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6698300000022

第22章 日本企业在中国

一、在中国集中

日中间的经济关系,随着日本对华投资的扩大和返销的增加而进一步密切,互补关系进一步加强。下面,通过日本企业行动的变化看一下日中间经济关系的深化。

根据经济产业省《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2001)的统计,到1999年末,日本制造业在亚洲各地的法人总数为4198个。从地区看,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中国有1429家,高于除香港地区外的NIES三国的995家,略低于ASEAN的1570家。而到1997年末的当地制造业法人数为:中国(含香港地区)1301家、NIES三国960家、ASEAN各国1494家。从该时期各地区的增长率看,NIES三国为3.6%;ASEAN 为5.1%;中国最高,为9.8%。1999年度各地新设制造业法人数为:NIES三国15家,ASEAN各国19家,中国27家。预计2000年度后撤回日本的制造业现地法人数为:NIES三国30家,ASEAN50家,而中国仅21家。可以看出,作为投资接受国的NIES三国和ASEAN各国的相对优势地位在逐渐下降,对亚洲的投资日益向中国集中。

二、现地法人活动的变化

看一下《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中的日本在华制造业法人的各产业销售额,可以看出:1999年度的销售额为41007亿日元,与上年度的34925亿日元相比增长很多。其中,电气机械为21259亿日元,占全体的51.8%,对上年销售额上升、比率增加的贡献最大。其次为运输机械,销售额增长到3912亿日元,取代一般机械而居产业销售额的第二位。

上述两个领域的在华制造业法人的销售额占全体的约60%。且均为带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从这两个领域当地法人的销售额看,有如下所述的不同。

1.电机厂商扩大返销日本的产品。1997~1999年的3年间,在电气机械领域,现地法人对各销售地的销售额变化很大。1997年的各销售地销售情况为:中国本地销售39.2%,向日本销售19.4%,其他国家 41.3%;而 1999 年度的中国本地销售为41.3%,向日本销售31.1%,其他国家27.6%。可见对日本的销售大幅扩大。

日本的电机厂商由于经营业绩恶化,不断进行生产地点的整合和分解,并加速从国内和亚洲各国向中国转移生产。即使是在日本国内生产的面向日本国内市场的产品,如已成为成熟产品的AV制品、一部分家电产品等,也为了维持成本竞争力而向中国转移生产。结果,电气、电子制品对日本的返销激增。

仅2001年后各报纸就有关于日本电气(NEC)的电脑等的生产向中国集中;富士通总部将在国内和台湾地区生产的空调向中国大陆和泰国集中等电机制造商向中国转移生产的报道。

再有,向中国集中不仅仅停留在向中国转移生产上,设立R&;;amp;D活动中心也很普遍。特别是在信息通信领域,由于中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手机市场,因而,1999~2001年,NEC、富士通、东芝、松下通信工业、索尼等相继在中国设立了R&;;amp;D中心。亚洲的电气、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2000年后半期达到顶点后开始减少,2001年几乎所有国家的生产和出口都在缩小。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减速、世界性的IT需求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中国的电气、电子制品的生产和出口持续扩大。

另外,由于电机领域的产业聚集,很容易在当地采购到价廉物美的部件和原材料。这反映出日本电机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扩大,以及日本的部件制造商进入中国比较活跃。再有,日本在华企业向当地企业转移了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技术,也开始生产出不比日本产品质量逊色的部件。从此,在中国生产的部件也开始出口到日本。

在电机产品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半导体,在中国国内的生产也急速增长。原因是中国政府积极培育半导体产业,以及日本的主要半导体制造商陆续进入中国。2000年,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富士通、松下电器产业在中国设立了合资企业,从事半导体生产的后工程。与后工程相比,前工程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巨额资本,尽管如此,NEC出资的上海华虹NEC电子,自1999年起开始生产,富士通等也在计划新的投资。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生产的半导体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但预计到21世纪中期将成长为出口产业,并开始返销日本。

2.以扩大现地销售为目标的汽车厂商。运输机械现地法人的销售情况是:1997年现地销售86%,返销日本8.4%,向他国销售5.6%。1999年度分别为85.7%、8.7%和5.6%。两年中现地销售均占压倒多数,与进入中国不以占领中国国内市场而以出口为目的的电机领域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特别是,运输机械的核心产品汽车,国内需求较小的车种集中在海外生产,除部分返销日本外,基本都是消费地生产型的产品。今后,在华日本现地法人生产的产品也以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为中心,对日本的返销不会增大。

