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强的八大修炼
6699300000007

第7章 借鉴名人,用智慧点燃自强人生

第一节 李白——铁杵终成磨成针

古人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在许多成功人身上,你可以看到成功的智慧、做人的学问、生命的精彩。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看名人的故事,品名人智慧,学习名人的经验,你就会像名人一样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千古流传,它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当一个人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后,若能能持之以恒,一如既往,目标就可以到达,否则只能走向失败的深渊。青少年是向上的一代,若要成功就要牢记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前进。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道路上,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是知难而退呢,还是持之以恒的地坚持到底?我想每一个青少年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千古风流人物的辉煌史已经告诉了人们一个颠真不破的真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让恒心左右人生

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让恒心左右人生,势必会达到理想的目标。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成功证明了这一点。诗仙李白也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这一道理。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

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

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如今,再也没有人用铁棒磨针了,但是这个故事仍然代代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人要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作为青少年一代,只有让恒心左右人生,才能创造辉煌的成绩。

拥抱恒心,成功人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毛主席也教导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一个人,只要有恒心,朝着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你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你今后的事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从今天开始,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一定能“水滴石穿”,取得好的成绩。

恒心是什么?它是人长久不变的意志,是百折不挠地长期不懈地永远地奋斗,是一定达到目标的雄心壮志,是一个人能否做好事情的关键决定性因素。外界的客观因素不容改变,一个人是否有做好一件事的恒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人的主观因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所干的一切,有着选择决策作用。然而,选择决策因素,不是办好事情,达到目标的主观能动因素。人愿意做什么事情,立志干什么事业,光有选择决策的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具有主动的能动因素。即向着自己的目标百折不挠地奋斗到底的恒心。只有这样,自己确定的目标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抱负才能实现。自己的事业才得成功,自己所希望的胜利才会到来。

恒心,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生活中,往往有这种情形,相同的环境条件,却产生出完全不同的人来。相同的学习条件,却出不了相同的人才。在实际之中,有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和恒心决定着一项事业是否成功。没有恒心的人往往无所作为或半途而废。只有那些信心坚定,壮志不酬誓不罢休,有着坚强不屈的毅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苏秦悬梁刺股;同第周刻苦攻读;爱迪生一生留下进两千项发明,难道不是他们用恒心打造的吗?

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一条湍急的河流,恒心则是夹在这条河流上的桥梁。人们任何以目标的都需要恒心来打造。科学家攻破他所研究或设计的课题需要恒心;工人完成产品生产任务需要恒心;作家要写出反映时代的作品需要恒心;教师培育人才需要恒心;学生专研知识需要恒心。一切的成功都需要恒心。缺乏恒心的人成功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生活中,没有理想目标的人就像是鸟失去了翅膀,无法把握人生的方向。有了生活的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恒心,理想只能成为空想。

青少年是志向远大的一代,应该为了目标的实现,做出艰苦不懈的努力和进行持之以恒的追求。因为我们这一带的青少年都是未来的实干家,而并非未来的空想家。

年轻的一代,为了美好的明天,插上恒心的翅膀吧。记住,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遥远,只要有我们拥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就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第二节 李贺——惜时努力成“诗鬼”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时间无情稍纵即逝,人生苦短,如要成功,就要懂得惜时努力,今日事决不能等到明日做。否则,只能落下“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下场。

两千年前,一位哲人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发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时光荏苒,稍纵即逝。要想成功,感叹时光的流逝只能浪费更多的时间,何不从现在开始努力奋斗,做一个惜时如金的人。

让惜时成就人生

人生短短几十年,几多春秋。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人生,又是那么的短暂。所以从青少年开始我们就应该懂得珍惜时间。人生千姿百态,有长有短,但是有的人长至百岁,却碌碌无为一生。有的人短至三四十年,却硕果累累。原因就是他们懂得珍惜时间。“诗鬼”李贺就是其中的一位。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少年时作诗就有了名气,十八岁到洛阳为韩愈所器重,一生官场不得志,年仅三十七岁就因病去世。诗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歌王国里,他虽是昙花一现,但绝不是一颗划过长空的耀眼的流星。他是韩愈诗派中最有创造性的年轻诗人。

