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习惯成就未来
6639100000004

第4章 行为健康体育与良好习惯

“以体育发展人”是一种教育自觉,是自觉教育者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身体是自然的物质基础。

习惯的养成看似小事,却关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对一个班级来说,习惯养成教育是培根育本的教育,是做人做事的教育,是成长成人的教育。

一、健康体育

人生有两大爱好最有价值:体育锻炼与读书。一个作用于人的生理,使人身强体健;一个作用于人的心理,使人精神丰富。而现在学校的普遍现象是:把体育打入“副课”,列为“小三门”,体育与健康被边缘化了。教师、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科成绩,关心孩子日后能上什么学校,无形中忽视了孩子们的体质状况。但从体育及各育之间的内在关系上来看,我们更要把体育与健康放在前面。我认为,健康与体育是为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个形象的比喻帮我们理解了体与智、德、美发展的关系。体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身体的健康,更在于健康身体是心理、道德、智力、审美的载体,所以,体育可以促进心理、道德、智力、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我特意组织学生学习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体育生活,强调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脑力劳动者尤其要锻炼身体。我特意为他们介绍“跑步健将”——萧伯纳。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萧伯纳,在94岁时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剧作《为什么她不肯》。94岁的萧伯纳还有如此旺盛的创作热情、敏锐的思想,这与他酷爱体育运动是分不开的。萧伯纳出生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个公务员,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他从小就与体育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校离家比较远,贵族子女上学是用马车接送,而他上学却常常跟在马车后面跑,同学们都称他是“跑步健将”。14岁的萧伯纳,念完了中学,因家境贫寒便放弃了上大学的念头,到一家房产公司当缮写员。由于收入微薄,上下班从不坐车,连自行车也不买,一直坚持跑步。他20岁来到伦敦,开始写作,28岁以后,他的作品陆续发表,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与他约会,问他明天上午干什么?他回答:写书。第二天,朋友到书房去找他,却不见了,费了好大劲才发现他在海边的沙滩上,边晒太阳边写作。据说他在坐下来写作时,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好时间表,除吃饭之外,中间还要做体操。

萧伯纳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从未间断过体育锻炼,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他的体育爱好,越来越广泛,从原来游泳、跑步、晒太阳,增加到打拳、骑自行车、划船、冷水浴、做自由体操等十几种运动项目。

第二个为他们介绍的是“女骑士”——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名叫玛丽,1867年出生在华沙。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一向很重视体育锻炼。1882年玛丽中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一位远方叔叔家。叔叔养了50多匹马,玛丽就借了一副马鞍,开始学骑马。起初常常从马上摔下来。亲属们怕出危险,都劝阻她,可她非要练下去不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说,练习骑马和演算数学题一样,开始总是不熟练的,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掌握。当她很快掌握骑马技术之后,就随心所欲地在草原上驰骋起来。亲友们非常惊喜地说:“看!我们又增添了一位‘女骑士’。”就是这位女骑士,与居里先生合作,因提炼纯镭的成功,于1903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为了表彰她发现另一种元素——钋,又授予她诺贝尔化学奖。

玛丽在26岁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居里,并于1895年7月,在巴黎近郊举行婚礼。婚礼非常简朴,既没有摆酒席,也没举行宗教仪式,而是各自推出一辆自行车在亲友们的恭贺声中,举行了个“自行车旅行剪彩仪式”。然后,由双方父母宣布蜜月旅行开始。就这样,居里夫妇在自行车旅行中,遇山爬山,逢水游泳,饱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当他们度过蜜月,回到巴黎时,身体更加健壮了,黑里透红的脸庞,闪烁着青春的美。

居里夫妇提炼镭元素成功之后,震动了世界,因此新闻记者不断采访,报纸上要登载照片,戏院里也要上演以他们事迹为内容的新戏。所有这一切,既影响了科学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也耽误了体育锻炼。为此,居里夫妇经过精心研究想出了一个绝好办法——化妆进行体育锻炼。他们经过化妆,谁也认不出,于是他们就自由地出入巴黎,平静地在林荫道上散步,到郊外野游,去河边钓鱼或者游泳。

