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6737100000016

第16章 培养团队的沟通精神(3)

而美国学者桑德拉·黑贝尔斯、里查德·威沃尔在其最新的《有效沟通》一书中,则将沟通进一步定义为“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即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对于一般沟通的定义,纵观以上一些说法,可以说最后一种定义比较全面、确切和具有代表性。一般沟通原则上完全可定义为:任何的一种信息交换的过程。沟通的过程必须由一些要素组成,沟通过程有失败与成功之分。从结果上讲,沟通存在着有效沟通与无效沟通两种方式。

综合以上各种理解和定义,可以将一般沟通科学定义为:用任何方法或形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如人或电脑)传递、交换或分享任何种类的信息的任何过程,就叫做沟通。如果传递、交换、分享成功,则沟通成功,该沟通是有效沟通。如果传递、交换、分享失败,则沟通失败,该沟通是无效沟通。在组织内外部,沟通存在着正式形式与非正式形式,也存在着不同的沟通层次和内容。沟通的内容、形式、载体、渠道都是多种多样的。

如以沟通的内容为例,它既可以是某一件事实,也可以是某一种情感,也可以是某一项命令,更可以是某一种意见、看法,或者是某一个观点或思想,当然也可以是某一种情绪。

又以沟通的渠道或信息载体为例,它既可以以语言为载体,又可以以非语言为载体。语言载体又可以细分为口头语言载体和书面语言载体。而口头语言载体又可以分成更多的具体形式。如演讲、私人谈话、正式会谈、小组讨论、捎口信、口头命令、电话、电话会议、录音带、可视电视对话等等。书面语言载体又可以分成备忘录、信件、内部刊物、布告、文件等。随着通信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出现了幻灯片、投影、VCD、CD、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等诸多新的沟通途径。

上述的还仅仅是语言沟通。在现实生活中,更大量的存在的是非语言沟通。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简单的身体姿态,一件衣服,一个特别的位置等等,诸如此类的众多非语言途径,都能构成沟通。

8.与团队成员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尤其在一个大团队里,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人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和上级、同事、下级都保持良好的关系。相反,沟通技巧较差不仅会常常被人误解,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有时还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从而破坏团队的合作氛围。

“小姐!你过来!”一位顾客高声喊着,指着面前的杯子,很生气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微笑着说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并且跟前一杯一样,杯前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了,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听到这话这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喝完茶便匆匆离去了。

有人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的不对,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呢?”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要用和气来交朋友!”每个听到这句话的人都点头笑了,对这家餐馆也增加了好感。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沟通需要技巧。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即使你的观点和立场正确,但如何让对方知晓、理解并接受你的观点和立场就要看你的沟通能力了。故事中服务小姐的做法恰到好处地防止了顾客尴尬局面的出现,这就是有效沟通的魅力。假如服务小姐直接告诉顾客是由于他将柠檬和牛奶全部放进红茶里才导致牛奶结块,而并非是牛奶坏了,势必会使这位顾客感到难堪,进而影响到他用餐的心情,这种做法也明显有悖于餐厅服务的宗旨。

在现代企业内部,沟通存在于生产管理的每个环节。有效的沟通能为企业提供工作的方向、了解内部成员的需要等,是实现团队高效合作的重要条件。

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或困难包括:不集中注意力;谈论其他人;生气或具有攻击性;假装有兴趣、友好、真诚等;制止谈话;眼神不交流;不倾听;放下意见不管;分散思维等。

实现团队和谐沟通就要结合这些障碍和困难,实现团队有效沟通包含五个方面:

团队领导者的表率作用

这是对团队领导者提出的要求。领导者要认识到沟通对于团队的重要性,要认识到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对实现团队目标十分重要。因而积极付诸行动,通过自己的言行,引起团队成员对沟通的认识,使这种重视沟通的观念渗透到团队的各个环节中去,渗透到团队成员的心里去。

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

团队成员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首先就要克服自己存在的沟通障碍,尤其是心理因素。

