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6611800000005

第5章 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21世纪中叶,我国将会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战略目标。这个伟大历史进程的“第三步”已经正式启动和全面展开。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实力的长足进步,全国圆满地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等,都为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面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挑战,我国现代化进程必须解决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问题。要紧紧抓住20世纪头20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以取得超常的甚至是跨越的发展。

一、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确立

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探索过程。回顾1840年以来中国发展的道路,对于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自中国近代以来,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共识下,曾开展了一场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现代教育,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建设铁路,发展民族工业。虽然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一开始就是面向西方的,但是他们所设计的一套套方案均以破产而告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已经失去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机遇和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重蹈西方国家的老路,不仅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反而会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因此,就现代化发展道路而言,中国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但是,不选择资本主义道路,不等于否定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以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等为主要特征的苏联模式,确实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主题向和平与发展的转变,这种适应战争环境的特殊方法已不适应新科技革命与和平条件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表明,这些过时的模式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的主要原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等于坚持传统的苏联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结合所处时代的特征去不断探索。

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党尊重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又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出发,制定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

(二)“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逐步形成了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指导思想失误和工作重心偏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没有能够如期完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是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针对当时国内外舆论有关中国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疑问,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同年12月29日,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团时,邓小平又重申了这一概念,他指出,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理解邓小平同志这个时期提出的小康之家,对于中国式的现代化,更多关注的是符合国情的经济指标。以此作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激发了亿万人民的极大热情,所以,他讲要有雄心壮志;同时,他也反思了我党在现代化建设上的偏激行为,所以,他讲也要脚踏实地。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和科学判断,都被我们今天的实践所证实。1983年春,邓小平同志在考察苏南农村时,就以苏州市人均工农业产值接近800美元,谈到了小康生活水平的6项指标:第一,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第四,人口不再外流了;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当然,这里的六个方面,有些方面,如“人口外流”问题,要用现在的认识水平来对待。有些,到现在,已基本解决。有些,还需要继续努力。不管具体涉及哪些方面,一个基本的思想可以肯定,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小康社会、小康目标,已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把小康和他的三步走战略联系起来,对建设小康社会问题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构想,“三步走”战略就此成型。随后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上正式提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就这样,“小康”这个古老的话语,在现代条件下被邓小平同志灵活地加以改造和运用,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容,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邓小平同志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既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天下为家”的农耕社会,也不是以儒家文化中的礼治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当然,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它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崇高理想,必须从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对团结海内外华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小康思想在海内外华人和日本等东亚各国中有较广泛的传播,大中华圈中的海外华人对小康社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他们将投入极大的热情支持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由“小康”而“大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其次,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成千千万万个小康之家,乃至实现共同富裕。在当今中国社会,家庭仍是一种组成社会的制度和社会组织,承担着各种社会功能,亲属血缘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家人赡养和亲情是社会资源转移和感情寄托之所在。我们不能违背建设小康之家的现实,去超前追求50年代、60年代搞过的人民公社时期的“小社”、“大社”。再次,小康社会承认个人财产的合理性。改革开放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导向,就是藏富于民。在小康社会,财产、劳动力、知识技术等归个人所有,其经济活动成果也属于自己,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承认个人财产,藏富于民,以“差距拉动”效应,促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小康社会是一个有等级差别的社会,而这种等级差别的不同群体又是相对开放的,存在着可以流动的机制,比如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就实现了这种等级差别社会的相对公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来看,净化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是保持社会相对公平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存在着等级差别,小康社会就必须强调用纲常制度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剔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糟粕,小康社会应当是一个崇尚道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制社会。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已经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这就需要制定新的、合乎实际的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对实施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三步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初步提出了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又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根据党的十五大关于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样,邓小平同志设计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就开始进入了实施阶段,新世纪上半叶、尤其是头20年的蓝图已经绘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若干发展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的社会主义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按照这个观点审视中国的小康社会就可看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既不同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又有别于社会主义制度初创时期的形态。在这个阶段中,要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人的素质的提高;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中国不断适应变化的世界,适应世界进步的潮流。这些内容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体现着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同时又超越传统“苏联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的建设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前提。因此,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阶段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理想是完全一致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完全适应的,与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完全吻合的。另外,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框架内加以理解的意义在于,深刻把握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防止超越阶段的现象和急于求成的情绪再度发生。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在现有的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推进各方面的建设事业,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水平,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包括经济增长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力争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显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首先明确规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表明了经济增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提出了新世纪头20年我国国民财富增加与经济规模扩大的总要求。当然,尽管经济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毕竟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中包括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同时还包括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区域差距的缩小、对外开放的扩大,包括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公平化程度的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还是一个制度变迁与进步的过程,包括着有关经济体制的变化、各种发展机制的创新等。

