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着大师学方法
6630400000001

第1章 爱因斯坦:又笨又丑的小板凳

“好”的敌人便是“最好”,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反倒把一颗富有智慧的平常心丢失了。

心智陷入迷途,一下午写不满一页稿纸,两小时擦不干净一块玻璃,办事百密有一疏,毫不足怪。

做事殚精竭虑,一味求工,好上加好,也许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就难说了。

一位老和尚想选一位衣钵传人。一天,他对两位得意门生说,去捡一片你们最满意的树叶来。一位门生很快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说不上漂亮并有些缺陷的树叶,对师傅说,这一片树叶虽不完美,却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树叶。另一位门生很晚才回来,却两手空空。他对师傅说,我见到的树叶很多,但没有一片是完美的,故没有捡到一片我最满意的……

老和尚会把衣钵传给哪一位徒弟呢?大家自可以见仁见智。我想说的只是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生活中是否有为了“捡一片最满意的树叶”而两手空空的时候呢?不知道大家有无这样的经历,坦白地说,这种情形我是有的。说来大家也许难以相信,为了给新来的领导准备一份“有水平”的讲话稿,自己写了撕,撕了写,一个下午竟没有写出一页,害得我为江郎才尽叹息。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位同学为了赢得表扬,两个小时竟没有“擦干净”一块玻璃。

“捡一片最满意的树叶”,初衷是好的,但确确实实,它让我们在生活中吃尽苦头,事毕之后才猛然发现,为了“捡一片最满意的树叶”,不该有的烦恼,不该有的自责,不该有的失误,不该有的疏忽……都有了。该有的自信、灵感、智慧……任凭你千呼万唤,它们却不肯嫣然一笑。

这究竟是为什么?

道理也简单。“好”的敌人便是“最好”,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反倒把一颗富有智慧的平常心丢失了。心智陷入迷途,一下午写不满一页稿纸,两小时擦不干净一块玻璃,办事百密有一疏,毫不足怪。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不求“最好”,反求把事办得一塌糊涂不成?非也。知“最好”之不易,退而求其优,是也!

遇事求其优,是向最好的方面追求,却并非一定要“捡一片最满意的树叶”,它意味着一份清醒的理智、一副挑战的姿态,且是怀着一种自信而来。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老师让学生交一件手工制品,爱因斯坦把一只又笨又丑的小板凳交给了老师。老师看了很不满意,爱因斯坦从身后拿出两只更为丑陋的小板凳说,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不能令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些。

精益求精,贵在正确把握。不捡“最满意”的树叶,需要爱因斯坦式的勇气和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