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6642500000026

第26章 尘埃中开出花来

《茶花女》

背景说明

小仲马,一位驰名世界的作家,1824年出生于法国,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主将大仲马与一位女裁缝的私生子。小仲马直到7岁时才得到父亲的承认,而他的母亲却一直不被大仲马认为是他的妻子。因为是私生子,童年时的小仲马常常受到他人的奚落和羞辱,这种刺激在小仲马晚年时期还一直深刻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他一生都在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问题。小仲马本是一个在贫困环境长大的淳朴少年,但回到父亲身边后,他的生活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尝试追逐声色犬马的荒唐生活。在很早的时候小仲马便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不满20岁便发表了小说和诗歌,但这些作品均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848年小说《茶花女》发表,小仲马才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茶花女》的创作源自小仲马的真实经历。1844年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玛丽出身贫寒,流落到巴黎被逼为娼。她珍重小仲马真挚的爱情,但迫于生计仍同上流社会的阔佬们保持关系。年轻的小仲马一怒之下写下绝交信与玛丽分手,并出国旅行。等到1847年小仲马旅行回国,23岁的玛丽已然不在人世。现实的悲剧深深震动了小仲马,他怀着思念和悔恨,闭门谢客,开始创作。一年后,凝集着永恒爱情的《茶花女》问世,轰动全国。《茶花女》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作品的艺术表达独特而新颖,情节生动、悬念迭出、扣人心弦、组织手法多变,令人爱不释手。作品洋溢着的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长久地散发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推荐版本:王振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名著概要

玛格丽特是一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迫于生活压力,她开始了卖笑生涯。她天资出众、聪颖过人,不仅拥有艳丽的姿容、轻盈的体态,而且风度雍容大方,谈吐高雅不俗。她很快就成为巴黎贵族公子争相追逐、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由于她随身的装扮中总少不了一束茶花,大家称她为“茶花女”。

玛格丽特身患肺病,在接受矿物治疗时疗养院中的一位贵族小姐病重不治身亡,这位小姐的身材和长相都和玛格丽特非常相似。她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偶然发现了很像自己女儿的玛格丽特,便想收玛格丽特做干女儿。玛格丽特对公爵说出自己的身世,公爵答应只要玛格丽特能够改变她过去的生活方式,便可负担她全部的生活费用。然而,已习惯奢华生活的玛格丽特并不能完全做到。公爵因此将给玛格丽特的生活费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玛格丽特回家后,一群客人来拜访她。其中,邻居勃吕当司带来的税务局长杜瓦先生的儿子阿芒·杜瓦疯狂地爱着这位茶花女。勃吕当司向玛格丽特讲述了阿芒对她的痴情:一年前玛格丽特生病期间,阿芒每天都跑去打听她的病情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玛格丽特听后很受感动。后来玛格丽特和朋友们跳舞时,病情突然发作,阿芒非常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残害自己,并向玛格丽特表白自己的爱情。他告诉茶花女,他现在还珍藏着她6个月前丢掉的纽扣。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然而由于重重误会以及阿芒的父亲杜瓦先生的从中作梗,玛格丽特与阿芒分手。她接受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而阿芒则怀着痛苦的心情随父亲回到家乡。然而回乡后的阿芒仍然深深地怀念着玛格丽特,失魂落魄的他再次来到巴黎。他找到玛格丽特,决心报复她的“背叛”,处处给她难看。玛格丽特面对阿芒的误会,伤心地劝他忘了自己,永远不再相见。阿芒却要她与自己一同逃离巴黎,远走他乡。玛格丽特表示自己不能那么做。阿芒误以为玛格丽特要坚守她和男爵的关系,他气愤地将玛格丽特推倒,并把一沓钞票丢在她身上,拂袖而去。玛格丽特伤心至极昏厥在地。

