移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他们为了移民搬迁扶贫事业真的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机。有时凝视着他们疲惫的身影,我会去想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他们这么辛苦到底为了什么?为了哪个?为自己?

不像!如果他们只为自己着想的话,完全可以抽出精力干些别的来钱的营生。说到底,他们还是为了那些需要他们服务和帮助的移民!有一个接受我采访的妹子说她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和乡里的扶贫干部吃顿饭,饭后最好能去唱歌。原因是她有一个心愿,要代表家人把那首优美的《为了谁》唱给日夜为她们辛劳的移民扶贫和县、乡干部呀。

这让我感动,同时也让我欣慰。这年月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高了,对人的标准严了,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获得这样真心诚意的认可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也许不仅仅是成功,还有宝贵的感情蕴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