李贺一生虽短,但他懂得珍惜有限的生命。小时候,他就很有抱负,吟诗明志:“少年心事当那云。”他酷爱读书,勤于写作,就连出门骑在驴上的时候,也经常见他吟哦思考。母亲曾十分疼爱地责备他:“你一定要把心血呕出来才罢休吗?”这便是呕心沥血这一成语的来历。

一些贵族纨绔子弟,整日里金鞍肥马,花天酒地,绫罗香衫,招摇过市。年轻的李贺非常看不惯这一现象,写了一首《啁少年》的诗,殷切劝诫他们自爱惜时,诗中写道: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

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李贺规劝那些少年们不要虚度光阴。指出:“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岁月陡转,光阴似箭,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不要说美妙的青春年华是永驻的,生命的年轮不是没有止境的,发白面皱也非遥远的事情。这首诗也成为人们日后劝人惜时时常用的语句。

李贺惜时如金,醉心创作,他留于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作,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李贺的人生虽短,但是用自己的独特创造实现着生命的价值,他终于在诗歌的王国中获得了永生。作为青少年,也应该用惜时来劝勉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自己应有的成绩。

惜时如金,让生命延长

人人往往感叹时间的短暂,却也往往在不经意间让时间悄悄地溜走。与其感叹今天时间的飞逝,倒不如珍惜今天的时间。鲁迅先生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那么对于自己来说,不珍惜时间就等于浪费自己的生命。珍惜时间吧,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长。

时间是平凡的,也是珍贵的。“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样,属于一个热闹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纵即逝。但金钱买不到,地位留不住,这就是时间的特点。

时间是宝贵的。上天不会因为你的挥霍而多加与你,也不会因为你的勤奋而缺斤短两,人们能做的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充分地利用它。鲁迅先生说,时间,每人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辉煌,而失败的人正因为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思想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在他们眼里时间是漫长和无谓的,而当他们回过头之后,只能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哀!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流下了无数句惜时的名言。“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时光有轮回,而青春不再现。真是“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就这样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这正告诫我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虚耗它。

朱自清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得时间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时,它又从摭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当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新来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仍然会有这样的感叹,那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暂时放下这些感叹,珍惜眼前的时光,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年轻一代,让我们有限的时间得以延长。

时间总是在我们身边悄悄地流过,但我们无法把它拽在手里。那么我们就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吧,因为只有有效的利用才能把握时间。

记住,不要让时间白白流过,那样你只能做一个失败的人。

第三节 祖冲之——勤奋著圆周

自古以来,勤奋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成为人们称颂的对象,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学”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少年时的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那么,作为青少年从现在起就应该勤奋,为明天的成功打下基础。

一些青少年总是把很多名人的成功归在幸运上,其实无论哪个行业的人获得成功,他们都付出了刻苦和勤奋。凭借一时幸运成功的人,最终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如今一夜成名的歌手和影星,终是昙花一现。作为青少年,从小就应该正确取得成功的观念,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能靠勤奋。

勤奋出真知

勤奋是获得真知的途径,投机取巧只能是一时的伎俩。祖冲之刻苦勤奋,终于演算出了π的值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西欧国家早一千多年。

祖冲之生活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当时南北朝中的宋朝很快就衰败了。但是祖冲之小便开始读书,他特别喜欢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所以他经常观测太阳和其他星球的运行情况,并做了详细记录。他勤奋好学,刻苦实践,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爱好和勤奋刻苦的精神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最有名的是他对圆周率π的计算,尽管当时社会动乱不安,可祖冲之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天文。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做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经过他长期的艰苦研究,祖冲之将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这就是他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还是个多面手:著名的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都是他的杰作。祖冲之对我国立法还有着特殊的贡献,到了南北朝时的宋朝,历法已经大有进步,可祖冲之却认为这些历法仍不够精确。于是,他根据长期研究的结果,终于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大明历”。这部历法与现代科学测定的结果只相差五十秒,多精确啊!可见,祖冲之为这部历法悉心研究计算耗费了多大的心血!

