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玩出灵性
6639300000017

第17章 玩中激发孩子的兴趣与热情

幼儿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实际上,幼儿的这种热情是强烈的,一旦入了迷就转变成惊人的勤奋毅力。其结果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不过,许多家庭往往是在孩子的热情和兴趣的幼芽刚刚出土时就被踩掉,不给孩子发展机会。世界上少有天才人物.原闽就在于此。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以顺利发展,那么就有可能会成为天才。天才就不寥寥无几了。自古以来,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并不多,那么,很多天才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的运气好。他们周围的人,父母老师都是优秀的。运气不好,多么高的天赋也成不了天才。

但是,至今为止,不少人还不知道天才的秘密大部分在于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热情得以良好的发展。所以努力助长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的父母几乎是没有的。一般人认为天才犹如抽签,是天意。然而在好的教育下,天才是可以大量出现的;而好的教育,关键就在于努力助长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不过,在孩子的兴趣的幼芽一再遭到践踏的情况下,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而且他们的潜在能力、天赋,得以发挥的比例也越小。所以实施早期教育是有必要性的。

有人说,人之所以不断努力去拼搏,就是因为兴趣所驱使的热情。就好比孩子喜欢游戏一样。同这个意义上的游戏相对立的就是劳动,劳动得再多也不能使能力得到发展,只有游戏才能使能力发展。因此,父母要让他们多做游戏,少一些劳动。

许多家庭在孩子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往往把它用水浇灭。但有时,这种热情之火幸而未被浇灭,却熊熊地燃烧起来了,天才就是在这时产生了。音乐家亨德尔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法律学家,但是享德尔从5岁开始就对音乐入了迷。他的父亲于是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限制,因为小学校有音乐课,所以他父亲不让他上学。但是亨德尔幼年时期的热情之火已经旺盛地燃烧起来,想扑灭已经来不及了。亨德尔瞒着父母弄到一架占钢琴,趁家里人熟睡之机从床上悄悄地溜出来,爬上屋顶阁楼,在那里苦练。最终他成为有名的音乐家。就是这样,孩子的热情之火一旦燃烧起来,以后就会出现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天才。热情是一种魔力,是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的。

这种强烈的热情,如果不是在孩子时期是很难产生出来的。从天才人物的传记看,其中大多数都是在孩子时期强烈地着迷于某一事物。换句话说,正因为他们在孩子时期有着对某一事物的强烈热情,所以他们才成了天才。

这样看来,制造天才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够令孩子的学习从自发走向自觉。

陈宇华,1972年生,原籍中国,1978~1984年就读于长沙市48所子弟小学。1984~1990年随父母由湖南到福建厦门就读厦门一中。1990年以厦门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0~199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2年以当年大陆惟一的本科生被录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1992~1995年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95~1997年就职于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1997~1999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1998年就职于美国高盛投资银行香港亚太区总部。1999年就职于默多克新闻集团北京分公司。2000年1月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陈宇华小时候也并不是特别爱好学习,陈宇华的父母后来回忆说。大家都夸宇华聪明,父母倒觉得,小时候她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无论从智力上,还是对学习的兴趣上。

像大多数家长一样,在宇华一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她买了许多的书,像什么《唐诗300首》,《幼儿数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一有空闲的时候,就给她灌输,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大的兴趣。往往是父母一边讲,他一边玩,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根本不感兴趣。“宇华,给爸爸背背昨天教你的那首诗,好吗?”“……”宇华摆弄着玩具。“鹅,鹅,鹅……”爸爸提醒道。“……”宇华还是不理,把玩具举起来,突然说:“爸爸,我要好多好多的玩具!”

父母也没办法。看看人家小孩,说:“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小家伙就摇头晃脑地背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父母听着,十分羡慕。宇华连“鹅鹅鹅”都不会背。父母也不知道该如何办,甚至有时候想,这孩子是不是有点笨呀?

