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6747100000014

第14章 摸着石头过河(1)

他们走出来的路

说老实话,在采写这部报告文学之前,我知道“扶贫”是我们国家的一项政策,我所在的单位也有挂点的扶贫县。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作为团员的我还曾随团委到单位对口的扶贫点南丰县某乡去慰问演出,至今仍有照片印证着我那时的青涩和在舞台上的认真。可是对于移民扶贫我却知之甚少。一则我孤陋寡闻,二来移民扶贫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县乡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干的虽然是扶贫济贫、功德无量的民生大事,但因缺少娱人眼球的卖点,所以从来都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江西省移民扶贫大军默默地为人做着嫁衣裳,并在这种令人感动的缄默与踏实中成就了一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一,条件各异,在移民搬迁扶贫这件事情上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江西扶贫战线的同志便发挥实践出真知的求索精神,摸着石头过河,愣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条路,与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分不开!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的英明决策,才有了2003年修水、遂川和万安三个县的移民扶贫试点,为我省生活在深山区、库区几十万贫困群众带来了脱贫的曙光!

这条路,与江西省移民扶贫办公室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分不开!是他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的移民扶贫政策,是他们开拓创新的思想、深入实际的作风、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保证了全省移民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地开展!

2010年夏季的某天上午,当我在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采访主任刘永思先生时,他刚刚从下乡考察回来,端正的脸上残留着几许辛勤工作的风霜,可一提起移民扶贫事业,他的双眼就闪耀出夺目的光彩。对工作内容的熟悉及敏锐的洞见力使他的思路格外清晰,浑厚的声音透出一个成熟男人的自信与魅力。刘永思主任说,实行移民搬迁,把几十万生活在深山区、库区的贫困群众从大山里搬迁出来,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惠及数十万群众切身利益,解决江西加快发展的基础问题,建设平安和谐江西的伟大工程,省移民扶贫办历届领导班子坚决果断地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这个伟大的工程落实好、实施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党和政府、广大群众交给我们的一项沉甸甸的担子,我们必须把它做好,否则上对不起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下对不起广大群众的期盼和信任。

庄严的承诺,让我肃然起敬!

正是为了这庄严的承诺,自2003年起,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开始落实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于当年在修水、万安、遂川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试点,分别探索深山区、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思路。在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至2007年,又开始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实施移民搬迁扶贫。2008年,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将移民搬迁扶贫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到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县。

然而,当我采访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副主任张志豪时,他却告诉我,移民扶贫,在江西一路走来,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无论是对江西来说,还是在全国来说,都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也没有任何样板可以参照,完全是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全省各级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开创性地进行工作,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指导着全省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使全省移民扶贫工作可以由点及面,从三个县慢慢推广到全省,从1.5万人扩大到30多万人,使江西移民扶贫工作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当然,成绩的背后,是全省移民和扶贫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甚至永久性的工作。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与持久性,所以我省扶贫系统的干部才养成了吃苦耐劳、务实肯干的作风。据了解,我省大多数基层县市的移民扶贫办主任,都当过乡镇党委书记或者是乡镇长,他们了解基层,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有了这份“知彼”,再加上“知己”,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与此同时,还得有踏实做事、不计得失的工作作风,否则很难在艰苦的扶贫一线坚持下来。

