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高高的白杨
6703600000056

第56章 生日与忌日

李下跨上摩托车正要赶回乡下给他老爹贺寿,途中遇到一位老人拦车。老人声泪俱下,哀求李下掉转车头载他返回龙门镇赶乘今天开往慈天寺的唯一的一趟班车。

老人说他赶去慈天寺,也是为了祝寿——为他的老伴祝寿。李下认为同庚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于是带上老人,用最快的车速赶回龙门镇。不料还是迟了——那趟班车已经开走。

尽管白跑了一趟,老人还是紧握李下的双手,连声称谢。

“谢什么呀,都怨我刚才把车开慢了。”

“我感激都来不及呢,咋能怨你?”

“老大爷,对不起了,今天实在不凑巧。如果今天不是我爹70寿辰,我一定送您去慈天寺。可现在时间不早了……您老再坐上我的车,我带您回去,明天您再早些来赶车好了。”

“不麻烦你了。我要在今天去慈天寺。我慢慢走,能走到。你快回家吧,别让你老爹等得着急。”

李下歉然地挥手与老人告别,然后目送着老人走上公路之后,才骑上摩托车离开。

李下的摩托车仅开出十来米,又停了下来。他凝望着拄着拐杖、佝偻着腰、步履艰难的老人,不禁自问:如果他是自己的长辈、自己的亲属,我能眼睁着看他只身一人去跋涉这数十里路而不去帮帮他?

“大爷,上我的车吧,我送您。”他终于改变了主意。

“不,我不回去。”

“不是回去,我送您去慈天寺。”

“什么?送我去慈天寺?这……可你就赶不上你老爹的寿宴了哦。”

“别想这么多了,您老快上车吧。”

……两个小时后,他俩来到慈天湖畔。

再往前走,只有掩埋在草丛中的小路。

“大爷,还有多远才到?”

“到了,到了,送到这里就行了。”

李下四顾不见人家,眼前只是荒凉森然、环山围抱的慈天湖,不由得起了疑心。于是问:“大爷,您老伴住哪儿呀?我把您送到她眼前吧。”

“好人,谢谢你了!你骑车回吧。你老爹正等你呢。”老人所答非所问地说。

“大爷,这儿前无村后无店,丢下您我不放心。您……”

老人的目光直直地望着慈天湖,缓缓地说:“三年前的今天,我老伴因不堪忍受儿子、儿媳的虐待,想不通,就赶来慈天寺向菩萨诉苦陈冤,下山之后,就在这里投湖自尽了。她生不如死,死对她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所以我把这一天看做她的生日,而不看做忌日。今天,我是来祭奠的。”老人说罢,就取出香烛、供品来。

“大爷我等您。您祭拜之后,我带您一同回去。”

“好,好,好人哪!我老汉总算遇到好人了。现在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肯不肯答应?”

“大爷,请讲。”

“你……你能让我叫你一声孩子吗?”

“行哪,大爷。您老年纪大,当然是我的长辈嘛。”

“孩子,你送我一程又一程,我实在过意不去。我想送给你一件纪念品。”老人说着就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来。见李下摇头拒收,老人便脸一沉,道:“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祖上传了几代人,也没能派上用场。我带来原本是要抛入湖中的,你既然执意不收,那你就骑摩托车走吧!”

李下生怕老人赶他走,只得迁就一点——伸手去接那个小布包,不料老人虽口说要送,却并不递给他,而是把小布包投进摩托车上的货兜,然后说:“回家后再看吧。”紧接着老人又突然岔开话题说:“孩子,你看,山上有人下来了。”

“谁下山来了?”正当李下转过身去时,猛听得身后“扑通”一声响。

“有人投水了!”李下大呼,“来人哪!”

没有人应,只有山间回声在耳际萦响……

没有人应,只有湖面的涟漪拍打湖滨……

急切之中,李下竟忘了自己是“旱鸭子”,猛地一个箭步就跃入湖中救人。

尽管他一个劲地脚蹬手划,还是挡不住自己往下沉。好在湖边水浅,他在湖里糊里糊涂喝了几口水后,好不容易才歪歪斜斜爬上湖岸。

面对着恢复了平静的死寂的慈天湖,他清楚:要救老人的性命已经无望。现在要做的,就是设法尽快找到老人的家。于是他从货兜里取出小布包,想从中找寻线索。

小布包里没有片言只语,里面包的竟然是黄灿灿的5根金条!

这事该咋办,他一时没了主意。

已是黄昏时分,他只得驾车返家。

他对着老人投湖的方向深深鞠了躬,饮泣道:“大爷,早知如此,我不该带您来呀!”

匆匆赶回家中,李下向父亲讲述了今天发生的事。

“孩子,别难过了。你现在要办的事是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我在路上就想好了,明天,我带上4根金条去省政府,请有关部门用它来设置一项奖励基金,用以奖励那些为保障老年人权益作出贡献的人。然后我去作家协会,请个‘笔杆子’,求他把这事写出来。我拿这根金条给他付稿酬。”

他爹听了先是点头,然后眉头一皱,又一个劲地摇头:“你想得倒真不错,可你还是先去公安局报案吧。报案后,他们可能还不放你走,因你已成了这一命案的第一嫌疑人。将要告你谋财害命的,无疑就是这位死者的儿子儿媳。”

“爹,怎么会是这样啊!”

他爹没有回答,只是望着天花板,一支烟接一支烟地抽……

这篇小说写了5根金条的故事。老大爷宁愿把这5根金条沉入湖底,也不留给不孝之子。李下的爱心感动了老人,老人后来把这5根金条留给了李下。李下要用金条奖励那些为保障老年人权益作出贡献的人。李下的愿望能实现吗?小说结尾留下的关于道德、关于司法……的一串问题,值得深思。(魏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