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家长们或许会惊讶,什么?乘坐公共汽车有什么难的呢,不就是等车进站、上车下车这么简单嘛,我的孩子肯定没问题啊!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只能说,您过于大意了,不妨看看媒体上经常报道的那些孩子乘坐公交车发生事故的报道,或许能让您警觉起来。
例如,有媒体曾报道,北京市某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明明在乘坐公交车时,由于和同学说笑打闹,当汽车经过一处正在维修的马路时猛地一颠,明明一下子摔倒在车厢里,身体被摔伤。
还有,广州某小学五年级小学生皮皮乘坐公交车时,因为嫌车内闷热,就把左胳膊伸到车窗外边,结果被从对面驶来的一辆汽车擦伤,造成手臂粉碎性骨折。
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所以说,家长们不要以为孩子乘坐公共汽车就毫无安全隐患了,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地来往于家和学校之间,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告诉孩子安全乘车的注意事项。
周末的一天,10岁的澄澄非要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去几公里之外的姥姥家,爸爸妈妈也没有阻止,只是嘱咐他注意安全。澄澄顺利地上了车,只是车上人太多了,挤得澄澄只有一小块地方容身。又是一站到了,下去的人总是没有上来的人多,车厢里更挤了。这时候,只听售票员说道:“请乘客们往里走一走,现在人多拥挤,别堵在门口,顺便请大家看管好自己的财物。”
其实,这是售票员们常用的一种暗示语,她是在提醒大家,有可疑人员上车了,大家不要被贼盯上,可是,年幼的澄澄哪知道这些呀!他也没有丝毫警觉,继续站在人群中熬着。
直到下车之后,澄澄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背包被拉开了一半,里面的钱包也不见了。澄澄将乘车过程对家长说完后,他才知道是自己的疏忽大意让自己丢失了钱包。
还有一个案例,涉及乘车安全问题:
9岁的蓁蓁每天都是乘公交车上学放学。一天放学后,她正一边吃着“日本豆”一边和同伴说说笑笑,可没想到,司机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蓁蓁猛地往前一扑,还没来得及嚼碎的“日本豆”被咽了下去,结果意外发生了,蓁蓁的喉咙和食道黏膜被划伤,治疗了一个星期之后才恢复。
现在在一些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很多孩子都会自己乘坐公共汽车上学放学。尽管如此,有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乘车的知识教育,否则,当孩子日复一日地乘坐公共汽车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了。
1.公交车进站时,不要随车奔跑或抢上抢下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车站拥挤的人流成了大城市里的一道风景。公交车进站时,人们为了能挤上车,常常跟着汽车跑一段,但是,我们必须制止孩子这样做,因为他们随车奔跑,很可能会被绊倒、被大人踩伤。
父母还要提醒孩子,他们的体力与成年人比相差悬殊,在拥挤上车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成人挤倒或者挤伤。要告诉他们,必须等汽车停稳后再上车。上下车时不参与拥挤,按顺序上下车。
2.不要在公交车上吃东西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遇到路面颠簸或者司机急刹车时,孩子如果正在吃东西,很容易被呛住、噎住或者使喉咙、食道受伤。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乘坐习惯,坐车不吃东西。如果肚子实在饿,可以在上车之前或者下车之后吃。
3.不要让孩子把头和手伸出车窗
孩子们的安全乘车意识非常淡薄,他们坐车时会忍不住把头和手伸出车窗。父母一定要告诉他们,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孩子把身体的某一部分伸出车窗时,很可能会被路边的树枝划伤,也可能会被从对面开来的汽车的反光镜刮伤。要告诉你的孩子:“乘车时,要用双手扶住前排座位的后背,这样才不会受伤。”
4.没有座位时不要站在车门边
有些孩子上车后没有找到座位,便站在车门边,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乘车其实很危险,因为当汽车紧急刹车时,孩子很容易摔倒。当车门突然打开时,孩子也有可能被甩出车外。孩子们应该站在车子的中间部位,抓紧车上的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