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中华古训
6696400000013

第13章 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适用作文主题

处世、做人、智慧、谨慎。

原典

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译文

辛勤劳动可以战胜贫穷,谨慎小心可以避免灾祸。

故事

战国初期,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常受别人的欺负。秦孝公即位以后,下决心改变落后的状况,就打算招贤纳士,变法图强。

卫国有个叫公孙鞅的人,当时正在魏国,并不怎么得意,听说秦孝公正在招贤,就到了秦国。他对秦孝公阐述了自己的改革主张,说:“要把一个国家治理得富强,就要注意发展农业,鼓励生产,还要奖励有功的将士;要使国家秩序安定,就必须赏罚分明,树立威信,这样改革才容易进行。”

秦孝公很赞同公孙鞅的主张,他们谈了三天三夜,秦孝公都不觉得疲倦,觉得公孙鞅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很快就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让他负责变法。

公孙鞅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织,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还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爵位的高低按军功大小来排列;推行连坐法,严厉打击违反法令的人等等。

自从公孙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增强了,逐渐强大起来。公孙鞅因为功劳显著,秦孝公升他担任大良造一职,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还把商邑的十五座城封给了他。从此,人们把他称为商鞅。

商鞅的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们的利益,而且还受到了太子的反对。他们都对商鞅恨之入骨,想方设法要置他于死地,只是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他们一时还不能得逞。

有个叫赵良的读书人对商鞅的处境很担心,就想劝商鞅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他举了许多事例,劝商鞅办事不要太过于认真,不要树敌太多。他说:“您现在危险得就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被晒干。您还想延年益寿吗?为什么不归还封地,到乡下去隐居呢?如果您还要坚持变法,万一有一天秦孝公去世了,您失去了靠山,那么您丧身的日子也很快就到了。”

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他马上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试图逃走,但没有成功,结果被车裂而死。

心得

贫穷和富贵是相对立的,从古到今,很多人一旦有了权势,便觉身价百倍,忘记了居安思危;有了财富,便显得趾高气扬,骄奢淫逸,仿佛自己的血统都比别人高了。因此,平时做事不知道谦虚谨慎,最终落下个身首两异的下场。

古训链接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孟子

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刘向

失之者多。

——范祖禹

不怕千日密,只怕一事疏。

——吕坤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