有了干好工作的决心、耐心,还要有得当的工作方法及相关的原则和措施。江西省移民和扶贫办公室副主任饶振华认为,江西的移民扶贫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与移民扶贫系统制订的“五项基本原则”有很大的关系。这五项原则中的第一项是坚持自愿的原则,采用阳光操作法,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第二项原则是坚持整体搬迁,真正让贫困户受益;第三是坚持资源整合,着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第四项是后续扶持,着力提高移民户收入;第五项原则是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各种安置方式。有了这几项原则,涉及面广、人数众多的移民搬迁扶贫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也正因如此,江西省移民扶贫工作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据统计,江西省从2003年开始试点,截至2010年,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25亿元,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262个,完成移民搬迁37.01万人。全面实现通路、通水、通电的安置点有1811个,占安置点总数的80.1%;为移民建住房7.1万栋、达968万平方米;建设社区活动场所10.6万平方米,修路3055公里,架设输电线路2733公里,30米以上的桥梁13座,安装自来水管道8千公里,建设沼气池1万多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2万个。以不足10亿元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吸引了70多亿元的各类资金投入,从而使得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明显进步;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镇化进程明显推进;管理成本明显降低;抗灾减灾能力明显上升。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我省的经验材料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搬迁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在会议讲话中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然而,在采访中最令我折服和震撼的是,涉及面如此之广的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所到之处群众个个交口称赞,对政府的关心和帮助表现出非常诚挚的情感。我在万安采访时,一个挑着尿桶前去浇菜的老妇追着我喊“政府万万岁!”

而当我在贵溪市的一个移民安置点采访时,一个从深山区搬迁出来的老汉挤上前来,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眼中含着泪花,一个劲地说谢谢政府把我们从山沟里搬出来了啊,以前一下雨我就怕山洪会把我们家给冲了,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现在我们搬到离墟镇很近的公路旁边,既方便又安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现在是一夜当做两夜困啊!老农这朴实的话语从一个侧面印证着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成功。

然而,这成功来之却是如此不易!它是全省广大基层扶贫移民干部用10年辛勤劳动、10开拓创新、10年摸着石头过河摸出来的!

修水模式

黄梅如今是修水县政协主席,在修水移民扶贫的事业中,她是见证人、当事人,是参与者、推动者。

她生在修水、长在修水,她生命的根和事业的魂都在修水。

对于修水,她是太熟悉了。

修水,处于三省九县交界处,苍莽葱翠的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如两条游龙,在这里交汇。

修水历史之悠久,连不少地处平原地区的县市也无法比肩。据方志记载,早在商代,这里就是艾国的属地。春秋之时,曾分属吴、楚管辖,汉代设立艾县。

雄峻的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中,曾走出过不少传扬青史的文化名人,如宋代的黄庭坚和晚清至现代的陈门四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但这里更多的故事却与打家劫舍、扯旗造反有关。明末李自成曾在九岭山脉的九宫山上被地主武装斩杀,石达开、李秀成曾在修水举起王师义旗——李自成的殉难地,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属于修水地界,故而他们一直对历史教科书上把李自成的死亡地写成湖北而忿忿不平、耿耿于怀。

20世纪,著名的秋收起义在这里首先爆发;这里还是红军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所以,修水还是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地方。

农民起义军啸聚山林打家劫舍,革命武装割据一方建立根据地,非依托深山密林不可,所以,修水是个典型的山区县。也恰是这样一个原因,修水成为地缘性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之一。

在修水采访时,黄梅给我们介绍:修水是全江西版图最大的一个县,共有4504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地形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比起江西全境的地形,山区面积十成里面多出一成。

直到2002年,修水的交通仍处于相当落后的状况。那时候,全县的公路基本上都属于林区公路,连出县境的路也仅为三级、四级标准。黄梅是在南昌上的大学,她记得自己每次去学校,都得早上5点起床,吃了早餐立即上路,带上干粮在路上吃中餐,下午3、4点钟才能赶到学校。修水到南昌公路里程不过220公里,可汽车得跑6、7个小时。

为了让山区百姓摆脱延续了几千年的贫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过上幸福的日子,修水县委和县政府想了不少办法,动了许多脑筋,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然而,2000年扶贫攻坚阶段过去后,这里仍然有50000山区民众处于穷困状态。

对于一个县来说,这个数字是相当大的。

黄梅当时在渣津乡担任妇女主任,她说,整个县的干部都在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问题而犯愁,却苦于一直找不到恰当的办法。

这一年,新来的县委书记魏宏彬下基层调研,到了渣津乡。就是在这儿,他意外地发现了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

