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6650600000028

第28章 后记

我与长城有着不解之缘。

我家祖居宁夏中卫香山。香山长城、烽燧林立。其南麓是固原西周长城、宋金壕堑、明代固原内边,其北麓是战国秦昭王、秦朝蒙恬在北地郡沿黄河修筑的“拒胡”长城、秦皇万里长城。我祖先的坟墓就埋在香山北麓黄河南岸下河沿的秦长城脚下。西北长城由南向北逐渐迁移,我的祖先也由南向北不断搬家;长城从黄河南岸筑到了黄河北岸,我的家也从黄河南岸搬到了黄河北岸。于是,我出生在黄河北岸的黑林村,老家就在汉武长城边上,我父母的坟墓也就与这道长城、烽火台为邻了。

孩童时代,我最早的启蒙课本就是母亲讲述的长城故事。童年时代,我随家逃难于古皋兰的深山旷野,记得翻越沙坡头后的第一站便住在长流水唐丰安城的废垣中。这里汉、明长城、烽燧遍布。父亲在黄河岸边秦皇长城脚下南、北长滩的果园里给有钱人打工、摘梨,挣点粮食、软梨子养家糊口。哥哥在汉武长城、明长城内外给人放羊。母亲带着我白天在长城内外的山坡野地里捡拾柴火,夜晚我们坐在黄土版筑盖成的泥屋土炕上,围着羊油灯,从土洞似的窗外望着漆黑的夜空,听母亲讲述着秦始皇修筑长城;樊喜良被派去筑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凄惨故事。这个故事,母亲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我听了一遍又一遍,总是百听不厌。即便是屋外狗叫狼嚎,我还是在想:秦始皇为什么在这里筑长城?孟姜女哭倒的长城在哪里?我想去看看她哭倒的长城……这就是我最早受到的历史教育。

中小学时代,我最难忘怀的就是长城生活。20世纪50年代,我家西边碱碱湖边上的长城巍峨壮观,烽墩高耸。如果在长城上找不到踩脚抓手的缝隙或坑凹,高大雄壮的长城我是怎么也爬不上去,翻不过去的。没想到有一天,长城突然之间变成了一条兰凉公路。飞奔的汽车在长城上来来往往,如同穿梭。我怀着好奇心跑去观看,原来是将长城顶部铲平,铺上石子,就变成了公路。我只顾着看长城上轰鸣而过的汽车,没想到飞溅的石子打得我生疼。每年寒暑假,我总约些小伙伴、同学到野外的烽火台、长城上去捉迷藏。我们事先派一个小朋友将一些小东西、小纸条藏在烽火台的孔洞中,看谁能最先找到。我们在烽火台上比冲锋。在一定的距离内,看谁能最快翻越长城,最先爬上烽火台。长城、烽火台成了我们的游乐园。6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家家过“粮食关”。家中没吃的,上级号召我们“向植物的根、茎、叶索取食粮”。一到寒假,我就到长城外侧的沙漠里去捋些蒿籽换点黄米充饥。那时候,一碗蒿籽能换一碗黄米,很金贵。我在沙漠中转来转去找蒿子,找到一丛蒿柴就使劲往下捋蒿籽,并将捋下的蒿籽在布单子上借风扬掉芠子,把扬净的蒿籽装进袋子;看着袋子里的蒿籽,就好像看到了锅里煮熟的黄米黏饭,香喷喷的。天天如此,我走得鞋子烂了,脚趾头露在外边;捋得衣裳袖子破了,烂布絮条子随风飘;双手皴裂如同树皮,手指头伸开也疼,捋蒿柴更疼。冰天雪地,寒冷难耐,我们只好拔点蒿柴,在长城、烽火台下的孔洞中点火烤手取暖。夜晚,点燃蒿柴,烧热沙子,盖上羊皮袄睡觉。此时此刻,长城、烽火台成了村落的标志,成了活人的象征。虽然露宿在荒郊野外的沙窝中,总觉得巍峨的长城就是我们的屏障,高耸的烽火台就是我们的伙伴。有了长城、烽火台,减少了我们在沙漠腹地的孤单、寂寞与恐惧。冬天,黄河里结了厚厚的冰。我们从冰桥上走过黄河,翻越黄河南岸的长城,在香山北麓砍干柴,以便烧炕、做饭。

