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众快乐处方
6667300000007

第7章 智者乐相伴(2)

莎士比亚曾说过:工作的代价就是赞美。人是渴望赞美的动物。因此,在与人相处时,要满足他人的这种渴望,多赞美别人。如果说,批评与鼓励都是催人上进、激人发奋的手段的话,那么,在许多情况下,适当的奖励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赞美的方法多种多样,或者真挚热情,或者含蓄委婉,或者顺应语势,或者自然流露,或者具体确切,或者发自肺腑……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特长等,可运用不同的赞美方法。当掌握了赞美的技巧,你就会感到生活竟是那么充实,那么可爱,那么美好!

给人以赞美,本身私毫无损,却大大有益于人。一点小小的“投资”,双方都可得真诚的乐心。

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就可使我快乐两个月。”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周围那些值得赞美的事,并真诚地赞美它,这不但可使别人得到快乐,而且可以促进自己的求乐修养。

宽容之乐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豁达乐观,可使人心情舒畅,青春常在。

不计较恩怨,宽恕别人的过失。这样,可以熄灭复仇心理所产生的邪火。当某人亏待你时,你要冷静,不要横生怨气。人皆有惭愧之心。当你以宽宏大量的气度对待失礼者时,他会羞愧三分,你也会因此受到尊敬。

有一年的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报道说:马克·吐温于某月某日逝世了。人们纷纷到马克·吐温家来吊唁,悼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当马克·吐温亲自接见吊唁的人群时,人们惊讶:“他还活着!”人们乐道:“上帝保佑!他没有死。”人们一起谴责这家不负责任的报纸,竟拿大作家的生命开玩笑,愚人节的玩笑也开得未免太大了吧。但马克·吐温一点也不发火,微笑着诙谐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这一席话,活脱脱地道出了马克·吐温的豁达胸襟和鲜明个性以及非凡的人物风采。这个故事,听来就非常有“趣”,既娱乐了别人,也娱乐了自己,又化解了紧张的气氛。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一个人要宽容大量,不计较小事,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自己的人,这叫心宽为乐。

实践证明:为人处事,忍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痴。让人一分心自宽,落得豁达享天年。

宽容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别人又帮不上忙,最好是自己安慰自己。要自己宽容自己,这也许是最难对付的人生挑战。大多数人认为:宽恕他人比宽恕自己做起来要容易得多。没有任何一种批评比自我责备更为痛苦的了,因为自我责备等于自我埋葬。

要逃出“自我之棺”的最好的方法,人应该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宽容这个世界,这是对人生醒悟的表现。正如有位艺术家所说:我们要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互相照耀,不要排斥。

也许人世间的许多仇怨都是双方一再僵持、积蓄、酝酿以至发酵的结果吧!倘若我们人人都能以佛心宽释,善待与我们存有仇怨之人,那么人世间又有什么样的仇怨消除不了呢?在我们的人际氛围中,应该流淌着怎样温馨、仁厚的情感小溪?应该荡漾着如何宜人的和煦春风?这实在是我们应以理智面对的现实吧。

让我们在宽容厚待别人的过程中,在宽容自己的过程中,善为人,好处世,共同求得心灵上的持久安宁吧!

宽容自熄无名火,心胸放开乐自来。

自寻其乐

以一颗平常心自己去寻找快乐,快乐就离我们很近了。

从前,有位老妈妈,她的大儿子以卖伞为生,二儿子靠染布度日。晴天时,老妈妈担心老大的伞卖不出去;雨天时,又忧虑老二的布晒不干。因此,她每天都不开心,总是与“快乐”无缘。一个好心的邻居劝慰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在晴天时想想老二的布很快晒干,雨天时想想老大的伞会卖出去呢?这样不就可以快活地过日子了吗?”

其实,这个故事的道理很简单,但需你在生活中自己去悟,悟明白的时候,也就是你找到了快乐的时候。而且会受益终生。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了造船的工具,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了水,这群年轻人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就突然来到了。”

古往今来,人们总爱说“自得其乐”,可见快乐是自己体会的,快乐心情是自己营造的。正如古人云:“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很显然,这把读书人的自足快乐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发奋求学而榜上有名,十月怀胎而孩子出世,埋头创作而新书出版,努力工作而职务提升……等等,这丰盈的成果都会在你的心房里挂上一串快乐的风铃。

一个快乐的人,不是因为他可以得到快乐,而是因为他善于寻找快乐,制造快乐。

用一种崭新而愉快的心情去填写生活的每一道命题,去研究更深更远的生命意义。试着去听一场交响音乐会,如果你一直习惯于足不出户;试着去爱一个人,尽管他(她)曾经踏碎了你的梦,冰凉过你的心;试着去投一次稿,无论别人曾经怎样给你泼冷水,说你如何如何……敢于做自己从未想做的事,这样会给生命一份惊喜。拥有一份充实的生活,便也有了美丽的人生。

