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常常有年轻的朋友或下属问到我成功的秘诀,回答他们的问题以前我常常先要反问提问者成功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事业?家庭?健康?还是财富?你有明确的理想吗?你有时间表吗?我特别欣赏这样一句英文:A goal is a dream with a deadline。译成中文应为:目标就是梦想加期限。不但要有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有期限,有了期限所以要今天就做!
人人都有理想
有意思的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都不缺理想(中国和美国的年轻人在这一点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或是梦想。有的想当比尔·盖茨;有的想嫁一个“白马王子”;有的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当然更多的是想当百万富翁。
但是大多数年轻人普遍缺乏的是一个明确的期限和今天就做的决心和行动。回忆自己几十年的奋斗史,再看看当年“试主天下沉浮”的一代同龄人,“今天就做”恐怕是自己不服命运挑战,超越自我,并最终脱颖而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学英语和《潘大娘喂猪》
就拿学英语来说吧,除了儿时父亲教过的几句简单用语外,我的正规语言训练就是“文化大革命”前初中一年级的水平,到了初二除了用英语喊几句革命口号外,再也没有机会拿起书本。后来在船上工作时偶然上街发现了刚刚开始使用的广播电台英语教学课本,我立刻买了教材。回到船上的当晚就如醉如痴地学了起来,从此与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还记得有一篇课文的题目是《潘大娘喂猪》。
在南京农业大学做教授的父亲懂得几国语言,可是作为一个受歧视的“臭知识分子”,他当时只能用英语读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记得有一次父亲看我废寝忘食地学英语,不解地问:“我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可现在却一点也派不上用场,你花那么大的工夫学英语,有什么用呢?”“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会有用的,至少以后我可以像您当年教我那样去教我的下一代!”我充满信心却又不无茫然地回答。
这一学就是三十多年,迄今乐此不疲。记得那时候乘公共汽车时我的手一搭住扶手杆就会引来周围乘客的注目礼,因为我的手心手背全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英语单词!更狼狈的是脖子上还用尼龙绳吊着一个笨重的录音机!我记得那时常常在镜子面前练讲英语,梦想有一天会用流利的英语面对满屋的听众演讲。当然我绝不可能想到今天会作为美国《财富》500强之一的一家跨国公司副总裁,常常用英语做各种演讲和报告,并博得从董事会成员到大学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及热烈欢迎。
是没有时间做还是有时间没做?
同样是学英语,今天的年轻人的学习条件比我们那个时代不知好了多少倍,英语学习的书籍名目繁多,应有尽有。小巧玲珑的M P3可以轻松地放在上衣口袋里,连词典都电脑化了。80年代末我研究生毕业后被一家美国公司聘用担任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办事处有位年轻女士,人很聪明,虽无很高的学历,却是学什么像什么。尤其是她颇有语言天赋,学习语言的语感特好,一点就通,也常常听她说要下决心学好英语出国留学,可就是只有梦想没有期限,更没有“今天就做”的决心和行动。一问起她的学习计划,她的回答总是:“忙死了,没时间。”再问她晚上和周末都做了些什么,她还真是忙:不是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就是陪朋友买结婚戒指,再不就是搓麻将搓了个通宵。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听说她已经换了好几家商社,但事业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国也没出,英语还是那个半吊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