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告诉我们,在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中,海洋才是一切生命的母体和摇篮。我们的祖先们日复一日地在大海边徘徊,在大海边思索,听着涛声,望着海浪。他们不知道海的那边有没有岸,海的那边又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终于有一天,有人要驾驶着独木舟涉水入海的时候,人类的文明又向前跃进了一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大洋下面平坦一片,落满了从海洋表层降下来的生物遗体、残渣碎屑。
山姆教授也一直以为,顶多有些坑坑洼洼而已。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早以前,因为有很深的海水,人类的肉眼无法观察到海底的情况。但19世纪以来人类的这种被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声纳、雷达、潜水、潜艇等技术的发明,科学工作者对海洋底层的探测工作大规模展开。
地质工作者把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大陆边缘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大洋盆地从大陆架坡脚开始,它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5%左右,差不多等于整个地球表面积的一半。
陆地的表面是不平坦的。其实海底也是。海底有高山、有深沟,有丘陵,也有平原。海底甚至还有被淹没的古代建筑。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大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海底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
人们使用了一些巧妙的设备,对潜藏在深海里地球表面的自然状态得到了一些惊人的发现。
1925~1927年期间,德国“流星”号船考察南大西洋,首次揭示了洋底地形的起伏不亚于陆地。人们发现,原来以为一片平坦的洋底其实山峦耸峙。山脉的中央地带最高、最陡峭,山峰高出海底5000多米,有的露出海平面,就成为岛屿。
除了高耸的海山,还有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顺着海底山脉的山脊,有一条深2000多米的裂谷,它是海洋地壳的一条大裂缝,谷中充满着海底火山喷出来的岩浆和岩石碎屑。大西洋底有许多东西向的大断裂,把海底山脉割裂得像大鱼的脊骨。
海底世界的“瀑布”也要远远的大于非洲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海底深处的火山口的喷发频率也要远远高于世界陆地表面上的任何一处火山喷发。
如果从太空观察,整个地球基本是一个被海洋世界所包裹的世界,而这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辽阔浩瀚的海洋世界中,生物学家们每当新发现一个海洋生命物种都会欢呼雀跃,人们也为能够得到这未知深海处的最新信息而高兴。虽然这样的一些新发现在科学家们的眼中是顺理成章的事。
除此之外,海洋深处应该还蕴藏着许多洞穴以及刻痕,而那些痕迹也代表着曾经的古文明的发展历史以及无数人类所遗忘的信息,然而这样的信息在当今的考古发现中少之又少。
是不是够神奇?研究海底的科学工作者真是了不起啊。
他们每一次的海底探索,几乎都能够看到无数奇异且此前没有被人类所发现并记载的生物类型。每当这个时候,就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而此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们拍摄下来。
科学工作者们往往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作业,他们常常要面对不知名并且具有剧毒的生物以及各式各样的细菌,而这还不包括各种外形就已经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怪兽。
真了不起。山姆教授向辛勤的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