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着大师学方法
6630400000052

第52章 瑞利:将错就错

“在裂纹上敲一锤”,本质上是将错就错,把错误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让其扩张、裂变、夸大,从而另择一途,获得突破和创新。

将错就错,剑走偏锋,我小时候见过的锔锅师傅最谙此道。

幼时每每听到街上“锔锅锔盆”的吆喝声,就会一溜风跑出去。乡人把破损或有裂纹的锅送到锔锅师傅的手上,师傅先眯着眼打量一番,然后把锅放正,拿起锤子,照着有裂纹的地方轻轻地敲打几下。你别说,裂纹随即神龙现身,清晰可见。

从此,我对锔锅师傅的手艺叹服不已。后来有人告诉我,锔锅师傅在裂纹上敲一锤,奥秘在于一箭双雕——不但找着了裂纹的走向,而且能把裂纹敲得更大,从而多挣点工钱。

“在裂纹上敲一锤”,这一由乡村锔锅匠创造的绝活,实际上是一种对将错就错的活用和泛化。此招用在科学研究上也别开生面。

美国物理学家瑞利采用此法,取得了重大发明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一次,瑞利在测量氮气密度时,分别采用哈考特法和雷尼奥法,结果得出的氮气密度相差千分之一。这么小的误差一般人往往不会在意,然而瑞利认为这个误差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他于是“在裂纹上敲一锤”,即不是减少差值,而是扩大差值去探索其中的原因,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发现了氩原子。

另一位科学家兰米尔也采用此法,发明了充气电灯泡。

当时的电灯泡有个致命的弱点,钨丝通电后很容易发暗,使用不久灯泡壁就会发黑。一般人按常规思维都认为要克服这个毛病必须进一步提高灯泡的真空度。但兰米尔的想法与众不同。他不是去提高灯泡的真空度,而是采用充气法,他分别将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充入灯泡,观察和研究它们在高温低压下与钨丝的作用。他发现氮气有减少钨丝蒸发的作用,便断定钨丝在氮气中可以延长工作时间。1982年,他由于发明充气灯泡而荣获帕金奖章。

“在裂纹上敲一锤”,本质上是将错就错,把错误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让其扩张、裂变、夸大,从而另择一途,获得突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