做一个生命历程中来去匆匆的过客,欢乐也便随处可寻了。是的,没有大疑大惑,怎能有大彻大悟?没有剧烈的撕痛,怎能有完整的愈合?有时候,多经受些磨难或痛苦不一定是坏事,这也许就是你将来的快乐之母。

感恩之乐

“每天我都无数次地提醒我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活着的和死去的人的劳动的基础上的。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那样,做出同样的贡献。”这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座右铭。由此可体现出这位科学家的感恩之心。

在加拿大,68岁的布莱特突然收到瑞萨临终前的一份遗产时,他既惊异又激动。原来,50年前,他曾给瑞萨生病的父亲输过血。此事他早已忘却,但万万没有想到,瑞萨去世时却以这种方式报答了他!

这位名叫萝西·瑞萨的加拿大老妪,生前是教师,她心地善良,知恩报恩,从15岁时起,便把那些帮助过她或她家人的人的姓名及地址一一记下来,直到她85岁时去世前,把17万加元的财产分赠给200个遗嘱上有名的人。而布莱特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些人中,有她数十年结识的好友,也有不少她到外地旅行时给了她滴水之恩的人。

人应当拥有感恩之心。所谓感恩之心,就是情义胸怀。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一定善良。因为他看得见善良,并为他人的善良而感动;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一定幸福。因为他心里装着美好的回忆,也洋溢着许多美好的愿望。

常怀感恩想,便有喜悦生。庆幸自己活在这个社会和时代,为能在自由的国度里工作而感恩不尽。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令你活得更有意义,更快乐。

有专家云:21世纪将是高度资讯化、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时代。那时,活跃在企业的上班族将会是四种类型:1.敏感型;2.导演型;3.悠游型;4.感恩型。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家发现:当人类的肉体与精神满怀“谢意”时,人通常是处在最佳的平衡状态。而且,当心怀“谢意”时,人类最容易接受来自外界的能源和知识。

因此,为了进行智慧性生产,使自己富有创造才能,人必须心怀感恩,亦即怀有感谢、感动、感激的体贴的心情。满怀“谢意”并非完全为了他人,同时这也是自我成长所不可欠缺的积极手段,更是作为一流人才的必备条件。

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一定拥有一颗温柔的心,胸中也一定洋溢着深情厚意。由感动到感恩是人性至善的表现。由感动走向感恩,你将赢得真正的踏实、无愧与快乐的心情。

苦中求乐

凡是经历过风霜雨雪磨难的人,都知道什么是苦。苦,总是在敲打人生之门。然而,人并不都是为了吃苦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人的本能是追求快乐的。乐从何来?在真正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苦难之后,你会感悟到:乐从苦来。

古人云:“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意思是说,别以为食有鱼、行有车、居有豪宅、穿金戴银的人就快乐,或许恰恰相反。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注定要吃苦的。也许命运本身就是一种苦难。所谓万事如意,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而已。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回避痛苦,应该面对痛苦,品尝痛苦。

有病缠身,你不要惊慌,既来之,则安之。疾病虽然给你带来了肉体上的痛苦,但也可从脱却红尘的豁达和领悟中得到乐趣;退休了,人走茶凉,门庭冷落,是一种难受和痛苦,但你也可从竞争中得到解脱。从休生养性中,从琴棋书画、闲花野草中寻找乐趣;进取失望,情场失意,生死离别等等,都会给你带来痛苦,只要你善待之,缓解之,快乐便会随之而来。淡化痛苦,强化快乐,这就是苦中求乐之法。

曾经徒步前往北极的法国医生让一路易·艾特恩在谈到他的探险经历时说:“我觉得一个人有两个时刻是最为快乐的——一个是当你陶醉在自己的美梦中的时刻,而另一个就是美梦成真的时刻。

在这两者之间,有时你也许会产生让自己放弃一切努力的念头,但是,若你想获得快乐,你就必须追随你的梦想直到最后一刻。

我发现,在每一间汽车房里,几乎都有被废弃的自行车;那都是因为车子的主人受不了骑自行车的辛苦而抛弃的。的确,骑车有时是会令人觉得腰酸背疼,但人们更应该明白:吃苦正是学习的一个必须的条件。

我在达到那些让人忘记了寒冷的快乐时刻前,曾经有千百次想认输了,但我没有。为了快乐,我甘心吃苦。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绘画、音乐或任何其他事物中寻找自己的快乐。但是你必须得承认:只有先下苦功学会弹琴,你才能演奏巴赫或柴可夫斯基的奏鸣曲……”

