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之间相互接触都需要有一定的辨别力,看看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再进行定夺。可是孩子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可能会因为别人给的一点儿好吃的食物、几句诱人的话而认为对方是好人,便轻而易举地上套,跟着“感觉”走了。
现在有很多孩子丢失,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对于陌生人的警觉力不强,容易上当受骗。为此,家长们有必要多引导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尤其是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更要提高警惕,无论对方说什么也不要相信。这样,才会将图谋不轨的坏人给吓跑。
前段时间,福建省福州市的很多家长都通过QQ群转发了一条消息,内容是某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在上学途中,碰到一个一直跟随着她的老太太,还一路和他说话,最后试图把她拽到一辆车上,但由于孩子机敏,得以顺利逃脱。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发生这样的事,听闻的家长无不胆战心惊。
某媒体记者对此事展开了调查采访,原来,这个孩子名叫小容,跟随外婆一起生活,由于学校离家很近,每天上学放学都不用接送。
可这天早上上学的路上,有个陌生的老太太跟上小容,先是问她读几年级,又问她书包重不重,就这样一路上和小容搭讪着。
小容说,当时她努力地快些走,可是她快,老太太就快,她慢,老太太就慢。走着走着,两个人走到一辆车子面前,老太太突然对她说:“看你书包这么重,不如坐我的车,让我送你吧。”说着老太太便拽着小容的胳膊往车上推。
当时,小容吓坏了,她大声喊道:“我不上车,我不认识你!”然后小容用尽全身的力气从老太太手里挣脱出来,快速跑开了。老太太一看没把小容拉上车,又听她这么大喊大叫,索性赶紧上车,开走了。
不少父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种不幸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也有的父母会担心,让孩子对陌生人如此设防,会不会影响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但是,我们奉劝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就无所谓良好的成长、成功,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应该高度重视起来。
1.有陌生人上前搭讪,要大喊“我不认识你”
那些不怀好意者诱骗孩子的方法常常是故意套近乎,比如说带孩子去吃什么好吃的、玩什么好玩的,或者有什么抽奖、游戏等活动。对于这样的引诱,孩子如果没有抵御能力,那么就会上坏人的当。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当遇到陌生人上前搭讪的情况后,要大声喊“我不认识你”!这样,坏人就会感到惊慌,因为他感觉到“这个小孩儿不好骗”,同时更怕周围的人听到,所以便会溜之大吉。孩子不具有辨别好人与坏人的能力,坏人很容易就把孩子骗走了。
2.有陌生人故意搭话,要赶紧告知家长或老师
坏人除了会通过一些措施试图骗走孩子之外,还会通过暴力方式将孩子抢走,因此,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说,遇到陌生人要带走自己的时候不要惊慌,而应赶紧告知家长和老师。如果距离家长和老师都比较远,那么就先往人多的地方跑,将人贩子吓跑。
3.让孩子知道跟着坏人走的危害
平时在地铁里、马路上,或者电视中,常会遇到一些以乞讨为生的残疾儿童。这些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人贩子拐卖后致残,然后有组织地出来行乞。父母可以借助这些现象经常对孩子说,如果被人贩子抢走,很可能会遭受和他们一样悲惨的下场,而且永远都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产生更为强烈的警觉,也就更加清楚跟陌生人走的害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