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谚语(第一卷)
6694700000010

第10章 bā

B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八仙小传

八仙是汉族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

铁拐李,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巴国津琨人。他幼年时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三一六年巴国遭秦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铁拐李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之药膏,恩泽乡里,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八仙中,铁拐李为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汉族民间传说为八仙之首。

钟离权,姓钟离,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谷子,汉咸阳人。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少工文学,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授以至道。乃隐于晋州羊角山。道成,束双,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兄简同日上天。度吕纯阳而去。元世祖尊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又尊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张果老(618~907),是唐朝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相传他久隐山西中条山。往来晋汾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中条山去。因为他经常手中拿着竹子做的一种说唱用具,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的祖师,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蓝采和,唐朝人,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

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至今在河南睢县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的袁家山吕祖庙。

韩湘子,字清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有说法称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子韩湘。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韩愈过生日时他回来了。韩愈一看,那天是大喜的日子,也不好骂他,看他穿一个道士这个样子,邋里邋遢的回来了,又喜欢又不高兴,结果就问问他,来给叔叔拜寿总不错,你做什么不读书不考功名,去外面学这个当道士。看这个牡丹花跟诗句不相关嘛,倒是那两句诗很好记住了。后来韩愈反对唐宪宗迎佛骨回宫,写了一篇奏表,皇帝一生气,大为恼火,就把他贬到潮州,他刚好路过秦岭,此时此景正是他侄儿写的那句诗。此时想起他侄儿告诫他的即是贵为王侯将相也如过眼烟云。

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门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当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

曹国舅,名佾,亦作景休,为八仙之一。《宋史》因他为慈圣光献太后(河北正定县人)之长弟,故称国舅。

曹国舅乃北宋开国王曹彬之孙、吴王曹玘之子,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宁晋,曹芸的父亲及以上曹氏诸人死后均葬于其原籍宁晋县延白村曹氏祖茔,后世迁徙灵寿,遂灵寿成为籍里,但曹彬却让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宁晋,守护宁晋县之曹氏祖坟,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后被仁宗封为吴王,曹玘之女应诏入宫被宋仁宗册封为皇后,而后曹皇后之长弟曹佾成为曹国舅。根据此历史记载,曹国舅为邢台宁晋人,曹皇后之弟。后世被尊奉为道教八仙之一。

曹国舅是道教八仙中地位最尊贵的人物,尽管地位很高,被封为国舅,而且天资聪明,但是他并不喜欢享受富贵的生活,不喜欢利用特权,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

曹国舅有一弟自恃为帝室的亲戚,逞强行恶,抢夺百姓的田地据为己有,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门。国舅自始至终竭力规劝他,都不能使其改过自新,最后竟被其视为仇人。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积阴功,才有今日之富贵。如今我弟积恶至极,虽然明里他能逃脱刑典的制裁,但暗里却难逃天法。如果一旦祸起,家破身亡,到那时想牵只黄狗出东门,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耻辱又害怕真的会发生此事。”

于是他散尽家财,周济贫苦之人。最后,他辞别家人和朋友,身着道服,隐迹于山岩,修心炼性。数年之后,他已达到心与道合、形随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游至他修道之处,问他:“你闲居时修养什么。”国舅答:“其他的无所作为,只修道而已。”二仙问:“道在哪里?”国舅指着天。二仙问:“天又在哪里?”国舅指着心。钟离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于是授他《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曹国舅事迹见于《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宋史》、《陔余从考》、《历代神仙史》、《神仙通鉴》等记载。

足智多谋的吕洞宾

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聪慧高傲。有一天傍疏导洞宾背着个宝葫芦来到孟河地界。他信步踱进一药店歇脚,一抬头,见店堂里挂着一块金字扁额,上书“万药俱全”。

吕洞宾心想,世人真大胆!小小药店竟敢夸这般海口,待我进店,戏弄主人一番,就说:“店家,贫道慕名而来,想买空号四味丹药,不知可有?”

店主起身道:“老汉白礼文,祖籍杭州,在孟河开设药店,已有50个春秋。我开店不求发财致富,只为消灾治病。店内备有九州各府的地道药材,不知道长需哪四味药?”

