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6642500000029

第29章 自由,从这里开始

《汤姆叔叔的小屋》

背景说明

一部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书籍,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总统在接见其作者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一句玩笑话足见《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

斯托夫人1811年出生在美国东北康涅狄格州利奇费德的一个牧师家庭。她自幼受清教思想影响,关心道德、宗教和社会问题。斯托夫人青年时期在哈特福德市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大量阅读了拜伦和斯考特的作品,这两位作家对她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她随父亲迁至辛辛那提,并在那居住了18年之久。辛辛那提与蓄奴制社会的南方仅仅一水之隔,是北美废奴运动的中心之一。在废奴运动的影响下,斯托夫人对黑奴抱有深切的同情。一次偶然访问肯塔基州梅斯维尔几个种植场的经历让斯托夫人亲眼目睹了黑奴劳动和生活的惨状,其间的见闻也成为后来《汤姆叔叔的小屋》里谢尔比种植场的雏形。

1851年6月,《汤姆叔叔的小屋》开始在主张废奴运动的《民族时代》周刊连载发表,一年后,这部小说竟然连载了四十多期,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读者。1852年,波士顿约翰·朱厄特出版公司出版此书,第一版印5千册,第一天就售出3千册,第二天全部售完。一周内美国8家出版社日夜赶印30万册仍然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随后,《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国外声名鹊起,该书在短短几年内被译成法、德、瑞典、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22种语言,影响着全世界。

推荐版本:王家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名著概要

汤姆是肯塔基州种植园主谢尔比家的“家生”奴隶,他从小伺候主人,对主人一片忠心,被大家称为汤姆叔叔,是家中的家奴总管。谢尔比在股票市场投机失败后,决定把汤姆和女奴伊丽莎的儿子哈利卖掉抵债。伊丽莎与汤姆叔叔不同,她不是一个俯首帖耳听主人摆布的奴隶,当她偶然得知主人要卖掉自己的儿子和汤姆时,她带着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冰冻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之州。

而汤姆在得知主人要将他卖掉的消息之后,他从小所受到的关于进来顺受、敬畏忠顺的说教让他甘于接受主人的安排。可怜的汤姆叔叔被卖往新奥尔良。在船上,他救了一位奴隶主圣克莱的小女儿伊娃。圣克莱出于感激将他从奴隶贩子手中买了过来。汤姆在圣克莱家当马车夫并和伊娃成了很好的朋友。可是不久,身体纤弱的小伊娃不幸夭折。伊娃的父亲根据女儿生前的愿望,决定将汤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一次意外事故中,圣克莱被杀害。圣克莱的妻子没有解放汤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将他们送到黑奴拍卖市场。善良的汤姆被卖给了极端凶残的种植园主莱格利。此时的汤姆仍然默默忍受着所有非人的折磨,奉行着做一个正直的人的原则。直到有一天,种植场的两个女奴为了求生,决定逃跑。莱格利认为汤姆帮助了她们,逼问汤姆。尽管被凶残的奴隶主打得皮开肉绽,汤姆依然秉持了他的原则。就在汤姆奄奄一息之时,谢尔比的儿子乔治赶来赎买汤姆。就在汤姆见到自己过去的小主人后不久,他遍体鳞伤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乔治悲伤地埋葬了汤姆,并在汤姆的墓前发誓要铲除罪恶的奴隶制。回到家乡肯塔基后乔治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并对他们说:“当你们享受你们的自由时,请记住这一切来自于亲爱的汤姆叔叔,请报答他的恩情,仁慈地关怀他的妻子和孩子。每当想到你们的自由,就看一看汤姆叔叔的小屋,让这间小屋成为你们心中的纪念碑。”

知识链接

奴隶制与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发生于1861~1865年,它是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和北方资产阶级之间的战争,也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内战。内战以北方军队获胜而结束,从此确立了北方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消灭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南方和北方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美国奴隶制由来已久,由于美国南方盛产棉花,所以对廉价黑奴的需求量很大。而与此同时,北方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始,工商业迅速发展,南方奴隶制成为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瘤。南北矛盾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并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局部地区酿成武装冲突。