另一方面,关于运输机械的部件,追随整车厂商进入海外的企业,加速增加向日本国内返销现地生产的产品。结果,使日本国内生产汽车的成本下降,提高了竞争力。2001年,日本自中国进口了超过800亿日元的以线束、车轮、车内立体声装置为主的汽车部件。今后,汽车生产扩大将进一步推进零部件的集聚,在成本和质量上竞争力很强的中国,成为汽车零部件“世界工厂”的可能性极大。

日本的汽车厂商加速进入中国。看一下轿车生产领域,铃木和本田技研工业(本田)与中国企业成立了合资企业。此外,大发工业、富士重工也给现地企业提供技术,在1999年后相继开始生产轿车。丰田汽车、三菱汽车公司也预计在2002年开始在中国生产轿车。日产汽车也提高了对生产小型货车的郑州日产的出资比例,同时与现地企业商谈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小轿车。本田计划将汽车产量由2001年的5.1万台,提高到2003年的12万台。日本汽车厂商扩大在中国生产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今后,在期待世界性需求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各汽车厂商将巨大的希望寄予了像中国这样为数不多的巨大市场。在年收入与汽车价格处于相同水平的时候,汽车的普及率会急剧上升。实际上,在收入水平高速增长的上海等大城市,正在掀起汽车大众化的浪潮。此外,由于中国“入世”带来进口部件关税下降,以及自2002年1月起汽车整车进口关税的下调使汽车的进口激增,中国国内生产的汽车和进口汽车共同唤起了国内的需求。

中国国内轿车的销售量由2000年的61万台上升到2001年的72.1万台,增长18.2%。进入2002年增长的步伐仍在加快,1~3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23.2%,达到19.1万台。特别是3月份,比上年同月增长31.4%,创下月销售8.3万台的最高记录。

第二,欧美汽车厂商进入中国轿车市场较早,形成了市场垄断。处于劣势地位的日本厂商企图卷土重来。除国内市场保护严重的韩国和马来西亚外,日本汽车厂商在其他亚洲国家均占有压倒多数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的构图与此存在着较大差异。2001年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生产了约36万台轿车,占国内轿车销售的近一半。GM、标致、雪铁龙等欧美汽车厂商也确保了较高的市场份额。结果,2001年日本车的全部销售台数为17.2万台,只占不到1/4的市场份额。2002年,韩国现代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汽车,竞争将进一步激化。

到目前为止,日本汽车厂商的投资以 ASEAN各国为中心,其中对部件产业等集聚度高的泰国投资较多。2003年后,如果AFTA(ASEAN自由贸易区)生效,区内关税下降,泰国将成为区内的出口据点。今后,对ASEAN各国的投资会继续转向泰国,同时对中国的投资也将激增,预计对亚洲的投资将集中于这两个国家。

三、战略合作

在中国本地企业实力和产品质量均急剧提高的同时,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超越了以前以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委托生产为主的关系,竞争和战略合作关系日益活跃。下面看一下电机和运输机械领域的变化情况。

2000年1月,三洋电机与中国最大的综合家电厂商海尔集团(2000年销售额约6500亿日元)缔结了包括生产、销售在内的合作关系。计划由三洋电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海尔生产低价格的普及品,然后以各自的品牌互相提供产品。在日本,三洋电机在自己的销售网上销售海尔品牌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海尔也销售三洋品牌的产品。

在此之前,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以生产委托形式为多,返销商品通常以日本厂商的品牌销售。日中企业以对等立场不断推进互补关系,中国企业的实力急剧增长,使日本综合家电厂商失去了在低附加值产品方面的竞争力。以三洋电机和海尔的合作为契机,2002年4月,东芝、松下电器产业决定投资在家电行业排在第三位,以生产电视、电话、洗衣机、冰箱、空调闻名的TCL集团。

特别要看一下运输机械领域的合作情况。2001年10月,本田促使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之一———生产本田摩托车的天津本田摩托与中国生产两轮车的实力企业———海南新大洲摩托车合并。海南新大洲摩托车是专门生产仿制本田摩托车的企业。日本的消费品厂商受中国企业仿制产品的伤害很大,因而要求中国政府加强对违法仿制日本产品的中国企业的取缔或处罚。

以本田公司为例,被中国企业仿制的摩托车没有停留在中国,即使是被日本制造商独霸的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市场,也受到中国仿制的摩托车以低价为武器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行为的威胁。本田公司的意图就是采购能使中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材料和部件,采用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生产方法,从而提高本田摩托车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