钱钟书经纬古今,学贯中西,思想之精深,气魄之宏大,乃学林罕见,被誉为“文化昆仑”。钱钟书认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

这便是他的人生哲学。

他认定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资料。

他戛戛独造的学术著作《谈艺录》,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炮火中完成的,书稿还差点被破门而人的日本宪兵查抄。匠心独运的《管锥篇》写于学术凋蔽的十年浩劫之中,钱钟书在干校劳教,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这期间差点还和死神打了交道。这是何等的苦啊!但是偏有人能苦中作乐,能从痛苦中滤出快活来。钱钟书就是这种人。

我们首先要有饱受苦难的能力,然后才会有享受快乐的能力,不知道苦难的人,也就不知道快乐。

当你在苦涩之前坚持一份虔诚的信念不动摇,当你在苦涩之中抱着一颗爱心不改变,直至当你在苦涩之后俯仰一片辉煌时,你定会感受到一种非常甜美的快乐。

尽管生活中的种种苦涩会使人流泪,漫漫岁月里的辛苦会催人衰老,但只要你能忍耐,能奋斗,能苦中作乐,能用心灵感受大地和天空的气息,坚韧的生命随时都能在所有的忧患与磨难的废墟之上开出欢乐之花。

醒悟之乐

人生如梦,苦在无明,乐在醒悟。

有人以为两眼睁大即为“醒”,摆脱睡眠状态即为“醒”,其实不准确。有的人两眼大睁未必是“醒”,有的人两眼紧闭,未必又不是“醒”,并从醒中求悟。不醒便不可能悟,醒是头一步。醒有清醒、猛醒、渐醒、觉醒、深醒、悟醒等等,各属人生一味。

作家雨果有言:“我们都是瞎子,吝啬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见金子,看不见财富。挥霍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见开端,看不见结局。卖弄风情的女人是瞎子,她看不见她的皱纹。有学问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见自己的无知。诚实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见坏蛋。坏蛋是瞎子,他看不见上帝。上帝也是瞎子,他在创造世界的时候,没有看见魔鬼也跟着进来了。我也是瞎子,我只知道说啊说啊,没有看见你们是聋子。”

由于人的无知无明,使人难以醒悟,归根结底,还在于人只使用了大脑细胞的10%,人类的智能还没有完全开发利用起来。

知迷当悟,悟后有乐。有句俗语云:苦中有乐,天堂有座。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为此,笔者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发表过一篇《选择快乐的思维》表述了下列观点: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的私人生活中,常常有些使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面对这种现实,是情绪低落,消极悲观;还是恬淡无忧、乐观地对待,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审慎地选择快乐的思维不仅仅是权宜之计,它能够从物理、生理、心理、哲理等方面产生非常实际的效果。许多实例都已证明了这一点,相信更多的人也将继续予以证明。

培养快乐思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把各种事物往美好方面去想就行了。首先,你可列出一份快乐思维的清单,每天想它几次。如有不愉快的念头进入你的思维,你就当即停止想它,下意识将它赶走,并继续你那快乐思维的清单。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能够用快乐思维完全激活体内的快乐物质,从而达到健身悦心的目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选择了快乐思维,也就等于选择了健康。

自赏之乐

自我欣赏,即是自爱。

你喜欢自己的身体吗?如果不喜欢,那么,就请具体分析一下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和每一器官,并列出你所不喜欢的每一项。从头开始:你的头发、前额、眼睛、眼睑、面颊、嘴、鼻子、牙齿、脖子、肩膀、手臂、手指、乳房、肚子……等,列出个单子,包括内部器官:肾、脾、动脉和股骨等。再看看不大为人注意的部位:脑沟、耳蜗、耳廓、肾上腺和小舌……总之,你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以彻底审视自己的身体。你或许并没有一个漂亮的身体,但它就是你的身体——不喜欢它就意味着你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人来接受。

要学会自我接受。自我接受就意味着接受你的整个身体。同时,你要消除外界强加于你的各种信息,以保持其自然状况,或至少容忍这种状况。这并不是说你要到处夸耀自己,而是说你应该学会喜欢自己。

许多妇女都接受社会的各种精神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打扮、美化她们的身体。这些信息是:剃去你的腿毛和腋毛;在身上洒上香水;清洗你的口腔;描眉毛、抹口红、涂脂粉;衬垫你的乳罩;修剪你的指甲……这些信息的含义是,你的身体总有些地方不那么讨人喜欢,只有通过矫揉造作的打扮才能使之富有吸引力。事情的可悲之处正在于此:虚伪的表面掩饰了迄今为止基本保持本来的你;这些信息在鼓励你嫌恶那个美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