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对手的有效竞争战略,是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若想做到这一点,你就要清楚对手如下信息,诸如:竞争对手是满足于现状还是在寻求新的市场;它可能会采取什么战略和策略,这些步骤对你的企业的威胁有多大;竞争对手的弱点在哪里;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企业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动态地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实力分析,然后才能避实击虚、克敌制胜。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经济时代,哪个企业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哪个企业就能处于优势;哪个企业能充分地了解竞争对手,哪个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比尔·盖茨曾说过:“一个好员工应分析公司竞争对手的可借鉴之处,并注意总结避免重犯竞争对手的错误。”微软有一个班子,专门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什么时间推出什么产品,产品的特色是什么,有什么市场策略,市场的表现如何,有什么优势,什么劣势等等。微软的高层每年都要开一个会,请这些分析人员来讲竞争对手的情况。
微软为什么要这样做?微软此举是为了向竞争对手学习,学习对方的长处。
对于竞争对手,是对抗他,还是学习他,这是企业能否在21世纪站住脚跟的一种选择。要想战胜竞争对手,要想在市场大潮中生存,一个重要的手段,或者说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向竞争对手学习”。
美国斯图·伦纳德奶制品商店的经理斯图·伦纳德培训中层干部的方法很独特,其做法就是访问竞争对手。
他经常挑选一个与自己商店的经营有相似之处的竞争对手作为访问对象。去访问时,不管是远是近,即使是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他也会带上15个下属一同前往。
为此,他还专门设计了定员15人的面包车组成一个“主意俱乐部”,看谁能第一个从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中受到启发,提出对本公司有用的新思想,能不能保证自己至少提出一条新思想?
斯图·伦纳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每个访问者都能至少找到一处竞争者比斯图·伦纳德商店干得好的地方。斯图·伦纳德说:“我们应当尽量找出一件竞争对手比我们干得好的事,很可能那只是一些小事,但是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山姆·沃尔顿是1991年的世界首富,当时他的资产高达250亿美金,他靠什么起家的呢?
他把食杂店变成连锁商场,后来成为全美零售业王国,即“沃尔玛百货”。
他开第一家商店的时候,虽然只是一家小食杂店,可是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他知道一旦达到这个目标,财富自然会涌向他。
他每天做什么呢?他不但每天早晨4点半起来工作,督促店里的员工提供最好的服务,而且有空就跑到他的竞争对手的商店里,不断研究竞争对手。
山姆·沃尔顿不断到他的竞争对手商店里面去看看,对手的价钱是不是比自己便宜?对方的货摆放的是不是比自己美观?对方的服务是不是比自己优良?他不断地看他的对手做对了哪些事情,哪里做得比较好?以及做错了哪些事情?他不仅吸取对手的经验教训,而且每当发现竞争对手比他做得好的时候,他就立刻想出一个办法,在那些方面超越他的竞争对手,在他不断这样做的过程中,他的店自然变成全美最完美的商店,然后成为庞大的零售业王国。
一个优秀员工应时刻关注竞争对手,从对手那里学会更聪明的做法,避免他们的错误,然后找到超越对手、战胜对手的方法。
14.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孔夫子在2000多年前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作为一种精神被人们广为传道,但这更像一种修炼或是陶冶情操,而不是基于提高能力的学习。现在,这种思想不再是治学的要求了,而是社会的需求,是工作的要求。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过:“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学习是一个终生积累的过程,学到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欠缺很多。追求卓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穷其一生也不能游到学海的尽头,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持续成长。
学习是人的天生本能,它可以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一边是遗弃旧的,一边是吸收新的,并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善于不断地学习是优秀员工的根本特征,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认知的策略,适当地掌握“如何学习”诸如此类的知识,从而来指引自己的学习,并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他们可以系统地结合日常工作和周围发生的事情学习,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掌握最新信息,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进行变革、创新的新途径。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要充实和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活得有质量、有意义,必须得学习。学习已被提高到与生命的意义相联系的高度上了,学习已成为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优秀员工更是将学习视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他们的学习是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创造性的学习,是潜意识的学习,是终身的学习。
终身学习强调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
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
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同时,学习本身也面临深刻的革命。未来学习将更社会化的同时,也更加个体化。学习的时空,将由人生的学校学习阶段扩展到终身,将由个人的学习扩展到团体的、组织的学习。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没有终身职业的社会。在一个没有终身职业的社会,如何让社会成员有一份终身职业?这个终身职业就是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15.不断拓展知识空间
知识拓展影响发展空间,没有丰富知识积累的事业是不完整的事业。如果你从拓展事业的角度出发对待工作,那便拥有了一个积极的开始,这样的开始必然孕育着无限生机;相反,如果仅仅从应付工作的角度出发,那你的事业成长道路必定是一个压抑的开始,这样的开始不会蕴涵足够的激情和动力,这样的开始就如同站在井底仰望苍穹,看到的只能是一小片单调的天空。
当你选择了一个行业,并且开始你的事业之路时,你就应该知道自己要以什么样的高度开始自己的事业,需要哪些知识来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
拥有更丰富的知识才能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里人们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因此人们就越是需要拓展更加广博的知识层面。反之亦然,知识面越窄,发展空间越小,人们的能力水平就越低,最后就越容易满足于眼前,越来越不思进取。比如一个人,他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应该做的事,于是人们就越关心琐事。这无疑是一种恶性循环,但人们却总是乐此不疲,或者是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企业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从工作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或多或少的薪水,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份崭新事业的开始,从这份新事业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加广博的知识和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在事业的道路上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成果,完全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起点开始工作,如果你以不断拓展伟大事业的心态开始工作,那你自然会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从而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16.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社会和学习型时代。每个职场人士要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发展,就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创新,这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智者的选择。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习化生存方式将是每个职场人的唯一选择。时代要求我们不能不学习,生存竞争迫使我们不得不学习。成长发展离开学习就难以实现,追求高质量的人生必须通过学习去实现。