勤奋造就的祖冲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刻苦勤奋,就不会有祖冲之对《九章算术》的注释,更不会有圆周率的推算。作为青少年应该明白,真知是靠刻苦勤奋得来的,成功没有捷径,要是有捷径的话就是比别人更勤奋。

成功来自勤奋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实践也表明,在学习上并没有什么捷径,那种企图以侥幸的心理想取得学习上成功的人,他最终必定要付出失败的代价!

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作为一名青少年,刻苦勤奋就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我们应该学习那些勤奋取得成功的人物,不仅要学习他们的事迹,更要学习逃生门勤奋的精神,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偶像,成为你的榜样。

成功没有捷径,勤奋是唯一的途径,只有勤奋,才能学懂、学精,才能有所作为。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名人墨客,以独到的方法刻苦成才。如拿萤火虫做灯读书,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等等,真是数不甚数,如今的青少年生活在优越的都市里,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刻苦勤奋学习,争取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勤奋在中国可以追寻到古代,作为一个中国的青少年更应该发扬这良好的学习方法。更应该把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

俗话说的好,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那么就让勤奋来填补我们的人生吧。

生活中,收获和付出的是成正比的。没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是不可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的。但是刻苦勤奋也要讲究方法,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明白以下几点: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一定要注意温习,就是在学习了新知识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复习,绝不能摆出觉得浪费时间,还耽误学新东西的架势。扎实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2.要讲究效率,有些人喜欢学习的时间很长就是刻苦勤奋,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一天没有别人一个小时掌握的知识多。因此,学习也要讲究效率。

刻苦勤奋就是通向成功的捷径。记住,任何一个人的成功与努力都是分不开的,要想成功,刻苦勤奋是人站在人生顶峰的阶梯。

第四节 梅兰芳——苦练多载终成“角儿”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猜,多少年多少代,一个个伟人自己的切身实际诠释着这一道理。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士的成果,都是刻苦练习的结晶。作为一个青少年,要想获得明日的成功,从今天开始就应该苦练苦学,否则,等待我们只有碌碌无为一生,最终走向失败的道路。

很多人都感叹自己天资不佳,想学音乐,感叹自己五音不全;想学弹琴,感叹自己五指不灵;想游历名山大川,感叹自己脚力不足……其实人的天资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差别就在于后天的努力。因此,不要再有太多的感叹,与其在感叹,不如现在就努力。

苦练京剧的梅兰芳

勤学苦练可以弥补一个人先天的不足,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但凡大家的形成都是苦学苦练的结果。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也是苦练才有了最后的成就。

梅兰芳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八岁的时候,他开始拜师学艺。他学的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京剧表演需要的不仅仅是唱功,还有眼神与动作。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勤奋的梅兰芳就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日了。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梅兰芳拜师时师傅说他“资质不佳”、“一双呆鱼眼睛”,但梅兰芳刻苦练习,不也成了会说话的眼睛?

苦练多载的梅兰芳终于成了名角,成了一代京剧大师。当他站在舞台上的时候,谁会想到这是一个被老师称之为天资不佳的学生?从梅兰芳的成功上,我们不难看到,天资并非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后天的勤学苦练才造就了一代名家。作为一个青少年,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从今天开始就勤学苦练,方是成才的道路。

成功来自刻苦

人不能只依靠天分成功。天分是人的自然禀赋,刻苦将天分变为天才。即使是天才,没有后天的刻苦也只能成为庸才。宋朝的方仲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是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梅兰芳苦练成才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到,成功来自刻苦努力,而非天赋。作为青少年一代,应该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要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刻苦来浇灌人生的道路,定能走到通往成功的大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经一番风雪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古人用自己成功的经验来教导我们。没有刻苦学习,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大道的。

生活中,在挫折面前,你还在感叹自己的天资不好吗?如果是,那么就赶快放下这些感叹吧,因为无论你怎么感叹都是徒劳无获的,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刻苦努力。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画家,就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数学家,就不要停下你手中演算的笔;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舞蹈家,就不要停下你的舞步……众多的梦想都要从现在努力!

