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后危机时代:新趋势 新策略 新商机
6664200000042

第42章 金融风险度的识别机制与监管机制

如何识别金融风险度?

金融风险的监管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

金融危机的压力下,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风险识别机制?

金融风险是金融危机的前兆,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经过释放就形成金融危机。想要正确识别金融风险,就应该先弄清金融风险的概念、分类、特点和产生原因,同时确定中央银行要研究的金融风险系统。近几年,我国在金融风险的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研究比较多,已经能较好地识别金融风险。

当金融风险不断积累时,它便会出现以下预警信号:

1.企业价值受到破坏。如果一个国家大部分领先企业都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金融风险就已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了。

2.银行盈利水平降低。当零售银行全系统的年资产回报率或者年净利润率过低,这往往是危机在发出预警信号了。

3.贷款组合迅速增长。当银行的贷款组合每年都以一定速度增长时,许多贷款往往就会变成坏帐。

4.不良贷款比率过多。如果实际不良贷款超过银行资产总额较多,则很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

5.大量银行资金短缺。如果许多零售银行持续出现资金短缺情况,不得不通过在银行同业市场拆借,或者提供高于市场水平的利率来获得资金时,它们已经失去了市场信任度,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风险。金融风险最后演变为金融危机,是有一个量的积聚过程的,是可以提前预防、预警和控制的。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和控制,以有效地防止风险的积聚、扩散及蔓延。我们要防止个别、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全局性风险。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和有效的机制,对金融风险能够及时识别、评估、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化解,以防止风险的继续积聚和蔓延。

投融资体制、环境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人和经济人的不良行为等都是风险产生的根源。风险控制部门应从以下细节识别风险:

1.首先,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例与以往相比是否在逐渐增高?资本金是否严重不足?部分金融机构是否出现支付危机?区域性相当数量的金融机构是否亏损?全国性金融机构亏损是否较大?信托机构、信合组织机构这方面问题是否尤其严重?

2.而政策性的金融是否出现了较多的不良资产?是否形成了较大的亏损?非金融经济主体单位是否乱集资?乱发各种债务凭证和乱办金融业务?企业债务不能按期兑付是否引起和扩大了风险?双边或多边经济金融往来中,外债比例是否增高?而外债风险是否开始显露?

3.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是否严重?其是否已波及到银行、尤其是波及到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市场监管不力、银行业监管不力是否会造成部分金融机构风险发生?资本市场稀缺资源是否不能合理开发利用?金融效率低下是否已严重阻碍金融业的成长?

4.金融机构的账外账、假报表是否较多?金融机构的财务会计、统计数据是否失真?所有这些是否已干扰金融机构诚信度?市场信用是否发生普遍缺失?评估、会计、审计和律师是否已成为“分利联盟”的团队?

5.金融工具稀少、资金流动效率低、金融监管失效或过度压制是否已影响整个金融业运行的质量?是否已引起历史积淀风险问题显现出来?金融业投资水平低下,是否已对金融增量持续健康增长构成威胁?是否已到了全面整治的临界点?自从20世纪90年代,瑞典、芬兰、挪威等相继发生银行危机,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1995年2月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倒闭而被收购,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1997年7月起相继爆发东南亚、东亚、俄罗斯、巴西、阿根廷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金融危机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如果哪个国家在监管金融风险问题上未引起高度重视或处置失当,就会给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他的金融风险就可能演变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甚至国家危机。当前全世界频频发出的金融危机的警示,使得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紧迫。

我们要加强风险监管,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根据定性和定量指标确定风险水平或级别,根据风险水平或级别及时进行预警。同时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断和救助体系,以及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

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应定期进行各种压力测试,对资产和损益实施现值评估,对资产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率进行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资本和损失准备金的充足比率;同时,应对贷款的过快增长及过度集中进行及时预警和提示。

要加强金融监管要坚持创新的思想。在监管工作中积极支持金融业开拓创新,反对因循守旧、照搬照抄。要积极支持金融体制创新,促进金融改革的进程,促进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金融企业机制的建立。

金融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监管部门应该抓住机遇,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在未来,随着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中还应不断强调完善监管主体自身建设,突出监管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和现代化。此外,提升金融监管的“适应性”尤为重要。经济发展运行的不同时期对金融监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金融监管只有不断自我调整和适应,才能满足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

末来预测:中国在末来将如何识别和监督金融风险?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很大,如果不采取及时、果断的措施,很可能酿成巨大的风险。作为亚洲区内基本面最为稳健的新兴经济体,尽管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财政状况不断改善,银行体系亦趋健全。然而,一旦周边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中国经济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虽然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在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继续改善金融监管的生态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适应我国金融特色的、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任重道远。我国金融监管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防范来自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下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