1.基本实现工业化。在新世纪的头20年中,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工业化过程必须考虑的国情特点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就业压力大。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是要利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长期格局,形成工业化的比较优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优势,结合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并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形成我国工业化的国家竞争能力。二是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展劳动和资本双密集型加工工业,处理发展资本密集型大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关系,在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过程中使劳动者充分就业,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三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步伐,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并提高水平。

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新世纪,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很不完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还可能会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方面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及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到2020年,要全面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整个经济运行更具有活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要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对世界经济活动的规则制定发生相当的影响。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经验教训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从1978年到2002年年底,我国城镇总人口由1.72亿人增加到5亿人,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39%以上。但是,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进程依然滞后。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DP国家和地区低11个百分点。所以在新世纪的头20年,我国坚持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率每年平均保持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将达到60%。考虑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城镇化率达到55%还是有把握的。与此相联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相当提高,非农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也相应提高,进而真正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

4.统筹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协调好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考虑东中西部的资源禀赋,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地区优势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应在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把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其次需要协调好地区内部的发展。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既要推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也要推进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既要推进经济的发展,也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防止城乡社会结构的断裂,防止区域发展出现鸿沟,防止发生与社会主义原则相违背、并导致社会主义基础瓦解的两极分化,防止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不惜牺牲其他社会发展价值的偏向,防止对资源的滥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这些都不是市场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目前经济步入快车道的情况下,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是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课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基尼系数有相当幅度的下降,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要通过保持每年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确保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500万个以上,力争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实现人均收入中等化,确保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3000亿美元左右,人口大约为14亿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3000多美元,基本上也翻两番。到那时,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财产将普遍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将大幅提高。

(二)政治文明建设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所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因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环境和政治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使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框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基本途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不谋求自己的私利,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建立人民政权,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领导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顺利地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不懂得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就不懂得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就不能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是全社会的表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与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方式紧密联系。发展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带动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2.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都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由人民自己来依法管理国家大事,人民的各种权利就没有制度保障,各种义务也无法履行,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民的意愿一步步得到实现,顺利地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加强了党同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团结,组织和支持他们参政议政,为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力量;我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全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繁荣进步而奋斗。我们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进行了党政机构改革,实行了县、乡两级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积极扩大城乡基层直接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区民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国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广泛权利。我们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不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要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沿着正确的道路开拓前进,需要依靠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也需要依靠法律的保障。发扬民主必须同加强法制有机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保障。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而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事和商事活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国民经济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的调整,违法犯罪的处罚等等,只有由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宪法和法律上作出规定,并使这些规定成为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才能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工作协调一致地向前发展。没有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保障,全国就不能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就不能有序地推进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依法治国的一条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只有在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并合理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十六大报告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消除文盲,最终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而且能够形成并不断地强化和提升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理想、目标和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加强,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奋斗,使整个国家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得以形成、保持和不断提高民族精神文化的优势。

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包括充分享有政治民主权利,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和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而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层面,使小康水平从物质层次扩展到精神文化层次;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人的修养、道德素质及其精神境界,促进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优良的思想品质,从而不断推动着人本身的全面发展。