人心有多大,就能非多远,刻苦有几分,就能收获几分。记住,为了成功,不要忽视现在刻苦,否则,只能走向失败。

第五节 邓亚萍——永不服输成冠军

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成功需要什么?成功需要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信念。面对挫折和困难,知难而退的人永远做不了社会的弄潮儿,迎难而上,他推我进的人才能站在成功的巅峰。作为青少年一代,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态度,否则,只能成为成功的望洋兴叹者。

好事多磨,自古英雄多磨难。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大多经过逆境的种种磨难。他们面对逆境,不怨天尤人,不哀叹哭泣;咬紧牙关,奋力抗争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战胜逆境,成为胜利者。每一个青少年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想成为一名英雄,就要有面对磨难的勇气,就要有奋力抗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永不服输的邓亚萍

成功靠什么?是学历、文凭、高分?优越的家庭背景?先天的自然条件?还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邓亚萍从运动员到清华学子、再到剑桥博士,用自己的事迹诠释着这一答案。

邓亚萍从小跟随父亲打球,对球有种特殊的感情,但她身高只有1.50m,被认为是不可造之材,曾数次被拒于省队、国家队大门外。但是,她明白只要自己不向困难低头,一定能够成功,她能够做的只有比别人打得更快些,跑得比别人更多些。终于,她跑过了她同时代的所有对手。她用她更快的球速、更快的移动步伐和“我就是要打服你”的气势,赢得了她愿意赢得的所有比赛。她的球员生涯,通常被称作“邓亚萍时代”。

退役后的邓亚萍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为自己成功的找到一条道路。退役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并攻读了剑桥的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等职。她与生俱来的不服输劲头,回答着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竞技运动员的退役问题,并为之提供了榜样。她在赛场之外的精彩人生刚刚开始。尽管人们很难把后来求学于数个名牌学府、在各种重要场合用流畅英文著言立说的那个温文尔雅的她和赛场上的她联系在一起,但是谁有能否定她的成功呢?

邓亚萍的成功与她那种永不服输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她说:“干任何事,我们都追求结果,但是,我们更应该看重过程。成功的结果中往往隐含着辛酸的付出与失败的历练。而失败的教训更让人刻骨铭心,自发图强。”她还说:“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这就邓亚萍成功的所在。作为一个青少年,也许你没有美丽的外貌,也许你没有优越的家庭背景,那就让你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来武装自己吧,做一个学业和事业成功的人。

成功源于永不服输

邓亚萍没有苗条的身材,没有出众的外貌,可是当她用不屈不挠的精神,用越来越多的智慧来武装自己的时候,那种独特的气质之美,就从骨子里强烈地散发出来,因为她是一个成功者。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民族,正因为这样,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才得以传播和发扬,涌现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故事。

忍辱负重的司马迁终于写成了《史记》,古今总外,为人们凭借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来取得成功,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精神。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将来建设祖国的众人,必定面对许多挫折和困难,我们要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来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克服困难,去创造未来,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邓亚萍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含义,作为每一个青少年,一定能够吸取邓亚萍成功的精华,做一个为了美好的明天不屈不挠而奋斗的人。

我长得不帅,不能怪父母,更不能怪自己,所以不用为此烦恼,我的学习成绩没有别人好,我没有走进名牌大学,但这些都不要紧,因为我已经竭尽全力了。要紧的是在我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与苦恼之后,我还能站起来,大声说,我无愧于天地,对的起父母的养育,为所犯的错误承担得起责任,当然我还拥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这正是我生存的需要。

作为一个青少年,重要的不是我失败了多少,而是在我失败的时候我拥有多少不服输的勇气。记住,不服输是成功力量的所在,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不服输让一个人失败的时候不到下,而是勇敢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继续为了未来而奋斗。

第六节 常香玉——戏大如天永不悔

人有了理想就有生活的目标,但是没有付出努力的目标只能是空想。所以,有了生活的目标,还要有执着的追求。大凡在一个领域能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有着执着追求的历程。因此,一人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对目标执着的追求。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思进取,朝令夕改,只能走向失败的道路。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成功也只是在一个领域的成功,这大概就是社会的分工吧。也大概因为此,李白就不会是科学家,他只能成为一个诗人;冰心不会成为成为医生,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作家。但是他们都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因为他们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着执着的追求。因此,作为一个青少年,要想成功就不能对理想的追求三心二意,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执着追求的艺术梦