讲完这些事例,我对同学们说:从他们伟大的一生中,不难看出,一个人要在事业上作出贡献,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还需要一副健康的体魄。

同时,我又给他们讲体育与智育的关系,是对立的还是相互促进的呢?让他们看了一组对中小学生的测试资料。

测试一

目的:比较活动前和活动后的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

测试对象:初中三年级五个班,共244名学生。

测试方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单词翻译量的测试。

测试过程:在上午第二节下课后,马上测试一次,然后让学生参加10分钟室外体育活动,在第三节上课前,再测试一次。每次测试时间均为3分钟,共测6次。

测试结果:体育活动前3分钟,平均每人的翻译量为66.32个;而体育活动后,平均每人的翻译量为75.51个,提高量为9.19个。

测试分析:因为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突起分子增多,可以扩充神经细胞和细胞群之间联系网络的复杂过程,以及提高信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速度。所以,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

测试二

目的:比较持续学习与体育活动后学习的敏捷性。

测试对象:初一年级学习成绩相近的四个班,共198人。

测试方法:两个班为试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

测试过程:

对照组:两节课后不出教室,继续在教室看书;

试验组:两节课后到室外进行体育活动,然后在第三节课上课前,两个组同时进行3分钟数字计算测试。

测试结果:对照组平均每人计算数为202.03,试验组平均每人计算数为225.64个。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计算数多23.61个。

测试分析:因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人的呼吸,增强循环系统功能,从而保证了大脑在学习时所需要的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使人在学习时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测试证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人的思维敏捷性。所以说,持续几个小时的学习效率,不如在学习1小时后,活动10至15分钟的学习效率高。

榜样的力量与效率的对比,使同学们明白了体育不但可以强体,还能成就人、发展人的道理。“以体育发展人”是一种教育自觉,是自觉教育者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身体是自然的物质基础。

体育具有身体文化、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等不同层面。作为文化的体育,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增强人的体质、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身体教育不但为发展身体素质,强健体魄所必须,也是心理健康、意志坚强、精神愉悦所必需的。因而,体育锻炼也是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统一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体魄强健、精神生活和谐发展的人。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又处于紧张的学习竞争和升学竞争压力下,身体锻炼对于保证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和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他们日后提高生活质量、健全人格、享受人生幸福也是必要的。体育的真义在育“体”,“体”即“身”,“身”为“心”之基,所以,体育是由“体”及“心”,渗透在整个生命之中,是身心统一的教育。然而,当下我们的中小学生早起晚睡,每天学习的时间远比许多成年人工作的时间还要长。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还要做学生的身体关怀者。

当下的中小学生近视的多,肥胖的多,体质孱弱的也多。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关注体育健康问题。那么,如何去落实呢?

1.提高认识

前面列举了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体育生活,就是帮助学生确立全面而正确的体育意识,全面地理解体育的意义。以体育发展人,绝不止于健康身体,绝不止于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于追求一种“体育精神”,即运动习惯的养成、吃苦耐劳精神的练就、勇敢精神的培养等。

2.组织好班级体育活动

(1)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避免流于形式。对于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我是特别重视的。每到做眼保健操时,我都要到教室窗外转一圈,专门观察那些敷衍的同学。在我的课后做眼保健操时,我就在教室内逐个检查,校正动作,指导他们养成自觉认真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2)重视学生课间的休息与活动。我平常一直强调学生下课后要出教室换空气,站在阳台上放眼远眺,或扩扩胸做几个深呼吸。教室若是在一楼,还让他们搞一些小比赛,如立定跳远、踢毽子等。

(3)组织课外体育小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愉悦身心、增强体质。根据学生的爱好,让学生自愿报名组成小组。每组由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开展某一项训练与锻炼。