在经过这次重大的精神创伤之后,玛格丽特一病不起。男爵在与阿芒的决斗中受伤,而阿芒则出国旅行。快到新年时,玛格丽特的病情加重却没有一个人前往探望,她感到十分的孤寂。此时,杜瓦先生来信告诉她,他感谢她信守诺言并已将事情的真相告诉阿芒。而玛格丽特此时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再次见到阿芒。弥留之际,她不断地呼喊着阿芒的名字,“从她的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然而,她始终没能再见到她心爱的人。

玛格丽特死后,好心的邻居米利为她入殓,并将玛格丽特的一本日记交给了回到巴黎的阿芒。从日记中阿芒得知了玛格丽特高尚的心灵和爱情的全部。“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然而,斯人已逝。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在玛格丽特的墓前,白茶花摆得满满的。

知识链接

1.倒叙

倒叙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同时更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小说《茶花女》运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其中大量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使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2.《茶花女》相关艺术作品

小说《茶花女》问世后不久,小仲马就着手将它改编为话剧。1852年2月2日,话剧《茶花女》在巴黎杂耍剧院演出。几乎与此同时,意大利著名音乐家威尔第则从小说《茶花女》中获得启迪和灵感,开始构思它的音乐主题。话剧《茶花女》公演后,威尔第邀请自己的好友皮阿威为歌剧《茶花女》写出演出脚本。1853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首次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著名剧院——菲尼斯剧场公演。此后,茶花女故事还多次被搬上银幕进行演绎。其中,1936年美国电影版和1995年波兰电影版《茶花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美国电影版《茶花女》在艺术成就和角色塑造上堪称经典。好莱坞著名女星葛丽泰·嘉宝在片中担纲女主角,凭借她高贵的气质和出色的演技,将小仲马笔下纯情又沧桑的茶花女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名家评述

尽管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小仲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的准确含义,但是读者们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对那种压抑人性、摧残爱情的虚伪而又残酷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和鞭挞,听到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痛楚的呐喊。《茶花女》这个爱情故事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许主要就在这里……

玛格丽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而玛格丽特则完全可以跻身其间而毫无愧色。

——王聿蔚《〈茶花女〉译本序》

精彩推荐

《茶花女》中男主人公对爱的执著与热情震撼人心,以下节选部分为小说中男主人公爱的告白及为爱焦灼时的心理描写。

(1)这些女人生前考究的生活越是闹得满城风雨,她们死后也就越是无声无息。她们就像某些星辰,陨落时和初升时一样黯淡无光。

(2)像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喜欢死人,我们没有时间去喜欢别的。

(3)您爱我是为了我,而不是为了您自己;别人爱我从来就是为了他们自己。

(4)我一直爱着玛格丽特,现在我即将得到她,我不能再对她有什么苛求了。但是我再对您重复一遍,尽管她是一个妓女,以前我总是以为——可能是我把她诗意化了——这次爱情是一次没有希望的爱情,以致越是这个似乎希望即将得到满足的时刻逐渐接近,我越是疑虑重重。

我一夜没有合眼。

我失魂落魄,如痴似醉。一忽儿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漂亮,不够富有,不够潇洒,没有资格占有这样一个女人;一忽儿,我为自己能占有她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接着我又担心玛格丽特是在逢场做戏,对我只不过是几天的热情,我预感到这种关系很快就会结束,并不会有好收场。我心里在想,晚上还是不到她家里去的好,而且要把我的疑虑写信告诉她,然后离开她。接着,我又产生了无限的希望和无比的信心。我做了一些对未来的不可思议的美梦。我心里想要给这位姑娘医好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要和她一起白头偕老,她的爱情将比最纯洁无瑕的爱情更使我幸福。

总之,我思绪纷繁,心乱如麻,实在无法向您描绘我当时脑子里的全部想法。天亮了,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些念头才在矇眬中消逝了。

(5)你,你不愿意让我知道你的景况,你要我保留我的虚荣心来满足你的虚荣心,你想保持我过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们思想上的差距,你,总之,不相信我对你的无私的爱情,不相信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这笔财产我们本来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宁愿把自己弄得倾家荡产,你这种成见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为我会把虚荣当成幸福吗?一个人心中没有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一旦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