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
6650300000054

第54章 吴占山同 志二三事

吴志立

吴占山,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祖居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吴川队,世代以农为生,勤贤誉方,朴实感邻。

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土地贫瘠,难以济食,十余岁就给他人拉长工,受尽了世态之炎凉,饱尝了岁月之艰辛,同时也磨炼了他穷则思变、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

解放以后,他在政治上翻了身。1951年7月被调到城阳区政府工作,时任通信员,跑遍了城阳的山山水水。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他勤奋学习,掌握了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1954年,被任命为上洼乡(今城阳乡)乡长,之后又从上洼乡调到沈家河水库任施工员,至此,他便与水利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完成了沈家河水库、上店水库、四营水库、店洼水库等多座水库的施工任务。

他始终光明磊落,公道正派,表里如一,深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也得到党组织的赏识和信任。1957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他率领民工先后赴沈河、店洼等地打水库,身先士卒、现场指挥,参加劳动,惦记民工,奉献集体,深受群众拥护和领导的好评,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特别是在建四营水库时,当时出动了110辆东方红拖拉机,274台手扶拖拉机,3600人在那里施工,需要移动土方20多万方,可见当时建这座水库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实属罕见,用了猿年时间才移动土方3.6万方。时任固原县副县长的张国礼见此情景非常着急,派景世儒去担任工程总指挥,景世儒就挑选吴占山为施工员。当时吴占山也正在上店水库(固原县中河乡)负责施工,景世儒就硬是把吴占山从上店水库要了过来。从此,四营水库的施工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带领民工,不分白天黑夜,亲自动手,从未叫过苦、喊过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发扬了一个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在短短的猿个多月时间里就圆满完成了四营水库的建设任务。

他亲自带领群众参与的这几座水库竣工后,被调到固原县水电局水利基建队工作。1969年任店洼水管所所长,在店洼工作时,店洼滚水坝、蓄水坝及干支渠配套工程全部开始动工,水电局在吴川成立了工程指挥部,任命吴占山为工程总指挥,这是他在水利事业上迎来的第二次挑战。他立即带领民工在城阳开始修渡槽、箍涵洞、建干支渠,当时干渠长、渡槽多,加之两座水坝土石方量大,在他肩上几乎是挑不起来的担子,但他没有辜负上级对他的信任,勇敢地挑起重担,团结带领水利工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坚守阵地,迎难而上,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用猿年时间圆满地完成了全部工程任务。

迎难而上是他的优良作风。1974年腊月二十八已放春节假了,他也享受春节假日在家。从河道那边传来有人大声呼叫坝跑了,这声音传到他的耳朵,他立即带领着周围群众赶到决堤现场。坝的坡面塌陷了一个大洞,坝水从底往外流出。他首先提出下人,把绳拴在自己的腰部叫别人吊下去。坝顶还有随时塌陷的危险,他奋不顾身冲在最前,抢险用了猿个小时,天色已是傍晚,坝水终于堵住了。这时他作出决定立即疏散附近人员,刚把周围群众撤上坝面,轰的一声顶部塌下百余方土,真是死里逃生!

在家乡水利建设过程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不怕牺牲、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无悔追求。他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汗水,用求真务实、忘我工作的胆识书写了人生春秋,勾画着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轨迹。正如景世儒老先生回忆说:“共产党人要是能找上吴占山这样的人,会永垂不朽的!”滚水坝及干支渠配套工程竣工,回水电局工作了几年之后,由于多年劳累,体弱多病,吴占山于1982年退休。退休后,他的选择是回故乡,惦记家乡发展,惦记水利事业。1987年,刘河村聘请他为本村农田支渠配套技术指导,他一马当先,带领群众高质量地完成了村党支部交给他的任务。

1997年,生产队邀请他到毛头沟荒山治理工程作技术指导,那年虽然他已经70岁了,但他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上山后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要求把关,并参与劳动,现在还能看得出他当年负责治理的绿化带树木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2007年春,本村又一次兴修农田支渠配套,他已经病的不能行走,要求儿子用架子车拉上他在城阳川里走了一个大圈,看了两道支渠,正好村上几名干部和几名群众谈工作,他点了点头连说修的好。同年,卧床不起的他几次催儿子到村部替他交清党费。11月14日,他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80岁。逝后,有位老先生在他的灵柩前赠了一副挽联,上联是:苦做长工,廉任乡长。下联是:职尽水利,恩系子孙。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诚实俭朴的一生,在家乡的水利建设史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他的革命热情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值得后人学习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