(4)根据季节开展经常性锻炼。与学生一起制定活动计划,规定活动要求、时间,形成制度等,这是我多年带班中坚持的习惯。我班学生冬季自由晨跑是十分自觉的,不让班主任说,也不让班主任跟,定时定点定距离,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所以田径运动会上,我们班获奖最多。

(5)开展小型体育比赛活动,如踢毽子、跳绳、跳远、跳高、乒乓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赛等。这些比赛对我们班来说,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行为,也是小组长和体育委员的主要职责。有许多其他班的同学,羡慕我们班长期坚持开展的这些小型体育比赛活动。有些班级的同学往往情不自禁地参加到我们班的活动中来。

(6)请体育老师指导。学习某些运动技能,也可以考虑为提高某些项目的体育成绩服务。我对学生体育锻炼一直抓得紧,所以不少体育老师很愿意给我们班代体育课。学校开展体操、韵律操比赛,体育老师主动为班级辅导,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鼓励全班同学团结一心,争当第一。所以在体育比赛中,我带的班先后多次获得“三连冠”的称号。

(7)组织春、秋游活动。不少班主任害怕出事故,不安全,不愿意带学生出校门,而我们班由学生自己组织或老师提议的春、秋游活动,一直从未间断过,这与我代语文课也有一定关系。这项活动也为我教写游记作文创造了条件。

(8)通过劳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骨骼的增长。我在当民办教师时,就开展班级养兔子、种菜,到学校附近生产队义务参加秋收等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

3.协助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健体活动

(1)协助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

(2)协助学校组织日常的体育活动。

(3)协助学校办好运动会。

(4)协助学校做好军训工作。

4.帮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的健康

5.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上述内容都是些小事琐事,然而做好这些“小事琐事”,正是我们班主任的教育责任感的具体表现,体现的正是班主任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的真情。

说大话容易,做小事难。我们班的学生在做小事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上都让我放心、省心。班级体育活动受益如何,〇三级初中(2)班宁一珍同学的文章《体育锻炼与我们风雨同行》可以说明:

体育锻炼与我们风雨同行

宁一珍

回忆起我们班的体育锻炼,真是有许多说不出的感觉。初中三年来,体育锻炼几乎与我们时时相伴,与我们风雨同行。我们都听懂了、明白了、体会到了李老师所说的“坚持锻炼三年,健健康康生活三十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力量。

长跑——坚持有益

要说我们坚持长跑,虽没有三毛的沙漠之旅那么曲折,但也有一串回味无穷的故事。初中的第一节班会课,李老师就对体育锻炼做了系统安排,对长跑更是几次三番地讲其重要性。但对初来乍到的初一学生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又为何理?所以,起初跑长跑时,我们是很不尽心的,只不过是出去完个任务,溜达溜达罢了。李老师在阅览室门口用专利“千里眼”监视着我们,我们在李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跑得是格外地带劲,十足的、地道的长跑派头。但转过教学楼,背过“千里眼”我们就三五成群,开始我们的“漫步闲游”。就这样所谓的“坚持”持续一段时间后,李老师又是苦口婆心地讲坚持长跑的重要性。正是我们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正是我们慢慢尝到了长跑的甜头,后来的训练我们才很认真。吹风下雨,我们也绝不偷懒。校园门前的公路上,街心花园周围总有我们的身影。我们定时、定量,一天比一天路程远,一天比一天跑得轻松,同时一天比一天认真。在冬季越野赛中,我们有许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班级总分名列前茅,整体成绩也有很大提高。更可喜的是在初二的一次调查中,我班竟有14名同学,从上初中就没感冒过。良好的身体素质,让我们体会到了坚持长跑的益处。