那时候,他邻居家有个小孩,就是爱玩,学习成绩非常差。虽然管得特别严,但成绩一直就是上不去。她的父母气极了,就逼她学习,结果逼也不行,照样地玩,就打她,谁知道打也不行,那小孩还挺倔,一边嚎叫,一边一个劲地喊:“我就不爱学!我就不爱学!打死我我也不学!”听了这小孩的话,不光她爸妈生气,宇华的父母也生气:现在这些小孩,到底想干什么?学习条件这么好,还不爱学,他们爱什么!

宇华倒是挺喜欢小汽车的,整天拿着个小汽车摆弄,可这有什么用?“爸爸,汽车为什么4个轮子?”一天,宇华举着小汽车问。“4个轮子才稳当呀。”爸爸一边看报纸,一边随口说道。“那,三轮车为什么是3个轮子?”“……有3个轮子,也就稳当了……”爸爸有些不耐烦,因为他正在看一条重要新闻。“那,自行车怎么只有两个轮子?”爸爸放下了报纸,有些吃惊又有些尴尬地看着宇华,宇华正睁大眼睛看着他。父女对视了一分钟,爸爸才缓过神来。

从宇华乌黑但充满了疑问的大眼睛里,爸爸像是看到了什么!“这不就是几何的几个基本原理么?”爸爸的脑子里像有个小火花跳跃了一下,当然,这只是实际生活中的几个小小的疑问而已,但正因为是实际的,不是比教学上的理论更鲜明、更活泼吗!爸爸知道该如何做了,像是大梦初醒一般!“好孩子,”爸爸一把把宇华中到怀里。“来,爸爸给你讲!”爸爸就用最浅显的话,认认真真地给宇华讲着。令爸爸感到特别高兴的是:这次宇华竟然一动不动,昂着脑袋,老老实实地听着爸爸的话,既不乱讲话,也不做小动作了。调皮、不爱学习、不会背“鹅鹅鹅”的宇华,现在多么像一个好学生啊!

这件事情给父母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听这句话,父母还不太相信,兴趣?她根本不去学习,哪里来的兴趣?她哪里知道学习的兴趣?难道,只是吃啊,玩啊这些兴趣?现在,父母明白了,兴趣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课堂上,更多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从此,父母也开始发现,宇华原来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她老是在不停地提问。“爸爸,为什么天是蓝的?”“妈妈,为什么海水也是蓝的?”“为什么喝的水,洗脸的水,却没有颜色?”以前,父母会觉得烦,总是要么胡乱说说,要么搪塞不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有的东西父母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大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呢?看来得好好看看《十万个为什么》了。后来,父母就把一切地方,都当作了宇华的大教室。

就这样,父母认真地对待宇华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一面让她自己考虑,一面自己补习各种知识,然后再告诉她。宇华的“求知态度”得到了认真地回答,求知热情也就更加高涨起来,不断地提问,也在不断地获得知识。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让孩子从学习中不断感受到乐趣。对未知的探索、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我们旅游爬山一样,登得越高就看得越多越远,从而充满着获得知识的愉快。当孩子尝到这种乐趣之后,即使管得严些,孩子也容易接受了,因为孩子从中感到了快乐。

2.让孩子从努力中不断体验到成功。学习是一个苦差事,如果只是一味地苦读,尝不到一点收获成功的回报,时间长了势必会厌倦。因此,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我们都应看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哪怕是一句“今天很不错”的话。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己激励自己再下苦功夫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3.要帮助孩子在奋斗中不断瞄准新的目标。带孩子登山,我们总会常常指着前面某一处说,加把劲爬到那里歇一会儿。每次作业,每次考试,每次寒暑假,父母都应该帮助孩子定出应完成并且努力后能完成的目标来。如今天作业争取8点前做完,这次考试力争平均分数达到80分,比上次高2分等。让孩子学习有目标,有奔头,这样不仅让孩子从目标完成上感到的压力而转为动力,更能让孩子从努力超前或超质量完成任务中常常体验到成功,为以后攀登更高的人生目标打好基础。不过在目标设置中一要防止要求过高,孩子努力了也完不成,他又何必去努力呢;二是不能随意在孩子已完成目标后再加码,让孩子感到我努力了反而会有更多的作业在等着我,与其如此,不如慢慢做。

4.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的实践,可以使孩子切身感受到知识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如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鼓励孩子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多做数学趣味题,就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