学习型社会强调以人的发展进步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强调个人潜能的发挥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创新,这是理性的,符合人性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在职场中生存的员工,我们不能做学习的奴隶,而是要全面发展,不仅学习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习。
或许,你在上下班的公车上听到别人谈论的事情就是你身上刚好遇到的问题,别人的聊天内容就相当于给了你答案;或许,你在家里和孩子玩闹时,孩子天真无邪的一两句话就会让你茅塞顿开,困惑你好几天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或许,你在电视中看到的某个广告节目就会让你灵光一闪,给你的设计指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博大精深的生活是一本耐读的百科全书。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在进步中发展成就自己的事业,也许这些才是你应该做的。热爱生活、放飞思维、体验人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思考,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和高品位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绚丽多彩的花。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这个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同理,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不是缺乏学习的机会,而是缺乏发现学习的眼睛。”要想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除了要有贵人的相助,更要有自己平时对生活一点一滴的积累。做个有心人,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因为生活是个广阔又廉价的大课堂,是进行自我培训的最佳选择。
17.全面提高自我职业素质的方法
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含职业兴趣、职业个性、职业技能和职业情绪几大要素,其中职业情绪就是职业情商。职业情商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情绪表现,职业情商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其他职业素质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因此,职业情商是最重要的职业素质,提高职业情商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
身在职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身居何种职位,“智商决定是否录用,情商决定是否升迁”,已成为决定职业发展的重要信条。许多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也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人员的情商素质,通过心理测试或情商测验等手段来测试应聘者情商的高低。
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进入一个单位之后,影响和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却是情商素质的高低,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通常认为20%取决于智商因素,80%取决于情商因素。
什么是情商和职业情商呢?
情商就是一个人的掌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从情商的一般内涵来看,情商包含五个方面的情绪能力:
(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5)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职业情商就是以上五个方面在职场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职业情商更加侧重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情绪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如何处理好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是职业化的情绪能力的表现。
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情商呢?提升职业情商,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不断修炼自己:
心态修炼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职业情商对职业情绪的要求就是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积极的工作心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状态要积极。每天精神饱满地来上班,与同事见面主动打招呼并且展现出愉快的心情。
(2)工作表现要积极。积极就意味着主动,称职的员工应该在工作表现上做到以下“五个主动”:
①主动发现问题;②主动思考问题;③主动解决问题;④主动承担责任;⑤主动承担分外之事。
(3)工作态度要积极,积极的工作态度就意味着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千方百计找借口。
(4)工作信念要积极。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肯定自己。只有抱着积极的信念进行工作的人,才会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思维方式修炼
对工作中消极的情绪要学会掌控。掌控情绪就是掌握情绪和控制情绪两个层次的含义,而不是单纯的自我控制。因为控制情绪说起来容易,往往做起来很难,甚至遇到对自己情绪反应激烈的问题时,根本就忘了控制自己。要驾驭自己的情绪,还必须要从改变思维方式入手改变对事物的情绪,以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使消极的情绪自动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从而实现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工作方式上要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开放的心态去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事情,包括多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超前思维等。了解他人的情绪需要反向思维,即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情商表现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
处理与上级、同事、下级的关系都需要换位思考。比如自己辛辛苦苦去努力完成一件工作,本想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不料因为出现一点忽视的微小差错却遭到上级的否定和一顿批评,心里就感到不平衡、发牢骚。但是站在上级的角度思考,作为上级要的就是下级工作的成果,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肯定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处理同事关系同样需要换位思考,在别人看来,一个人无论多么不可理解的事情,都有他自己的契机,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他人的想法,才会实现双赢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习惯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