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6698300000009

第9章 强大起来的中国制造业

一、世界的工厂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5年中,中国工业生产(按附加价值计算)实现了年平均17.7%的实际增长。尽管增长速度在90年代后半期有所放慢,但仍保持了年平均10.3%的高增长率。随着生产扩大,工业产品的出口也迅速扩大。工业部门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牵引作用。

纤维、电子信息及电气机械等工业产品的出口,使中国发展成为人们所称的“世界的工厂”。实际上,中国在多数工业产品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国。例如,原材料方面,1999年的粗钢生产量是1.2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水泥生产量是5.7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6%)、化学纤维生产量是572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1%),均为世界第一。耐用消费品方面,1999年摩托车生产总量为1127万台,远远高于世界第二位日本的225万台。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产品方面,即便按数量计算,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

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而崛起,中国在东亚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和东南亚,即中国、NIES、ASEAN等13国的制造业生产(按附加价值计算)中,中国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48%,发展到占整体近一半的水平。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时期重点投资重工业部门的结果,使中国的重工业化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70年代末在东亚处于较高水平。1979年的重工业化率是54%,尽管比日本、新加坡低,但比韩国、中国台湾要高一些。

改革开放后,最初以纤维为中心的轻工业显示了较高的增长,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重工业开始领导中国的工业化。其结果是劳动集约型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等轻工业的份额下降,而化学、机械产业的比重上升,重工业的产品构成也多样化起来。特别是电气及电子产业增长惊人,它已成为中国的新主导产业。

二、崩溃了的东亚“雁阵型”发展

1.“雁阵型”发展的展开。被称做“东亚奇迹”的高速增长,是以赶超日本的形式,按照韩国、中国台湾等NIES首先进入发展阶段,接着马来西亚、泰国等ASEAN国家中的先行国家进入发展阶段的顺序展开的。20世纪90年代后又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中国大陆等国家进入了发展阶段。人们把东亚国家的这种发展形式比做雁群飞行的阵势,称之为“雁阵型”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一般经过以下过程:一开始依靠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然后进入到通过进口替代工业化开始国内生产的阶段;接着经过随着生产扩大取得成本优势、扩大出口的阶段;再进入到成本竞争激烈、将生产转移到生产成本低的海外生产的成熟阶段。同时,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厂的地理位置,会按照时间差从日本转移到NIES,然后转移到ASEAN国家,再转移到中国,逐渐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在东亚,纤维、钢铁、家电、AV产品、计算机相关产品、半导体等产业具有这种“雁阵型”发展的特点。

但是,中国的崛起使目前的东亚不再具有原来的“雁阵型”发展状态。第一,中国不仅在纤维、电气及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而且在技术集约型领域也开始取得对ASEAN国家的优势。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没有波及到中国以外的低工资国家,如老挝、缅甸等ASEAN新加盟国家以及南亚国家。以电气及电子产品为例,只要考察贸易竞争指数栙这一表示出口竞争力的指标的推移,就可知道中国在迅速提高其出口竞争力。中国的出口竞争力目前已达到 ASEAN先行国家水平,超过了ASEAN后发国家的水平。栚

2.外国直接投资牵引着中国的工业化。导致雁阵型发展以中国为轴心产生混乱的一个原因是,日美欧等发达国家以及NIES的跨国企业改变了投资行为,即向中国转移了投资。

牵引ASEAN国家“雁阵型”发展的原因是,日本、NIES等国或地区的跨国企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了直接投资。ASEAN国家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出口导向型工业化。ASEAN国家的开发政策具有以下特点:开放外国对出口导向型产业的直接投资;政府对培育产业相对介入小;迅速推行金融市场自由化。

ASEAN国家为了吸引对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有牵引作用的外国直接投资,采取了一套包括外国投资自由化、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建设与完善出口加工区或保税工业园区在内的招商引资政策。这些政策满足了日本、NIES等国或地区跨国企业寻找能充分利用低成本劳动力生产据点的需要,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起到了很大作用。

中国的情况也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牵引了工业发展。中国在转向改革开放政策中引进的工业化政策,借鉴了台湾地区、韩国等NIES曾经采取过的政策。具体来讲,就是从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向出口导向型工业化转变。这一情况也同样适应于同期采取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改革的ASEAN国家。中国为了积极吸引外资,于1979年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同意外国企业出资额可以超过25%以上,又于1980年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各地先后建起来的经济特区投资,经济特区作为出口加工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中国为对象的外国直接投资急剧扩大,其中按金额计算约有60%是制造业投资。UNCTAD的资料显示,1996~2000年的5年中,中国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093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1/5.另一方面,以ASEAN国家为对象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02亿美元,大约是中国大陆的一半。考虑到1989~1994年的5年中,以ASEAN国家为对象的外国直接投资与以中国大陆为对象的外国直接投资基本相当,可以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向中国大陆的转移是扰乱东亚“雁阵型”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工业生产(包括矿业、电力、煤气及水)中的比重的增加也十分显著。从工业部门销售总额的构成看,国有企业的比重减少了,1985年占整体的65%,2000年下降到24%。另一方面,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比重有很大增加,1995年以后,主要是外资企业牵引着工业生产的发展。

2000年,工业部门销售额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达到了27%。从不同行业看,外资企业比重特别高的有纤维、皮革制品、塑料、电子产品、运输机械等行业。从不同地区看,工业部门销售额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在外资进入较为集中的广东省达到了57%,在上海市达到了52%,在福建省达到了61%。