砍上几大捆干柴,背上往回走。翻山越岭,压得汗流浃背,走得腰酸腿痛。这时,黄河岸边的长城就成了我们回家的目标,鼓劲的源泉,加油的泵站,希望的彼岸。因为只要将干柴背到长城边上,就可以将柴捆子放在河冰上,用绳子拉着柴捆子在河冰上滑行,很轻松,过了河就等于到了家。所以,背柴回家的过程,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过程。春天,父亲领着我们去腾格里沙漠盐湖中背盐。去时,要起早,天不亮就走,乘天凉。翻越汉明长城时,我总要登上长城,看看距盐湖还有多远,虽然一个沙丘接着一个沙丘,登高望远,远也不远。回来时,背上一袋子盐,骆驼似的跋涉在沙海中,背绳勒压得肩膀、脊梁生疼。烈日暴晒,盐水浃背,流淌到脊梁上皮肉磨破之处,这才是真正的在伤口上撒盐,折磨得难受极了。时而抬抬头,伸伸脖子,眼巴巴地望着前方:何时才能走到长城上,停下来歇歇脚,乘乘凉。翻过长城,到家就不远了。长城,成了鼓励我们这些背盐人到家的灯塔。夏天,挑野菜充饥,拾牛粪取暖,长城、烽火台下的孔洞又成了我们遮阳、躲雨的避难所。风沙忽起,天昏地暗,迷路转向时,长城、烽火台又成了我们会合的路标。后来,人民公社提倡烧土块积肥、压沙造田。公社干部说,长城、烽火台的黄土,年深月久,日晒雨淋,是最好的肥料,铺在田里很能长庄稼。于是,我们这伙男女老幼就被派去挖长城,挖烽火台,挖古城堡、老营子城墙,将挖下来的黄土拉到沙田中、农田中铺土压沙,垫土压碱。这种肥料,据说比烧土块、烧炕土造肥料省工省料。长城、烽火台的黄土特别坚硬,很难挖掘。一洋镐砍下去,有时仅留下一道白印子。好不容易撬下一块,也很难砸碎,还得二三个小伙子抬到手拉车子上。我的车子装满了,双手掌车把,肩上套拉绳,车轮陷在沙窝中,怎么拉也拉不动。我的妹妹名叶叶,灵秀瘦弱,她在后边用力推车,车轮在软涩的沙窝里艰难地移动。百十米的距离,兄妹俩人挣得气喘吁吁,累得满头大汗。1963年我考上大学后,妹妹手提着我的提包,送我到中卫火车站。她笑着对我说:“哥哥,你再也不会到碱碱湖拉边墙土块了!”等我1964年暑假从北京回来,妹妹因病早已离我而去,3月8日成了我悼念她逝去的日子。1963年火车站送别情景,倩影宛在,言犹在耳,怎么一下子就物是人非了!妹妹花季早逝,我悲伤无尽。泪眼朦胧中,长城、烽火台勾通了我记忆的时空隧道,掀开了我在长城、烽火台上的记忆碎片,妹妹仿佛在长城、烽火台之间飘忽来飘忽去,她的风姿音容总是与长城、烽火台相映相随。在那悲伤的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拉着妹妹在碱碱湖爬上长城,爬上烽火台,我们在烽火台上欢腾雀跃。突然,轰然一声,长城不见了,烽火台不见了!妹妹腾空而起,频频向我招手,在那碧波荡漾的沙漠湖泊中随着长城、烽火台飘然而去……梦醒了,梦中最清晰的还是长城、烽火台。天亮了,我与一位上了大学的高中同学,专程到黄家庙北边的乱古堆滩上,找到了妹妹的孤坟。孤坟在黄河北岸,南、北都有依稀可见的长城、烽火台。我俩用黑白相间的黄河鹅卵石,镶嵌下了悼念的文字:想念您,妹妹!长城、烽火台,它将遗忘与记忆,逝者与生者,地狱与天堂,思念与幻觉,情感与寄托,真实与象征,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异常牢固地连接了起来。

大学时代,我最爱翻阅的就是长城史迹。在翻阅的长城文献中,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长城是露天的史书,历史的见证;宁夏各道长城的始筑年代,史有明载;宁夏各道长城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史不绝书;围绕宁夏各道长城的争议评论、选择利用、修补增筑、弃毁坍塌,历朝历代多有文献记载;对宁夏及其毗邻地区各道长城的研究成果,多见于20世纪以来的许多著名长城专家的著述中。