在2010年前后,我们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技术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培育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若干所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批世界一流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合理的科学技术布局。到2020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主要领域接近或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掌握一批重要知识产权,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进入科学和技术大国的行列。研究与开发经费是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的一个重要指标。到2020年,我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有较大程度的增加。我国2000年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9%,2020年估计可达到3%以上。2020年我们不仅要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而且要大大提高大学入学率。我国的大学入学率2000年为11%,到2020年有望达到25%。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和战略重点

(一)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是我们党决定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据。

从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来看,一是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不会改变。在新世纪,尽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军事干涉主义依然存在,诱发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各种动因没有消除,但是各国人民要和平、求稳定、谋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和平力量继续增长,特别是大国关系进入新一轮相对缓和期,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二是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作为生产力发展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全球化必然促进商品、技术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分工、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机遇。三是科技革命迅猛发展。20世纪后期兴起的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革命的影响,毫无疑问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信息技术已跨越产业边界,向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渗透,并通过商业化不断开拓新的世界市场,引发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将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全球范围的科技进步浪潮,为我国在技术跨越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四是虽然世界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斗争尖锐激烈,但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环境日益改善,周边环境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之一,我国的国际战略空间进一步拓展,在国际事务特别是周边事务中处于积极主动的有利地位。这就是十六大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国际依据。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顽强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事业也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由此打开了崭新局面,广大人民群众也从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从而焕发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所有这些,是我们把21世纪头20年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国内依据。

能不能抓住新世纪头20年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系到我们能否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顺利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应当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积极创造条件,化挑战为机遇。要紧紧抓住并力争进一步延长我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做到奋发有为、大有作为,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主张,树立公正、民主、进步的形象,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更为有利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同时,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埋头干好我们自己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拓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困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2.人口与就业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题。我国是拥有近13亿人口、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发展中大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就业矛盾和老龄化问题必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主要难题。从就业来看,多重就业矛盾交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既有素质性矛盾,也有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矛盾。在保持2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增长有所减缓,加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量相应减少。加上就业观念、职业培训和创业政策等方面也都存在问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来看,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1%,按照国际标准,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人口高峰、就业高峰和老龄化高峰的巨大压力,能否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拓展就业空间和妥善解决好老龄化问题,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成败。

3.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约束。我国资源短缺,人多地少水少油少,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滥采、滥垦、滥伐屡禁不止,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流通和生活消费方面的浪费惊人,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状况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中城市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处于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仍在继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面积仍在快速扩散。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人。目前我国日排污水量1.3亿吨左右,7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因此,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必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大的瓶颈约束。

4.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这些问题如不加紧解决,就难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难以增强我国发展的后劲。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引进造成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供给结构不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第二,地区发展不协调不仅突出表现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而且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地区之间趋同的产业结构,弱化了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刺激了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阻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恶化了全国范围内的生产力布局。第三,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第四,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5.体制不完善严重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大量存在。首先,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战线过长、分布过广,垄断经营的弊端仍然突出,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利用,因而抑制了经济发展速度。其次,规范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政企不分”致使国有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竞争力低下的问题依然严重。第三,政府行为约束软化和政府过当干预,导致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仍然严重。第四,“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诱发一些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公共职能弱化倾向,而且诱发“部门或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第五,分配关系混乱,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分配矛盾日益突出。第六,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制衡机制残缺,造成党政不分、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现象依然存在。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并针对阻碍和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制约因素,确定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局的关键问题。

1.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直接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缓慢等问题。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危及国民经济全局。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功夫解决好。

2.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的新情况下,必须坚决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各方面主要精力引导到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我们要坚持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着力抓好调整结构这个关键: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我国劳动力密集和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努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贡献率;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化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工业化时代,国家竞争主要表现在争夺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工业产品及工业资本输出的市场,未来竞争的焦点则是科技与人才。谁能把握先进的技术知识与人才资源,谁就可能在竞争与合作中把握主动权和占据优势地位。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是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4.不断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投入,要下大力气解决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的高收入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逐步消除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就是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作艰苦努力。因此,必须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重大进展。我们要不断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