吕洞宾冷笑一声说:“这四味药,一叫‘称心’,二称‘如意丹’,三为‘烦恼膏’,四是‘消气散!’请店家从速取拿。”

白礼文心中一阵震惊,思量着:我在药店做买卖几十年,从未听说有这样的四味药,正在犹豫,吕洞宾陡然站起,指着匾额大声道:“好一个‘万药俱全’却连这四味普通药也拿不出来,还不快把匾额摘掉。”

“道长且慢”,白礼文随机应变道:“道长,你早来三天也行,迟来三天也好,这回味药,刚刚卖完,新药尚未到来,请道长到别的药店看看。”

吕洞宾也不罢休,说道:“店家是讲信誉的,既然店家说三天以后有药,我就三天之后来取拿,逾期无货,那就莫怪我无礼了。”说罢扬长而去。

白礼文回到内室,思前想后,不禁长吁短叹起来,他的独生女儿白牡丹见老父愁眉不展,关切地间道:“爹爹,今日为何闷闷不乐呵?”

白礼文紧锁眉头说:“刚才店堂来了位道长,点了四味药,我拿不出,那老道先要毁坏店堂招牌,后又说三天后取货,否则就要无礼,为父怎不犯愁。”

“不知那道长点的哪四味药?”白牡丹问道,老父将那四味药名报了一遍,白牡丹略一寻思,笑着安慰老人道:“爹爹,女儿想,这老道并非真心前来买药,三天后,让女儿对付他就是了。”

三天后,吕洞宾果真来了,他抬头不见老人,却见店内端坐着一位妙龄少女。吕洞宾微微一笑,手举拂尘,正欲动问,白牡丹站起身开口道:“这位道长,想必是三天前来小店买药的吧。道长要的四味药,我爹爹早就准备好了。他今天有事出门了,让我把药交付道长,请您接药吧!”“药在哪里呀?”吕洞宾暗暗吃惊。“这不刚给了你吗?”白牡丹胸有成竹地说。吕洞宾质问道:“小姑娘,我两手空空,何曾拿到药?如此交药,岂不是一句空话吗?”白牡丹针锋相对地说:“道长点的那四味药,徒有空名,不也是空话吗?”

吕洞宾内心惊讶小姑娘的聪颖,但却不露声色地问道:“哦,你既然知道这四味药有名无药,你能把药名解释一下吗?”

白牡丹稍加思索,朗声说道:“热情待客叫‘称心丸’,百问不厌是‘如意丹’,惹是生非为‘烦恼膏’,与人方便是‘消气散’。”

吕洞宾眉头一皱,又生一计,“三天前点的这四味药,时间已过,我不要了,我要另点四味,”“请讲”,吕洞宾清了清嗓子说:“我一要‘游子思亲’,二要‘举目无亲’,三要‘夫妻相亲’,四要‘儿无娘亲’。”

白牡丹思忖了片刻答道:“这些小店都有,不就是荷香、生地、蜂蜜和黄连吗。”“这怎么讲?”

“‘游子思亲’理当回乡,‘举目无亲’人在生地,‘夫妻相亲’甜如蜜,几无娘亲黄连苦。不对吗?道长!”白牡丹忽闪着两眼反问道。

吕洞宾没想到小姑娘如此聪慧,还想再难她一回,就说,“我再另点四味,一要药材三分白,二要药材一片红,三要药材颠倒挂,四要药材中的巧玲珑”。

白牡丹张口便应道:“获警切片三分白,朱砂研粉一片红,黄瓜佛手颠倒挂,小小葫芦巧玲戏。”

“不对,这回可错了。”吕洞宾大笑说:“葫芦虽称得上小巧玲珑,可它不算药材呀!”

“请问道长,你背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

“药呀。”吕洞宾脱口而出。

“这不是药嘛!”白牡丹反问二吕洞宾听她一说,自觉不好意思了,赶快溜出药店,从此,再也不敢贸然戏弄人了。

八斗的小瓮装不下一石。

八哥嘴巧过不了潼关。

八两半斤一般大。

八两配半斤。

八岁八,掉狗牙。

八岁孩童能数九,八十岁老公不识时。

八败命还怕死做。

八十岁的公公难定柴米价。巴掌不及拳头,单丝不及麻绳。

巴掌大捂不过天来。扒开篱笆让狗钻。

扒了东墙补西墙,结果还是住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