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绝非偶然(人生篇)
6727600000020

第20章 众怒难犯

众怒难犯属于言简意赅、望文生义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众人的愤怒难以冒犯。我非常庆幸自己在年纪轻轻时就以亲身经历体会了其中的人生道理,这对自己后来做人、做事影响很大。

幼稚的狂妄

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事情了,我和哥哥在丹阳界牌公社插队落户。在当地村民来看,我们是所谓的“知识青年”,其实连初中的功课都没有念完,哪里有什么知识可言?不过当时的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水平低下,所以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不管是穿戴还是谈吐上多少还是要显得“洋气”一些。加上是毛主席他老人家钦定的“知识青年”的头衔,我们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记得在到了农村不久的一次公社知青大会上,一位自命不凡的高中生就在大会上仿照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做了洋洋洒洒数小时的《界牌公社农业学大寨考察报告》,俨然一副农民运动领袖接班人非我莫属的气派,据说这位知青在他住的茅草屋墙上挂着一幅字:“试主沉浮”。条幅中毫不掩饰的那种狂妄和自信与年轻时的毛泽东在他的处女作《咏蛙》诗中表明的当今世界非我莫属的抱负如出一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现在回想起来,那位仁兄的考察报告令人喷饭。但在当时那就是实实在在我们这群在“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喧嚣声中长大的年轻人的幼稚和狂妄。

比武获胜成霸主

凭借着我们精准的皮弹弓技术,从父亲处拿到乡下的优种来亨鸡、高超的阉鸡术、能帮助打猎和除鼠害的猎狗“狐狸”以及能挤奶的羊“白白”,我们在当地树立起了威信,但在当地的“霸主”地位则是在一次比武大获全胜后正式建立起来的。

说是比武,其实就是我们插队第二年秋收时在麦场上的一个小插曲:当时生产队的男女老少都在麦场上堆草堆,休息时几个小伙子在众人的起哄声中顶起牛来。所谓“顶牛”其实就是一种最原始的摔跤,双方胳膊撑胳膊,头顶头,转悠过来转悠过去,伺机摔倒对方。不一会工夫,场上的冠军已经是非姚会计莫属了。这小子人高马大长得一身贼肉,挑起一百多斤的担子去镇上赶集,一口气十多里既不换肩也不休息,体力过人。

“为众摔他!为众摔他!”坐在草垛上的一个小伙子起哄叫道,于是大伙就都跟着起哄来:“为众摔他!为众摔他!”其实大家都想看看我被姚摔倒的狼狈相,因为我那时刚过17岁,还没发育完全,瘦瘦小小,弱不禁风的样子。姚会计听到起哄,很神气地晃到正蹲坐在草叉柄上我的面前,一副泰森看被他击倒在地的败将不屑一顾的神情。自从我们知青落户后,他原本在村里知识分子的地位动摇了,这小子早就恨得牙痒痒的,总想找个机会整治整治我们。凭我的观察,这小子和他的对手们一样较的全是牛劲,一点技巧也没有。下乡前,我在南京业余体校扎扎实实地练过摔跤,这家伙虽然和我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但“蠢”得不行,我决定应战。“嘭”,我趁着站起来的功夫,用头猛抵他的腹部同时双手钩住他的双脚和脖子,“啪”,姚会计跌了个仰面朝天。全场哄然大笑,“孬种!孬种!偷袭不算!偷袭不算!”还是坐在草垛顶上的那浑小子,我知道他和姚会计是亲戚。

姚会计爬起来,眼睛里布满了红丝,脸上的血管青暴暴的,杀气腾腾。我知道他此时已经忘记了这是比武,如果他能摔死我或是弄断我几根肋骨,他是眼都不会眨一下的。“呼”的一声,他冲过来揪住我的双肩,我顺势一转身,以右臀部紧顶他的腹部,右臂紧箍住他的脖子,左手猛拉他的右臂,一弯腰,一收腹,“噼啊”一声巨响,姚从我的背上翻飞过去,倒在地上哼哼哈哈爬不起来。其实我还真的没用劲,我是借他的冲力用了一点小技巧,所谓“四两拨千斤”。此时,全场目瞪口呆,鸦雀无声,大概谁也没有料到这样一个结局。只有树上的知了在不知疲倦地叫着,细细听去,分明是唱着“为众赢了!为众赢了!”草垛顶上那小子也赶快蹿了下来,扶起姚会计一瘸一拐地回家包扎伤口去了。

