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海水的人都知道海水又咸又苦,还有点涩。所以,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总要带些淡水,沿海地区的农民也不会用海水来灌溉庄稼。
海水中又咸又苦的东西是什么呢?
盐呗,这还不简单。没错,就是盐。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海水所以很咸,是由于它含有相当数量的盐(3%左右)。我们吃的盐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海水里提取出来的。在沿海地区有很多盐场,工人师傅先把海水引入一个大的池子里,然后利用太阳的热量把水晒干,盐就自然结晶出来了。
盐又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四种。我们吃的大部分盐都是海盐。过去人们把海水放在锅里煮,水煮干了,盐就留在了锅里。后来,人们学会了晒盐。老百姓把海水引导一个大池子里,靠太阳的热量把海水晒干后,盐就留在了池子里。湖盐用的是湖水、井盐用的井水,矿盐是地下的盐矿,可是说是盐的“化石”,几乎没有任何污染,是最清洁、最绿色的盐。
那么,山姆教授要问问,为什么海水中含有盐分呢?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呢?
据科学家分析,海水最初与江河的水一样也是淡水,但每年有1.25亿吨之多的水分从海洋的表面蒸发掉,变成雨降落到陆地上的每个角落。它们潺潺而流,不断地破坏岩石,冲刷土壤,把岩石中的可溶性物质(绝大部分是盐类物质)带入江河中。最后,江河百川归大海,水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海洋。
就这样,海洋源源不断地从陆地上得到盐类物质,而在海水的蒸发过程中,盐类却又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能滞留在海洋里。如此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类越积越多,海水自然变得越来越咸了。当然,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但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久,海水积累起来的盐分就十分可观了。
另外海水中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
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