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泉火车站袭击日寇军车时被抓捕的游击队队员,大都被驻阳泉的日寇头目山田残酷地杀害了,幸免于难的只有卢氏兄弟二人。
据说山田青少年时期就是羽毛球球迷。于是人们推断:卢氏兄弟之所以还活着,一定与卢氏兄弟的特长有关。尽人皆知,卢氏兄弟出身于体育世家,自幼练得一身打羽毛球的绝技,能以羽毛球为弹丸,击落球场上空的飞鸟;能双手各持一只球拍同时对打两只羽毛球。在日寇入侵华北的前一年秋季,兄弟俩曾分别获得省城大学校际田径赛的羽毛球单打冠、亚军。山田不杀卢氏兄弟,可能是他“爱惜人才”的缘故。
那天上午一如往常,有人看见山田夫妇在阳泉体育场上打羽毛球。夫妇俩球技平平,玩了一会儿觉得没劲,就吩咐左右在羽毛球场旁边摆上桌凳。山田夫妇落座后,一边品茶,一边吩咐左右将卢氏兄弟带进球场。只见山田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地对卢氏兄弟说了一番话后,就为兄弟俩卸去脚镣手铐,接着把他夫妻俩刚用过的羽毛球和球拍递到卢氏兄弟手中。
山田皮笑肉不笑地对兄弟俩说:“二位球技出众,山田我十分佩服。今天我特意给二位一个施展技艺的机会,安排了这场表演赛。不过这场比赛有个规矩,得事先说明白:比赛只允许发一次球。开球之后,希望二位使出高招绝技,不要让羽毛球落地。如果打一小时球不落地,二位就能在世上活一小时;如果打一天球不落地,二位就能在世上活一天;如果打十年球不落地,二位就能在世上活十年。但是,无论出自何种缘由,一旦这只球落地,我就立即让二位的脑袋落地!”山田见卢氏兄弟昂首怒目对着他,便提高嗓子一字一顿地威胁道:“如果二位拒绝对打这场球,我就立即用军刀把二位捅死,让二位戴着脚镣手铐上西天!我最后问二位一句:这场球打还是不打?”
卢氏兄弟彼此使了一个眼色之后,大声答道:“打!打到底!”
此时,这场残酷的“球赛”已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兄弟俩都汗流满面、气喘吁吁。死神正一步步逼近。
突然间,哥哥用方言对弟弟说了一句只有当地人才能懂得的话。不一会儿,只见弟弟给哥哥送去了高低、快慢、角度适宜于对方叩击的一球,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哥哥乘机跃起,竭尽全力猛挥球拍,人们还没看清这球打向何处,便当即听到山田“啊呀”一声号叫。原来这只如离弦箭似的羽毛球不偏不倚地扣到了山田的左眼上,鲜血猛地从山田护眼的指缝间山泉般淌了出来。守在球场外边的日本鬼子虽然个个荷枪实弹,但还没来得及向卢氏兄弟射击,猛如虎豹的兄弟俩就已经迅步扑向山田,用各自手中的球拍为武器,劈头盖脸地击打山田。哥哥的球拍折断之后,他就将手中紧握的柄把上端尖锐的断碴儿狠狠地插进了山田的右眼。然后兄弟俩将山田紧紧抱住,用脚踢打,用手卡脖子。鬼子兵见这三个人扭打成了一体,知道已无法开枪射击,只得冲上去提起军刀对着兄弟俩的背部刺去。无奈军刀刺进去的深度无法准确控制,致使刺穿兄弟俩的刀尖同时也捅进了山田的胸膛、下腹。三个人的身体都被鲜血染红了。
三个死者中,真正受球刑丧命的,并非卢氏兄弟,而是双眼都流血不止的球刑的发明人山田。
为了铭记卢氏兄弟英勇抗击日寇的壮举,近几十年里,凡是在阳泉体育场举办的赛事开幕、闭幕,运动员都要向手执球拍的卢氏兄弟的塑像鞠躬敬礼,以此来寄托人们的哀思。
侵华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但我们未必见过他们杀害我们同胞时使用的如此“文明”的死刑。卢氏兄弟将计就计、以牙还牙,与日寇同归于尽的英雄行为表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脊梁是任何侵略者无法逾越和践踏的万里长城!(魏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