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方处事要圆
6705300000089

第89章 万事礼为先

诗经说,“谦谦君子,锡我百朋”,礼多不怪,原是人之常情。

某君是某机关的最高领袖,高级职员去见他,他不但坐着不动,也不屑回你一声某先生,而且不肯注视你的陈述,你只好站在旁边说话,真是架子十足,有时不高兴,认为你的说话不对,竟始终不开口,好像听而不闻,始终不对你看,好像视而不见,你落得一场没趣,只好颓然退出,他对高级职员如此,对其下属,不问可知,对待朋友,也是似理不理的神气,实在令人难受,古人说,“施绝然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某甲正是如此,当他得势的时候,大家只好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还是奉承,心里都是反对他,他种了这样恶因,后来形势逆转,一时攻击他的人,非常的多,当然还有其他重要原因,而待人傲慢,至少是一个方面,诗经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无礼之取怨于人,直咒他早死,你在社会,要多结人缘,要少结人怨,多礼是一件必要的工具,礼是人为的,是后天的,必须要用心去学习,学习成为习惯,多礼便能行无事,十分自然了。

学者王先生是以多礼出名的人,他见人必先招呼,招呼必先鞠躬,对朋友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说话轻而和气,点头不替,笑容可掬。你如到他卧室里,或办公室里,请他写字,他虽写得一手很好的贴,还是十分谦虚,请你坐下来谈,你如不坐,他始终立着,无论是谁。一与王先生相接,如饮醇礼,无不心醉,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凡是他的学生,一见他来,立即鞠躬,让立一旁,等他过。这不是怕他,而是敬他,敬他完全由于他的多礼,多礼以平虚文,所以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孔子的所谓学礼,不单指礼貌,一端而言,而礼貌必在其中,这是可以断言的。“从周族中规,折旋中矩,”言语行动,声容笑貌,都要注意。文质彬彬,谓之君子,礼多人不怪,还是对人的说法,礼多且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呢!

但是多礼尤须诚恳,多礼而不能诚恳,反而使人讨厌。交际场中,见人握手,说几句客套。最无聊的,连今天天气,只说哈哈哈,冷也不说,热也不说,虚伪到极点,受之者觉得无聊,说之者也未必不觉得无聊。能诚恳,才能恭敬,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俗语说,人熟礼不熟,这就是表示你对于熟人,也要有礼貌。“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所以能够久而敬之,必先他对人能够久敬,才能得人的久敬。久而敬之是指双方面而言,久而敬之,更须先自你自身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