《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出现的现实主义作品。它对美国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名家评述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呈现出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倾向,即一方面为黑奴的命运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则竭力通过汤姆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作者出于自己的宗教偏见赋予汤姆以种种虚伪的光圈,竭力使之如同一位基督教的圣徒,但是另一个方面,由于作者勇于正视现实,能够不顾自己的主观愿望,做到真实描写她所目睹的奴隶制的现状。因此,她笔下出现的关于汤姆命运的描写,更突出地表明了宗教从精神上维系奴隶制的反动作用,而其中的基督教说教并无说服力。书中最成功之处在于对奴隶制的揭露和控诉,这是全书最有说服力的部分,是《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主导倾向。正因为如此,《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虽然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缺点,但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高玉秋《外国文学史话》

精彩推荐

以下文字节选自小说中伊娃去世后的一段描写,汤姆对主人的忠实与细心在这段文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人们纷纷进来与伊娃道别,屋里响起低低的耳语声和陆陆续续的脚步声。过了一小会儿,棺材抬了进来,葬礼开始了。大门口驶进来好几辆马车,一些陌生人也进来坐下,还有许多戴着白头巾、白缎带和黑纱,穿着黑色丧服的哭丧人。接着,有人念经文、做祷告。圣克莱浑身僵直,他走动着,似乎泪已流干。自始至终,他的眼睛只盯着躺在棺材里的金色小脑袋,然而不久,这个小脑袋被人用布遮上了,接着棺材盖也盖上了。圣克莱只被人摆弄着和其他人朝花园地势较低的那头走去,那儿是伊娃的坟墓,在长满青苔的小石凳旁边,也曾是伊娃和汤姆聊天、唱歌及朗读《圣经》的地方。圣克莱笔直地站在墓穴旁,目光空洞地往下看,看别人放下了小棺材,又模糊听到有人在念庄严肃穆的话语:“生命在我,复活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去,也必复活。”他似乎完全麻木了,失去了思维,他没有意识到人们在填土,在永远掩埋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他的伊娃呀!

……

大多数仆人很大程度上受到眼睛和耳朵的支配,认为伊娃之死给女主人带来的创痛最深:玛丽又不间歇地发作歇斯底里的痉挛症,离不了医生,连她自己都说要死了。这样一来,人们更相信是这么回事了。大家跑前跑后,手忙脚乱,一会儿拿暖瓶啦,一会儿烘烤法兰绒内衣啦,全都围着她团团转。

只有汤姆有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把注意力放到了男主人身上。圣克莱无论走到哪儿,汤姆都默默地、忧郁地跟在后头。圣克莱终日一声不响地坐在伊娃的房里,脸色苍白,手捧伊娃曾展读过的《圣经》,死死盯着,但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每当这种时候,汤姆总觉得他那双呆滞无神、没有泪水的眼睛比玛丽凄厉的哀号蕴藏着更深的悲哀。

几天后,圣克莱一家搬回了城里。圣克莱已被悲伤折磨得坐卧不宁,他渴望换一个新环境,改变一下新思路,于是他们离开了别墅、花园及那座小坟墓,回到了新奥尔良。圣克莱整日奔波往来,希望用这种忙碌喧嚣填补心中的空虚。人们在街上看到他或在咖啡馆里碰见他,要不是因为他帽子上的黑纱,根本看不出他已痛失爱女。他谈笑风生,讨论时局,大侃生意经,可谁又了解这表面的举止如常只是一个空壳,而那包裹着的内心已经荒芜成一座死寂的坟墓了呢?

……

忠实的仆人汤姆惴惴不安地跟随在圣克莱身后,看到他进了书房,却一连几小时都不见出来。汤姆十分焦急,最后决定进去瞧瞧。他蹑手蹑脚地走进去,看见圣克莱尔在房间一头的躺椅上躺着,脸朝下,面前摊着伊娃的那本《圣经》。汤姆走过去,在沙发边站住,有点迟疑。正在这当口,圣克莱突然抬起头来,看到汤姆那忠厚的脸上流露出来的忧虑、关切和友爱,顿时被深深打动了。圣克莱握住汤姆的手,把额头抵在了上面。

“哦,汤姆,我的忠实的仆人,我该怎么办?整个世界就像鸡蛋壳,已经被掏空了啊!”

“我明白,老爷,我明白,”汤姆连声说,“不过,您得朝天上看,朝亲爱的伊娃小姐那儿看,朝神圣的主那儿看!”

“汤姆,我已经朝天上望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要是我能看见就好了!”圣克莱重重地叹了口气。“也许只有小孩或是贫穷忠厚的人,就像你那样的,才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圣克莱无可奈何地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