三、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1.中国吸引外国投资的优势。以中国为对象的外国直接投资得以活跃,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以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中国拥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由于这一原因,中国才有可能替代由于劳动力市场紧张而导致生产成本上扬的ASEAN国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基地发展起来。

日本贸易振兴会的资料显示,中国的工资(月工资)情况是,工人级别约为150美元,工程师级别为400~500美元。这一水平远远低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水平,基本相当于印度尼西亚、越南的水平。虽然在外资企业较集中的中国华南、华东等沿海地区也开始出现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但由于有源源不断的来自内陆地区的打工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方面的担忧较小。

另外,中国还有诸如巨大的国内市场、丰富的技术人才队伍、创业精神旺盛的本土企业的发展等强劲优势。这些优势直接增强了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促进了中间产品产业的集聚,提高了研究开发(R&;;amp;D)能力,从而不仅导致了以设立出口据点为目的的投资增加,而且还导致了以确保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投资和以设立研究开发据点为目的的投资增加。

外国直接投资按照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市场确保型投资和资源利用型投资。资源利用型投资按照要利用的资源类型,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天然资源确保型投资;低成本劳动力利用型投资;高技术、高技能劳动力利用型投资;网络利用型投资等。所谓网络利用,是指对零部件产业集聚的利用、为整合事业而对地区中枢功能的利用、对研究开发功能集聚的利用等。

不论是以利用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为目的的资源利用型投资,还是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市场确保型投资,都在中国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另外,以利用产业集聚为目的的投资、以利用高技术人才进行R&;;amp;D活动为目的的投资也在增加。这是中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也是改变东亚“雁阵型”发展的重要原因。

2.中国作为巨大市场的魅力。中国有相当于世界人口1/5的13亿人口。2000年国内总产值(GDP)约为18000亿美元,在规模上排世界第七位。尽管中国的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水平还比较低,但作为市场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从数量规模看,中国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家电产品市场。日本电机工业会主编的《国际需求与供给统计》显示,中国1999年的电冰箱需求是1105万台,与美国的1060万台基本相当,占世界份额的18%。洗衣机需求是1285万台,占世界份额的22%,是世界最大的。微波炉需求在发达国家已呈不增不减的稳定态势,而在中国,仅1996~1999年3年中就增加了1.6倍,生产规模已达到继美国、日本之后的水平。空调需求为720万台,占世界份额的23%。摄像机、DVD、电脑等最新产品也以城市地区为中心进入了普及阶段。此外,移动电话的使用人数2001年突破了1.2亿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汽车方面,尽管生产台数从1990年51万台增加到2000年的207万台,规模增加了约4倍,但仍停留在中国政府在1994年发表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所指出的300万台目标的2/3的水平上。*这个数字即使与韩国的年产300万台相比也是小的,说明中国的汽车普及化还处在初期阶段。

3.材料、零部件国产化的进展。中国电气、电子产业以及汽车产业的本地供应率在迅速上升。其理由有两点:材料国产化有所进展;生产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配套产业发展速度很快。

电气及电子产业、汽车等组装产业,在进入亚洲各国时,通常采取零部件全部进口,只进行组装的来料加工方式开始生产,然后逐步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在ASEAN国家,零部件以及生产零部件的材料的国产化步履十分艰难。但是,中国以远远超过NIES、ASEAN国家以前经历过的速度提高了本地供应率。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重工业化政策建立了技术水平虽低、但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在原材料方面也建立了完备的自给自足体制。只是由于设备老朽和技术落后还很难提供高级产品。但自1997年以来,通过引进技术,提高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已经逐步地缩小了技术差距。以钢铁工业为例,目前已进入了可以生产用于汽车的冷延薄钢板的阶段。

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欧美、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电气及电子制造企业,形成了以这些外资企业为核心的集聚零部件制造企业、承包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以这个地区为据点的相关制造企业据说有五万多家。此外,华东地区也在形成以外资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在这些地区,生产量的扩大促进了零部件制造企业等辅助产业的集聚,从而提高了成本竞争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4.作为R&;;amp;D据点的作用有所提高。对跨国企业来讲,中国在R&;;amp;D方面的重要性也有所提高,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了R&;;amp;D据点。外资企业争相在中国设立R&;;amp;D据点,其原因是:为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零部件,需要在离生产地、供应地较近的地方进行设计;需要开发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通过充分利用优秀的中国技术人员,提高R&;;amp;D的效率。

由于欧美、日本企业争先在中国设立生产据点,产生了把设计迁往中国管理的必要性。以本地供应零部件为前提进行设计,必须把设计交给与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现场管理。另外,研究开发的本地化也可以使符合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尽快投入市场。

支撑中国R&;;amp;D的人才队伍,比NIES、ASEAN国家要雄厚。中国的大学工科毕业生每年有33万人(1999年),而在ASEAN国家,马来西亚的大学工科及综合技术科毕业生每年只有2万人,菲律宾的大学工科毕业生每年只有4万人。

中国企业自主实施的R&;;amp;D活动也相当活跃。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R&;;amp;D。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高技术领域的新创业企业层出不穷。为了扶持高技术,中国政府有重点地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驻该区,需要达到10%的员工为研究者、50%以上的销售额与高技术相关、研究开发费占总收入的3%以上等条件。对达到条件的进驻企业,政府提供进出口关税免除、所得税优惠等措施。

截至1999年,中国已建成了53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总面积为273平方公里),有1.6万家企业进驻开发区,雇用员工数达到了17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