(1)沟通进行时要集中注意力,以便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被传递和接受。

(2)强化自己的记忆,增强记忆的准确性,以此来消除心理障碍。

(3)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二者是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清晰缜密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对于正确传递、接受和理解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4)培养镇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气氛。

正确运用语言和文字

语言和文字运用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沟通的效果,一句话说错了可能就会使沟通陷入僵局。因此,沟通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运用一定要简洁、准确,要条理清楚,有逻辑性,措辞要严谨得当、通俗易懂,不要讲空话套话。除非进行专业技术沟通,否则尽量不用专业性术语进行沟通。

沟通过程中除了使用语言和文字之外,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如手势和表情等,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恰当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经常自省自己的身体语言;(2)有意识地运用身体语言;(3)注意身体语言的使用情境;(4)注意自己的角色与身体语言相称;(5)注意言行一致;(6)改掉不良的身体语言习惯。

有效的倾听更重要

在沟通过程中,做一个倾听者有时候更加重要,有效的倾听可以增加对方的信任感,从而激发其说的兴趣,达到更深入交流的目的。提高倾听的技能需要做到:

(1)使用目光接触,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

(2)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

(3)要适当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显示自己不仅在聆听,而且在思考。

(4)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不要妄加批评,更不要进行争论。

保证信息的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是团队内部信息沟通及时正确的保证。作为团队成员,要主动进行自下而上的沟通,将有效信息或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向上级反映。团队领导也要走出办公室,与团队成员进行面对面地沟通,坦诚的交流会拉进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不仅利于信息传递,更加融洽了团队氛围。有效的沟通在团队协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犹如润滑剂一般使团队的各个成员之间都能相处融洽。成功的团队领导应该把沟通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对团队成员的激励和管理,从而为团队创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发展氛围。作为团队成员应该克服沟通障碍,掌握沟通技巧,实现有效沟通,为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9.沟通时交谈的技巧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在人际沟通的活动中,交谈是主要形式之一。交谈不仅包括语言,还包括非语言的形式,如通过人体的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仪态、动作等来传达人的思想感情,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一个公式:

信息传达总效果=7%的语言十38%的语调语速十55%的表情和动作。交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号在传达讲话者的情绪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谈的形式比内容重要得多。讲话者坚定自信的表情、热情的语气、适度的节奏,加强讲话效果的一些动作,对传达信息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相反,焦虑急躁的表情、质问的语气、不耐烦的动作则会极大地削弱表达效果。

所以说,交谈中,“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怎么说”并不是只注重沟通的表面形式,关键在于所传达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了接受者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决定接受者内心反馈的关键因素。因为大多数的沟通问题都出现在态度方面。沟通中最有效的态度就是尊重别人,接纳别人。一旦确立了尊重与接纳的态度,其他如表情、语言、形体动作等都会在这种态度的支配下有所改变,交流时就会真诚亲切、和颜悦色、语重心长、畅快淋漓。如果是轻视与排斥的态度,或者是愤怒等不良情绪,就会用敌意的眼光挑剔指责、无端批评,甚至连交谈的内容都不能搞清楚,自然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态度的不同也会营造不同的谈话氛围,交谈的氛围对交谈对象的反馈有很大的作用。面对不同个性的人,采用不同的形式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会使交流顺畅自如。不和谐的气氛能给人造成压抑或尴尬的感觉,会影响双方的沟通态度。

信息传达准确

日常工作中的沟通一般都是分配任务,听取汇报,以及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首先所传达的信息要明确,如果指令是模糊的,接受任务的一方就有必要提出意见,否则接受一个非常笼统的指示,会很难得到明确的结果。在行动之前要先问清楚或澄清相关的问题。如果心存疑虑,就难以高效率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对做事方式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方式,但是双方对明确的目标是不能含糊的。对所要执行的任务资源和过程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传递确切的信息是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担心过多的问题讨论会影响领导对你的印象,而勉强接受了没有沟通清楚的任务,遇到问题或失败之后再来讨论,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或损失。因此,事先对任务的信息准确沟通是顺利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

豁达的心态,慷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