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6722700000084

第84章 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

对孩子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有助于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在批评孩子时,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孩子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孩子、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家长在帮助孩子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在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厌学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前不久,河南一心理咨询机构为了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对小学和初中的万余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发现,有50%的初中生和近70%的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学习”。厌学就是厌烦学习。有不少孩子有厌学情绪,甚至有的优等生也不例外。

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孩子的天性。若孩子因求知而被剥夺快乐,在苦的状态下学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1.孩子厌学的原因

孩子厌学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一些普通中小学,这个问题尤为严重。但通过调查发现,厌学的孩子只有一部分是因为学习困难,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曾经是很优秀的,只是因为某个偶然因素才导致他们厌学。那么孩子厌学到底都有哪些原因呢?

(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只看成绩名次而不顾孩子实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考虑孩子的可接受性、学习精力和爱好。他们仿照体育训练中大运动量的做法,让孩子弹钢琴,练书法,学画画,上外语、数学辅导班,做大量课外题到深夜,除了催着、逼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又要请各门功课的家教,使孩子每天清晨眼睛一睁开就与书本打交道,搞得孩子身心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在难于承受的重压下,孩子如何以学习为快乐呢?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家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习,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现在不仅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是成绩好的孩子也不太想读书,觉得学习没劲。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现在,生活最单调、最枯燥的就是我们孩子了。有的孩子还说:现在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有的同学因记忆力、理解力差,成绩难以提高而丧失信心,甚至发展到恨书、恨学校、恨老师和家长。

(2)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些家长由于在单位从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所以晚上或节假日总想好好休息,调整自己。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而这些孩子学习上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2.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

(1)父母对子女学习状态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首先,父母们要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误,没有下工夫。家长应该在自我反省基础上跟孩子倾心交谈两三次,检讨自己的缺点,听听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孩子一起下决心,一点一点赶上去。家长千万不能重复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不能放弃教育的责任。

家长的态度是孩子转变的重要因素。父母们还要经常帮助子女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计,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低估。这样,才能使子女处于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心理状态。如果个别家长不善于客观地分析子女的实际情况,过高的期望不进行适时地调控,而是一味地为子女买参考书,约法三章,要求每次考试每门功课一定要考多少分,排第几名,这样做往往造成学生厌学、畏学,进而弃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悲剧。

(2)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孩子高层次的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被尊重的需要,就会使孩子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在孩子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经历中表现有进步时,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他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人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家长还应该给子女降压、松绑,不要过分强调竞争;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多鼓励子女。

(3)父母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孩子一块制订一份有针对性的学习作息时间表,但不必完全改变家庭的日常生活规律。另外,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为孩子的学习和对家庭教育意见的分歧争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嘱咐,让子女感到唠叨个没完。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情往来的应酬,嘈杂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心绪不宁,烦躁不安,不能静心学习。

有的家长对孩子天天讲道理,横比喻、竖举例,家长的焦急心理影响了孩子。有的孩子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家长的压力下,就像个囚徒,又像动物园里的动物。对家长的关心照顾,我们也感动,但就是没有自由意志和独立的能力,没有蓬勃的活力。

在这种压力下,孩子被迫“屈从”,反抗心强的孩子,就容易由逆反心理发展到厌恶逃避的心理变态。从孩子的心声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是多么需要一个宁静、温馨,能够得到关心、理解、鼓励和安慰的家啊!他们不仅需要鸡蛋、牛奶,他们更需要从父母那儿得到支撑自信心的力量。

(4)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孩子出现厌学的现象,甚至旷课、逃学以后,要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

一方面,根据孩子的特点,请老师在班上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孩子改变不利的角色地位;可以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由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写联系内容。建议以孩子写为主,像日记一样,老师和家长写些分析、表扬、建议的内容。小学生应天天写,中学生可以一周写二三次。如果有几个孩子群伙旷课、逃学,应该几位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商讨对策,跟班主任一起研究解决措施。比如共同请家庭教师,订互相促进计划,共同进行文体活动,成立“争气小组”等,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当家长诚恳地多次找老师商讨对策时,老师也会在校内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进步。

不过,应该想到,孩子的学习不是一下子能上去的,要有耐心,要不怕反复。家长如果信心不足,或者采取放弃态度,那孩子就有可能破罐破摔了。有一点应该强调,对厌学的孩子,切不可批字当先,罚字当头。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微小进步,及时给以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厌学”变成“喜学”,这样旷课、逃学的问题就会解决。

有时,学校为了严肃校纪,对屡次旷课、逃学的学生给以必要的处理,家长应配合学校,抓住机会做思想教育工作,让孩子下定决心,有一个新的开始。个别孩子旷课、逃学,是受不良分子引诱、胁迫所致。这种情况,应及时与校方、治安机构联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家长不宜盲目行动,避免孩子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