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经的智慧
6714600000174

第174章 测忠诚,萧何自污得善终

在权力场中,善意体贴有时根本就是人心考察与防范的伪装。

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经常出现缺粮的窘境,所幸萧何都能从关中源源不绝及时补给;汉军也常因战败损失太多士兵,而萧何一样能在关中调度,适时地予以补充。所以当天下统一,汉朝建立后,刘邦表萧何为首功,位居最高官职的丞相。

萧何不仅功高,声望也高,而且长期坐镇大本营关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刘邦的疑忌,好在他都能听从好的意见,巧妙地化解。

当楚汉战争在荥阳僵持不下,陷于胶着之时,刘邦虽处围困之中,却时常派遣使者回到后方慰劳萧何的辛苦,请他保重身体。有个名叫鲍生的人提醒萧何说:

“汉王被围荥阳,身处危境,餐风宿露地与楚军交战,竟还能想到派人慰问你的衣食,注意你的健康,看来必是对你起了疑心,怕你在关中自立为王。我建议你将亲族中年轻力壮的晚辈送去前线打仗,以解除汉王的疑心。”

萧何照鲍生的话去做,刘邦果然很高兴。

后来萧何协助吕后平定韩信的逆谋,汉高祖刘邦即拜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派了一支五百人的卫兵保护他。朝中官员知道了都前来道贺,只有一个名叫召平的隐士为萧何感到忧虑,好心地来提醒说:

“如今皇上率兵在外讨伐乱贼,朝中空虚,怕你和韩信一样造反于关中。派卫兵并不是为了保护你,而是在监视你啊!你若是懂得避祸,就不要接受封赏,并把家财捐出去劳军,这样皇上必定十分高兴。”

萧何也采纳了召平的建议,果然刘邦对他大为放心。

后来淮南王英布在南方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一样留在后方抚恤百姓,并悉以家财助军。

萧何的一位门客对他说:

“你不久就要被灭族了!你经营关中之地十余年,甚得民心,若有意在关中称王,百姓一定附和响应,这才是皇上最担忧的。”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萧何于是依仗权势,以贱价向百姓收购土地田宅,惹得关中怨声四起。刘邦讨平英布凯旋回来时,关中百姓纷纷上书告萧何侵剥民利;刘邦虽然责怪了萧何,但心中其实非常高兴。

刘邦去世后的第二年,萧何也死在相国任上,算是汉初诸功臣中获得善终的一位。

从萧何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刘邦并不是粗人,虽然他放手让文臣武将各展所长,也不计较名位的给予,但对权臣的防范,他还是有他细腻的一面。

说实话,刘邦若完全放心权臣,就算夺得了天下,也不一定能保有天下呢!任何动物得到了食物是不容许别的动物来抢的,总是要张牙舞爪护卫;刘邦若不展现防人这一面,就形同暗示或鼓励别人来抢食!因此防人是人的本性,也是生物的一种本能,不能只怪刘邦!只是刘邦的做法极为隐密细腻,没有相当的政治警觉,很容易把刘邦的忠诚考察当成刘邦的善意体贴。

萧何的做法是——不用口头表态效忠,而用行动断后,表示无二心!

萧何的“断后”就是毁掉被怀疑可能有二心的“根本”,包括人力、财力和声望。真是难为了萧何呀!

也许你会说,就算刘邦无所不用其极的考察,只要没有二心,刘邦又奈我何?说是这样说,但权力场中的法则却不是如此!只要刘邦接收不到可让他放心的有力讯息(哪怕是假的讯息),他就有可能会有所动作,至少也会继续怀疑,而这种怀疑的时间一拉长,变量就会增加!

伴君如伴虎,光是忠心还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