成功来自什么?不仅仅是一个人决心,一个人拥有的梦想。人在少年时代都有着美好的梦想,可是最终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执着地追求下去。如果一个人有了执着的追求,大都会做出不同反响的成绩。常香玉一生对豫剧艺术的追求成就其辉煌的一生。

常香玉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玉者,高雅纯洁,坚固之意,姓、名意义相联系,表现了她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要艺术之花常香不败;为人处事,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心灵纯洁,坚贞如玉。

她学过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对豫剧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她对豫剧艺术的执着不仅表现在她对豫剧的继承上,还表现在她对豫剧的开拓上,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她开创了常派艺术,“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如今常派弟子遍地开花,证明了这一艺术的强烈的生命力。

常香玉凭着对豫剧的热爱,凭着对豫剧艺术执着的追求,成就了自己完美的一生。也向世人证明了无论哪行哪业,只要你真诚地付出,执着的追求,就能取得成功。作为青少年,也许你会觉得理想是那么遥远,但是只要你有执着追求的精神,每经历一天,你就会离理想更进一步。

执着追求,梦想成真

当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时候,不要惧怕理想实现不了,要去执着的追求,让梦想成真。

执着的追求成就了常香玉,但是,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想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能半途而废,执着的追求才能成功。

一个人总需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有梦想才会有发展。有了梦想还要有执着的追求,因为成功属于敢于梦想,执着追求自己梦想的人。

宁可因梦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梦想,梦想是人生的目标,执着追求是实现梦想的途径。从来也不去梦想的人,生活必定平淡庸俗。有了梦想不去追求的人注定只能失败。

执着的追求,你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梦想。正如英国盲人教育大臣戴维所说:“只要有梦想且不断地追寻,你就能够梦想成真。”

第七节 高尔基——自学成才的文学大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的制度已经渐渐建立起来,学习的任务已经不只是存在于学校的阶段了。一个人的要想社会上有长久的立足之地,就需要不断地终身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时培养在自己的自学能力。自学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在现代这个教育发达的社会里,让一个人自学成才简直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其实不然,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学的能力,因为人的一生不能一直的学校了度过。那么,作为一个青少年,就应该在学校的时候就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成才的大家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是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获取知识最主要的地方,在那里有老师的指导,有同学的帮助,学习显得轻松自如。其实,在学校里,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培养自学的能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不防从历来自学成才的人身上吸取其精华,作为我们的榜样,高尔基就是自学成才的一大家。

高尔基出生在下诺夫戈洛德城的一个木工家庭。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早年生活艰辛,在社会底层饱尝人间的苦难,他只上过2年学,但他凭着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如饥似渴地自学着,最终成了一代大家。

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走上创作道路。浪漫主义作品在高尔基早期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是《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这些作品格调高昂,并具有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短篇中以写流浪汉的作品最为出色,如《切尔卡什》等。高尔基的创作从来没有停止过,《福马·高尔杰耶夫》、《三人》、散文诗《海燕》、《小市民》、《底层》、《母亲》等等,作品一部接一部地发表着。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被迫侨居意大利卡普里岛。在此期间,他的创作也没有停止,直至自己的一生终结。

高尔基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他的成功不是来自于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而是自学成才的结果。高尔基在自学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通过自学自己找到学习的途径,因此,他没有因为自己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而悲哀。作为一个青少年,要明白老师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向你传授知识,这样的学校生活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在学校学会自学的方法,会是终身受益的一件事情。

学会自学是成才的一条道路

每个人的理想就是能够成才,而成才有两条基本的道路,一是通过学校教育成才,二是通过刻苦钻研,自学成才。但是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学,因为它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凡是懂得自学的人大凡都是成功的人。

自学成才是可能的,却也是艰苦的。高尔基在早年的自学中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完全走他们自学成才的道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我们需要他们自学成才的精神,学会自学的方法。

