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前先过语言关,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一定是事倍功半,拔苗助长。
中国成语“耳熟能详”可以说是对学习语言的一种高度概括。
读历史,看世界或是总结人生,温故而知新;学英语恰恰相反,知新可以温故,而且是温故最好的办法。
可是事实上大多数国内学英语的人都很“傻”,就连国内的所谓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也是“傻”得不得了,所以是事倍功半的教加上事倍功半的学,设了很多驴屎蛋子表面光的课程。
在我看来莎士比亚可以等一等,雪莱也可以放一放。英语既然是工具,当然要看你干什么活,善什么事就利什么器,也就是说学英语要和你想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目的明确,抓住重点,学以致用,方能做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
不管英语有多重要,多学几种其他的外语难道有什么坏处吗?我们不是常说“艺多不压身”吗?我的理论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花时间泛泛地学几种外语远不如把英语弄懂搞透。
不要为你的英语害臊,你比老外强得多!
相当不少的人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好英语,坦率地说这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误区。二十多年前国内的英语学习条件还很差,我就凭着当时市面上仅有的几本教材没出国先过了语言关。
记得到了美国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被几个热心的中国留学生带着出去找出租房,在与房东谈判的过程中我因为初来乍到所以刚开始只是在旁边听着,但很快就被那几位已经在美国留学了好几年的师兄们的蹩脚英语搞懵了。房东比我还惨,一边比划一边拿笔在纸上谈兵。我忍不住了,开始张口说话,很快就把合同搞定。出门时,房东如释重负不停地说:“你的英文真好,你的英文真好。”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当时的英文也只是刚刚能用而已,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国内完全可以过语言关,而且可以比出国留学几年的人学得好,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天学好英语已经不再是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权了,我见过不少国内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不但能读能写,而且说得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反过来,我还见过太多的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至今只能生活在范围很小的唐人街里,因为他们是这里的文盲!人们常说到国外学习是因为语言环境好,对这些华人来说,这里的语言环境对他们的语言学习没有任何好处。我认识的一位女士在国内时曾是中学的英文教师,到美国已是十多年了,用她自己的话说“英文的单词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前两年,我的一个在外贸行业工作多年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得到一个留职停薪到加拿大学英语的机会,我当时就告诉她如果只是为了学英语大可不必到加拿大,在国内就完全可以学好。过了不久,她从加拿大打电话来告诉我她是因为英语不好才到加拿大去学习的,没想到自己与来自黎巴嫩、意大利、约旦、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学生一起,鹤立鸡群成了班上的第一名!当第一名当然比当倒数第一名感觉要好,但是她的英语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没有取得真的进步,所以非常懊恼“当初没听您的忠告”。更让我这位朋友懊恼的是,等她学完回到公司后,原本临时接替她美加出口部的副经理已经被正式提拔为部门经理,她在默默地坐了几周冷板凳后,毅然决然地辞职了。她后来给我算了笔账,连机票加上学费和损失了的一年的工资和奖金,她一共损失了一百多万人民币,这当然还没算丢了工作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的观点是学英语一是要下苦工夫,持之以恒;二是要承认学英语要有一定的悟性和天分。我这里的悟性和天分并不是指像爱因斯坦那样的超级天才,而是大部分人都有的一种灵性。但我确实见过不少没有这种语言悟性和天分的人,虽然他们非常地刻苦却总是徘徊在语言的大门外。这样的人还是及时调整个人发展规划的好,不要吊死在外语这一棵树上,更不要匆匆忙忙加入留学大军,到头来落得个鸡飞蛋打。
我的忠告是:出国前先过语言关,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一定是事倍功半,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