原来,这个乡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了一项省里的重点工程:东津水库——这是一座主要供发电用的中一型水库。由于修水库要淹没一些村庄,涉及到10000多村民的搬迁。当时,由县里资助,有近2/3的村民采取投亲靠友的办法从山区迁出,迁出时间不过1、2年,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明显改善;还有4000多村民没有亲友投靠,则选择“后靠”——即从原地迁往更高的山上居住,结果由于生产生活条件越发恶劣,这部分人的生活越过越艰苦。

县里当初不过资助了几十万元迁移经费,就解决了7000多人的贫困问题。他测算了一下,要是以传统的扶贫方式解决贫困,政府的投入要增加7倍,还未必能达到如此效果,两相比较,孰是孰非,孰成孰败,不言自明!

这个调研结果让魏宏彬感到兴奋。他和当地干部商议后,决定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将剩下的4000人一并迁出。4000人乘以1000元,总共也就400万元,县政府尽管财力不足,但这笔钱多分两年拿,还是不成问题的。

果然,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后来他向省委副书记步正发汇报的移民扶贫的经验,起初称为“东津模式”,后来又被称为“修水模式”。

当修水模式被确立为全省的扶贫战略之后,修水本身的工作压力骤然加大了起来。

渣津移民总共10000多人,修水剩下的山区人口还有8万多,其中贫困户还有50000多——这个数据的获得,来自修水县扶贫移民办的一项调查,这项调查是在黄鹤同志率领的省委调查组所做调研基础上的深化调查。调查的项目很多,也很细,细到每个项目的个位数。例如交通,其中包括离最近的常年通汽车公路距离在3公里的自然村,计1180个,12179户,57426人;而超出5公里距离的有688个自然村,7609户,35841人。又如上学,离最近的完全小学在5公里以上的有744个自然村,7919户,37226人。再如就医,需到5公里之外的卫生院看病的有1244个自然村,12754户,60319人,其中有的村离卫生院远达20公里以上。这样的环境导致山区群众的现实悲剧,他们的人均收入比全县农民平均收入低55%左右,文盲率达18.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有27.6%。尽管这8万多人有些已经摆脱了贫困,但山区群众的贫困比例高达6、70%,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作出既符合省委省政府扶贫战略,又符合山区群众愿望的决策,修水县还就山区群众移民搬迁意愿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县里将调查问卷下发到82068位村民手里,这些村民分散在35个乡镇273个村委会的1737个自然村中,属于17208户人家。

经最后统计,表示赞同省里和县里政策,愿意搬迁的群众为71032人,占调查人数的87.49%,只有12.51%的人回答“无所谓”或“不愿意”。而且,统计数据显示,离公路越远的群众要求搬迁的比例越高,其中有超过2/3的群众希望在一年之内迁出深山。

这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数字,它坚定了修水县委、县政府的决心。但是,将这么多人全部迁出,付出的精力将大大增加,而仅凭县里的财政力量,也无法承担。省委理解修水县的难处,孟建柱书记领着省里多个部门(包括省移民扶贫办、省农业综合开发办、财政厅、农业厅、交通厅、水利厅、民政厅……)的领导再次来到修水现场办公,帮助修水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移民搬迁点的饮用水通过水利项目加以解决;农业厅帮助解决沼气池的补助经费;交通厅给予道路建设经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办则帮助各个移民点寻找、确立农业开发项目并给每个项目给予30——50万元的支持。另外,有土安置确保每个搬迁人口不少于5分地,无土安置保证每户有一个人就业。搬家时,给每个人口3500元(后来增加到5000元)的安置费,还允许从山区带一个立方米的木材下山,以便他们建设新居。

有了这么好的前提,移民搬迁应该很顺利了。可是,令黄梅想不到的是,当这项“战略”或者说“工程”真正实施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多、很多。

在渣津担任妇女主任的黄梅亲自参与了移民搬迁工作,对深山区贫困农民的深厚感情和真诚关切,使她对这项工作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由于具有第一手经验,她一直被县里赋予移民搬迁的责任,直到她担任乡长、乡党委书记、县妇联主席直至县政协主席,她与移民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