冬日做俯卧撑——绝非对人

比起长跑,做俯卧撑,而且是在冬日,说不客气一点,简直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情。做完操,其他班同学都散了,唯独我们,光着手趴在地上,其他班同学从我们的头顶旁边走过,嘻嘻哈哈,指指点点,议论,狂笑,然后说一声“这帮傻子”。再看看我们两手冻得通红,沙土沾满了衣服,吃力地数着1,2,3.寒冷的冬日,我们流下了汗水。

说实话,起初做俯卧撑我们是不乐意的。因为我们得在重重压力下做。一是严寒狂冻之下;二是“闲话风雨”之中。前者无所谓,后者成了我们的“心病”。李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又千方百计地给我们讲。他总是说:“你做你的俯卧撑,你怕什么?给自己做,又不是给别人看!”几次劝说,渐渐的我们不再顾虑了。每天坚持做,争取一天比一天多做一个。慢慢地大家由10个增加到20个,愈是增加,愈是认真。初一寒假前的一次统计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同学们的进步都很大。最少的也能上20个。班里的小个子“大力士”姚石林竟上了百。男生的单杠项目成绩明显提高,女生的仰卧起做也逐步上升。这些,都是我们坚持做俯卧撑的结果。

在压力下我们坚持了下来。现在我们几乎都体会到了,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绝非丢人,它的益处是无穷大的。

寒假小组训练——意志再现

李老师一贯主张“放假不放学”。当然放假也不能放弃锻炼。因为那时体育锻炼已成了我们每日的必修课。为此在初一放寒假的时候,班里特意组织了寒假训练小组。家近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推选组长,然后制定训练计划,每天早晨坚持锻炼。

说干就干,一切计划好后。我们的训练就开始了。记得第一天团结村小组的12位组员全部到位,几乎跑了半个华西,大家雄心勃勃。开始几天坚持得很好,几乎是天没亮就行动,与月亮搭伙,和星星为伴。村里人用特有的方言评价道“哎呀!这李老师班的娃娃跟上李老师学傻了,黑灯瞎火的,不安静睡一会儿,跑啥跑?冻的,哎呀!真是费脑筋?”但我们对此却不以为然,照样天天跑。后来一部分同学就不好好坚持了。但那部分有毅力的同学仍是坚持跑着。因为他们知道睡觉固然好,但锻炼价更高。可不是,开学后,那些好好训练的与没训练的有了明显的差距。就像我班体育健将刘久旺,以前他的体育并不是很出色,但一个假期训练下来他的成绩明显提高,成了班级主力,也成为学校的佼佼者。还有李晓燕、宋巧兰等同学进步特快。通过这次训练,班里意志坚强的人都显露了出来。虽然有一部分人没有坚持下来,但训练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练出了一批有毅力、有恒心、有志向的人。严寒的冬日显现出了他们的意志,让我们永远学习他们那种精神!

追忆往事,确实有许多地方让人难忘。我们体验过,我们感受过。发生过了才知道它的意义和价值。三年来,体育锻炼让我们健康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有时候体育锻炼并不只是锻炼身体素质,它是训练一个人,一个有恒心、有毅力、懂得追求的人。今后我们应该把体育锻炼视为一种提高自身素养的方式。我们的路还很漫长,我们的学业、事业成功还只是梦想,一切需要去创造。没有健康身体是不行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把身体视为最重要的,把体育锻炼作为大事去做。我们不但要实现李老师的“健健康康生活三十年”的承诺,我们还要健健康康活一辈子。身体是一切之本,让我们永远去锻炼。

二、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有这样一个故事。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一位记者在采访年长的诺贝尔获奖者时问道:“您认为在您的一生里,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平静地答道:“在幼儿园里。”

这位记者感到非常惊讶,追问:“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老人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顿时,在场的人对老人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看似小事,却关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

对一个班级来说,习惯养成教育是培根育本的教育,做人做事的教育,成长成人的教育。我一直对学生说,习惯比成绩、才艺重要100倍。多年来,我一贯坚持“十步育人”法和“班级一日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将习惯养成渗透到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中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不能把培养习惯只停留在口头上、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养成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地抓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我们班的学习、生活、卫生、安全等习惯培养,长期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目中,使其在心里生根发芽。具体落实良好习惯培养,我们分三步:即立规范,求实效,抓合力。

