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金刚”级导弹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二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大、火力最强、性能最优的驱逐舰,也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先进的“宙斯盾”系统的水面舰艇。它出现的原因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急需加强其“八八舰队”的防空能力,在航母受到种种限制,一时无望到手的情况下,拥有出色防空能力的“宙斯盾”级驱逐舰自然成为最好的选择。
该级舰是以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蓝本建造的,在指挥系统和武器装备上大致相同,但舰体却采用了日本的设计,较后者吨位更重、航程更远,从而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引以为荣的最新杰作。
其首舰“金刚”号(DD173)于1990年5月开工,1991年9月下水,1993年3月正式服役。随后是“雾岛”号(DD174)、“妙高”号(DD175),1998年3月,第4艘“鸟海”号(DD176)服役,标志着建造计划的全部完成。
总体性能
该级舰全长161米,宽21米,吃水6.2米,标准排水量7250吨,满载排水量9485吨。动力装置为4台LM-2500燃汽轮机,总功率100000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6000海里/20节,舰员300人。
该级舰的上层建筑多为倾斜面的设计,这既是为了确保SPY-1D雷达的后方视域,同时也有利于全舰的隐身性。此外,诸如降低主辅机的振动和噪声、减少螺旋桨转数、改进排烟方式等措施也都提高了它的隐身性。
为了保证该级舰的防护和生存力,除了烟囱和舰桅是铝合金材料,旨在减轻上层建筑的重量外,舰身全部为钢制结构,特别是暴露在主舰体之外的战斗部位,都使用了高碳镍铬钼钢,具有很强的抗冲击性。
武器装备
防空
以“标准”SM-2MR为主力,分别从安装在舰首和舰尾的各1部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前部29个单元,后部61个单元,总共90个发射单元。一般情况下装载74枚“标准”防空导弹和16枚“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标准”SM-2MR射程73公里,惯性加半主动雷达制导,全舰可同时对付12个空中目标,具有一定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另外,2座20mm6管“密集阵”系统承担近程防空任务。
反舰
两座四联装“捕鲸叉”RGM-84A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装设在两座烟囱之间,0.9马赫时射程130公里。另有一座127mm“奥托·梅拉腊”全自动炮。该炮采用了纤维增强塑料材料,仅重34吨,射程15公里,射速45发/分,备弹量600发,可用于对海、对空作战。
反潜
反潜不是该级舰主要任务,舰上未设直升机库,仅有起降平台。它的反潜作战由垂直发射的16枚“阿斯洛克”完成,最大射程20公里。另外,在舰后部两舷设有2座HOS-301C型三联装短管鱼雷发射管,并首次实现了舰内遥控操作。
电子装备
雷达
该级舰全盘引进了美国尖端的“宙斯盾”系统,它包括SPY-1D相控阵雷达和MK-2决策系统、MK-8武器控制系统、MK-7快速反应系统、MK-41垂直发射系统、MK-99末端照射雷达等。
SPY-1D探测距离半球方式时为324公里,水平线方式时为83公里,可同时对154个空中和海面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容量大、距离远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体系。此外,它还装有OPS-28C对海搜索雷达、OPS-20导航雷达和日本国产23式火控雷达(用于127mm炮)等。
电子设备
作战指控为OYQ-6战术情报系统和NTDS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并拥有11号、14号、16号数据链。反潜作战由OYQ-102情报处理系统和OQA-201水下攻击指控系统。电子战为NOLQ-2电子支援/对抗系统。另有1部日本国产4型拖曳式鱼雷诱饵。
声呐
舰首声呐为OQS-101型,舰尾左舷载有OQR-2型拖曳式线列阵声呐。
“金刚”级导弹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水面战舰,它的防空作战能力在世界海军中也是第一流的。
据称,为了配合美国的“TMD”计划,增加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金刚”级有可能加装“标准Ⅳ”防空导弹,这将使该级舰的作战使命发生重大变化。日本海上自卫队认为4艘“金刚”舰并不能满足需要,有可能继续建造该级舰,并将其排水量增大到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