在中国长城史上,今宁夏境内的古长城独具特色。有始筑于西周的长城,这在长城建筑史上具有源头地位;周秦以来历代修筑的长城多有,这使长城建筑具有朝代上的丰富性;宁夏长城历代都在选择利用、维修补筑,这显现了宁夏在军事地理方面的重要性和长城在功能作用方面的历史延续性;历代修筑的长城在宁夏都有遗址、遗迹存世,这使宁夏长城具有博物性;在历代存世的长城遗迹中,宁夏有些长城墙体在国内独有独存,这使宁夏长城具有其独特性;宁夏境内的古代长城历尽沧桑劫难,却保存着原始状貌,原汁原味,这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旅游观光、寻奇探秘魅力;宁夏长城雄踞黄河两岸,长城、黄河是科学研究天造地设的两大历史地理坐标……所以,宁夏长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保护利用的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我工作中的一块心病就是宁夏长城。偶翻宁夏出版的二三本有关宁夏长城的书籍,它们说宁夏除固原长城是“秦长城”外,其他各道长城都是“始筑”于明代的长城。常看报刊文章,都说固原长城“始筑”于战国秦昭王时代,其他宁夏长城都是“明长城”。还说文献记载隋朝在朔方、灵武筑过长城,但在宁夏却没有找到隋长城的遗迹。一些专家、学者常喊宁夏是中国的“长城博物馆”,但这座博物馆中的众多长城,除固原长城被专家“考定”为战国“秦长城”外,剩余长城都被专家说成是“明长城”。偌大的一座“长城博物馆”,却仅仅有两个成员,这何“长城博物馆”之有?还有……以上种种结论与说法,怎么都与我翻阅过的文献记载截然相反?国家以立法保护长城,长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长城的保护、利用总是不尽如人意!随着“农业学大寨”“改造旧山河”“开荒扩地”“挖渠修路”“开山采矿”等运动的开展与建设工程的兴建,长城的千疮百孔、损毁灭失怎么总是在增多,各种毁坏长城的现象,怎么总是屡禁不止?原因到底何在?

长城是不可再生的世界级的文化瑰宝。对长城文化价值的重视、发掘、保护、利用与人们对长城的思想认识紧密相关。从认识长城、宣传长城、保护长城的角度出发,研究长城的工作与保护长城的工作紧密相关。长城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长城重视程度的高低、保护力度的强弱、科学利用的成败。

从参加工作起,我最大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探索长城。我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跑野外的时间多。一有机会,就实地调查长城遗迹,收集长城资料,并将实地调查、文献记载与探索思考相验证。日积月累,形成了手头的这些篇章。从这些零乱的篇章到形成书稿,朋友、家人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长城研究要经常到深山荒野进行实地调查,野外调查的基本条件就是交通工具与经费。对在职的专业考古人士,这不在话下,立项不立项,外出调查就得给车给钱。但对一个年过花甲的退休老翁来说,艰难困苦是不言而喻的。庆幸的是一些热心文化事业的朋友,如中卫市科技局局长刘学录、市工会主席马建兴、中卫县技术监督局原局长丁发全等友人,利用节假日,牺牲业余时间,不但帮我解决困难,还伴我进行调查,在崇山峻岭的长城上,荒郊野外的岩画山上,繁忙的打字室中,都留下了他们帮忙的脚印。我的家人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老伴魏淑霞体弱多病,承担了全部家务,我才有时间跑野外,搞调查,翻资料,写文章。我数易书稿,她戴上老花镜,数次抄写誊清,多次进行校对。她是本书的第一读者,由于她的细心,帮我找错、纠错不少。资料收集整理、文字输入打印等工作,均由子女完成。众志成城,修筑长城如此,这本探讨长城的书籍也是如此。

本书得以高质量地快速出版,是出版社诸专家精心编辑、辛勤劳作的结晶。本书倘若在长城调查、研究、宣传、保护、利用等方面有所裨益,作者和读者都会牢记并由衷感谢为本书尽心尽力的“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宁夏文物局领导和友人。

本书提供的许多原始资料与作者管见,只是想为弘扬长城文化事业尽些绵薄之力。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周兴华

2008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