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会放走机会,别人都能看出来的机会不是机会,利用的机会越多,创造的机会就越多。
雷·克洛的创业很有传奇性,它向人们证明:能够抓住机会的人最有可能成功。这样的人独具慧眼,一个买卖,一笔交易,一项工作,一顿饭,都不会轻易放过。克洛在高中二年级休学离校后,在几个旅行乐团里做过钢琴师,在芝加哥无线电台做过音乐节目导播,在佛罗里达州推销过房地产,还在中西部卖过纸杯。他知道失败的滋味。“在佛罗里达的房地产热潮消退之后,我彻底破产了,”他回想,“我没有大衣,没有外套,连副手套都没有。我在冰冷的街道上驾车回芝加哥,到家之后我已冻成冰棒,满怀失意,一文不名。”
克洛在1937年开始自己做生意,担任一家推销混乳机小公司的头头。混乳机是一种能同时混合拌匀五种麦乳的机器。1954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伯纳地诺城发现了一家小餐厅,老板是麦当劳兄弟——马克和狄克,他们要买8架机器。没有人曾买过那么多,克洛决定亲自去看看麦氏兄弟的工作。他到了圣伯纳地诺城,马上看出麦氏兄弟已经踏进了一座金矿——顾客们为了能买他们的牛肉饼而不惜排队抢购。
克洛问麦氏兄弟为什么不多开几家分店,狄克摇摇头,指着附近小坡上,“看到上面那幢房子了吗?”他说,“那就是我的家,我喜欢那边。如果我们开了连锁餐馆,我们就永远不会有闲暇回家了。”
于是克洛看到他的机会来了,而且立刻把握住。麦氏兄弟很快就答应给他经销权在全国各地开分店,条件是抽取5%的利润。克洛专心致志地干了起来。
他拥有的第一家麦氏餐馆于1955年4月15日在芝加哥郊区开张;第二家于同年九月在加利福尼亚州雷萨达市开业。后来增设分店的速度越来越快,到1960年,一共有280家麦氏餐厅分设各地。1968年前,每年大约有100家陆续开张,以后更增到每年200家以上。
1961年,克洛以270万美元向麦氏兄弟买下主权——包括名号、所有商标、版权以及烹饪处方。自此以后,他跟这两位兄弟彼此就很少联络了。克洛说:“他们比我年轻,可是他们歇手了。我可不能抛锚,当你年轻的时候只要能奔,就得前进;到你老了,一停手就会僵化。”
虽然狄克和马克是创始者,但是显然他们不属于做大生意的人。
麦氏餐馆需要雄心勃勃的人。雷·克洛已是董事长兼首席主管,69岁仍活跃得一如往昔。他这样说:“我们需要的是把全部力量都投到事业中的人,如果他的野心仅止于养家糊口,过得安适悠闲,麦氏餐馆就不需要他。”
也许甚至连年轻时代的雷·克洛,更不必提驾车回芝加哥时冻成冰棒、分文不名的雷·克洛,都够不上今天麦氏餐馆的要求——在一公里长的名单上排队求职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淘汰。
“只有有成功潜力的人才能被录取。”当人们询问这种选取法有无标准的时候,公司负责人员告诉说没有。“基本上,我们要的人是能与人处得来的人,”他解释道,“可以说我们一心要找的人是推销员而不是会计师或厨子。”
公司夸口说他们每家分餐馆的主持人都是了不起的知名人士,可能是夸张了一些。但平均年龄为35岁的麦氏公司餐馆的主持人都是在另一行生意上有了相当的成就,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也很可观的那一类。公司指出,一开始的现金投资要求,可以“吓退那些能力不足或不合适的应征者”。
取得每一家麦氏的分餐馆的经销权(包括地租设备以及营养费用)要消耗11万到12.5万美元,看主持人所需要的餐馆大小及位置而定。其中大约65万美元必须是现金,余款要由主持人以自己的名义筹措,由公司选择地点建造餐馆。当主持人开始营业时,他要付给麦氏公司每月销售额(扣税后)的11.5%,其中3%是服务费,8.5%是租金。
听起来这是很苛刻的条件,但记录显示出,主持人还是大有赚头。公司声称一家营业良好的餐馆,在3到5年内就能赚回原来的投资额,以后每年税前的利益可达到12%至15%。由于每家餐馆平均每年营业额约为43万至50万美元。这样一个还算不差的主持人,每年可以赚进5万至7.5万美元。
公司对好的主持人的一种奖励方法是,当有销售权空缺时,他们可以优先购买。有些主持人拥有四家、六家或者八家餐馆,赚的钱堆得老高。雷·克洛估计约有60到70个主持人是百万富翁。
最近一次在迈阿密海滩杜罗旅馆中举行的主持人会议上,一位衣着华丽的主持人的妻子走向克洛,开始谈起以前的日子,那时她每天要帮忙炸法式土豆片,突然她举起一只手指,上面闪耀着一颗巨大的钻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