1.立规范,从“近、小、实”入手

如何立规范、定标准是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本着贴近生活、小处着手、实践积累的原则,从“近、小、实”三字切入,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分别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十项基本行为习惯:会吃饭穿衣、会洗漱洗脚、会排队走路、会问候让座、会说普通话、会写规范字、会阅读观察、会学习健身、会助人求助、会劳动环保。在落实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细化,重视反复,讲清道理。在克服不良习惯反复的过程中,我们的主题班会大标题“有好习惯才会有好人生”在教室前黑板上方悬挂一月,强调21天。在这21天内,我们着手于“近、小、实”。比如,上课时起立:要求学生唰地一下站起来,个个挺胸抬头,精神饱满;坐下:双脚放平,坐姿端正(头正、肩平、胸阔、背直);听课:专心聆听;发言: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仪态大方;站立读书:一律用手拿课本下端左右两边的中间,保持平衡;坐着读书:双手放在两个书角上;读完了:将书轻轻地放在课桌上身体的正前方。针对初一新生各自表现出的不良习惯,比如本子放斜,字却写正,本字放正,字就写斜;写字时抓笔指法各异,距离远近不同,眼距书本太近等,我们狠抓“三个一”(一寸一拳一尺)的训练,并不断督促、校正、坚持。我经常给学生说,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世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从这些点滴小事中,对学生进行从“习”到“惯”的养成教育。这些小事影响的是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我们当教师的人,就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尤其是小学、初中阶段,育人是关键,习惯最重要。

2.求实效,课内外结合

养成教育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我们班经常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把美德培植到学生的心灵上。我常想,一个人将来不管干什么,都要懂得尊重人、关心人、善待人;都要讲文明、懂礼貌;都要有社会公德,有责任感;都要诚实守信。把这些美德一一培植到学生的心灵上,转化成学生的信念,使之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和学生,每天坚持20分钟家庭自主阅读,互相讲述读书内容,交流读书感受,意在促进学生的阅读,进而以学生阅读促进家长阅读,以课外阅读促进课内阅读,以校园阅读促进家庭阅读,以家校联合阅读促进社会人人阅读,营造读书氛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过:“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全部都是伟大的阅读者。”有人曾经这样讲:一个人可能难以延长自己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努力地去拓宽自己的人生宽度。在我带过的班里,师生们共同开展“阅读行动”,因为阅读,丰富了生活,提升了品质,陶冶了情操,加强了修养。

我们坚持,班级中的第一种味道应是书香。有书香相伴,其教化效果是难以尽言的,它是一种“无痕德育”。我对学生说明,教材只是书的一种,它以罗列介绍人类知识为主,却非真正的书。因此,读书不可以只限于教材,如果只限于读教材,人生则已落于苦痛之中了。通过读真正的书,学生们在心中生成的那种责任意识和时代使命感,是日常教学中设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所难以实现的。另外,在我们班里,坚持每天“背一句,诵一段,读一篇,写一则”活动,使学生积累了不少东西。

我还特别讲述美国老太太走路靠右行的故事,意在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开展“换位周”活动,让学生感恩长辈。针对班级同学乱扔本子、吃零食、喝饮料等现象,开展“勤俭节约”教育,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辛苦与不易,自己无权浪费的道理。从“习”到“惯”的培养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小事能坚持下来更需要毅力。当良好的习惯成为一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它的巨大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受它的‘利息’”。

3.抓合力,班级、家庭、社会三方互动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依靠学校班级教育的主阵地,还需要良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班级主导、家庭重视、社会关注,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教育者的天职、责任,才能产生自觉行动和永不衰竭的动力。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国家的素质、一个民族的文明的高度来认识,才能产生忧患意识和必须做的紧迫感。