自学必须有坚定的决心,坚强的毅力,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超人的勤奋与强有力的自我控制。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就去当学徒,但他坚持自学,25岁便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少年时学习成绩不好,后在实践中深感知识浅薄,便时时以“我曾是一名劣等生”鞭策自己;他们成功的一生,他们也付出艰辛的努力。

如果你已经离开了学校的学习场所,想要自学成才,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立志成才,要“立常志”,坚定自己的志向,而不是“常立志”,一天一个想法,哪一个都实现不了。

2.要向着目标努力,在机会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因为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3.要有机遇,机遇可以等待,也可以寻找。只要努力,坚持,自学成才的道路一样也可以成功。

第八节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

人生活在这么一个偌大的社会中,目见现实社会的物欲横流,面对着各种压力与考验,面对着莫大的竞争与责任,有时难免会感慨、会无奈、会黯然。在重重压力下,不堪忍受或未能适应者必然会向命运低头、屈服。那么要做一个社会的强者,就要敢于与命运抗争。作为新实际的青少年更应该敢于同命运抗争。

面对命运,犹太人说,“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可尼采说,“上帝死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面对命运,作为青少年一代,该如何应对呢?

扼住命运喉咙的贝多芬

命运不断地敲响每个人的门环,当命运敲门的时候,是开门迎接呢,还是闭门谢客?这是个很难回答的命题——如果不相信命运,那根本就听不到敲门声;如果相信命运,开门或闭门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其实每个人应该是一个不是完全不相信命运的人,相信命运的存在,但更相信自己的双手,相信自己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把它捏碎。”贝多芬的一生就是善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一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但是他的命运是那么坎坷。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但他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

1787年,贝多芬到达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滿欧洲。由于他一般的相貌,連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经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直到被贝多芬富有无穷创造力的琴声打动在如梦初醒,莫扎特说:“注意这个年经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更加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与世界末日相提并论。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是贝多芬献给当时爱恋的姑娘朱丽叶塔的礼物,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竟与一位男爵订了婚。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不过他很快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那坚强的个性不可能屈服于命运摆布。在他的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贝多芬的命运是不济的,真可谓命运多舛,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粗陋的外表,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急剧下降的听力,爱人的背反……面对这一切,贝多芬选择了要掌握命运,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终于成了文明世界的伟大音乐家。

挑战命运,做生活的强者

命运无法选择。但是命运可以改变。打开命运之门的钥匙,便是一种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贝多芬做到了,于是他成了伟大的音乐家;霍金做到了,于是他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我们现在仍然记得,一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节目中的演员们,他们都是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失去了“聆听”。但他们却做出了惊人的创举——表演了美仑美奂的《千手观音》!这无疑也是他们与命运抗争的结果。他们的协调,富有动感,吸引着每一位观众。但是他们无法听到音乐节拍,不能与人交谈,又不能聆听和谐美妙的声音,本是很空虚,很痛苦,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人生,他们与命运之神奋力战斗着,取得了常人也没有的成绩。

命运是什么,是生死,是贫富,是人的一切遭遇。有人认为,命运天注定,人们所有的成功、失败早已在冥冥中注定了,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其实注定只不过是一种虚无罢了。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应将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生出和命运抗争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去妄想那失败带给自己的痛苦的自动消失。

事实上,挑战命运并不困难,而困难在于没有这种勇气去面对它。“有志者事竟成”,说的是大凡心存大志的人都能支配命运,而不被命运所管束,从而完成自己的事业。那么,让我们做一个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吧,面对不幸的命运,不要悲观消极,举起锋利的剑和它斗到底,告诉命运,“你是如此的软弱,在我们强者的面前,你永远也抬不起头!”

一个青少年,做命运的主人,做一名永远的强者!

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这首熟悉的歌声回荡在耳边时,让我们荡起自强的丰帆,与命运抗争,做一个自强成功的人。

作为青少年,更应该勇于面对困难,不能被小小的挫败打倒。像贝多芬、霍金他们一样,遇到困难不软弱,遇到失败不退缩,那么我们就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