得志便猖狂

从那以后,我们在村里更加霸道了。虽然我们也有大大小小的一帮孩子们追随着,但是以生产队长和会计为首的“当权派”却与我们的矛盾日益加深。矛盾的主要导火索就是我们自由放养的鸡群和“白白”。鸡的矛盾是它们所到之处如蝗虫降临,队里晒的麦种,育稻秧的苗圃,稍不留神,我们的鸡群就风卷云残,一扫而光。“白白”的矛盾是母子仨最爱吃桑叶,吃就吃呗,它们都还专吃嫩芽尖。别看那桑树枝条都长得挺高,“白白”们用嘴咬住枝条的腰部,掰弯后顺势将嘴顺着枝条向梢尖移动,一瞬间那长在梢尖的嫩叶就在羊们的口中了。为了鸡、羊的困扰,队长和会计没少向我们抱怨,可是我们依然我行我素,对队里的意见置若罔闻。大部分受害者是敢怒而不敢言。那时候我们已经不像是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倒是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派头。

不知天高地厚触犯众怒

就在把姚会计摔倒后不久,我们心爱的来亨鸡连连被人打断腿,“白白”的腿也被打瘸过一次。可是我们挨家挨户查过来,没查出是谁干的。我们怀疑是姚会计指使他的死党干的,但是怀疑归怀疑,查无实据,也只能是气得干瞪眼。我们放出风去,要是抓到“凶手”,严惩不贷。

没过几天,又有两只来亨鸡被打断了腿。我们气疯了,拿着扁担冲进了生产队的猪圈,扬言要把所有小猪的腿统统打断,除非有人出来坦白承认打了我们的来亨鸡。农民们一听说我们要打断小猪的腿,像被捅了窝的马蜂一样,倾巢出动,从家家户户的茅草屋里冲了出来,赶到坐落在江堤脚下的猪舍里。这帮平时老实巴交的农民此刻是全副武装,拿镰刀的,握锄头的,甚者平时待我们不错的妇女队长也脸涨得通红,手里攥着根洗衣的棒槌,整个猪圈里里外外挤满了人,气氛紧张极了。养猪在当时以粮为纲的年代是农民们唯一合法的副业,除了自己吃的肉外,卖猪的钱是队里的主要收入,生产队手扶拖拉机、化肥、农药,无一不指望卖猪钱,而猪粪更是种庄稼的最好的肥料,所以农民听到我们要打断所有小猪的腿简直就比有人要扒他们的祖坟还要震怒。看那阵势,如果动起手来,肯定不等我们打断小猪的腿,我们自己的腿就会被愤怒的农民们打断。而我那点花拳绣腿的摔跤功夫在被农民们里三圈、外三圈的包围之中根本就无用武之地。

说实话,一向张狂的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架势,从来不知道害怕的我们感到了死亡的恐惧。古人说众怒难犯,这下可让我们遇上了。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闻讯赶来的大队书记解了我们的围,实实在在地说是为我们找了个台阶,把我们几个在众目睽睽之下领出了猪圈,带到大队部去训了一顿。那次风波之后,我们在生产队再也待不下去了,大队书记与公社渔场的书记商量,把我们几个调到了渔场,那是后话。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亲身体验“众怒难犯”的含义,体悟到人不能太猖狂,更不能去冒犯众人的愤怒。这对后来自己的处世哲学有了很大的影响,后来观察大千世界不管是国内、国外或是人生、职场或是商业、政治,其实这条道理都通。我在年轻时吃了一堑,长了一智。但一个人凡事都要自己亲自犯错误才接受教训的属于蠢人,能从别人的错误里汲取教训的才是聪明人,才能成功。于是将对“众怒难犯”的感悟写下来,希望能作为前车之鉴对在成功道路上春风得意的年轻人们有一点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