这里就家庭教育谈点个人认识。

全世界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五花八门,爱的结果千奇百怪。正如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所言,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许多人却会说一句相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显然,父母关心孩子,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健康,再次才是思想品德。为什么如此重视学习呢?据2000年3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被调查的千名学生父母中,95%的家长希望孩子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68%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读硕士,46%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博士。据2000年1月6日《钱江晚报》报道,天津教育科学院调查106所中学和3所小学发现,49.3%的父母最担心的问题是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至于“思想道德出问题”、“不能独立”、“染上不良习气”等都在其次。可是有了高学历就算是成功了吗?这里我想列举同室居住的两名博士生,都是名教授的得意门生,却因难以相处导致相互伤害,结果双双死亡的悲剧,以及几年前徐力杀母之类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

我们应该得出一个深刻教训: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是包括教师、父母、社会在内的所有教育者的根本任务。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老师一起为班级的发展出力呢?我认为家长是很好的“打气筒”。我常请一些家长给班里写信,谈他们的奋斗经历、对子女的期望等,然后在班上传阅。学生们经常会被家长们的种种艰辛和殷切期望深深打动,从而获得奋发学习的动力。这里推荐一位家长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儿子:

今天我很伤心,“掐尾取头”给你写封信,还不知你愿看否?

我们这个家是多子女的,是贫困的农户人家,我本人也是不得志,时乖运蹇的苦命人,为了支撑这个家我心力交瘁,节衣缩食,特别是你的母亲和几个女儿劳苦不辍,我问心有愧。力单势薄在社会上是难以抗争的,有些意外的欺辱、打击,我只能在默默忍受,并且磨钝了性格上的锋芒。但是,人总是不甘落后的,不愿看到子孙后代处在社会底层,为了出人头地,我在挣扎。我,已经是被社会遗弃了的人,为了孩子的将来,把他们培养成才,以后比自己强,我在尽最大的努力,多吃些苦,受点累,也甘心情愿,并且以此自慰。

一个人的发展成长,总有一个从幼稚不懂事到成熟的过程,孩子小时候顽皮一点是在情理之中的,就像你在母校——回中的一段经历,也应让它成为过去,我也不过多地责怪你,只希望你引以为鉴,悔恨失去的年华,从而警觉奋起。然而现在的你照样旧态复发,连你爷爷临终时的遗嘱都抛在九霄云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顾忌,抽烟、打篮球、玩世不恭。这样我只好把你装潢的所谓“保证”退还给你了,因为那只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社会总是后浪推前浪,人总得一代接替一代,看到别人的孩子一个个成家立业,支撑门面,有的甚至门庭大改,我感到羡慕。为你的成长前途,我曾经常督促你,责怪、啰嗦甚至骂你,但是,却引起了你的反感,你一点不理解大人的衷肠,可怕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变得对我忤逆蛮横,对姊妹、兄弟那样的冷酷无情,混账到今天如此地步,没有起码的道德廉耻,甚是不可思议!这就是供奉你读书十几年的报应,为此,我几夜不能合眼。从我的逐渐观察中,体会到你和我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使我大感失望,疑惑不解。现在我才知道,在你的眼中我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对你的希望破灭了,我在悄悄埋怨自己,没有积下阴德,坦率地说,你不是我希望中理想的后代。不然的话,怎能如此不争气,甚至反恩为仇呢!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是我不识时务,恨铁不成钢,对你要求太严了。现在我声明,从此井水不犯河水,就不结不该结的冤仇了。我知趣地放下做父亲的架子,不再过问你,任其所已。只是自我反省,好自为之。

最后,你愿听也好,不愿听也罢,我还得把心中憋的一句话说出来,我看就了你是忘恩负义的,不堪造就没有志气的庸碌之辈……

虚度青春年华,终究是会后悔的;让坏习惯支配自己,到底是不会有出息的。不信拭目以待。

爸爸

1989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